作為大姑姐,在生活中如何處理弟媳和母親的關係,才能更好地避免更多的矛盾?

用戶7213434891615


不要去處理,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的事情應該讓她倆之間的那個男人解決,解鈴還須繫鈴人[捂臉]


哎小倍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象我媽媽過完年83了,2個兒子,有時候也會有點家長理短的,媽媽告訴我,就說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互相理解一下,和弟媳就說,父親沒有了就媽媽一個人,她也許有時候心情不好,多陪陪她和她聊聊天,這麼大年齡了,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老,感覺他們處的很好


薛美華


我也有大姑姐,從我作為弟媳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大姑姐可以這樣做。

首先,自身從小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大背景。如果從小自身就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也沒有接受到比較正確的三觀教育,那麼,對於孃家和弟弟一家,一定要遠離。因為在不正確的三觀處事下,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

其次,如果自身有良好的三觀基礎,自身生活條件還可以的情況下,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能出錢就出錢,能出力就出力。但出錢的時候,你要給媽媽和弟弟一家傳達的意願是,作為女兒,你應該對自己的媽媽盡孝心,而不是傳達出一種和弟弟弟媳比孝順的意願。出力的時候最好要把握住分寸。比如,很多女兒都說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但是,她們的孝順是,不允許自己的爸爸媽媽住到她們自己的小家,而是時不時的去爸爸媽媽和弟媳家,忙前忙後的去表達自己的孝順,並且還要說給大家聽,給媽媽表達出一種你最疼愛媽媽的意思。這種做法是不被大多數弟媳接受的。如果真的認為自己對爸爸媽媽足夠的孝順,認為弟弟弟媳做的不好,並且你自己足夠心胸寬廣不計較得失,那就請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接到自己家去生活。畢竟,現在大多數兒子也是自己打拼養家餬口不會啃老,所以,也不會存在一些因為家產分配不均從來引起養老糾紛的事情。

最後,如果自己生活物質方面不是太好,需要孃家的幫忙,那就跟孃家和弟弟弟媳推心置腹的表明狀態。現在社會,80,90後是中流砥柱,相信大多都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沒有人會非常自私自利的看著自己的家人在困苦中煎熬而不伸出援助之手。在孃家和弟媳一家全心全意為你付出拉你走出困境的時候,你要心裡明白,這是親情,是本能,但不是理所當然。

總之,作為大姑姐,面對孃家婆媳關係,要做到,少說多做,少聚多離。因為你的角色就是這樣的,不可逆轉的。要讓弟媳和你做到共情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媽媽和弟媳達成共情,家庭才能和睦。而不是,拿你自己和媽媽的共情要求弟媳去理解婆婆。

家和萬事興。在家庭生活中,學會移情和共情才是家庭穩定的基石。


欲說還休的征程


做為大姑姐,在弟媳和母親之間能夠保持著理性和公正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在情感上偏袒著母親,在弟媳和母親發生了矛盾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的一致對外,那麼勢必會加深她們之間的矛盾。

身為大姑姐,在弟媳和母親之間的關係上不應該說是處理,準確的說是調解和疏導作用。當發現自己的母親在某些方面的確做的不好的時候,要體諒弟媳的感受,應該指出來母親的不是之處。這正是做為大姑姐發揮巨大的調解作用的時候,因為弟媳反駁婆婆,弟弟因為媳婦指責母親,都會導致母親更強烈的情緒反應。母親相信女兒跟自己是一條心的,聽得進去女兒的規勸。

面對弟媳最不該的是隻擺出一幅姐姐的威嚴,更多的應該是姐姐的體貼和愛護。只有這樣,弟媳才會把你真的當親人,只有這樣,在弟媳做的不好的時候,你的勸阻才真的起作用。


老三情感驛站



用戶5230736721866


如果弟媳和你父母發生矛盾時,一定要站弟媳一邊。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自己和父母有時還會有分歧,何況婆媳,兩口子更不用說。

這個時候,你一定不要偏袒自己的父母或弟弟,要保持中立,最好偏點弟媳,讓她先消氣,等她氣消了,你再給她分析,人心都是肉長的,她不會不領情的,父母弟弟你再私下做工作,矛盾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儘量不參乎弟弟的家事。既然成家了,都已是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事的方法,我們不能說哪個對與錯,日子讓他們自己過,酸甜苦辣讓他們自己品,需要你幫助時,你盡力去幫,對錯不去評判,需要時給他們些合理建議。





我不代表官方


這不是你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聽勸的有不聽勸的,你說的太多也不好

我覺得你要做的就是開導自己的老人別叫真兒別挑毛病少管年輕人的事,弟媳婦那面教給弟弟去開導,知禮數少接觸就行,年頭長了她們之間相互瞭解了有感情基礎了矛盾就少了


紫光流彩


我作為大姑姐,我會讓母親換位思考,會勸母親善待弟媳婦,用心換心,方得真心。善良的公婆才配媳婦的孝敬。善良的大姑姐才會被弟媳婦歡迎!家和萬事興!



80春暖花開



鳳146983974


如果我是大姑姐,弟妹和我媽有矛盾,首先要了解情況,分折一下,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要兩頭勸,是媽作的不對,就說媽,如果是弟妹不對,就勸弟妹,小之以理,大之動情,要說世界之大,我們走到一起是多大的緣分呀,在一起要珍惜,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懂得謙讓,懂得感恩,這樣才能家庭和協,幸福,希望家家都幸福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