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互聯網+大數據”精準抗“疫”

  打開手機APP軟件,應用“疫情自查上報”功能,填報個人外出史、旅行史、健康狀況等相關信息,足不出戶自助進行防控排查……日前,廊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健康廊坊”APP中增加的“疫情自查上報”功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推廣使用。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儘早發現包括從武漢返冀人員等在內的重點人群並加以管理是發現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的關鍵節點。從城市到鄉村,從單位到社區,一場“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的全民排查篩查工作正在全國各地展開。

廊坊市:“互聯網+大數據”精準抗“疫”

  在“健康廊坊—疫情防控篩查系統”中,區域地圖上的藍色數據採集點,就代表每一個信息填報人,點擊可查看姓名、年齡、電話、住址、有無發熱等個人信息。

  “疫情來勢洶洶,春節前後人員流動大,光靠一線排查人員每天人工詢問、手工錄入,工作難度大,基層負擔重。” 廊坊市衛生健康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劉則軍介紹,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實地排查和數據上報工作,廊坊創新思維,充分利用“互聯網+”理念和信息技術手段,開發運用專項排查、疫情自查、數據批量上報三套系統,發揮大數據優勢,切實提高排查效率和精準度,建立起全人群防控信息的跟蹤及個人健康檔案管理,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力支撐。截至2月9日18時,廊坊已對全市3209個村街、483個社區進行排查,共排查人員5508881人。

  2月9日8時,固安縣永康南路和順嘉苑小區門口,固安縣衛健局信息化建設股副股長李建輝正在協助社區居委會,對出入居民進行排查。只見他打開手機攝像頭,對著居民的身份證一掃,個人身份信息便自動錄入系統,隨後再補充完善體溫等健康信息,方便快捷。“我們僅用兩天時間專門研發出‘專項排查系統’,為卡口、社區村街乃至其他部門等排查工作人員使用,通過掃碼軟件和錄入工具,可實現快速登記、實時共享、避免重複。”劉則軍介紹。

  打開“健康廊坊”APP, 原有的功能板塊中新添加了“疫情自查系統”。點擊打開,可以填入姓名、身份證號、發熱情況、居住地址等信息,以及簡單的症狀描述。“目前疫情傳播形勢嚴峻,入戶排查面臨種種不便,個人自我申報安全又高效,專業排查與個人自查相結合,最能突出群防群控的優勢!” 劉則軍說,個人填報的信息與全市的數據庫聯通,可以避免重複排查錄入,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針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廊坊還開發了數據批量上報系統,主要由工作人員使用PC端系統,按照各級排查工作需求支持數據統計、報表導出、分析彙總等,同時支持批量排查數據導入,全方位支持排查數據的精準採集、精準彙總、精準利用,構建“互聯網+精準排查”。

  以上三種渠道獲得的信息數據,最終都彙總到“健康廊坊—疫情防控篩查系統”中。打開系統裡的區域地圖,一個個藍色的數據採集點分佈各地,代表每一個信息填報人的戶籍所在地,點擊每個點,姓名、年齡、電話、住址以及有無發熱等信息便會彈出。這裡不僅可以追蹤到每個個案信息,還能梳理出重點人群,做重點追蹤。

  在傳統的防控工作中,醫療系統與社會防控“兩條線”獲取的信息缺乏整合對接,往往無法共享。“我們排查採集到的信息,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發熱門診記錄等臨床信息實時對接,真正打通了醫療機構與社會防控間的信息通道,既可預警一線醫護人員做好防護,反過來也能提醒社區做好重點人群防控。”劉則軍介紹,依託市、縣、鄉、村(居)、小區等各級網格獲取的數據,最終匯聚到一個平臺上,真正排查篩查到村、到社區、到單位、到戶、到人,確保全覆蓋、無遺漏、無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