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福爾摩斯的死敵原型,被稱為罪犯中的拿破崙


1876年5月25日的午夜,黑暗中的倫敦被濃霧所籠罩。在寂靜的城市裡,三名穿著考究,戴著時髦帽子的紳士,沿著皮卡迪利街匆匆行走。其中一人停在一處黑暗的門前看守,剩下一高一矮兩人,則繼續沿著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行進,最後停在了阿格紐畫廊門前。

最近,阿格紐畫廊的白天人滿為患。倫敦的每個人都想看到畫廊的展品:德文郡公爵夫人的肖像。這幅由藝術家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繪製的作品,在一個月前的拍賣會上創下世界最貴繪畫的紀錄,然後又被賣給了紐約的大銀行家朱尼厄斯 .斯潘塞.摩根。按規定,出售之前,此畫還將在畫廊裡展出兩個星期。

他是福爾摩斯的死敵原型,被稱為罪犯中的拿破崙

而此時,畫廊前的兩個男人,其中的小個子名叫亞當·沃思 。他高大的同夥迅速將他舉到畫廊二樓的窗臺上。沃思輕鬆地撬開窗戶鑽了進去,而看守在酣睡中一無所知。藉助路燈昏暗的光芒,沃思發現了披著棕紅色捲髮的公爵夫人肖像。他小心地從畫框上割下畫布,將其放在地板上,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罐子,倒出裡面的液體,用它輕輕潤溼了畫的背面。現在,畫布已足夠柔軟,可以捲起而不會破裂。畫布被沃思貼身放在了皮大衣的內側,他爬下窗臺,三個竊賊靜悄悄地離開,就好像三個朋友在深夜回家一樣。

第二天,整個倫敦都因這起案件震驚了。而警察們一籌莫展,他們能找到的唯一的線索,就是罪犯穿著撞釘靴子,還可能是個左撇子。

這個盜取了當時全世界最昂貴畫作的男人,亞當.沃斯 (Adam Worth),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傑出的竊賊,被蘇格蘭場的官員稱作“罪犯中的拿破崙”。他出生於美國,做派優雅,但個性讓人捉摸不透。他的犯罪足跡遍佈各大洲,包括了盜竊銀行、火車、藝術品、走私鑽石、組織和資助國際犯罪活動……並幾乎次次得手。而偵探作家柯南.道爾爵士正是以沃斯為原型,塑造了夏洛克.福爾摩斯最可怕的宿敵——“倫敦犯罪天王”莫里亞蒂教授。

他是福爾摩斯的死敵原型,被稱為罪犯中的拿破崙

比起其他盜賊,藝術品盜賊似乎帶著一些浪漫主義色彩。但實際上,亞當.沃斯的大盜之路,起初並無什麼浪漫。儘管他被形容為“一名聰明,有教養,樂於助人的美國紳士,只是職業恰巧是竊賊”的人。

沃斯1844年出生於德國,五歲時被父母帶到美國。他們定居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他的父親在那裡擔任裁縫。沃西很早就離開了家,1860年,他在紐約市受僱為一家百貨公司的職員,他稱其為“我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誠實的工作”。 如果不是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也許他就會這樣一直憑著這份普通的工作生活下去。

17歲的沃斯,在獎金和冒險的召喚下徵召入伍。很快,他表現出優秀的領導才能,迅速被提升為第34輕型紐約炮兵團的士官。1862年,他再次晉升為軍士,並參加了第二次公牛奔跑戰役(the Second Battle of Bull Run),他在喬治敦負傷住院,康復後,他驚詫地發現,自己被錯列入犧牲人員名單。

沃思發現自己獲得了一次“重生”的機會。他可以換個名字再次入伍,以換取新的獎金。他掌握了這個竅門,成了一名“賞金跳躍者”:得到獎金,揮霍掉,再以另一個名字加入。

內戰結束後,沃斯的運氣也用完了。他回到紐約,成了一名扒手,還組建了一個自己的小偷幫派。當他從亞當斯快遞的驛馬車上偷竊錢箱時,他被抓獲入獄,判處了三年徒刑。沃斯每天要在大理石採石場工作十小時,但他在幾周後他就逃跑了。1869年,沃思策劃了一起“銀行大劫案”,他和一個名叫查理·布拉德的盜賊,以福爾摩斯故事《紅頭聯盟》(The Red Headed League)中的相同方法,將波士頓的一家銀行洗劫一空:他們在銀行附近盤下一家商店,並在商店裡挖了一條通往銀庫的隧道。此案讓他在美國名聲大振,也讓警方顏面掃地,於是他們不得不啟程前往歐洲,好開展新的“事業”。

在布拉德的陪同下,沃斯先是在巴黎歌劇院附近購買了一座大宅,將其改建為“美國酒吧”(The American Bar),這是一個充斥著酒和賭博的俱樂部,這在當時並不合法。同時,沃斯繼續操作著一系列搶劫盜竊案。

1870年代中期,沃斯借用《紐約時報》已故編輯亨利·雷蒙德的名字,坐船到了英國,在那裡他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優雅的英國紳士。他過著像王子一樣奢靡的生活,與英國的上流階層親密往來,他在倫敦郊外的克拉珀姆(Clapham)買了一棟宏大的別墅,並在皮卡迪利(Piccadilly)附近一個時尚地區修建了一套公寓,配備汽艇,賽馬,繼續著他的國際犯罪事業。

沃思以倫敦為中心,構架了一個高效有序的犯罪網絡,並通過中介組織眾多搶劫和盜竊案,以換取四分之一的收益,而參與者完全不知道幕後主使的名字。雖然蘇格蘭場明知沃思經營的犯罪網絡,而且從倫敦直至南非的伊麗莎白港越來越大,但卻苦於得不到任何確鑿有用的證據。

在柯南·道爾書中,福爾摩斯這樣說道:“他一動不動地坐著,就像坐在蜘蛛網的中央,但蛛網輻射出上千條絲線,而他很清楚地掌握著每條輻射的顫動。他自己不幹,但是他的手下眾多,組織精良……手下可能會被抓到,但使用代理的權力中心則永遠不會被捉住,永遠不會被懷疑……他是犯罪的拿破崙,是邪惡的組織者,是這個偉大城市中有未被發現的事物。他是一個天才、哲學家、抽象思想家。他的大腦是一流的。”

他是福爾摩斯的死敵原型,被稱為罪犯中的拿破崙

美劇《福爾摩斯》中的莫里亞蒂教授

與其後越來越暴力殘忍的犯罪組織不同,亞當.沃思強調為他工作的人不允許使用暴力。與他纏鬥一生的偵探威廉·平克頓(William Pinkerton)後來得以與沃斯直接對話。他在書中記錄道:“在他的整個犯罪生涯中,以及他所犯的各種罪行……他為自己從未使用槍支搶劫這一事實而感到驕傲。他也從未試圖以武力逃脫監控或危害官員的生命,他聲稱一個有腦子的人無需攜帶槍支,聰明的大腦總有更好的方法。”

1876年,沃斯親自參與了德文郡公爵夫人肖像的竊案,但在其後的25年,他從未想過要賣掉這幅價值連城的畫作,而是始終讓這幅畫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他蒸蒸日上的“事業”一直持續到1880年代,其後開始了下坡路。

1892年,本無需“親自出場”的沃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與一名美國人和一名荷蘭人合作,在比利時搶劫了一輛運鈔車車。這一次他被抓住,並被判處了七年徒刑,但由於表現良好,他在五年內得以獲釋。

但此時,他的犯罪帝國已經瓦解。他窮困潦倒,而他的妻子已經精神失常,和他的孩子和兄弟一起去了美國。沃斯在倫敦重操舊業,偷了價值4,000美元的鑽石作為路費,好到美國探望妻子和孩子。在那裡,他會見了他一生的對手,威廉·平克頓偵探,希望通過他,返還自己珍藏多年的伯爵夫人畫像,以換取25,000美元和不被起訴的承諾,他坦言了自己的犯罪生活,而平克頓記錄了這一切,並將其出版。兩個一生的對手,卻在此時建立起一種微妙的友誼。

其後,沃思和他的孩子們回到了倫敦。1902年,他在倫敦去世,以雷蒙德的名字,埋葬在貧民窟裡的海格特公墓。他的兒子,則去了平克頓偵探所工作。

一代大盜的一生,就此落幕。

他是福爾摩斯的死敵原型,被稱為罪犯中的拿破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