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2》的二代教父為何變得冷酷無情?

炎2000


《教父2》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等主演。

從他殺自己的哥哥開始我就知道這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他為了自己稱霸地位,謀殺親人,不過話說回來,無野心也當不了黑社會,所以說他是為了自己的地位才變得冷酷無情


帥哥來了


不是所有人會去理解邁克,對他最多的指責是冷酷無情,殺掉兄弟趕走妻子,得出的結論是他不如老頭子vito偉大,沒有把維持好這個家庭,也就失去了一切的初衷。

但是面對姐夫和兄弟的背叛、面對不能理解他選擇墮胎的妻子,麥可又能怎樣做呢。看過幾遍後反而能從他冷酷外表下體察到了熾熱的心,那是隻對家庭負責的勇敢揹負,而面對欺騙、虛偽和背叛他只好冷酷而堅定。

維多沒有兄弟爭權,他老婆是一箇舊式意大利婦女,而凱卻是一個受過現代教育而獨立的妻子。為了權力反目的兄弟殘殺,咱們天朝歷朝歷代的宮廷鬥爭裡沒少這樣的戲份,如果換了Vito,我想他應該不會用那句名言“我會跟他講道理”去回應這個愚蠢地把家族置於險境的Fredo;至於夫妻關係,教父2裡Vito年輕時和妻子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白手起家患難與共,原著小說中更是描寫她每天都為她丈夫祈禱贖罪;這些不是Kay能夠做到的,她受過大學教育,不能理解丈夫為了家庭所做的事,選擇離開當然無可厚非,畢竟現代婚姻提倡男女平等自由選擇,可是這對於看重家庭責任的麥可是個大悲劇,正如他和母親的對話所說的“時代變了”。

老教父說“不照顧家的男人算不上一個男人”,麥克做到了,他不好女色(Santino和Fredo的x生活都比較亂);面對暗殺,他盡全力保護著妻子和孩子。可是Kay不理解,所以從一開始就不適合他,也許在西西里娶的老婆阿波羅尼亞更適合。教父3裡兒子彈奏那首speak softly love時候,堅強的麥可追憶起了遇難的原配妻子,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是為第三部最感人的一幕,但是已經回不了頭了。埃波羅尼亞是附屬與他的女人,麥克寵愛她就像寵愛自己,他們是屬於同一個世界的;凱更加獨立,她的存在時刻提醒著麥克曾經的理想,讓他有動力去“洗白”家族救贖自己的靈魂。

寫到這裡,我深刻地感覺到一個人的命運真的是已經註定了。第一部裡麥可本來想擺脫家族,還參加了海軍,把老頭子和大哥Santino氣得半死;但是面對父親遇刺的危機,這位個頭矮小身板瘦弱的被命運選擇去了刺殺索拉索和麥考斯基警長的會談,然後到西西里避難,之後Santino遇害,老婆被叛徒誤炸身亡,他只好回來繼承父業,因為他已經逃不掉屬於他的命運了,所能做的就是在這條道路上小心謹慎走下去。而且他做到了,他無畏且冷峻,洞悉世人的虛偽、欺詐和背叛,把家庭的事業和自己的權力推向頂峰。

然而高處不勝寒,二代教父成就了不可接近不可挑戰的權威,也不得不面對可謂是眾叛親離的殘酷局面。片尾麥可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昏暗房間的沙發上,用手託著額頭痛苦的思索。可是他又是決絕的,因為這是Mike面對命運的自我抉擇,他不得不這麼做。電影主題本身是關於宿命和個人抗爭,或許不管怎樣選擇,都逃脫不了屬於每段人生的那份悲情。

其實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同樣地孤獨而痛苦呢,面對充滿著不理解的世界,麥可選擇強大、選擇堅毅、選擇用睿智和冷靜去面對。去掉故事那些特殊的黑幫背景,同命運抗爭的勇氣和擔當,正是教父2帶給我的最初和最後的意義。





小僧兒看電影


第一代教父病逝,邁克即位後,便開始醞釀已久的復仇,他先是派人刺殺了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又殺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奧奇,最後眼看著手下將他的姐夫卡洛勒死在車裡,到此,教父二代正式繼位。

邁克與老教父柯來昂做事風格大相徑庭,老教父做事風格相對沉穩,喜歡講道理,所以他的時代相對平靜,矛盾尚沒被激烈,而且老教父走上這條路的初衷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是時局所迫,並沒有擴張的野心。

而新教父邁克做事風格相當鋒利,喜歡劍走偏鋒,且更加的狠,畢竟時局不同了,邁克上位時矛盾激化,家族內憂外患,一個不小心,整個家族都會被毀滅。

佛雷多的死就足以說明這一切,他懦弱單純,容易受蠱惑,是家族的一個軟肋和弱點,而且之前做了背叛家族的事情,如果只是對麥克一個人造成了傷害,麥克肯定會原諒他,但是他的行為害的是整個大家族,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呢,麥克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下了狠心。

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在老教父身上,當然不可能發生,因為老教父在,這個家會很和諧,但是我們就來做這個不可能的假設,佛雷多這件事情發生在老教父身上,他寧可自己為兒子贖罪,都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這就是老教父。

相對於父親,邁克的性格更加內向,不喜歡傾訴,面對外界的壓力,家人的不理解,所有事情都需要一個人應對,長此以往,也就變得冷酷無情了。


傳笑大王


一,他哥哥被企圖暗殺自己的人收買。

《教父2》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等主演。1974年12月12日影片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的奮鬥歷程,同時影片也回憶了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創業的艱辛。

影片中羅斯收買了邁克爾的哥哥弗雷多(約翰·凱澤爾飾)為他提供情報,企圖暗殺邁克爾。但邁克爾也已對羅斯採取了暗殺行動。邁克爾含淚處置了弗雷多,卻不禁回憶起當年父子兄弟間其樂融融的情景。

邁克爾的不法行為終究為他招來了麻煩。政府展開了對他的調查。邁克爾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藉助權術,邁克爾又一次轉危為安,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擴展資料:

《教父》系列的創作手法:

導演在三部曲裡都安排了大規模刺殺場景,嫻熟地運用交叉蒙太奇表現復仇情節。第一部末尾,在宗教儀式中不時切入對紐約其他大家族的清洗鏡頭,第二部中對海門·羅斯派的復仇,第三部中對梵蒂岡教會、政府勢力的復仇。

尤其在第二部中,邁克爾派心腹在船上殺害哥哥弗雷多,正是在弗雷多向聖母瑪利亞祈禱完之後。這種充滿反諷意味的情節設置,使宗教主題更加具有張力。

第三部中,日漸衰老的邁克爾在擁抱女兒瑪麗的時候,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為了保護你,我寧願在地獄受烈火焚燒

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2、老頭本來是鐵了心要告發科里昂家族的犯罪史,但你該注意到法庭上麥克把老頭的哥哥從鎮上帶了出來。後來律師和他的對話已經暗示他,如果他不閉嘴(永久性),他唯一敬愛的哥哥就會沒命。一大半是為了保護家人,一小半是覺得和科里昂家族還有感情,他自殺了。 3、這個還是和第二代教父麥克的個性有關,他不信任別人,行事獨斷,冷酷無情。弗雷多負他,就殺了親兄弟。至於這個抱養的律師哥哥湯姆哈根,也不願意讓他過多加入到家族事業,後來就有意冷落(讓湯姆哈根也非常傷心),只讓他參與到拉斯維加斯的生意。 可以說,麥克和他的父親維多是截然不同的兩代教父。維多寬容,麥克冷酷。最關鍵的是如何對待家人。維多是個家庭觀念極強的人,不會把黨派內部事情帶到家庭的餐桌上。麥克則不然,看看他是如何對待兩個哥哥和他那愚蠢的妹夫吧。所以兩人結局也不一樣。維多雖然老年喪子,但最終是和可愛的孫子嬉戲終走完一生。而麥克,則是孤獨的在凋落的樹葉終癱倒在地上,形同木人

三,說起教父這部經典之作和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耳聞。這部電影更是被稱為黑道電影的史事。大家都知道教父電影系列一共有兩位教父兩個人不同的管理方式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呢?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教父之中的兩代教父,他們的不同點。希望大家會喜歡。

第一代教父就是維多,他在小編心中是一個很成功的人物,成功到不能說是一個黑道的人物。更覺得他像一個十分成功的企業家一樣。他會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一個得道多助的人,更像一個模範男人。他愛護家庭,尊重妻,儘管是黑手黨人,但他做事十分有規矩,有格調。眾人的口碑也很好,面子大的時候大到可以黑白通吃。所以說,他的能力不僅僅只是一個黑手黨頭頭,更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這應該就是一個成功雙贏的男人。不知是多少女生所追求的人。能造就這樣的一個人,環境肯定是起著一定的作用。那個時候正出美國社會變革時代很混亂。警察也帶頭參與販毒行業,維多也因此隕落。他不願參與這類行業。守著自己的規矩,但最後被黑白道相互攻擊。最終,第一代教父就此隕落。

接著第二代教父就出現了,是由維多的小兒子邁克繼承了他的產業。麥克是一個孤獨的人大學畢業,學的是法律,本來想學好法律,在上層社會。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最後被哥哥的計劃打亂了他的生活,硬著頭皮繼承了家族的產業,就這樣,第二代教父出現。麥克。他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勝於維多。因此,人脈也是十分不錯。並且憑藉著期成文的性格與處事風格,再後來掃光了所有。家族的仇人。雖然在黑道競爭中他贏多輸少。但他與警察打交道的能力似乎弱於維多。同樣,因為邁克。是受過教育的畢業生,他的思想與他父親不同。因此,他想將家族企業合法化一直承認自己是美國公民的身份。在將自己家的產業洗白時,同樣受到了上流人士的抵制。覺得這種鬥爭中。一步步推進著。小編想咱倆個時代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好了,小編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了。想要知道更多資訊,記得關注小編啊


隔壁老耿


在看完《教父2》後很多人發現二代教父麥克變了,變得有些冷酷無情,這種無情不僅是針對對手,也是針對家人。那為什麼麥克的變化會這麼大那?我們剛開始來分析,我們看《教父1》是發現一代教父在的時候家人很團結,即便是照相缺一個人都不行。那時候麥克還沒有參與到家族事務當中,當時最有希望成為下一代教父的是他大哥,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大哥被出賣,父親被打成重傷。麥克是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臨危受命,當時家族四面楚歌,外有強敵,裡有家賊。在父親葬禮上麥克找出了家賊,還一舉清楚了所有對手,在這兒有兩個人直接影響了麥克後來的性情,就是妹妹和妻子,妹妹發現麥克殺了自己丈夫便大哭大鬧,恨了麥克半輩子,而妻子發現麥克殺了妹夫開始對麥克產生恐懼,直至後來離開麥克,而讓麥克變冷酷的另外一個是他的二哥,二哥幾次背叛家族,最後麥克忍無可忍不得不殺了他,殺二哥又導致兒子離開父親。對與消滅對手我相信很多人沒有什麼異議,大家認為麥克冷酷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僅殺了妹夫還殺了自己的哥哥。麥克和父親一樣其實他一輩子做的事都是為了保護家人,殺妹夫殺哥哥都是迫不得已,因為妹夫的背叛大哥被殺,家族差點被毀滅,而後來因為哥哥的屢次背叛,家族又幾次面臨滅頂之災。留著他們對家族永遠是隱患,所以不得不殺。可是又有誰能理解他那?家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為家人擋下了所有的風險,痛苦只有他一人承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吧,,,,,,,,







冷鋒201557115


《教父2》的主線與其說是麥克和羅斯之間的鬥智鬥勇,還不如說麥克和弗雷多倆兄弟之間的鬥爭。弗雷多由於性格的弱點不受家族重用,心生怨恨,以至和敵方羅斯合作。羅斯手下刺殺麥克未遂,而且是在自己家裡發生的槍擊案,這提醒了麥克,家族中出了內奸。

從弗雷多妻子說兇手死在自己窗下,加上三更半夜弗雷多接到敵方的電話,就可以斷定內奸就是自己的二哥。可麥克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他多希望自己的證明是錯誤的。可事實一步步告訴麥克,曾經最支持他的二哥不僅夥同敵方殺害自己,還差點令柯里昂家族瓦解。

第二次,弗雷多拿兩百萬到古巴來見麥克時,裝作毫不認識羅斯手下的樣子,他的吞吞吐吐出賣了他。還有麥克去見羅斯時,羅斯好像能未卜先知一樣,斷定弗雷多帶來了兩百萬。如果不是提前告知,羅斯怎麼可能知道如此機密信息。此時看麥克的表情,臉都氣紅了,可見他對這個哥哥有多失望!

也許這個時候的麥克對哥哥還心存僥倖,但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在古巴的遊樂場所,有人問弗雷多為什麼對這些地方如此熟悉?早已得意忘形的弗雷多直接說出了羅斯手下的名字。他卻未發覺,站在旁邊黑著臉看著自己的弟弟麥克。上次說不認識,這次當著大夥的面說那些熟悉的地方都是他們帶領的,這些自相矛盾的話語,聰明如麥克早已銘記在心。

所以才有了後面的一次試探考驗,兩兄弟好久沒談心了,找一個風景適宜的環境,點兩杯威士忌伴著點心,聊聊人生。麥克故意告訴弗雷多,要刺殺羅斯的安排。他還想給這個兄弟一次機會,不要洩露機密了。

但弗雷多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在酒會上,他借換酒的機會告訴了古巴警察。警察直衝醫院,一看就是有目的而來,直接射殺了麥克的手下。可惜麥克手下還未殺死羅斯就先死了。

麥克看著警察突然離去,就明白了所有,他走過洶湧的人潮,用力地親吻這個哥哥,這次真的傷了他的心。弗雷多敗露跑了…

結局弗雷多死在了船上,他像小時候一樣去釣魚,那個時候多美好!曾經所有人不同意麥克去參軍,只有這個哥哥給他鼓勵和支持。但是教父的權威和家族的利益不容侵犯。他是最不起眼的兒子,善良沉默,他也想父親能看到自己。

所以他在用力地反駁麥克:“我能處理事情,我夠精明。不像是每個人所說的我很笨。我很精明,我要被尊重”。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弗雷多在爆發後死亡了。






謎雲影視


時代不同,無法假設。老教父和二代教父的行為都是時代決定,環境逼出來的。即使是老教父,他也無法以個人意志改變當代人背棄傳統家庭價值,最明顯的例子,老教父健在的時候,他是反對麥克參軍參戰的,但麥克照樣違背父意。第二個例子,老教父反對紐約各幫販毒,但結果還是毒品照賣,家族成員、老部下照樣離心離德,只是危局由麥克收拾罷了。 老教父維託·考利昂和麥克一樣冷酷,只要有足夠的理由,他也會殺掉至親。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個慈祥的老人……在《教父》第一部裡,老教父也遇到同樣的情形,他決定殺掉女婿卡洛,讓女兒守寡。





麥田裡飛舞的蝴蝶


相比於《教父》第一集,《教父2》中的配樂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它那懷舊而感傷的旋律,令人想起一個已經逝去的年代,在人心中掀起了許多本不屬於這樣一個故事的情感波動;如果影片採用的是犯罪片的傳統配樂手法,觀眾則不會如此動感情。在《教父2》中,麥克·柯里昂失去了身上殘存的一點良知,變成一具失了魂的空殼,內心惶恐而又冷酷無情。如果說音樂喚起一種憐憫的話,那正是麥克的自我憐憫。如果尼諾·羅塔的配樂再跳動有力一點的話,觀眾就可能就會把麥克理解成電影 《疤面煞星》中託尼·蒙大拿那樣的角色。然而,影片哀傷的音樂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因為音樂在為感情推波助瀾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會比故事本身更為有力、更為微妙。

《教父2》中關於麥克的部分因其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抓住了觀眾的心。影片充分展示了麥克在壓力下的崩潰。不少觀眾還記得他年輕時候是一名驕傲的戰爭英雄、成功的大學生,想要過一種正當合法的生活。然而,在他與凱結婚的當日,妻子最先開始認識到柯里昂家族的掌控範圍無所不包,就像蠶繭一樣令人窒息。永遠會有一些事情她不會被告知、不會被信任。最終,麥克除了年邁的母親以外,已經沒有人可以傾訴和信任。在與母親那段專注而動情的談話中,麥克表現出來的絕望,為電影的最後一幕作了充分的註解。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有才哥的苦難生活


說說我的看法,老頭本來是鐵了心要告發科里昂家族的犯罪史,但你該注意到法庭上麥克把老頭的哥哥從鎮上帶了出來。後來律師和他的對話已經暗示他,如果他不閉嘴(永久性),他唯一敬愛的哥哥就會沒命。

一大半是為了保護家人,一小半是覺得和科里昂家族還有感情,他自殺了。

這個還是和第二代教父麥克的個性有關,他不信任別人,行事獨斷,冷酷無情。

弗雷多負他,就殺了親兄弟。至於這個抱養的律師哥哥湯姆哈根,也不願意讓他過多加入到家族事業,後來就有意冷落(讓湯姆哈根也非常傷心),只讓他參與到拉斯維加斯的生意。

可以說,麥克和他的父親維多是截然不同的兩代教父。

維多寬容,麥克冷酷。最關鍵的是如何對待家人。

維多是個家庭觀念極強的人,不會把黨派內部事情帶到家庭的餐桌上。

麥克則不然,看看他是如何對待兩個哥哥和他那愚蠢的妹夫吧。

所以兩人結局也不一樣。維多雖然老年喪子,但最終是和可愛的孫子嬉戲終走完一生。

而麥克,則是孤獨的在凋落的樹葉終癱倒在地上,形同木人。

綜上所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哥哥被企圖暗殺自己的人收買,讓他心寒

《教父2》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等主演。1974年12月12日影片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的奮鬥歷程,同時影片也回憶了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創業的艱辛。

影片中羅斯收買了邁克爾的哥哥弗雷多(約翰·凱澤爾飾)為他提供情報,企圖暗殺邁克爾。但邁克爾也已對羅斯採取了暗殺行動。邁克爾含淚處置了弗雷多,卻不禁回憶起當年父子兄弟間其樂融融的情景。

邁克爾的不法行為終究為他招來了麻煩。政府展開了對他的調查。邁克爾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藉助權術,邁克爾又一次轉危為安,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了不起的China1


有兩個個原因:

一、vito對範倫奇一直有著仇恨,自己當初在雜貨店的工作被他的侄子頂了,如今自己搶劫得來的錢還要被他抽成。可謂舊怨未消,又結新仇。

二、範倫奇外強中乾,是個沒有後臺的獨狼。幹掉他不會有任何後患。特西奧和克萊門莎都沒有看出來,維託看出來了。

電影限於篇幅,對此交代的不是很詳細。讀過原著小說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電影中交代了VITO的“發家史”,其實小說中也簡單地交代了範倫奇的“發家史”。

範倫奇一開始是一個不入流的黑幫成員,當時的意大利移民幾乎每個人都是黑社會。他只能搶一下老弱病殘孕這樣的弱勢群體,連帶著向小販收下保護費。碰到拳頭硬的也只能認慫。兔子急了也咬人,後來這傢伙被三個草根小夥聯手打的血頭血臉,本意是給他一個教訓。不料招致他的瘋狂報復,他殺死了三人中的一個。其他兩家害怕了,選擇賠錢了事。於是範倫奇一戰成名,聲名鵲起。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並沒有選擇招募成員,擴大再生產,而是很沒出息的選擇了繼續收保護費這份沒前途的工作。只是這次擴大了徵收範圍。而他捱打時的那份慫樣被VITO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後來VITO的工作被範倫奇的侄子頂了,VITO失業了,家裡三張嘴等著吃飯。逼不得已,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而這“刀尖上舔血”掙來的錢,範倫奇還要分成。若不答應,範倫奇就要去給警方告密。vito忍無可忍,經過周密的盤算,vito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認定範倫奇沒有大後門,也不可能有大後門。一個向警察告密的人,不可能是個了不起的人。一個甘心接受收買而有仇不報的人,也不可能是個了不起的人。一個真正的黑幫骨幹分子,就會把另外兩個人也幹掉。法怒其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只是碰上運氣罷了。他殺死了一個,就知道另外兩個人有所提防,殺不成了,因此他甘願接受收買。只是因為他有一股蠻勁,才能向商店和在大雜院裡擺賭場的莊家勒索貢金。但是,維託·考利昂知道至少有一個賭場從來都不向 範倫奇 納貢,而那個賭場的主辦人一直安然無恙。”

vito的父親遭遇的是真正的黑社會,對方不僅殺了他父親,還要殺他以斬草除根,而範倫奇只是殺了三個仇人中的一個!對打小就見識過黑社會威力的VITO來說,像範倫奇這樣的冒牌黑社會唬不了他。

最終結果證明了VITO的判斷,殺死範倫奇後,沒人來尋仇。就連警察也沒來找他的麻煩。也許是因為警察對意大利移民區的犯罪問題壓根就不關心。

其實範倫奇“外強中乾 虛張聲勢”這一點,電影中也可見端倪。

有幾個黑幫老大,還連敲詐囉嗦這樣的事還需要自己親自動手的?見色起意,威脅勒索。LOW爆了好嗎?

按照黑幫的邏輯應該是:不分贓,我就把你大卸八塊!而不是“你不給我錢,我就報警!”

忒西奧對此解釋說,會有其他人代收,那怎麼能解釋為什麼偏偏這兩個會有人代收呢?

歸根結底,範倫奇是個LOW貨,三流貨色,只能唬唬善良的無知群眾,碰到VITO這樣的人物就暴露了!算是VITO強大的策略分析能力和執行力的第一道測試~測試通過,VITO就爆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