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對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律師稱出發點很好,但須避免歧視和違法

江蘇無錫等地日前發佈的“對部分省市外來務工人員一律勸返”的通告引發關注,律師稱,特殊時期無錫等地的特殊舉措可以理解,但一刀切的做法不值得效仿,且須避免地區歧視和違法。

無錫對7省人員一律勸返引關注

2月7日16時41分,無錫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其官方微博“無錫發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外來人員流動管控的通告(第7號)”。

通告稱: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防止疫情在無錫蔓延擴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無錫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有關規定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外來人員流動管控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凡是沒有本市身份證件以及未在本市辦理暫住登記的人員,一律暫緩來錫;凡是未通過復工防控措施核查的企業,其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來錫(通過復工防控措施核查的企業名單可通過“無錫市民卡”微信公眾號“返錫通”平臺查詢);對於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重點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來錫。

上述人員擅自來錫的,一律勸返;不聽勸返的一律按照《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告》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2月8日22時26分,“無錫發佈”發佈“重磅解讀!外來人員進入無錫條件 ”,解讀第一條稱“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個省份的人員,一律勸返。”

多地對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律師稱出發點很好,但須避免歧視和違法

(“無錫發佈”公佈的通告)

網友:有理解支持,也有對“一刀切”的憂慮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只無錫,江蘇揚州、四川達州等地也對外來人員的迴流進行管控、勸返。無錫的通告發出後,立即在全國引發關注。很多網友對無錫此舉表示理解和支持。網友洋蔥頭稱:形勢依然嚴峻,嚴一點是好事,支持。網友“午後咖啡”稱:支持無錫監督防疫工作,全市現在進入關鍵時期,大家一刻也不能放鬆,堅持就是勝利。網友“蔡老師”稱:無錫市政府工作做得細,做得實,對老百姓負責,讓老百姓放心。網友“靜心”稱:嚴格管控,關鍵時刻所以單位和個人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前功盡棄,無錫加油!網友“七秒鐘的記憶”稱:最嚴防控疫情,教科書級別,為無錫點贊。

也有部分網友對無錫此舉表示擔憂。有網友稱,抗擊疫情大敵當前,嚴加管控嚴防死守可以理解,但在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的大局面前,無錫這樣的通告和舉措含有地域性歧視,讓人尤其是湖北等7省群眾難以接受。還有網友提出,加強疫情防控是當前大事,地方政府在具體工作中也是盡職盡責。然而,極端個例的出現直接影響到復工復產,這是不利於穩定經濟社會大局的。精準施策、不搞一刀切,考驗的正是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

多地對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律師稱出發點很好,但須避免歧視和違法

(“無錫發佈”解讀)

律師:出發點很好,但須避免地區歧視和違法

對於無錫等地的做法,北京市京鼎律師事務律師杜兆勇認為,地方政府不能干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企業具有完全的生產經營權,受國家法律保護。防疫特殊時期,地方政府要遵守國務院的規定,明令可以開工的,地方要服從上級政令,令行禁止。企業人員如從疫區歸來,企業應配合政府做好相關人員體溫監測等工作,報告行程、落地時間,做好隔離工作,不能簡單的勸返。“一律勸返沒有法律依據,同胞在哪都是家,要予以人道關懷,不能以鄰為壑。”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傑律師稱,部分地區對來自湖北、廣東等地區的復工人員實施的勸返措施,相信這些只是暫時的管控措施。而且,在實際操作層面,如果能採取一些更人性化的措施,比如為勸返人員提供必要的食品、飲用水和休息設備,或者對於有特殊原因需要入城的人員提供特別通道或者幫扶措施,相信對於防疫工作會更有用。

上海市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建亮認為,返工後一些地方對返工人員予以勸返初衷是為了防止疫情輸入,阻斷疫情傳播,出發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政府部門已經公佈了企業復工時間,如果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一刀切將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的人員,一律勸返,勢必造成企業因缺少員工而復工難的問題,尤其是對於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一刀切勸返的做法是否涉嫌違法,因為憲法規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對於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必須依法獲得相應的授權,否則涉嫌侵權、歧視,應立即停止。”陳建亮認為,一刀切地勸返,擋住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心。建議對於返工人員提出以下條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當地需要有工作單位,也有固定的住所包括出租房;二是對於入城人員體溫超過37.3度的進行重點醫學隔離觀察,體溫正常的居家隔離14天,在家辦公,期間無異常則可去單位辦公;三是居委會或者小區物業,對於進入小區的人員需要嚴格登記,對於返城人員進行監督其居家隔離14天,並定期對其測量體溫進行上報;四是企業需要符合疫情防護條件才可以復工,對於商務樓需要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做好登記和體溫測量;五是政府部門應提高公共交通的運行頻率,做疫情防控措施,倡導企業錯峰上下班,鼓勵公民乘坐私家車出行。

北京一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周兆成律師稱,多地“勸返”出發點很好,但是必須避免地區歧視和違法!

周兆成稱,新冠疫情的不斷擴散,使得各地防控手段也在持續升級。但是,任何防控手段都必須在科學和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切不可肆意妄為,大搞地方歧視,從而干擾全國防控大局,造成各地無序和混亂,傷害各地人民感情!

2月10日,全國迎來複工潮,各地務工人員開始返城。前腳剛抵達城市,後腳就被一些地方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律勸返。甚至個別地市以公告的形式宣佈,對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重點地區務工人員一律勸返。赤裸裸的地域歧視,赤裸裸的公然違法!

周兆成認為,個別地方這麼做完全是地方保護主義,雖然出發點善良,但是做法簡單、粗暴,沒有任何科學和法律依據,顯然已經偏離了正常的防控要求,不僅荒唐,甚至違法。

周兆成強調,疫情可怕,但是違法的防控,同樣可怕。第一,擾亂公眾對病毒和疫情的科學認知,以為病毒是外地務工人員帶入,從而誤導當地人做出“地方歧視違法行為”。第二,違反法律規定,破壞了法治進程。我國對公民人身和財產權利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保護,對保障交通等社會秩序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和切斷交通的行為,都必須依法獲得授權。當前,一些地方肆意堵人、封門,封路等極端措施,已經涉嫌違法甚至犯罪,必須予以停止!第三,浪費寶貴的抗疫力量,製造疫情嚴重地區與其他地區衝突。

周兆成說,我們要科學理性,依法依規的開展防控工作,既要充分保障人權,又要多些人性考量,對於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車輛和人員可以實行重點篩查;對於疫情嚴重地區的返工人員,也可以進行細緻檢查;但是,只要經過測量體溫合格、完整追蹤登記,車輛和人員消毒後,就應該依法予以放行;疫情防控要相信科學,秉持理性。對於個別地方不講科學、不講法治的非理性防控做法,應該予以及時糾偏。惟如此,方能打贏這場全民抗疫大戰。

行動:浙江、河南等地開始“糾偏”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對於各地群眾反映的一些地方、部門疫情防控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一刀切”等問題,浙江杭州、河南等地已開始“糾偏”。

2月10日,杭州市“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拇指部發布第34號令稱:自“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十項措施實施以來,總體執行情況良好,疫情防控成效明顯。但個別地方層層加碼,簡單化管控,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影響。根據浙江省疫情防控責任令第2號及市防指28號、29號令要求,在堅持嚴格管控的前提下,不得采取封門、封堵通道等粗暴方式實施居家隔離管控,不得隨意限制小區居民和租客進入小區,不得以外地車牌、外地戶籍為由一律拒絕人員車輛入杭。各地各部門要一以貫之地落實好中央和(浙江)省、(杭州)市決策部署,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切實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城市有序運行。

2月10日,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交通運輸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科學有序、依法依規”原則,調整優化公路交通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公路運輸服務,嚴禁對外地車輛、人員“一刀切”勸返。

多地對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律師稱出發點很好,但須避免歧視和違法

(杭州開始“糾偏”)


華商報記者 陳有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