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浩劫,大家覺得中國的飲食習慣將來有可能演變為分餐制嗎?

好名無餘


那倒不至於,疫情結束就結束了,不可能改變餐飲習慣。畢竟能再聚起來吃飯疫情已經結束了。

其實只要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每盤菜旁邊放一雙公筷就行,用公筷往自己碗裡夾菜,有公筷的作用,效果跟分餐制就一樣了。


王潤華


其實分餐不分餐,和這次的疫情不一定會有直接聯繫,這次傳染方式還有氣溶膠傳遞,所以分餐制,是隨著社會發展和衛生習慣的養成,會慢慢發展起來。我就自己真實經歷分享一下給大家哈。

前幾年公司請了一個國外設計師,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一起午餐。我們原先三個飯搭子吃飯的時候基本不分,考慮國際友人在,我們準備了公筷,碗碟之類都很注意分開。原先你我不分的三個人,也不好意思當著老外的面吃飯時“親密無間”了,漸漸養成了習慣。直到一年後老外離開,我們分餐不再這麼嚴格,但是大習慣已經養成,沒有刻意。

還有幾次,去一個大家庭做客,他們有一個西餐桌,一家四口和兩個老人外加兩個阿姨,我和同事10個人坐滿。上桌後阿姨自然而然的分給每個人一個盤子,用公筷幫我們分食,因為不方便自己夾菜。阿姨說平時他們也這樣,習慣了。

再說說自己家的日常哈,一家三口基本不分餐。和父母聚會時也是傳統習慣,不分。唯有一次,老爸感冒怕傳給我們,把碗碟燙了以後給我們每個人分食。

所以,我相信以後不用刻意,會慢慢養成分餐的習慣[大笑],假如,你們家餐桌是西餐桌,可能有利於你加速養成這個習慣[酷拽][酷拽][酷拽]


顏米的日誌


最好是分餐制,記得我小時候家裡吃飯都是每人一碗菜一碗飯,至今保持。

在其他場合吃飯的話,把菜夾到小碗裡,就吃這些,其他的菜不動筷子了。有些人覺得這是矯形,隨他怎麼說,健康第一。

畢竟有的人夾菜的時候夾來夾去就是不吃,沒完沒了的夾起菜來放下,再次夾起來菜又放下,最後還是放下了沒吃;還有人在菜盤子裡翻菜,翻來翻去。

更有甚者吃餃子的時候,用自己用的筷子把桌子上面所有的餃子都翻個遍,嘴裡還唸叨著別粘連,挨個翻個遍。




沈飄兒


答:分食制是文明用餐的詮釋!

1、飯店裡,十幾位一桌,轉來轉去,你夾我夾,唾沫交替著進出口👀

2、即使家庭,也應該用公筷公勺。





綏格格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說,中國的飲食習慣不會演變成分餐制。

其實,中國分餐制的文化傳承直到唐宋,主要是後期引入了胡床桌椅,共餐制才逐漸演變為一種文化習俗。為什麼不會演變為分餐制呢?我覺得原因有三:

一是對疫情的關注點在於野味,不在於共餐。縱然2003年的SARS和今年新冠病毒給了我們當頭一棒,但是普通民眾在自我檢視上仍停留在不吃野生動物的身上,對飲食習慣衛生並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我相信及時在自我隔離期間,大家的家庭用餐仍然是共餐制,所謂習之難改。

二是媽媽們是不答應的。要嚴格滿足共餐制條件,所帶來的很多必要成本是餐具的使用,儘管有人說每道菜多放一個公勺就夠了,但是分餐制還是會極大增加餐具的洗滌成本和水資源的浪費,對於當今的媽媽們來說,“不作妖”顯然是現實選擇。

三是文化傳統使然。西式的分餐制已經悄然出現在了權貴的用餐中,但是大眾的飲食文化決定了同食肉、共飲酒,齊聚一堂就要共品美食,熱熱鬧鬧,觥籌交錯間點評菜餚、指點江山,如果非得分餐,大家各自品食麵前美食,失去了中國人最需要的東西:人情。


浮生陸記


親愛的同胞們,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健康,為了這次疫情可以不再傳染更多的人,為了避免今後還會有別的病毒找上門,請大家都能早日行動起來。

一人一盤,一人一碗,不要再你我他共食一盤菜,共食一碗湯了。你也捯,我也捯,你的唾液,他的唾液,這想不傳染都不可能啊!

我們的生活總是要不斷進步的,不能以為傳統的就是優秀的,習慣的就是自然的。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衛生、更健康不好嗎?

改變,從我做起!



青島筱清


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家,我媽覺得要分餐制了,這樣也減少了剩飯的情況。具體什麼時候實行我還不知道,疫情還沒過,還不能去買餐盤。



霽堂語


答案肯定是不會了。

還記得非典時期嗎?人人進門洗手,84擦拭門把手,出門戴口罩,基本不聚會 ,當時就會有好多這樣的議論,說這次非典也是壞事,也可以說成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通過這次疫情,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改變了,變得都講衛生了,都會為別人考慮了,人性的善良也都顯露了出來,但是呢,非典剛過,人們就忘記了病毒的可怕,把一些好的習慣瞬間忘的一乾二淨,進門洗手不在成為習慣,更有甚者吃,吃蘋果都不會拿去洗,並附上一句,“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它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兇,打的我們防不勝防,這何嘗不是對我們人類的二次警告呢,希望這次,我們真的能改掉惡習,講衛生,愛護動物,不去捕殺野生動物,不食用野生動物,那麼病毒將永遠不會和我們相見。



老牛愛遊


這次疫情給我們提了個醒:那就是提倡實行分餐制

1.應該提倡分餐制。就是每人的飯菜各一份,自己吃自己的那一份,用餐以後,把碗筷進行消毒。假如不方便分餐,還可以採用公筷公勺的就餐方式,也能有效防止傳染病的傳播

2.分餐制還能糾正人的偏食習慣。目前家庭用餐時,一餐都有幾個菜,吃飯的時候,偏食的人常常只挑自己愛吃的菜吃,時間一長,就造成了體內營養紊亂,影響了身體健康。

3.分餐制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杜絕食物的浪費。

4.分餐更有利於飲食衛生。前面已經提到了,合餐時大家用自己的筷子從盤中夾菜,有的人還喜歡隨意翻動食物,從飲食衛生角度來看,更容易發生顯而易見的衛生問題。分餐制則是專人專碗,自己有自己的筷子,自己吃自己的,避了包括幽門螺旋桿菌在內的有害微生物傳播。




天天說吃


我最早見到分餐制是在婚宴上,總的來說,分餐制有市場,但不能說現在的婚、宴筵席對分餐制的硬需求能龐大到取代現在的圓桌制和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慣,即使算上這次疫情的影響,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讓分餐制變成婚、宴筵席的主流用餐方式。

即使是分餐制本身,也可以細分出來多種不同的類別:有完全分餐,就是大家雖然圍著一個桌子,但是服務員會分別給每個人獨立上餐,撤餐。也有改良型的分餐制,比如用長桌,同時減少菜式種類,加大每種菜式的份量,使用配菜架子等等。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聯絡感情的方式,增進信任的方式,還有物以類聚的本能反應,會不會在這幾年甚至幾十年內發生根本上的變化?

我認為不會。

比如,比起獨身居住在一間華麗堂皇氣派豪華的居室,我更是覺得往往比不上找到一個真正可以互相喜歡的人,但卻居住在簡陋狹小的地方要來的溫暖。

因此,不管是分餐制還是圓桌制,能夠凌駕在這些形式之上的內因素,或者說主導人與人之間往來的,是人本身的知識智力,性格,社交藝術,談判表達能力的綜合值,情感和血緣關係等等,而不是取決於分餐制還是圓桌制。

所以,儘管我們在一些高級的餐廳舉辦的婚禮和筵席上採用分餐制,但長期內分餐制不會代替現有的圓桌制,最多也只是加一些小小的改良,比如在每一盤菜的盤子旁放一個食物夾子,比如加入方長桌子,減少菜式,增加每一種菜式的分量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