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後,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嗎?該如何引導孩子努力學習?

跳跳虎成長


孩子放學後可以適度休息,但是一定要隨時關注孩子的習慣,怎麼讓孩子努力學習呢?那肯定是要從習慣開始。既然我們都知道習慣是慢慢培養出來的,所以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對孩子耐心點。家長要放好心態,這很關鍵。

第一,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行為的照妖鏡,家長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

這一點真的是很重要,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孩子的壞習慣八九不離十都是從家長那裡學過來的呢?因為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時間很長,家長的行為和處事態度在不知不覺中就對孩子產生了影響。我的舅舅家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家在多年前就購置了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平板都放在家裡隨便玩。舅舅舅媽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給兩個放學回來的孩子做飯吃,而是抱著平板或者玩手機,兩個大人還讓小孩自己做飯吃,然後繼續玩。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怎麼可能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家長的一舉一動會給孩子很大的影響,家長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回家就做作業的好習慣,那麼家長就一定要學會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如果家長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那就給孩子做好後勤工作吧,比如給孩子準備好一日三餐,儘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最好。因為家長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雖然家長可能不能給孩子學習上全方面的幫助,那麼至少做好家長的本職工作,做個稱職的家長吧。

第二,適當的監督和陪伴很重要。

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在學習方面是沒有什麼自制力,如果讓孩子在房間裡做作業,但是沒有人去監督和陪伴的話,孩子很快就走神了。所以有條件的家長儘量抽點時間出來陪著孩子做作業,在平時多多給孩子灌輸正面的思想,比如就是題主說的讓孩子回家就養成做作業的習慣,這點可以反覆地和孩子強調。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適當的監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分寸,不能成為監視了。很多家長就是對孩子過度緊張了,生怕孩子有什麼小秘密自己不知道,這其實是不好的,每個人都有私人空間,給孩子留點私人空間是很有必要的。家長們在監督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到不要過度關心孩子的行為,這樣不會讓孩子信任你,反而會讓孩子處處提防著你。

第三,給孩子一點獎勵吧。

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完成某某事或者達到某個目標就可以給他一點獎勵。這對孩子是很有用的,就像家長每個月都希望多拿提成一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有形的回報,這會形成正面刺激,不斷鞏固孩子自身的好習慣,讓他能夠長期堅持好的習慣。

最後,家長不僅要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孩子的壞習慣和不好的思想,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隱形殺手。

學習之路漫漫,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努力再努力,還需要家長的幫助和支持,請家長也和孩子們一起奔跑吧!

(注:圖源自網絡)


高考大仙兒語文


你好,我是一名兩個孩子的寶媽,確實呢,現在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手機,看電視。我家的兩個孩子也不例外,我把我家對教育孩子手機電視這方面的經驗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家的大寶今年是10歲念四年級,二寶是4週歲了,今年剛上幼兒園,對他們倆的要求就是如果作業完成,可以看手機看電視。孩子上一天學其實也是很辛苦的,我們大人有的時候也是利用手機來解壓,更何況一個孩子,可以允許他們看,但是我們得了解他看的什麼內容,要了解他看的內容,要有益於他的身心成長就ok了。但是老二他才上幼兒園,他沒有作業。這就要針對老二做一另一個政策。首先老二要求看手機的時候我們就對著鐘錶和他說,你看現在這個鐘錶指到1上,你看上15分鐘,那個表指到4上的時候,你必須給媽媽。這個時候孩子因為他沒有時間的概念,他會答應你。接下來就快要結束的時候,比方說還有兩三分鐘。你就要提醒他一下,小朋友還有兩三分鐘時間就要到了哦。這時他會很配合你。因為你沒有一下打斷不讓他看手機,給了他準備的機會。等時間到了的時候,你就倒計時5,4,3,2,1。你在和孩子說。小朋友,你是讓媽媽搶過來,還是你主動給媽媽呢?這個時候他肯定想。主動給媽媽是給媽媽,被媽媽搶過去還是給媽媽都不如我主動的給媽媽。孩子就會乖乖的把手機主動給你。最近我給孩子們又制定了另一個光榮榜。上面就有他們看電視,玩手機等這些這些內容。每天完成後給他們一個小笑臉或一個大拇指。等他們把一個星期的都完成之後,給他們想要的禮物,如果家裡有兩個寶寶的那就更好了,他們會相互比賽哦。





相夫教子樂在其中


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育兒專家,我兒子才7歲,我也沒有資本指點你怎麼教育孩子,但是從我自身經歷來說,我小時候父母對我玩遊戲機沒有過多幹涉,到了初中的時候正是網吧橫行的時代,我逃學去網吧,在網吧通宵,捱了幾次打,確實當時沉迷了,耽誤了學業,一直到我結婚生子我還是玩電腦遊戲,等我兒子大了我兒子也跟著玩,我媳婦就強烈反對,說我沒做好榜樣,痛定思痛,我把電腦搬走了,現在也在孩子面前看看書,想要改變,先從自身做起



線上音樂


我家孩子,每天放學都是先寫作業,複習完成了,就可以玩20分鐘左右,但是我的要求就是8.30-9點完成作業,如果作業多,九點以後寫完作業,就不可以看了,時間太晚了,孩子也會自覺執行,才可以看電視或者手機,放鬆一下自己,自覺的刷牙洗臉,洗腳,就去睡覺,你好好和她談談,就是說作業早點完成就可以看一會電視或者手機。這是我家難纏的小姑娘,現在8歲了,上三年級,我生的,不管學習好不好,我來疼你就好。



丫丫的快樂每一天


孩子放學後,很多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我女兒有繪畫課還有書法 游泳,學校還有興趣班圍棋籃球跆拳道,其實孩子真的挺累!記得我們80後小時候下學就無拘無束的玩,有時侯忘了做家庭作業第二天早起做完再去上學!而且小夥伴們三四個一起去上學,沒有家長接送!我家離學校也得有三里路了!上學的路上孩子們打打鬧鬧挺好玩的!與現在孩子比,物質上差了很多,但孩子釋放天性方面有的放矢!


茂茂62053048


你好,首先說我也是兩寶的媽媽。以前小孩特別迷電視,只要有機會就看電視玩手機,後來發現主要還是老人帶小孩時為了不讓小孩鬧就給她們看電視。所以我讓老人在自己房間看電視,然後自己陪著小孩玩遊戲,看書。時間久了就不看電視了


贛南人小賴


孩子放學後,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嗎?該如何引導孩子努力學習?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電視可以適當的看會,手機是堅決不許玩。

孩子放學後,在高質量寫完作業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看會電視,但是必須要限制時間。

我給孩子規定的是:晚上放學以後,可以看會電視,前提是必須先寫好作業。寫好作業讓我檢查過關以後才可以看電視,八點半以後準時上床睡覺。手機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我對孩子的態度是手機堅決不許玩 。

如何引導孩子努力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學習看起來很枯燥,但是隻要能不斷的進步和獲得成就感,興趣就會增長。差生是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才產生的,讓一個差生變好,就是讓他反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慢慢的變好了。所以,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培養興趣,就要多去幫助孩子獲得進步和成就感,去反覆體驗成功的喜悅。

①教給孩子學習方法。比如有的孩子不愛背課文,可能是因為覺得困難吧,家長在平常多播放課文的錄音,孩子聽多了自然背得輕鬆,這樣就不那麼討厭背課文了。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孩子更容易取得進步,興趣就得到增長。

②重視孩子細小的進步。成功沒有大小,微小的進步,一點做的好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成功。從小事入手,幫助孩子取得點滴的進步經驗,這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做到的。

③鼓勵、鼓勵再鼓勵。用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去發現孩子的進步,實事求是的鼓勵,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有一個字寫的認真,就可以鼓勵;有五分鐘學習專心,也可以鼓勵。

興趣的培養,不要指望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做到,需要一點一點的積累進步和成就感,用一兩年的時間興趣就能培養出來。

孩子有學習興趣了,自然就會努力學習了。


寒梅落雪


關於孩子放學後玩手機和看電視的問題,本人有以下看法。

一,本人建議孩子放學後不要玩手機。手機本來是一種通訊工具,家長有時候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給孩子帶帶手機,一旦到家,手機失去了孩子聯繫通訊的功能,家長就不要讓孩子再玩手機了,因為手機裡邊的內容和功能良莠不齊,也可以說,對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弊的一面大於利的一面。比如有的孩子玩手機,打遊戲,付出高額費用,看視頻,用父母的錢包打賞主播,有的甚至揹著父母把信用卡透支,造成家庭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有的用手機查找作業答案,其實就是變相抄襲作業,也是十分不可取的。有些孩子說利用手機進行學習,我覺得90%以上的學生都是以此為藉口,在玩遊戲,看視頻,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家長一定要嚴看嚴管,絕不能掉以輕心。

二,關於看電視的問題。我覺得電視節目不是不可以看,但是一定要有所選擇,而且要規定時間,一般的節目就不要看了,但是,好的節目,對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有利的節目,還是可以看的。比如像今年國慶期間的“建國70週年閱兵式"就是學生非看不可的節目;還有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丶《經典詠流傳》,還有河北臺的《中華好詩詞》等就可以推薦給學生看。

建議家長不要讓學生在線學習,在線學習可能成為孩子上網玩遊戲,看視頻的另一個藉口。



詩林擷英


你好。我是一名一線教師。我經常會聽到家長問我。我該讓孩子有手機嗎?孩子早戀了怎麼辦?孩子喜歡玩電腦怎麼辦?孩子老看電視怎麼辦?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這個孩子現在所展現的是什麼狀態。孩子早戀我們去管。玩手機我們沒收。去網吧我們打罵。這樣的效果其實等於沒有。早戀的孩子你攔住早戀。可能他會偷摸的揹著家長老師繼續處。玩手機的你沒收了手機。可能他會去上網吧。上網吧的可能你把他強行留在學校。他也沒有再學習。

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要從表面的現象去阻攔。而是我們要從孩子內心去改變他們。我從來都認為一個學生他暫時的成績都是無效的。所有的在最後中考高考能拿到好成績的學生無一不是在整個學習生活中擁有很多好習慣。一直第一的學生也是他持續幾年的付出。所以我們應該多去開導孩子。

就比如我的班級中也有很多貪玩的孩子。但是作為老師家長一定不要放棄這個孩子。要持續的關注他。用心對待他。切忌不要來回說一樣的話。大部分家長關心則亂。經常被孩子覺得嘮叨。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給孩子講自己或者身邊人的故事。先把故事講明白再去給他們講道理。現在的學生比以前的學生都要接觸更多的信息。所以他們理解力更強。智商更高。但是相對的信息的爆炸接收也會讓他們韌性堅持不如之前的學生。所以現在學生的第一能力就是堅韌。

最後。如果孩子心裡裝的全是上進努力,從心底就想要變好。那麼無論是有手機看電視甚至是早戀都不會影響成績。家長在日常與學生接觸時更不要給學生留退路和強行找理由。比如學生沒考好。就要找到根本問題。不要說因為孩子笨所以不會。或者因為馬虎沒考好。這樣留後路對於學生的發展沒有好處。也不要說都是你一天天就知道玩手機或者談戀愛影響了學習。事與事分開。理性分析孩子所有的問題。


斯斯老師


從題主的問題看,孩子放學後,還有時間玩手機、看電視,那應該是上小學的孩子了。

我認為,上小學的孩子,放學回來,手機最好不要玩,電視可以看,但要有選擇性地給孩子看一些有益的節目。


為什麼不要玩手機?

孩子玩手機,重點就會在玩上,你可控的內容非常少,當孩子熟悉了手機的各項功能,對各種遊戲的玩法非常熟悉,你再想要控制他玩手機的內容,想要戒掉他玩手機的癮,就非常難了。

而且大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手機拿起來,時間的流逝,就真的是在不知不覺中飛快地沒了。如果讓孩子開始玩起手機來,要放下,那孩子就得非常有毅力了。

就算你回來後讓孩子先做作業,再玩手機,也有可能會出現孩子為了儘快玩手機,而糊作業的情況。

如果家長還沒有辦法檢查作業的正確率和完成度,那跟孩子說,做完了作業就可以玩手機,也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裡有一點,可能會有一部分家長覺得不夠人性。那就是,平時的日子裡,最好是不要讓孩子養成作業後看電視或是玩手機的習慣。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兩個開端都意味著無法控制的後續學習管理。

有的孩子打小兒自制能力強,回到家,不作業結束,他連正眼也不會看一眼其他東西,這類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離大多數家庭,都是遙遠的。

不能一邊想著要把孩子培養成天才,一邊卻給孩子培養著各種玩樂的習慣。大人也會上癮,更何況是孩子。

至於看電視,作業結束後,可以選擇一些科普類、開拓視界類或是農業農村、世界萬物、文學知識等,作為學習的一種補充。這些內容,每天宜定時定量,讓孩子養成適時學習的習慣。

至於大型的電影電視以及其他時間相對較長的娛樂活動,還是安排在週末相對寬鬆的時間,比較好。


總之,在孩子玩手機還是看電視上,家長的立場必須堅定,必須有毅力,一定要有規矩意識,一定要堅持執行,不能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蠻難的。祝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