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雙通紅的眼,背後的故事讓人心疼

自2月6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在武漢“方艙醫院”值班開始至今已過去5天,工作量雖重大,但大家依然堅守崗位。不過,這幾天個別隊員在堅守過程中出現了身體不適。


8日晚8點,在“方艙醫院”值凌晨班的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邢醫生,感到眼睛難受,仍然堅持到凌晨2點下班。


“返回酒店後本來凌晨的班回來能睡得很舒服,但是8號那天,我睡到早上眼睛就疼得難受睡不著了,發現雙眼眼球發紅、佈滿血絲。”邢醫生說。


這雙通紅的眼,背後的故事讓人心疼

邢醫生的眼睛為何會出現不適?據瞭解,“方艙醫院”內凌晨氣溫非常低,在0-3攝氏度左右,而人體的溫度則相對高。從剛進入“方艙醫院”開始,醫生戴的護目鏡裡面就開始出現霧氣,一個小時左右,霧氣過多就慢慢形成小水珠。


“這些水珠會留到護目鏡下面,積在下眼瞼的地方,有時候水珠留到眼睛裡,需要不停地眨眼睛才能看清楚工作,加上當天本來四個人的工作量,但因為一個隊員拉肚子不能來上班,和一個隊員調去分診,而且當天又有大量的患者排著隊入院,導致不停地說話,不停地開醫囑,眼睛超負荷使用。”邢醫生說。


經過兩天的休息和使用眼藥水後,邢醫生的眼睛情況不見好轉,10日上午,他不得不到武漢協和醫院檢查。


“醫生說可能是過敏導致,開了一些眼藥水,讓我繼續休息觀察,請大家不要擔心,我會抓緊休息好,爭取早日回到崗位和戰友們共同戰鬥。”邢醫生說。


邢醫生介紹,到了武漢幾天來,每天值完班後,和家人通過微信視頻聯繫。當前,他最期盼的是早日戰勝疫情,回海南和家人團聚。


護目鏡的水珠、坐椅子休息……

這些圖片背後有原因


日前,一張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隊員戴著佈滿水珠的護目鏡和坐在椅子上休息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引起很多網友的轉發和關注。南國都市報記者從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獲悉,戴著護目鏡的是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生程少文,其他三名坐在椅子上休息的也是來自海南的醫護人員。


這雙通紅的眼,背後的故事讓人心疼


程少文告訴記者,圖片是來自浙江的救援隊隊員幫助拍攝,地點是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內,時間是9日凌晨。


護目鏡里布滿水珠能否正常?凌晨時醫生為何不躺在床上休息?


這雙通紅的眼,背後的故事讓人心疼


程少文解釋,護目鏡戴上後因為溫差的原因,裡面馬上會起霧,霧太多的話可能看不見任何東西,就得稍微等一等。等霧氣多了變成水珠,就可以看清東西繼續工作,但肯定比正常情況下沒有水珠要困難一些。


領隊海醫一附院黨委書記蔡毅介紹,“方艙醫院”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而成,雖然收治的是輕症患者,但因室內空曠,武漢氣溫較低,加上不能開空調,因此凌晨值班時對醫生來說十分難熬。


“防護服不能穿得太少,太少會感到冷,也不能穿得太多,穿多了防護服又穿不進去。”蔡毅說,凌晨“方艙醫院”室內的氣溫最低是0-3攝氏度左右,每個患者病床都有電熱毯,但醫生沒有床休息,因為穿著防護服不能躺著,即使有床也睡不了,只能坐在椅子上眯一會。


記者:黨朝峰/文 圖片由救援隊提供

值班主任:陳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