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小篆都是什麼時代的書法?它們都有什麼區別?

讓好成為一種習慣!


簡單的說大篆是從殷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近千年間所使用的文字,大篆又稱籀文、鐘鼎文、金文。

小篆是與大篆相對而言的篆書,指秦統一文字以後的規範化了的新書體,也稱“秦篆”。


弄墨人3476384831199


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篆書是大篆和小篆兩種字體的合稱, 大篆出現的時間比小篆為早。

大篆即金文,也叫鐘鼎文字,指商周期間在金屬器銘上鑄造或鍥刻的文字。

小篆單指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所頒佈的文字政策—書同文,由李斯、趙高等以秦國原有的文字為藍本,總結創造一種新的書體—小篆,也叫玉箸體。

大篆的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漢字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二是規範化。大篆的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筆畫飽滿圓潤,佈局勻稱疏朗,呈現出古樸渾厚。

小篆特點:一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二是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三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四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覺智師兄


我國早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文字,如我們熟知的甲骨文,寫在龜的腹甲或者獸骨上面,然後發展為金文大篆,秦小篆,漢隸,魏碑,行草書,楷書等

大篆主要指的是金文,它是流行於甲骨文之後,也就是殷周時期,到秦始皇中間這一段時期所流行的文字,她大多住客在祭祀用的青銅器上,有時也可在其它的物體上,至春秋戰國時期,金文開始以向著筆畫為單元的筆畫文字篆書發展,這個時期的文字還屬於發展時期,並不是很成熟,是從象形文字象筆畫文字過渡的時期,到《石鼓文》這一時期的文字和之前的金文相比較起來已經算是大字所以把這一時期發展的書體稱為金文大篆,現在可以看到的金文有《吉日劍》,《中山王厝方壺》,《石鼓文》。

小篆指的是秦始皇時代的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頒佈政令,統一文字,他將其他國家的文字統一為更加成熟的篆書小篆,小篆是由粗細均勻的線組成的筆畫文字,字跡裡面已經看不到鑄造的部分,以及僅僅描繪輪廓的文字,而是構成文字的筆畫,已經脫離了象形文字這個稱呼,現在可以看到的秦小篆書體的典範是《泰山刻石》,《嶧山碑》等等,它們都是,有粗細均勻的線,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構成,講求字體的對稱性以及筆畫之間的布白關係,不論字的筆畫數有多少,每個字的尺寸大致相等。

所以,小篆是大篆,成熟化的標誌和發展,











又木幾


大篆和小篆的區別

篆書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書法字體,雖已不太常用,但在我國書法和書法史中仍是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的。也是很多書法愛好者喜歡研究和臨摹的字體。

在伏羲氏的時期,我國就產生了文字。那時的文字主要是刻畫在龜甲以及獸骨上,稱為甲骨文。其中有描繪物象的圖畫,還有用來占卜、預測吉凶禍福的符號,逐漸形成了文字。之後逐漸完善,字形越來越規範和豐富,形成有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和刻在石鼓上的石鼓文。這些統稱為大篆。

之後,秦朝大一統,始皇命李斯創造了小篆。小篆由大篆省改、簡化而來,小篆字體略長,比之大篆筆畫更加整齊圓勻秀美。在秦朝大一統之前,因為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長期割據紛爭,那時語不同聲字不同形。秦始皇大一統之後,想把天下的文字都統一,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擅長書法的李斯。李斯將大篆刪繁就簡,創制了一套筆畫更簡單,書寫更便捷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很滿意,於是就下令定為了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字體。也就是小篆。

小篆的出現,雖是李斯特意所造,卻是符合文字發展規律的,而小篆出現後全國文字統一,更是順應時代和歷史的發展潮流的。

而大篆到小篆的演變,在我國書法史、文字史上都是極重要的一頁。這樣一種文字的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後世有著非常重要和巨大的影響。

之後的各種漢字字體也都是承襲小篆演變而來,包括現在的漢字,雖然看起來跟篆書差異巨大,但事實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篆書作為一種書法字體,現代雖然已經不再廣泛使用,但仍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書法字體。有許多書法名家和書法愛好者仍然會運用和書寫篆書並研究篆書,而篆書中所蘊含的古老的韻味和藝術美感也使它常常出現在現代藝術設計和書畫作品中。

嶧山碑


下面我教大家一些書寫的要點

大家都熟知,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和隸書、楷書以及行草書來比較筆法相對簡單。篆書的起筆、收筆都要求逆鋒,即起筆要藏鋒,收筆要回鋒。篆書的線條要求具有渾圓的立體感。要使線條達到這種效果,必須是中鋒用筆,即常令筆芯在點畫中間行,中鋒用筆是學習書法的關鍵,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講到:“篆尚婉而通”,說的就是臨習篆書應以中鋒為主,中鋒才能使筆畫圓實勁健,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行筆速度要平實穩健,書寫時也要平心靜氣,不激不勵,心無旁騖。

篆書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和小篆的線條質量是不一樣的。小篆的線條像古代的“玉箸”,猶如“鐵線”一般。起筆和收筆都是圓的,線條要求圓潤飽滿,粗細均勻,左右對稱。所以在書寫小篆時,尤其要注意節奏和速度的把握,起筆的時候要輕要慢,逆鋒行筆後,在中段行筆要絕對的勻速平穩,一氣呵成。收筆的時候也是要像入筆一樣輕輕提起來,然後略微快一點回鋒收筆,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才會有彈性和力度。

嶧山碑高清大圖

而大篆的線條像“紡錘”,飽滿厚重,蒼茫老辣,充滿了金石氣,書寫大篆時中段要求抵筆澀行,用篆籀筆法進行書寫,寫出的線條才會倉桑老辣,大篆的線條厚重老辣、金石氣很濃。說道這裡,大家該問了,什麼是金石氣呢,金石氣就是指線條的外部因澆鑄、風蝕、生鏽等原因,形成了比較粗糙,凹凸不平的輪廓線。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中鋒用筆以外,還要掌握一種技能,就是篆籀筆法,即在行筆的過程中毛筆的筆毫是裹著的,筆毫不能散開,必須讓筆毫像繩子一樣的裹緊,如果僅僅是中鋒,按筆往往都會使筆毫鋪開,形成比較寬的墨痕,而裹毫的線條,墨水滲透到紙上的軌跡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線條質感就常帶有顆粒性的枯筆形態。要獲得這樣的效果,需要在起筆逆鋒回筆時,當感覺筆鋒開始散開時就微微用手指捻動筆管,就像搓繩子,擰毛巾一樣的道理,將筆尖通過迴旋的方式將筆鋒裹住,讓筆毫微微扭曲起來。大篆常用的就是這種筆法。另外行筆時候切忌不能快,不能太順滑,要做到裹毫澀行,大家可以感覺一下下雨天在泥地裡行走,好像跳舞時的拔泥步一樣,有一定的阻力,也就是用這種感覺去增大毛筆和紙面的摩擦力,這樣書寫出來的線條才有厚重感,力量感,才富有金石氣。

裹毫,毛筆筆鋒微微絞轉扭曲

散氏盤


2年後的繪畫大佬


大篆和小篆的區別有:

1、時間不一樣: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大篆是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而成的。

2、特點不一樣:小篆的特點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大篆的特點則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3、歷史意義不一樣:小篆的制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大篆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書法鬥


篆書的演變

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如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許慎 也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

大篆字體,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範氏天一閣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體,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應當是屬於籀書的系統。相對小篆而言,可稱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體類小篆而較繁複,似宗周彝器而較端整,堪稱為典重嚴整。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讚賞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之,直至清代中葉以後,考古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吳大,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人書法,皆雄視當代為後世所重。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的統稱。大篆是周朝時期的文字,廣義來說,甲骨文和金文都屬於大篆。在周朝,經過了幾百年的混亂後,不同的國家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們可以把它們都看成各種大篆。在統一六國後,秦國綜合了七國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種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現代漢字就是從小篆演變而來的。雖然小篆已經有近2200多年的歷史,但它仍然出現在我們今天的許多場合中,尤其是藝術設計和書畫作品中。

大篆 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統稱,其用筆與甲骨文味道迥異,風格渾厚朴茂,結體絢熳多姿。

小篆 小篆是指秦始皇時命李斯等人實行"書同文",以秦篆為基礎,統一六國文字而出現的一種簡化的規範文字。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而且有規可循,是識篆與瞭解文字本義的唯一門徑。小篆發展到清代,線條變粗,而且突破筆畫粗細、遲速、頓挫、輕重、方圓的變化。小篆的另一個分支是漢篆,用筆上摻以方折的隸意,而入印的篆書更為方折,又稱繆篆,即摹印篆。


超級科學奶爸


大篆我們泛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小篆相傳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書同文”而命李斯規範文字書寫而成。《嶧山碑》(圖七)就是李斯所學的經典小篆。秦以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圖一、圖二),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狹義指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講到石鼓文不得不提的一個書法家,就是民國時期的吳昌碩。

吳昌碩以臨寫石鼓文(圖三、圖四)稱譽於世,石鼓文的風格原本屬於比較工穩端正一路,而吳昌碩的石鼓文卻寫出了一種流動感,更以遒勁老辣、筆墨厚重為其主要特徵。

後人學石鼓文者,多以其為圭臬,反倒是學石鼓文原本工整一路風格的愈見稀少,由此也足見吳派石鼓文影響之大。

繼李斯小篆之後,唐代李陽冰(圖五)、清代吳熙載(圖六)、鄧石如等小篆自成一派。









簡藝書法


大篆和小篆是兩個概念的字,並不是簡單的理解成兩種字體,它們有各自的存在時間、文字體系,有存在地域區別、文化差異等,下面將分點了論述。

第一,涵蓋的定義不同。大篆,並不是一種字體,它是多重字體的統稱,只是同時存在於一個時間。可以籠統的歸納,夏朝到戰國這段時間所出現的文字都可以歸納到大篆的範疇。而小篆則是一個具體的字體,它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文字的產物,總結之前七國文字,歸納出來的結果。

第二,具體的文字內容差異很大。大篆體系繁複,從夏朝的甲骨文到春秋戰國金文等的文字,各國有各自的文字體系,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文字構成,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文字體系。就單單戰國七雄,一個字就可以有七種寫法。而小篆是總結過去的文字,經過提煉得出的一個具體字體,字體結構嚴謹,用筆用字都極其成熟,是比之前更成熟更具體的一個字體體系。

第三,存在時間不同。大篆在秦國統一七國後就不再使用了,只存在於各種文物中。而小篆在秦代滅亡後,還一直被後人沿用,直到現代。

以上三點是分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從書寫角度而言,它們有一些共同點。從現在存世的文物中,通過對文字的對比,大篆和小篆在字形結構上已經是成熟的方塊字了,兩者都是方塊字;在書寫規矩上,用筆一致,線條要求均勻勻稱,轉折圓轉;造字原則上,都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大篆和小篆的異同可以充分說清楚了。







新堂的藝術生活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大篆是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而成的。




畫呀畫呀畫


大篆和小篆的區別:

1、時間上: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大篆是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而成的。

2、特點上:小篆的特點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大篆的特點則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3、歷史意義上:小篆的制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大篆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