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省親把有鳳來儀改名瀟湘館,後來林黛玉選了瀟湘館,曹雪芹寫這個有什麼深意嗎?

錢小刀娛樂


賈府為了迎接元春省親,修建一座巧奪天工的省親別墅,元春賜名為大觀園。

瀟湘館的來歷

瀟湘館是大觀園裡第一處行幸之所。

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

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杌椅案。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

面對如此雅景,賈政等一行人交口稱讚。寶玉說:“這是第一處行幸之所,必須頌聖方可。”於是題名為“有風來儀”。

元春遊幸,從“有鳳來儀”、“紅香綠玉”開始。遊覽結束,元春將“有鳳來儀”賜名曰“瀟湘館”。

後來,元春命姐妹們住進大觀園,黛玉因為喜愛那幾竿竹子,所以住進了瀟湘館。

林黛玉住進瀟湘館的寓意

第一,暗喻林黛玉有鳳命,將來可以當娘娘。

瀟湘館本來叫“有鳳來儀”,是貴妃元春行幸的地方。古人一致認為,娘娘是鳳命。林黛玉住在這裡,就說明林黛玉也是鳳命。

瀟湘館裡有大量的竹子,這是鳳凰最愛吃的食物。

《莊子·秋水篇》有云:“夫鵷雛(鳳凰)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練實,即竹子。瀟湘館裡有醴泉。“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瀟湘館有竹、有醴泉,正是鳳凰的居所。

瀟湘館的第一任主人是元春,第二任主人是黛玉。元春是貴妃娘娘,說明黛玉也娘娘命。

第二,瀟湘妃子暗喻林黛玉淚盡而亡。

堯帝把女兒娥皇女英一同嫁給舜為妻,並且將帝位禪讓給舜,娥皇女英為妃,後來舜死於蒼梧。

二妃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湘江邊上,她們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姐妹二人抱頭痛哭,眼淚變成了血,血淚染到青竹上,竹子上印滿斑斑淚痕,變成了“斑竹”,“斑竹”也稱湘妃竹。後來,娥皇女英雙雙跳進湘江追隨舜帝而去。

林黛玉的前身是絳珠仙草,因為手裡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決定下凡用一生的眼淚來報答當年的灌溉之恩。今生林黛玉愛哭,她的眼淚令花濺淚,鳥驚心。暗喻林黛玉和娥皇女英一樣淚盡而逝。

林黛玉的詩號是“瀟湘妃子”,這說明將來林黛玉真的被封為“瀟湘妃子”成了娘娘。

第三,瀟湘館裡的梨花暗喻黛玉是梨花帶雨的美人。

林黛玉生得“兩灣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曹雪芹老先生說黛玉比西施還勝三分,這樣的美人實在是難描難畫。

黛玉常常是“玉容寂寞淚闌干”,彷彿“梨花一枝春帶雨”。

第四,“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喻黛玉之愁。

瀟湘館的後面還有芭蕉,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暗喻黛玉的心彷彿是蕉葉難以舒展,她的哀愁彷彿丁香花瓣般中有千千結。黛玉與寶玉有情,可是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情,黛玉之愁,如芭蕉,如丁香。“春風縱好,難破愁痕,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第五, “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暗喻林黛玉氣質超群。

<strong>

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竹林,暗喻林黛玉有藝術修養。黛玉“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與“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相對應。<strong>

黛玉個性浪漫,氣質超凡脫俗。在瀟湘館裡,黛玉讀書,寫詩,彈琴,養鸚鵡。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精神世界是清澈脫俗,豐富有趣味的。

第六,“無人賞高潔,徒自抱貞心”暗喻黛玉有竹的氣節。

<strong>

林黛玉是女孩子中最具特色的一個,她如修竹一般超凡脫俗,如竹一般氣節高尚。<strong>

別看黛玉柔弱,可是她有寧折不彎的性格。黛玉懂事故,可是她不世故。她不偽飾自己,她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從來不說假話,謊話。

黛玉為人真誠,謙虛。黛玉沒有等級觀念。她與紫鵑,與香菱都當姐妹一樣相處。黛玉在瀟湘館裡與青竹為伴,“無人賞高潔,徒自抱貞心”。

瀟湘館名義上是為元春而建,實際上是為林黛玉量身定做的。瀟湘館暗喻林黛玉的個性,品格,興趣,愛好,以及結局。林黛玉在這裡香消玉殞。


潤楊閬苑


你好,我認為曹雪芹在書中寫到元妃省親時把有鳳來儀改名為瀟湘館,而後林黛玉選了瀟湘館居住,其主要的意思有三:

01

紅樓夢第023回提到,到了賈母屋裡,賈寶玉一見到林黛玉,就問她選哪個房子。黛玉本身其實也在盤算,因見寶玉問便笑道:「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而寶玉這時候的反應是:聽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樣,我也要叫你住這裡呢。我就住怡紅院,咱們兩個又近,又都清幽。

在這裡透露出了兩人的小心思,林黛玉其實心裡是想離寶玉住的近些,而且瀟湘館裡曲徑通幽、清凈優雅,也是大觀園裡最清靜優雅的地方,所以黛玉選了瀟湘館居住,也符合林黛玉纖弱的詩人氣質。

02

瀟湘館原本寶玉題詞為『有鳳來儀』,後元妃省親時把有鳳來儀改名為瀟湘館,在紅樓夢第四十回之中寫到:賈母等人先到了瀟湘館。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佈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甬路。

而對瀟湘館建築、佈局之“曲”、之“小”的描寫,則又從另一個側面暗喻了寶黛之間愛情之路的坎坷與曲折。若非置身於這樣聲情並茂的優美環境中,林黛玉怎麼能觸景生情,寫出諸如“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撒窗紗溼”的人生感慨呢?

另外儘管林黛玉在大觀園中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時時感受到一種寄人籬下的壓力。正因如此,她雖然博覽群書、冰雪聰明,卻因為身體和心理的原因,鑄成了壓抑而敏感的性格。

她之所以選擇在瀟湘館居住,按她自己的說法是:“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得幽靜”——其實作者不過想借用竹子高潔、脫俗,堅韌無比的品格與林黛玉清高孤傲的氣質與個性作比喻。

03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寫到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提到: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另外,小說中提到:劉姥姥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 劉姥姥道:「這一定是那一位哥兒的書房了?」

瀟湘館之中堆著滿滿的書,連劉姥姥也忍不住讚歎,也無愧乎金陵十二金釵正冊稱她有『詠絮才』了。

「詠絮才」出自《世說新語》中,謝安有一次和他的侄子們討論該如何比喻飛雪, 而謝安的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而侄女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 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而後來人將「詠絮之才」稱許有文才的女性。

黛玉如此聰明有才華,自然堪比謝道韞了,但她的才華卻沒有為她帶來相映美好的命運,她父母早逝,又無人瞭解心事,在加上性格總是容易自怨自艾。

在金陵十二金釵正冊中畫的兩稞枯木是析字雙關,雙 『木』為『林』,而枯木則 代表待遇最終淚盡而亡的結局,「玉帶林」倒讀即其名,但木上又懸著一圍玉帶的畫面,暗示著寶玉仍然掛念著死去的林妹妹。

另外在第三十七回中,探春曾玩笑的指稱黛玉「當日娥皇,女瑛灑淚在竹上成斑……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那些竹子想來也是要變成斑竹的。」

娥皇女英為了丈夫而哭,而黛玉亦為了愛情而哭,也因此黛玉在小說中的種種哭泣都是與寶玉有關,也因此林黛玉的稱號即為『瀟湘妃子』,這瀟湘館密生的竹子也暗示了黛玉愛哭、最終為寶玉淚盡而死的結局。


言葉語


“龍吟細細,鳳尾森森”,這是大觀園裡林妹妹居住的瀟湘館才有的景緻。元春省親之後,林妹妹因為獨愛這片竹林的靜謐與清幽,選擇了搬進瀟湘館。而在元春省親之前,瀟湘館被寶玉擬名為“有鳳來儀”,也可謂是用心良苦。

要想理解曹公為什麼對林妹妹居住的地方如此謀篇佈局,必須先要明白兩個問題:一則,最初寶玉為什麼將其擬名為“有鳳來儀”;二則,元妃省親之後,為什麼要改“有鳳來儀”為瀟湘館。理解這兩個問題,才能更好地把握黛玉入住瀟湘館的選擇。

首先,寶玉題名為“有鳳來儀”,是為了歡迎貴妃姐姐到來的應景之作。

為了迎接元妃的到來,賈府不惜重金打造了這座省親別墅。竣工之後,賈政與一眾清客為園內各處匾額題名。為了檢驗寶玉的才學,賈政也讓寶玉參與其中。當眾人來到日後瀟湘館前時,“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面對如此雅緻之景,或提議為“淇水遺風”,或題名為“睢園雅跡”,賈政都認為太過俗氣。而寶玉的一句“有風來儀”,引得眾人交口稱讚。寶玉的靈感,來自於《尚書·益櫻》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之句。簫韶的音樂,就連鳳凰聽了都能隨之翩翩起舞。

此外,《莊子·秋水篇》有云:“夫鵷雛(鳳凰)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所謂的練實,正是此館裡的竹子。這正好歌頌了鳳凰志存高遠,秉性高潔。有“千百竿翠”,聯想到聖潔的鳳凰,再為恰當不過。

正如寶玉所言,“這是第一處行幸之所,必須頌聖方可。”寶玉題名為“有風來儀”,可謂是一箭雙鵰:一則歌頌了元春的身份高貴與品行高潔;二則讚美了館內環境的清幽雅緻與賈府的禮樂傳家。寶玉此舉,既應景,又含情,使得一切恰到好處。

其次,元妃改“有風來儀”為“瀟湘館”,是為了提醒家人切莫奢華靡費。

元妃省親,看到賈府專門為自己建造的這座省親別墅之後,心裡一直在暗歎“奢華過費”。在元妃看來,不只是建築陳設太過奢侈豪華,就連匾額題名也太過張揚高調。大觀園石牌坊上的“天仙寶鏡”,元妃看後也立即命人換上了“省親別墅”。

一入宮門深似海的元妃,深知“登高必跌重”的深刻道理。面對這張“有風來儀”的匾額,元妃為了明哲保身,將其改名為瀟湘館。元妃此舉,多是想到了舜死後娥皇、女英二妃淚灑青竹而竹葉生斑的悽美愛情故事。二妃死後,世人常以“瀟湘”代指斑竹。

元妃將“有風來儀”改名為“瀟湘館”,與她溫柔敦厚而又才華橫溢的品質相暗合,同時又顯示出她對賈府“水滿則溢出,月滿則虧”的提醒與警惕。正如元妃隔簾含淚對父親賈政訴說的那樣,“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對於賈府來說,“有風來儀”是潑天的喜事與富貴;而對於元春來說,骨肉分離才是最戳人心的苦痛。元妃省親之後,臨行之前再三叮囑賈母,“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糜費了。”元妃將“有風來儀”改名為“瀟湘館”,也正有此意。

理解了上述兩個問題,曹公讓林妹妹入住瀟湘館的深意就很容易理清了:

其一,瀟湘館與黛玉“嫻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的容貌氣質相契合

瀟湘館不僅有千百竽翠竹掩映,還有一派清泉,“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如此幽雅靜謐的居住環境,與黛玉的容貌氣質頗為契合。當清風吹過竹林,“龍吟細細,鳳尾森森”,恰似黛玉在院內閒庭信步,是如此婀娜多姿和顧盼生姿。

而當月色溫柔,看著竹影搖曳,聽著泉水叮咚,黛玉臨窗作詩,又恰似嬌花照水惹人憐。此番場景,正如賈政第一次看到瀟湘館感嘆的那般,“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瀟湘館的整體居住環境,與黛玉柔美纖細的容貌氣質相互映襯,賞心悅目。

其二,瀟湘館與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的性格品質相吻合

黛玉選擇瀟湘館作為自己的居住之地時,曾對寶玉說道,“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幽靜些。”瀟湘館之所以幽靜雅緻,就在於有竹林掩映和泉水流通。這種對清幽環境的追尋,與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的精神特質相吻合。

正如蘇軾所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黛玉選擇與竹林為伴,正是對竹子傲雪凌霜高潔品格的追尋。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如竹林不染塵埃,不食人間煙火,永葆自己的清新質樸之風。面對日後的“風刀霜劍嚴相逼”,黛玉如綠竹堅貞不屈。

其三,瀟湘館與黛玉“人中龍鳳”的金陵十二釵之首的地位相匹配

莊子雲,鳳凰“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寶玉曾把瀟湘館題名為“有風來儀”,能入住竹林掩映與泉水叮咚之人,非“人中龍鳳”不可。黛玉能入住其中,是對其金陵十二釵之冠的肯定與讚美。西施貌,詠絮才,世外仙姝寂寞林,只有黛玉才配得上這樣的榮耀。

如竹之清雅,似泉之清澈,黛玉的高貴如鳳,不僅在容貌氣質,更在秉性風骨。黛玉對純潔愛情的追尋,對封建禮教的抗衡,以遺世獨立的姿態,演繹了與寶玉木石前盟的純真絕戀。瀟湘館是黛玉詩魂的棲息之地,充滿了都屬於黛玉的浪漫氣質。

其四,瀟湘館與黛玉“還淚而來,淚盡而亡”的悲劇命運相暗合

娥皇、女英為了追尋死去的夫君舜帝,淚灑青竹,致使竹上生斑。從此,瀟湘竹成為竹子的代稱。而黛玉因為木石前盟前來,為了報答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要用這一生的眼淚償還於他,才算了盡了心中的纏綿之意。

正如探春所言,“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因而人如其名,黛玉無愧於“瀟湘妃子”的稱號。居住在瀟湘館,黛玉為了寶玉流盡了一生的眼淚,這可不就是黛玉“淚盡而亡”的悲劇寫照。

總之,有了黛玉的瀟湘館,才有了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獨特氣質與生命。對於黛玉來說,瀟湘館是她在塵世最後的寄託之地,裡面承載了她對詩意的追尋與愛情的追隨。瀟湘館與黛玉的氣質與生命,是水乳交融的依存關係。

所以,當天上掉了的林妹妹,終成世外仙姝寂寞林,大觀園裡的瀟湘館也就成為枯槁死木,毫無生機可言。只有黛玉在的時候,瀟湘館才能發出“龍吟細細,鳳尾森森”的天籟之音;也只有黛玉居住的瀟湘館,也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有鳳來儀”。


此箋


有鳳來儀為元春省親第一行幸之所,改名為瀟湘館,是賈政心中的絕佳讀書處,劉姥姥眼裡比上等的書房還要好很多的書房。

瀟湘館的建築格局

大觀園落成後,賈政率門客相公遊園題詠,一併考較賈寶玉,這其中也有抬愛之意,畢竟元春閨中之時極為愛護幼弟,也曾悉心教養。

只見“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一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個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賈寶玉題對額於此: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並題詩一首: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瀟湘館佈局精巧,匠心獨運,清雅至極,渾然皆是江南風,彷彿不為元春省親而設計,只待其真正的主人入住。

林黛玉客居之所

曹公在《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中交代,元春想起大觀園中景緻,傳諭寶玉共姊妹們去園中居住,寶玉因問黛玉,“你住哪一處好?”黛玉正盤算這事,便笑道,“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竿竹子,映著一道曲欄,比別處幽靜。”寶玉聽了拍手贊成,言稱與自己的主意一樣。

黛玉憑著喜歡挑選自己中意的院子,足見其外祖母對她的疼愛程度,與寶玉一般無二。

林姑娘飄逸出塵,風流綽約,滿腹書香,與那一竿竹子掩映的精舍為伴,也契合了黛玉的清華品格。

清靜淡然,閒適讀書。瀟湘館的靈韻便在於:石生甬路,曲折幽美,修竹合映,流水迴環,書香雅意,人境合一。

諸多佈置好似專門應了林姑娘的喜好一般,而別人都不相得。

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命運

傳說堯經過考察,禪位給賢德的舜,還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後來舜帝到南方巡視,病死在蒼梧,二妃前去尋找,悲傷不能自抑,淚染青竹,竹上生斑,故稱“瀟湘竹”“湘妃竹”,二妃也死於江湘。

林黛玉住在瀟湘館,又稱瀟湘妃子,她的命運已然與湘妃密切相關,預示了淚盡而亡的結局。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給黛玉取雅號瀟湘妃子,並打趣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她作’瀟湘妃子’就完了。”

曹雪芹的深意便在於此,林黛玉有著瀟湘竹一般的品格,為還淚而來,淚盡人亡。


最是青子衿


既然有這麼一個先後命名的過程,說明,一、有鳳來儀,先是由寶玉指元春、後是由元春指黛玉,只不過前者是有心栽花、後者是無意插柳。

這就說明元春和黛玉,在一個特定意義上,是相同的,什麼特定意義?你有興趣的話,就琢磨琢磨,這裡不多說了。

這裡一開始名曰“有鳳來儀”,指貴妃在此駐陛並有儀仗鋪陳,顯然,“鳳”即指賈妃元春,字面故事。

而黛玉住進來時,這裡已經改名為“瀟湘館”,從宮廷裡來的賈妃也被替換為從江南(揚州在地理位置上雖不能說屬於江南,但在文化上是和江南同出一脈的,明清時期的大江南省也包括揚州吧?)民間來的林黛玉。

所以這裡發生了一個轉換,或替換。自稱“草木之人”民女林黛玉實際上才是“有鳳來儀”的主人,而這是作者一直筆下暗暗著力的一點,我認為。當然,這一層含義屬於隱秘層了。說開來會很長,就此打住。

這裡提醒一下,在對於隱秘層的理解上,請不要忘記這是一部小說,是一部文字藝術作品,所以我自己在解讀時會很尊重它在思想、情感以及美學上的完整性。


TeaC


瀟湘館就是有鳳來儀,瀟湘館是庭院名字,有鳳來儀是庭院匾額。並不存在賈元春改有鳳來儀為瀟湘館的事。林黛玉住進瀟湘館後,她門上的匾額依然是有鳳來儀。曹雪芹如此安排,當然是為了“草蛇灰線伏延千里”,揭示林黛玉的結局。


《紅樓夢》有很多細節,稍微不慎就會誤讀。比方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寶玉在何處軒館題了匾額和對聯。但絕沒有給何處軒館命名。

賈元春省親大觀園後,將自己喜歡的幾處軒館命名,除怡紅院的“紅香綠玉”匾額因不喜歡“綠玉”二字,改成“怡紅快綠”以外,再只改了“蓼汀花漵”為“花漵”。其餘匾額全部保留下來。其他不著名的庭院如凸碧山莊,凹晶館還是林黛玉等姐妹後來補取的名字。

元妃乃命傳筆硯伺候,親搦湘管,擇其幾處最喜者賜名。按其書雲:   

“顧恩思義”匾額   

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此一匾一聯書於正殿。   

“大觀園”園之名   

“有鳳來儀”賜名曰“瀟湘館”。   

“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即名曰“怡紅院”。   

“蘅芷清芳”賜名曰“蘅蕪苑”。   

“杏簾在望”賜名曰“浣葛山莊”。   

正樓曰“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閣”,西面斜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 葉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額十數個,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名,此時悉難全記。


瀟湘館是賈元春最喜歡的一處軒館,賈寶玉題匾額“有鳳來儀”,就是恭迎貴妃賈元春鳳駕之意。瀟湘館作為省親別墅重要場所,有此題額只為開宗明義。

賈元春省親時,對賈寶玉題額很滿意,基本保留了匾額。並根據“有鳳來儀”預示妃子,瀟湘館又多竹子,賜名“有鳳來儀”為瀟湘館。既標榜自己是“瀟湘妃子”般重情重義,又恭維皇帝賢明如舜帝。

不過,賈元春只是省親走馬觀花看一下,瀟湘館、有鳳來儀真正主人是林黛玉,兩個名字影射的也是林黛玉一生。

瀟湘館得名自瀟湘妃子,瀟湘妃子並非一人,而是帝舜妃子娥皇女英姐妹的共稱。有鳳來儀點出王妃身份。如此種種,預示林黛玉的結局不但與賈寶玉有緣無分,更沒有死在賈家,而是嫁為王妃後死在異國他鄉。


關於王妃多說一句,鳳指鳳凰,賈元春貴妃能稱鳳,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也能稱鳳。但北靜王妃、南安太妃稱鳳就名不正言不順。瀟湘妃子的王妃與皇后、皇妃無異,藩王妃自然不夠資格“有鳳來儀”。王妃與藩王妃的差距非常大。

林黛玉判詞“玉帶林中掛”,以及圖畫中的“玉帶”代表皇權。暗示她不是與北靜王這樣的藩王有瓜葛,也不是與皇帝有瓜葛,只能如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金陵十二釵”中,唯一明確嫁給異國為王妃的只有賈探春。偏巧,瀟湘妃子就是賈探春給林黛玉取的。

賈元春省親大觀園時,除了更改“紅香綠玉”以外,還修改“蓼汀花漵”為“花漵”。

“蓼汀”出自唐代羅業《雁》詩:“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花開水國愁”,說得是大雁遷徙後的惆悵,“雁”通“雪雁”,丫頭雪雁本就暗示林黛玉一生像大雁一樣漂泊不定。



第六十二回,林黛玉做酒令與“蓼汀”前後呼應,預示終將離開賈家客死異鄉。

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迴腸,這是鴻雁來賓。

“花漵”出自唐代崔國輔《採蓮》詩“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蓮為芙蓉,晴雯死後,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明祭晴雯,實祭黛玉。林黛玉第六十三回又掣得芙蓉花籤,伏筆她將遠嫁為王妃。

只見上面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莫怨東風當自嗟”出自北宋歐陽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寫王昭君出塞匈奴為“寧胡閼氏”(王妃)。王昭君又叫明妃,契合有鳳來儀,林黛玉瀟湘妃子的王妃身份。

綜上,瀟湘館正是林黛玉一生縮影。因賈元春不喜綠玉(黛玉),拆散寶黛姻緣(紅香綠玉)。林黛玉被迫與賈探春二女同嫁(瀟湘妃子),原因和目的地類似“昭君出塞”,遠嫁異國他鄉。

林黛玉不可能屈就他人,很快淚盡而亡,賈探春則僥倖成為一國之王妃。而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下一句“芙蓉開在秋江上”更是黛玉、探春結局的影射。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君箋雅侃紅樓


瀟湘館,《紅樓夢》大觀園中一處帶有江南情調的客舍,是林黛玉的住所,而林黛玉又被喚作“瀟湘妃子”。把“有鳳來儀”改名“瀟湘館”曹公確有深意。

賈政第一次入園時“瀟湘館”的描述“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猶如置身於森森萬竹之中,由寶玉提名“有鳳來儀”。在元妃省親觀園時改名為“瀟湘館”。元妃回宮後便讓寶釵她們住在園中,林黛玉則選了“瀟湘館”。

探春嬉笑時向眾人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大家聽後,都拍手叫妙。“瀟湘妃子”便成了林黛玉的名號。

用“瀟湘館”的千百竿翠竹和“瀟湘妃子”的名號不僅象徵著黛玉的形象和性格,而且還映襯著她對愛情的執著與以淚洗面的悲劇命運。因此用“瀟湘”二字比黛玉在貼切不過了。

個人見解,望指點





一生影音


這裡先說明“瀟湘”的出處,堯帝將女兒娥皇和女英許配給了舜,舜因為治水身亡,兩位女子知道夫君離世的噩耗後去湘水邊尋找舜,在湘水邊她們為夫君離開而慟哭,淚水撒在竹子上,竹子也有了淚痕,最後兩位女子跳進了湘江。

據說斑竹就是由此而來,斑竹又名“瀟湘竹”,因有鳳來儀那裡有幾處竹子,故黛玉的居處又名瀟湘館。但是,曹公給黛玉居處如此起名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瀟湘二字本就帶走悲劇色彩,所以,瀟湘館更暗示了紅樓人物的命運。

一、元春的後宮悲劇

元春的悲劇便在於十幾歲時,她被賈府作為政治籌碼送去了那不見得人的地方,而她的大好青春,也葬送進了深宮,在元春省親之前,元春在宮中受到極大的寵幸,賈府的地位也是極高,但此後元春的地位卻越來越低,元春在宮中受到了怎樣的痛苦原文沒有提及,但從元春的話語以及賈府的敗落便可以看出,而元春最後的結局也應該和娥瑛、女皇二人極為類似,這裡間接暗示了元春的薄命。

二、黛玉的淚盡而亡

瀟湘館的主人便是黛玉,這也極為切合黛玉的身份,黛玉面臨過雙親離開的悲痛,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沒有真正開心過,所以黛玉在眾姑娘中流淚最多。黛玉的前世是降珠仙草,因得到神瑛侍者的澆灌的得以生長,所以降珠仙草便願意以自己一身的淚水來報答神瑛侍者,在黛玉流盡了最後的淚水以後便含恨離開人世。

所以,曹公早已埋下了伏筆,從開始有“瀟湘館”之時,就註定了某些人物的結局。


青汐


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節描述,"忽抬頭看見前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寶玉說,"這是第一處行幸之處,必須頌聖方可。″因此題名"有鳳來儀″。因為傳說鳳是食竹實的,恰好這裡滿院置竹,正是鳳凰棲息之地。古時多以鳳凰比后妃,題為"有鳳來儀″正合。鳳又是孤高不凡的仙鳥,藉以比喻後來居住在這裡的林黛玉,也相合。因為林黛玉聰明靈秀,孤高自詡,具有鳳的氣質。

.在賈寶玉眼中,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juan)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也曾有前人形容林黛玉,"看到竹影參差,苔痕濃淡,發出紅顏薄命,孀母弱弟俱無的哀嘆。見秋風疏雨,葉落花謝,又產生寄人籬下,孤寂無依之感,發出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的感傷。″。作者把林黛玉安排在千百竿翠竹遮映的瀟湘舘中,正是為了以景映情,更好地展現林黛玉多才多藝,但身體多病,疑慮過甚,壓抑鬱悶的特殊心理,特殊性格。至於有人偏要猜測日後林黛玉嫁給北靜王,甚或入宮為妃,本人不敢苟同,就不多作議論了。


陳老師224723857


曹公這樣寫大有深意……

“有鳳來儀”暗指林黛玉就是鳳凰,身份高貴的鳳凰,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非寶玉不嫁。

“瀟湘館”一寫出幽靜的環境,這裡青竹多,喻指林黛玉的節操,質本潔來還潔去;二暗示林黛玉的結局,為愛的人,淚盡而逝。


據說舜帝至南方巡視,死於蒼梧。帝妃娥皇、女英往尋,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淚染青竹,淚盡而死,被淚染的青竹因稱“瀟湘竹”或“湘妃竹”。

而且林黛玉的詩社的名號為“瀟湘妃子”,實際上也是在隱喻,在暗示她的人生與結局。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小說的每一處情節都是作者的精心構思,細細品味,總能品出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