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有什麼軍事用途?

兵器世界


其實不得不佩服兔子的長遠眼光,手裡還在拿著船槳劃舢板,腦子裡就已經構想出了星辰大海。十幾年前,我國的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一切都還不穩定的時候,選擇開始大規模修建高鐵。那時候很多人噴高鐵的修建,說火車已經夠用,花這麼多錢修高鐵不如花到更直接的民生建設之中。不過,短短十幾年,體驗到高鐵的便利之後,這些人就被打臉了,再也說不出任何高鐵的不是。果然,所有人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高鐵最大的特點是運行速度快,可以將人或者體積較小的貨物用數倍於普通列車的速度運到目的地。按道理來說兵貴神速,利用高鐵來運輸會比火車快得多,軍隊可以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在第一時間投入戰場。但其實,高鐵在這方面的作用遠遠不如普通火車,因為車廂設計就是用來裝人的,壓根放不進軍隊體積碩大的坦克裝甲車等重武器。也就是說,如果高鐵只能運人,不能運武器。這就尷尬了,現代戰爭沒有重武器,壓根沒辦法打。難不成部隊外出作戰為了坐高鐵,將裝備和人分開?這兩種運輸方式的速度相差非常大,要想裝備和人同時到達的話,就要讓裝備先坐火車,人坐高鐵隨後追上。如果緊急開拔的話,裝備和人同時出發,最後火車跑不過高鐵只能人等著裝備。無論哪種方式,部隊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展開,所以這樣的投送方式毫無意義。
除此之外,高鐵還有著兩個非常致命的缺陷。第一,高鐵的電氣化鐵路想當嬌貴,不用說直接帶著爆破彈頭的敵方攻擊性武器了,就是裝著石墨粉的炸彈來一發也能讓高鐵瞬間癱瘓。第二點就是鐵路屬於一個國家的戰略運輸路線,高速列車和普通列車相比,對鐵路的要求要高得多。這樣一來在戰時,如果鐵路遭到破壞,修理週期會拉長,而且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所以說,高鐵的軍事用途非常有限,我國僅僅是將這種運輸方式用作和平時期部隊人員的投送訓練。目前我國地面軍事力量的主要投送方式就是鐵路,而不是高鐵。除了各大城市的主要民用火車站之外,還有不少專用的軍用火車站,專供軍列停靠。在我國龐大的鐵路運輸網保障下,戰時的運輸可靠性是非常高的。不過普通列車的運行速度只有120km/h左右,而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按照這個速度,部隊的南北投送需要兩天以上,效率非常低。
所以說,我國空軍要加強戰略投送能力,高鐵是行不通的,還得靠大型運輸機。目前我國空軍的空中投送力量主要由運-8,運-9,伊爾-76和運-20構成,其中運-8和運-9是中型運輸機,運力不足。而運-20和伊爾-76雖然是大型運輸機,但是數量不足。運-20是我國自己研製的首款大型運輸機,載重達到了66噸,亞洲第一。只等配套的渦扇-18發動機成熟,運-20就可以大規模生產,屆時我國的戰略投送能力將大幅提升。


赤焰噠噠噠


高鐵在軍事上的用途,好像除了運兵(輕步兵)之外,其他的軍事用途不明顯

吧,像坦克、火炮這樣的重型裝備高鐵是運不了的,還是得靠貨運火車,高鐵除了本身就沒有貨艙之外,其各方面的設計就不用用來運送貨物的,根本就不具備貨運列車那樣的重載負荷能力,不管是軌道承受壓力的設計,還是最大優勢之一的高速機動,都僅僅是針對人員的運輸,而不是拉貨。

大家不要只看到高鐵的速度很快,在軍事用途上,這種速度除了永磊運輸輕步兵之外,完全沒有其他作用?為什麼?首先,理論上貨運列車的速度是可以達到100公里/小時左右的(基本上不會超過這個速度)

,不過如果是在彎道較多的山區路段,那麼速度需要降低到60~80公里/小時,要是運輸坦克、火炮等這樣的重型軍事裝備,貨運列車每小時能跑60公里就差不多了,所以,即使高鐵能用來運輸重型軍事裝備,其速度也不可能達到每小時幾百公里,更何況高鐵是電氣時代的產物,電力才是其機頭的動力來源,而不是像傳統的火車頭那樣是燒油的。

也就是說,高鐵機頭的拉力根本就不可能跟傳統火車頭相提並論,雖然高鐵的速度快,但是速度快卻並不代表著拉力大,

所以,如果你用高鐵運輸重型軍事裝備,別說跑高速了,能不能順利起步都是個問題,萬一要爬坡怎麼辦?或者高速轉彎的時候直接脫軌?畢竟載重越大,受到的離心力作作用也就越大,還有就是高鐵軌道承受壓力的問題,畢竟高鐵設計的時候就是以運人為標準的,突然之間要運輸重型軍事裝備,也就是說軌道能不能承受壓力,保證列車不脫軌就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所以,高鐵運兵還行,至於其他作用還是算了,交給空軍吧,多造些大運來得實在,列車的速度再怎麼快也是比不上飛機的,而且,

高鐵的運力保證需要電網支持,到了戰時,電網如果遭到對方打擊,那麼高鐵的運力也會同時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民用高鐵的軍事用途在我個人看來也就運兵靠譜一點,而且更多的還是和平時期的兵力調動,如果到了戰時,則需要保證高鐵的運兵路線不會遭到敵方的打擊!


哨兵ZH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高鐵並沒有太多軍事用途,這要讓大家失望了。

原因如下主要就是:高鐵的載重量太低。

目前高鐵在設計上本就不是重載機車。

這是因為速度和載重本來就是矛盾的。

資料中這麼寫:高鐵的鐵軌、路基、橋樑、車站首先考慮的是高速通過,技術上追求的是軌道面的平整度和無縫隙。世界上的高鐵有無砟軌道和有砟軌道兩種,我國採用的都是無砟軌道,就是高鐵鐵軌底下看不到那種普通鐵路上常見的石塊堆,而是鐵軌和枕木直接安裝在平硬的水泥路基上。

高鐵要求鐵軌平直度達到1000米內變形起伏不超過數毫米,而且上千公里鐵軌沒有一個分離的縫隙,這一切要求就是要保證高鐵列車高速下的安全和平穩。但是如此平直的鐵軌就不能承載過重的列車,否則很快就會壓的鐵軌和路基沉降變形,失去高速運行的能力。

因此高速鐵路都是專線專用,絕對不讓貨運列車上高鐵運行,連普通客運列車都儘量避免借道高鐵,就是防止這些普通列車自身太重,壓得軌道變形,失去平整度就不能跑出高速了。

由於高鐵的速度太快,如果載重量較大,車廂在轉彎時的離心力就會發生大的改變。

如果不能重新設計彎道半徑和拐彎速度,那麼高鐵就會脫軌。

我們根據乘客數量推算,每節車廂的實際有效運載重量也不到10噸。就算我們放大百分之五十,也不過15噸,相比普通綠皮車廂60噸運輸能力還是差遠了。

而軍隊的大型武器,沒有低於15噸的。

所以目前高鐵只能載人,或者是快遞的小包裹,不能運輸重量較大的貨物,比如軍隊的重武器。

大家都知道,目前軍隊作戰是非常依賴重型武器的。

如果沒有重型武器參戰,即便是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精銳的遊騎兵,也被索馬里的黑人打的滿頭包。

高鐵無法攜帶重型武器,那麼把輕裝士兵迅速轉運也就沒有意義,運過去也是送死。

其實不要說打仗,就算是搶險救災,最初趕到汶川的救災官兵因為缺乏大型設備,依靠鐵鍬、撬棍幾乎是束手無策的。

況且,今天的普通載重貨車的速度並不慢。

國內目前貨運最高等級的行郵專列,速度可以160公里/小時。可以說,它也不比高鐵慢多少,還能裝載重武器,足夠用了。

其實,如果真正開戰,只要敵人比較強,肯定會第一時間破壞我們的鐵路網。

鐵路運輸是有限制的,公路網運輸更為重要。


薩沙


在目前來說,高鐵最大的用途就是客運,而在軍事上的用途也就是快速的調動部隊。比方說武廣高鐵,全程一千公里,四個多小時就跑完了。如果要將一個師從武漢調到廣州,只要弄六七列高鐵,一個上午就可以調動完畢了。不過,受高鐵運力的影響,目前也只能運送步兵和輕武器,如槍支彈藥、火箭筒、迫擊炮、肩扛式導彈等。像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牽引火炮等重型裝備它是沒辦法運送的。沒辦法啊,貨運高鐵,特別是運送大型裝備和物資的貨運高鐵目前還沒有造出來呢。

另外,高鐵運行需要強大的電力做支撐。而且支撐高鐵運行的電線是露天設置的,打仗時人家弄個石墨炸彈或者電磁脈衝炸彈就可以將它摧毀了。這是高鐵的致命弱點。炸燬路基咱們倒不怕,就算是炸燬高架橋我們也不怕,以我們基建狂魔的能力,要快速搶修它並不難。麻煩的是怎樣預防石墨炸彈和電磁脈衝炸彈的攻擊。畢竟電力機車和高鐵沒了電,它就是個鐵疙瘩,動彈不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有了高鐵還要大量的封存內燃機車的原因。萬一哪天電力系統出故障了,高鐵和電力機車動彈不得了,它可以馬上上陣救場。

第三,高鐵只能在國內運兵,特別是適合在相對安全的大後方運兵。如果咱們反擊作戰,將戰爭打出國門了,那它就沒辦法了——除非你將高鐵修到外國去。

當然,這些弱點是可以克服的。比方說大型的貨運高鐵我們也在積極的研製當中。一旦研製成功投入使用,高鐵也能運送坦克、裝甲車等大型和重型裝備了。至於說它在戰時被敵人轟炸,這是免不了的。用高鐵被轟炸,難道用飛機、火車、艦船、汽車運送兵員和武器、物資裝備它們就不被炸了嗎?敵人到時候也懂得說要炸咱們的交通樞紐、車站、港口、機場、跑道等目標的。但敵人能炸,我們就能防。在我們周邊的國家,有能力進入內陸轟炸我們內陸目標的還沒幾個呢。如果敵人進入我們的內陸轟炸如家常便飯的話,那說明我們的海空軍和陸軍遠程防空力量已經全完了。而目前能將我們海空軍和陸軍遠程防空力量全殲的國家還沒幾個呢,真要是打到那個地步,只有一種可能——世界大戰爆發了。


血染戰旗紅


高鐵說起來好像只是一種交通運輸工具,能夠運輸旅客和貨物,其實高鐵也是具備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價值的。其實說起高鐵,為什麼說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沒有積極的發展高速鐵路,目前只有中國大力發展高鐵,這其實跟我國的國情密切相關。

前面說到的這幾個西方國家,以航空業和公路為主,其中日本以航空為主,日本國土小,道路偏窄些,公路里程短。德國美國人口密度小,公路比較暢通。現在說中國,中國幅員遼闊,更重要的是,中國山地偏多,高原偏多。而美國德國平原多。如果想要讓中國的交通網活起來,就需要架橋和修鐵路,這種方式經濟而且使用週期長。中國的很多地方,目前並不適合建立大型機場。

如果發生了軍事衝突,高鐵可以在短時間裡輸送大量物資和人員去事發地,特別是物資。人員可能更需要使用戰略運輸機來轉移。但飛機的運輸能力帶不了太多物資,主要的戰略物資還是需要陸地運輸。效率高,成本低。特別是在高寒地帶,飛機很容易出現故障。

除了運輸,高鐵還能承擔發射導彈的任務,眾所周知,蘇聯曾經發展過導彈列車。把導彈裝在火車上,隨時停下發射,讓美國人防不勝防。雖然美國擁有龐大的天基衛星偵查系統,但要監視一個大國的全部鐵路網,還是顯得力不從心。這還是普通火車,如果是監控高鐵和動車,難度就更大。導彈列車會成為除了核潛艇外,最可靠的二次核反擊手段,具備戰略價值。再加上我國有大量的山地,火車經常要在山洞隧道鑽來鑽去,這就更讓對手防不勝防。

高鐵和普通火車的價值和用處還是很大的,在軍用和民用領域都很重要。


兵說


高鐵的重要用途是民用,但軍事用途不容小視

1、高鐵的重要特點是快,利用高鐵輸送部隊,隨著中國高鐵不斷髮展聯通更多地區,高鐵龐大的鐵路網和其快速直達的便利性,將對我軍長距離的兵力調動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從速度上看如果運送人員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高鐵計算,15個小時就是4500公里,這個數字即便從新疆運兵,在15小內也能到達中國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即使再加上準備的時間,在24小時內也完全可去運到。

2、運載能力強,同樣以16節的高鐵為例,大概有900個座位,加上餐廳,一等座等可坐1200人左右,還可以裝備各種輕載武器。相比于飛機,高鐵的運載能力是伊爾—76運輸機的數倍。

3、運輸成本低廉,這個不用多說,火車和飛機比較,成本當然相對低得多。

缺點:無法運輸大型、重型裝備。


睡夢心經


老兵頭條,隨手關注!國外一些評論家認為高鐵的軍事用途可以使用戰略導彈部隊機動,從西北機動到東北,另外和和鄰國發生奪島衝突,大量部隊快速投入戰場。我認為高鐵廣泛軍事用途是需要技術不斷進步保障的。但2018年9月,我國超過時速超過250公里的貨運動車已經發布。該貨運動車最高運營速度可達350km/h,由於受自然環境條件因素影響小,不管酷暑嚴寒,1500公里長的距離,5小時之內便可快速投送到達。這給高鐵應用到軍事上帶來了無限的空間 。



軍事主要利用高鐵速度快的特點,輕裝部隊,快速機動,彌補公路投送速度慢而飛機空中投送規模受限制。雖然高鐵載重受限制,但研發的高鐵集裝箱運送一般輕型裝備器材,能夠滿足。因此高鐵對戰役機動有重要意義。

具體高鐵軍事用途,我認為主要是軍隊快速應付突發時件,從駐地快速機動到遠距離任務區,展開軍事行動的時間大大提前。便於運輸非重裝的軍隊一般常規武器裝備。擔任快速反應任務的機動部隊,他們使用高鐵執行軍事任務除快速部署、快速支援、快速突襲、快速制敵外,還可以緊急救災、人道主義援助、打擊有組織的恐怖武裝分子等,因此擔任快速反應的部隊使用高鐵的頻率會逐漸增加。例如媒體多次公開報道利用高鐵的軍事演練。

蘭州鐵路局軍代處協同蘭州鐵路局就開展了高鐵應急投送部隊試驗運輸演練。演練包括運力緊急動用、人裝快速乘降、動態調度指揮和應急供應保障。不僅積累了高鐵投送部隊的實踐經驗,同時檢驗了蘭新高鐵戰役新通道的快速投送保障能力。所以高鐵在軍事上的用途,主要是快兵力速投送。另外一般軍事用途,隨著高鐵的開行,應用十幾年了。例如徵兵季節,運送新兵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高鐵。


我若閒庭信步


1825年世界第一條鐵路在英國誕生,開創了人類地面交通的新時代。1866年普法戰爭期間,普魯士率先運用鐵路運輸系統,保障前線部隊和軍事物資的供應,為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也開闢了鐵路系統軍事化應用的新篇章。

時至今日,儘管面臨航空、公路、水運等多種交通運輸形態的競爭,但包括高鐵在內的鐵路運輸依然蓬勃發展。在這方面,全球尤以中國為盛。截止2018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2.9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2/3以上,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這些交織密佈的龐大高鐵網絡,肩負著“人類最大的人口遷徙”,如此巨大的吞吐能力引得全世界側目。

軍事運輸向來是各國鐵路系統的重要職能,而高鐵具備的突出優勢,使其軍事用途日益廣泛。

首先,高鐵具備“速度快”與“運量大”的特點,使其能夠實現大規模、高速度的轉運兵力,大大提升了軍事部署效率。

古人云:兵貴神速。運輸能力實際上也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戰爭應對能力,特別是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戰爭面前,快人一步完成兵力和物資部署,就掌握了戰爭的先機,甚至能夠決定戰爭的最終結局。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勢複雜多樣,一旦戰爭播爆發,就需要將大量的人員裝備和物資轉運到戰區前沿,由於我國戰略空運能力嚴重不足,只能使用鐵路或公路運輸,常規鐵路載重能力很好,但運輸速度較慢;公路運輸則要面臨上百甚至上千臺機動車輛的組織協調,不僅耗費時間、易發故障,而且大量兵員長時間奔波也不利於戰備。

使用高鐵運輸,一支輕裝部隊能夠在5小時內機動到1000公里外的地方;如果使用輪式車輛公路運輸,一天最多機動400~500公里。高鐵運輸大大縮短了部署所需時間,這些節省出來的時間,能夠更好的進行戰前準備和人員休整,從而以逸待勞進入戰鬥。

其次,分佈日益廣泛、末端不斷延伸的高鐵運輸網,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軍、民、社會、國家的高度整合。

基於高鐵速度快、運力大的特點,加之密織的高鐵網,能夠實現分散各處的裝備、物資、人員的即時、快速調運,這種時間上的大幅度壓縮,空間上的大範圍轉移,數量上的大規模流動,最終就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整合。

再進一步來講,客觀上將全國各地軍隊、人民、物資凝結為一個整體,大大提升了對抗外部壓力的彈性和韌性,在面臨外部戰爭威脅的時候,如同一個彈力球一樣,將某個方向的壓力迅速傳導給整體,共同承受、共同抵禦!

再次,高速鐵路網的通用平臺屬性,使其能夠方便的同時服務於軍用、民用等領域,不僅提高了平臺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了軍事運輸成本。

我國《國防交通法》已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圍繞交通戰備要求,從機制、職責等方面,對國有、社會、企業的各類交通系統進行了明確規劃,促進交通領域軍民融合,從而形成了交通戰備系統一盤棋的格局。

高鐵運輸的高效率大大降低了經濟活動成本,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同樣,高鐵運輸也有利益降低軍事運輸成本,提高國防軍費使用效益,能夠保障國防活動更加順利有效,從而實現“軍民融合、平戰結合”目標,有效避免重複建設和浪費。

另外,世界各國幾十年來紛紛展開大規模裁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現代新興交通工具的發展進步,有限的部隊可以藉助發達的鐵路系統靈活運輸,提高了軍事資源的使用效率。

第四,高鐵不僅速度快,而且運行平穩,車體空間充裕,適合用作戰略導彈機動平臺,從而建立機動範圍廣闊、隱蔽能力突出的移動打擊體系。

這種“導彈列車”最早出現在前蘇聯,外觀形同普通列車的車廂內,裝載SS-24“手術刀”洲際彈道導彈,一列火車可載三枚導彈,一個晝夜就能機動1000公里,這種機動能力能有效規避偵察和打擊,從而形成有效的戰略威懾。

儘管媒體傳言中國已經開發了導彈列車,不過目前尚無可靠的實證。與俄羅斯相比,中國的鐵路網、高鐵網更加密集,鐵路沿線的城市、山區、森林、隧道能夠提供充分的遮蔽。因此,著眼未來提升核威懾能力的需要,還是很有必要在現有公路機動導彈的基礎上,開發一種新型的鐵路機動導彈系統,從而豐富核打擊形式,提高威懾效果。

當然,發揮好高鐵在軍事領域的功用,不僅僅需要持續拓展高鐵網絡,更要加強高鐵運輸網的運營管理,確保高效高質運行。同時,要加強高鐵與空運、公路運輸、水運等交通方式的聯動,確保能夠根據形勢任務需要,選擇最適宜的方式,協同運輸不同類型的物資,從而獲得最大的戰備效能!


軍備解碼


高鐵這種交通工具,想必是人人都坐過了,這種交通工具比火車更快,更穩,平時大家到外地去基本都是乘坐高鐵,然而你想過嗎,這種在平時很便捷的民用交通工具,在戰爭中,有什麼軍事上的用途呢?

想不到,平時民用的高鐵竟然還有這個用途。在戰爭當中,軍隊的運輸無疑是決定戰局的一項重要因素,擁有更快的軍隊運輸速度意味著你將掌握主動權,一戰時期的凡爾登會戰,法軍使用鐵路運輸了幾十萬人上前線,確保防線不會被德軍所突破並最終贏得了會戰的勝利。而在現代戰爭中,鐵路運輸依然十分重要,不像公路上的卡車,鐵路運輸可以一次性運輸一大批部隊,並且速度快,高鐵無疑是在戰爭中有優勢的一項交通工具,高鐵基本都擁有300KM-350KM的時速,比卡車快得多,以這樣的速度來計算,從東北運輸部隊到新疆,只需要12個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這樣的速度以前基本無法想象,在戰爭中,將會贏得寶貴的時間。

在以前的戰爭中,部隊運輸通常靠摩托化以及卡車在公路上浩浩蕩蕩前進,不但速度慢,而且目標大,非常容易遭受敵方空中打擊,參考德軍阿登戰役期間是如何被盟軍的空軍炸成德雞的。高鐵速度快,而且目標小,不容易暴露,其足以在12小時內將一支步兵部隊投放到全國任意戰區內的意義十分重大,雖然不能運輸重裝備,但是在真正需要快速反應的時候,一個連在一天內到達指定戰場比一個師一個月到戰場的作用強得多。


諸葛小徹


高鐵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在現今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里程達到兩萬多公里,平均時速在300公里以上,以我國南北東西最長6000公里距離計算,任何地點之間的交通時間不會超過24個小時,這在世界上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但要是說高鐵有什麼軍事用途,我個人認為在和平時期可以拿來運兵,戰爭時期有點雞肋,最後還得靠空中機動!
高鐵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運力大,在和平時期拿來轉運兵員最好不過了。拿普通的二等座車廂來計算,一節車廂就設置有80個座位,如果採用重聯編組就是16節車廂,那麼一次性可以運輸1280人,對比伊爾76最多隻能運輸305人來看,這絕對是妥妥的優勢,而且速度350公里/小時,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現在像新兵運輸、遠程機動訓練、部隊移防等經常會使用到高鐵運輸。而諸如抗洪搶險、抗震救災這類需要大規模調遣兵員的非軍事行動,未來也可以使用這種快捷、方便的運輸方式。


那麼有人就會說了,既然高鐵這麼多優點,那麼戰時用來調兵譴將,跨地域遠距離集結優勢兵力應對戰爭簡直不要太爽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

第一、高鐵雖然運人多,但是因為高鐵線路的先天不足,車廂不能重載,面積也不夠,所以只能人裝分離,重裝備什麼的基本上不能帶到集結地,最後還得等普通列車或者運輸機把裝備運過來才能開拔,有種畫蛇添足的多餘感。
第二、高鐵都是電氣化高架橋線路,在戰時很容易受到敵方集束炸彈和石墨炸彈襲擊,陷入癱瘓後搶修工期長,難度大,一時半會兒根本難以恢復。

第三、高鐵成本高,每公里最低的按秦沈客專算也要3700萬,按最高的京津高鐵算,則需要1.8億。這樣的線路修到邊境地區如果沒有客流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而在戰時一旦被敵人摧毀,維修成本也是一筆巨資。

所以我認為高鐵的軍用價值在戰時其實並不是很大,我們目前還是要著重發力軍用運輸機,運20這種大運要加快生產,運8、運9這種戰術運輸機也不能停歇,只有具備強大的空中戰略運輸能力,才能稱之為強大的軍隊,光靠國內的運輸鐵道線是遠遠不能滿足軍隊需求的,畢竟咱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