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二本分數超過一本?

張二木


這個問題提的好,有的二本大學的錄取分數的確超過一本重點批次的大學,是因為這些二本院校雖然是二本的層次,但是它的專業特色非常鮮明,專業實力絕對強大,在就業和發展方向有的甚至超過了不少的211工程大學,也超越了不少一批本科大學,這些院校都是應用型特色非常鮮明的院校,考生如果選擇這類院校的特色專業,在就業和發展方面絕對具有比較強大的競爭力,因此,才導致它的錄取分數一路上揚普遍偏高。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實行高考招生的綜合改革,有的地區合併了本科批次,只設本科和高職大專的錄取批次;有的地區合併了本科二三批次的招生,只設本科二批本科一批的招生批次;所以,從根本上很難界定同一所大學究竟是一批本科大學,還是二批本科大學。所以,我們只能從一般情況來推薦和介紹這些錄取分數高於一批本科大學的院校;這些院校是;

北京物資學院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瀋陽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瀋陽藥科大學

錦州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上海海關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大學

煙臺大學

集美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上海電力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瀋陽理工大學

長春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臨沂大學

聊城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看每年的大學專業錄取,會發現不少二本大學分數超一本,不少非211院校的分數也遠超211,為何呢?

咱們先來說說,什麼是一本,二本,三本

一本和二本,三本

一本,二本,三本這個目前基本已經成為歷史了,為何呢?當年我上大學時候,沒有三本,只有一本和二本。

一本院校院校,當時只有全國重點大學和211院校才有資格進入這個一本院校招生。當然也有極少數實力不錯的非211和非全國重點大學進入一本。

當時能考上一般,那基本上百分百上個211是沒有壓力的。比如河南,只要你上一本線,上個鄭州大學毫無壓力,當然這都是20年前的事了。

現在的一本院校基本上,原來的二本都划進來了, 而現在的二本,20年前基本都是大專或者中專。

後來又開始流行三本,三本基本上就是各種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

招生批次合併

2014年9月,國家發佈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來要各個省份逐步取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批次;減少招生批次

截至2019年06月,已有北京、上海、內蒙、重慶、貴州、河南、安徽、山西、陝西、廣西、湖北、江西、遼寧、廣東、雲南、西藏、新天津、河北、浙江、甘肅、江蘇、山東、福建、四川、疆、寧夏、吉林,27個省(市、區)取消第三批次本科

另外上海、福建、山東、遼寧、江西、湖南、河北、海南、浙江、北京、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併;這些省份已經沒有二批本科了,都是一個本科批次。

一些分數非常高的二本院校

因為現在招生批次合併,所以二本大學已經失去了命名方法,我個人說一個判斷:沒有博士點的高校,可算二本高校。

南京審計大學,是審計署直屬的唯一院校,審計專業是特色專業,分數可是相當的高,在這個帶動下,所有專業分數都很高。而且南京審計大學因為特色明顯,審計就業比不少211院校就業都好。南京審計大學沒有博士點,所以個人認為這仍然是個二本院校,不過在不少省份是一本招生。

原來電力部直屬的六所院校,以前不少省份都是二本招生,但是分數普遍超過一本線不少分,熱門的電氣工程,專業基本達到211水平。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金融專業和會計專業非常有特色,所以這個大學的專業分數也非常高,2019年河南省分數高達580分。達到中等211水平了。

另外一些高校,因為地理位置優越,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分數都非常高。比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海關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2019年河南省,上海工程技術大學567,上海應用技術大學554,上海海關學院571,上海經貿大學583。這些分數都可以上個普通211 了。

一般專業好,地理位置好的大學(尤其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分數都非常高,在二本招生,分數能超一本,在一本招生,分數能超211。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一本和二本都是政府辦學,畢業證書是一樣的,永遠不會顯示出你上的是一本還是二本。

所說的一本是指第一批次錄取的大學,也就是公認的重點大學;二本是指第二批次錄取的大學,多為普通(綜合性的)大學;三本是一些大學自主自辦的,學費比較高。例如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既有一本、也有二本,學生畢業證是一樣的,根本無法區別。

證書沒有區別,學習有區別。①學校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質量有區別。②教學的硬件配套和師資上有區別。③一本錄取的學生分數比二本錄取的分數較高,學習氛圍比二本濃厚,與高中的重點班和普通班一樣。④一本是保研名額,二本是考研。二本分數超過一本的分數原因有兩個。

(1)、學院的原因。①如果一本的學院地址遠離城市、僻壤,生源較少。為了招到學生,一般來說錄取學生的分數要低。二本學院地址在熱鬧繁華的大都市,生源充足,錄取學生的分數相對來說要高過一本的分數線。②即使是國家的重點(一本)大學,也有前景不理想的專業,學生學習了此類專業,就業選擇性較窄。所以錄取學生的分數相應較低。即使是二本院校,所開辦的專業是國內專業的中流砥柱。學生畢業後,有更廣闊的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

例如南京信息大學中的氣象專業,在國內首屈一指,是國內氣象專業的奠基石,學生畢業以後,前途無量。所以即使是二本,錄取學生的分數,也會相應的高。

(2)、學生本身的原因。①一本錄取是按照學生人數的比是1:1.2,也就是說有20%的學生不能上一本,要滑檔到二本學院求學。那麼,上二本的分數一定會高於一本的分數線。②學生本人考取的分數在一本錄取分數線附近,與其上一本中的孬專業,不如挑選二本中的好轉業,保證自己在畢業以後,就業渠道寬廣。

例如江蘇醫科大學中的麻醉專業,是國內麻醉專業的堅強後盾,畢業以後基本上是在北上廣等大都市就業,前景喜人。所以,即使分數高於二本分數線很多,也主動放棄了一本,進入二本中的好專業求學。也就形成了,二本分數線高於一本。

總之,一本和二本的畢業證書是一樣的,單位招聘時起到相同的作用,同等條件下,進入企事業以後,要靠個人的實力在企事業闖出一片藍天。


周文生WS


我是“升學與考試”,很高興能為您答疑解惑。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最終的投檔分數線卻高於一本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幾類。

1.以財經、經貿、技術、工程,等熱門專業方向命名的大學。

2.北上廣深等一二線,經濟發達城市的區域知名大學。

3.在部分省份參與本科一批次錄取,而在另外一些省份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


1.其實,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一本大學與二本大學。

其實,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一本大學,二本大學,我們平時說的一本、二本指的是高考錄取批次。

一所院校在一個省份,是參與本科一批次錄取還是二批次錄取?並不是由院校的實力所決定的,而是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區域位置,學校的知名度,生源質量等。

就拿西北師範大學來說,西北師範在師範類院校中,還是很有知名度的,但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除了在甘肅省是參與本科一批次錄取之外,在其他大部分省份都是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

甚至有些院校還會出現,在某些年份是參與本科一批次錄取,而在另外一些年份是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這主要是因為有些省份每年的考生數量波動較大。

目前對於院校體系劃分比較權威的就是教育部公佈的雙一流院校;211、985院校等。

雖然在志願填報時,大部分省份都有明確的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專科批次的省控分數線,但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一般都是會區分學歷層次,也就是本科和專科,如果要區分院校層次,一般是會註明211、985院校畢業生優先。

2.為什麼要劃分省控一批次、二批次分數線。

在高考成績統計完畢之後,省教育考試院或者省招辦,會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和高考成績情況,來劃定當年的各批次省控分數線,大部分省份都是按照招生計劃的120%以內,來劃定當年的批次分數線。

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某省的一批次招生計劃數是6萬人,理論上會有7.2萬人成績是超過一本分數線的。

省招辦之所以要劃省控批次分數線,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投檔,提高高校招生的效率,特別是在依靠人工投檔的時代,分批次投檔可以減少招生過程中的工作失誤。

另外一方面劃分錄取批次有利於保護高分考生。目前,在高中階段,很少有學校會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在填報志願時,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大學,不知道不同的大學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

比如,浙江省合併高考錄取批次的第一年,就有一個高考成績還不錯的考生,錯把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當成,同濟大學下設的一個二級學院,實際上這個學校是一所獨立學院。

這種根據招生人數劃定錄取批次性的做法,帶有嚴重的“計劃”色彩。很多人覺得先劃定錄取批次,然後根據錄取批次進行投檔,不僅不利於普通高校的發展,而且限制了考生的選擇範圍,讓一部分處在分數線附近的考生,為了選擇更高層次的院校而放棄了專業。

隨著合併錄取批次的呼聲越來越高,從2011年開始,很多地方陸續合併了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而後山東、天津、遼寧、海南、上海廣東等地,相繼合併了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

3.院校、專業還是城市?

雖然,現在有一部分省份已經合併了所有的本科錄取批次,但還有一部分省份高考錄取時,還是區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

更重要的是,高考的錄取依舊是以院校為單位,院校和專業捆綁在一起,考生選擇了某個院校就必須選擇這個院校的專業。

有專家曾建議,高考錄取應該採用“專業+院校”的方式,比如一個學生可以選擇5---10個專業方向,每一個專業方向下面選擇5---6所院校。比如經濟學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計算機類(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科大、電子科技大學)。

但這個建議並沒有被採納,現在的高考錄取,依舊是分為“院校錄取”和“專業錄取”兩個過程,考生的檔案被投遞某院校之後,要麼填報的專業錄取,要麼同意調劑,如果不同意調劑,很有可能會被退檔,退檔以後只能等徵集志願或者下一次錄取。

在這樣的錄取模式下,很多成績不太高的考生,都會糾結應該是優先選擇院校,還是應該選擇城市?

因此,在志願填報時,有些學生可以會“犧牲”院校,而優先選擇專業,這就造成一些有專業特點的院校,錄取分數遠高於其他同類院校。

比如,2018年河南省的理科一批次分數線是484分,而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院校中,廣東財經大學的投檔分數線是523分,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投檔分數線(512分),廣東金融學院投檔線(512分),四川外國語大學投檔線(511分)。

還有些學生會優先選擇城市,不論是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北上廣深的區域知名大學錄取分數普遍比較高。

比如,2018年河南省文科的一批次分數是516分,而參與二批次錄取的院校中,北京聯合大學的投檔分數線是529分。


總結一下,有些院校參與本科二批次錄取,最終的投檔分數線高於一本,主要是因為高考的錄取帶有明顯的“計劃色彩,部分學生為了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或者是為了選擇一個好的城市,而選擇“犧牲”錄取批次。

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如果你有其他志願填報的問題,也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升學與考試


這裡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分析如下:

第一:錄取比例。經常關注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的錄取人數是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的。舉個例子,比如說,今年在某個省總共招收一本人數10000人,但是為了補足志願滑檔,退檔,放棄填報志願的那部分學生,那我今年就把本省的第11000名的那個同學的分數定為今年的一本線。同樣,二本分數線也是按照此規律劃分的。這也就說明,某些高一本線5分-10分的同學本身實際上是考不上一本的,所以就滑落到本科二批了!



第二,地域因素。我們都知道位於發達地區的大學錄取分數線是普遍高於貧困地區的。無論是985,211,還是普通一本,二本都是如此。比如說,哈工大的分校(深圳校區)就超過了哈工大(哈爾濱)校本部的錄取分數線!這便是地域因素的影響。此外,發達地區資源豐富,比如說高校聚集,人才密集,在這裡機會更多,就業前景更好,這是不發達地區所比不了的。



第三,專業因素。人們常說一本看學校,二本看專業。但是二本中一些好的專業收分是非常高的,需要你達到一本線以上,甚至幾十分才能考上的。好的專業,對學生的就業也有很大的影響。目前人們常說企業只看985,211,其實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大學,無論好壞,一定有混的好的,也一定有混的差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多時候和自己也有關係,大學給了你一個平臺,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這個平臺,更好的發展自己。自家學藝不精,莫怪外界因素!

無論如何,高考加油,考出好成績,進入理想的大學!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磨扎特


因為什麼學校在一批招生二批招生是官方定的,而填報志願卻是民間的、非官方的,是由考生和家長們決定的。

來看看來之官方對一本(第一批本科)、二本(第二批本科)的界定:

雖然這只是某一省的規定,但實際上分批錄取的,差不多都是如此進行分類的。

實際上,有的院校都說不清算一本還是二本,因為有些專業會在本科一批進行招生,而有些專業呢,又跑到了本科二批中招生。

所以,就算是從官方的角度看,一本和二本的區分,是不是那麼非常明確的。

而且,像上面的本一批B類和本二批A類之間,有多大的區別,本來就不是那麼明顯。

但無論如何,官方都是根據這個條件來公佈本一批和本二批分數線的。

考生填報志願,除了分數,還是要考慮院校、專業、地域等因素的

考生不可以做的,是分數只夠二本的,不能去填報一本院校的志願;但並不能限制一本線以上的考生去填報二本院校的志願。

而考生為了去到心儀的專業或者是地域,高分的考生就可能去報考劃歸到二本院校的那些學校。

所以考生們就經常能看到,北上廣地區或者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經常能以高過一本線的分數錄取到考生;還有的專業比較好,同樣可以二本院校的身份,卻錄取了夠一本分的考生。

如圖,南通大學在河北屬於本二招生,但最低分卻都在一本線之上。

2018年河北本一分數線,理科511分,文科559分。

而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錄取的分數就可能會更高;

而浙江工商大學的理科錄取分最高為594分,這和學校在杭州肯定是分不開的。

書生綜述:雖然官方規定了各種院校分批錄取並公佈了不同的投檔線,但考生和家長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地域要求等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如此,就會造成二本院校,卻錄取到了高分考生的現實。


一介書生945


地域和專業的原因。


現在很多省份都取消了一本和二本之間的界限,考生有更多的選擇餘地,這也就是倒逼高校加快自己的學科建設,使高校更有危機感。

那為什麼有些二本高校的分數會超過一本高校呢?

地域

首先地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先看有哪些二本學校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是高於一本分數線的?

2018年湖南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文科56分,理科513分。其中高於一本分數線的二本院校(文科:類院天津外國語大學588分,北京聯合大學584分,上海政法學院593分,上海海關學院597分,江蘇師範大學580分,浙江工商大學597分,中國計量大學590分,集美大學594分,廣東金融學院583分等。理科:江蘇警官學院516分,浙江工商大學552分,中國計量大學536分,浙江財經大學542分,安徽醫科大學550分,廣東財經大學567分,重慶醫科大學535分等。)

可以看出沿海城市的二本院校投檔線一般都會高於一本線。這點很好理解,因為沿海城市好就業,你在哪裡讀大學,就會有一定的概率會在這個省份就業,大家都想去就業機會多的省份。

專業

從上面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專業性較強的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也會很高,比如財經類,醫學類。因為這些專業很好就業,畢竟這類高校的專業性很強,學校雖然是二本,但是其專業的實力並不會輸於某些綜合性一本大學相應的專業。

總結

北京,上海這兩個地方的二本學校,大部分在外省的招生分數都會很高。廣東,浙江這兩個省份的二本學校,只要是以某某大學為名稱的學校,一般在外省招生的分數都會很高。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喜歡往有錢的地方跑。

我是小唐,一個熱愛生活的在讀研究生,在頭條分享我的學習經歷,也想認識更多有意思的人。歡迎關注,點贊。你的點贊,將是給小唐最大的鼓勵。👍👍❤❤❤

小唐學姐


為什麼有些二本分數超過一本?

我們先來明確何為一本二本,一本也是重點本科,是指第一批次錄取的重點本科院校,一般一本基本上都是985或者211類型的重點大學,二本也是普通本科,是指第二批次錄取的本科院校,一般是省屬本科類院校,當然還有提前批次類院校,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因為跟問題沒關聯。那麼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按理來說,一本的錄取分數線是高於二本的,可是我們經常在往年的大學招生中看到一些二本類院校招生的分數線卻是達到甚至超過一本,那是為什麼呢?根本原因在於學校的專業!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於地域的劃分,很多人也知道這個原因,就不詳細的描述了。是的,就是專業,全國的大學分為綜合類,理工類,師範類等等不同性質的大學,而部分師範類的學校是二本,可是她們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學等專業在全國排名都是靠前的,所以,她們在招收這些專業的學生時就會按照一本的錄取分數線錄取。很多人會認為二本院校的專業再強能強過一本嗎?其實錯了,一本只是綜合的專業以及教學水平會好一點,但是隻論某一項專業來說的話,一本不一定會強過二本類的院校,有些二本類院校的專業是一本類院校比不上的。


舉例:浙江外國語學院,二本外語類院校,它的某些專業強度絕對要強過一本類的某些學校的,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而說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也是入選了國家的“雙一流”大學,這個大學除了氣象學等專業以外,其他的專業真的不強。當然有些專業不強是指跟一些專業類型強的院校比。(有些人可能會說再不強也強過某些學校的專業,只是舉例)

所以,有些二本的分數要強過一本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懵懂的考拉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小西在高校工作,之前曾多次參與大學湘西招生宣傳組。今天是2019年6月6日,7日的明天將有千萬考生走進考場。高考查閱成績後,考生們都會面臨不少的煩擾,如"東部211元和西部985高校如何選?"、"一本線上10分選一本普通院校或二本實力院校?"或"學校、專業和區域如何選?"。

十幾年前高考後的小西也曾遇過類似的疑惑,總恨自己分不夠高。博士畢業後,小西在高校工作,之前曾多次參與大學湘西招生宣傳組,對於這個問題有點自己的見解。

"一本線"的存在與消失

要聊到"二本、一本院校的分數線"高低的話題,必須提及"一本線"。

在紙質投檔時,批次線的存在有效降低錄取工作中的"無效投檔",簡化流程。但是,不少考生一志願未中時,二志願可能不是太好,也導致不少大學時常發生"大小年"現象。當年,小西有個表哥差浙江大學5分,最終被二志願的上海電力學院錄取。

在"電子投檔"技術引入後,不少省市已合併二、三批次,或者山東、廣東等區域直接合並一、二、三批次為本科批。結合平行志願填報,考生們選擇餘地更大,有機會"不浪費一分",倒逼學校重視教學和發展,提升名氣和吸引力。

為何二本院校的錄取分數線高過部分一本院校?

近20年高校擴招後,預估2019年的本科、專科錄取率將逼近90%。錄取分數線不一定能反應出某個院校的綜合實力,只能側面說明某個院校是否"受考生歡迎程度"。小西認為二本分數線高於普通一本的原因是:學校位置、專業等因素中某個或2個對於考生有"致命"的吸引力。

首先,一本線在劃定時,會按一本院校在某個省市的招生計劃的120%劃定。這意味著將有20%的過線考生最終未能被一本院校錄取,掉入二本批次、未錄取等。甚至,會有高於一本線幾十分的考生志願填報失誤進入二本批次,這部分20%的生源是推動二本院校分數線高於普通一本高校的主因。

其次,不少學校位置好、專業強,如上海、北京地區的財經類、醫學類的二本院校分數線就沒有低過一本線。在高於一本分數線分值不大的情況下,輕學校而重學校的考生數量不少,不算是吃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讀研、讀博,本科畢業求職中專業差異非常嚴重,好的專業畢業生往往是用人單位搶著要。

同時,院校選擇時不少原因很特別,如跟女朋友讀同一大學,一本分數去二本的不少。或者說,捨不得離家,就選家門口的二本院校挺好的。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分享呢?

結語

其實,在小西看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存在的前提是"一本線",其已不適應高等院校的發展,已開始退居幕後。在志願填報時,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先側重位置或專業,畢竟就算入學時是二本大學,讀著讀著就是一本大學的學生啦!

別不信?比如2019年6月5日,湖南省教育廳發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和衡陽師範學院進入一本批次招生,學校的在讀學生滿滿的幸福感,"躺"進一本!加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高考成績公佈在即,接下來考生們將會面臨著志願填報,如何有效填報志願也會成為考生們能否獲得進入高水平學校機會的重要因素。在每年的填報志願中,我們都會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部分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學校的分數要高於部分一本批次招生的分數。

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大學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二本和一本之分,除了國家985工程大學和絕大多數國家211工程大學屬於絕對一本之外,很多學校僅僅屬於部分省份的一本而已,並不是在所有省份都能以一本院校的身份招生,很多院校在本省屬於一本大學,但是到了其他省份就只能以二本的分數線進行招生,比如:濟南大學在河南、安徽、廣東等省份屬於一本院校,但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就屬於二本院校,只能以二本分數線進行招生。

部分二本院校的招生錄取分數線往往會超過一本院校的分數,這在當前的高考志願填報與大學招生錄取中經常出現,那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地區因素成為二本院校的分數超過一本大學的重要原因。雖然部分二本院校的整體實力不如一本大學,但是他們在招生錄取分數線上佔據比較大的優勢。往往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地區優勢,如果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與貴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校相比,相信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肯定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學,當地的學校往往在本地招生錄取時屬於二本院校,但是到了其他省份招生時就會出現以一本的身份進行招錄,這就是城市魅力的影響。

學科實力成為二本院校的分數超過一本大學的關鍵資本。很多時候二本院校的招生錄取分數線會超過一本大學,主要是在幾個比較關鍵的專業方面,二本大學也有實力比較強勁的學科,他們的王牌學科經常會出現超越一本大學招生錄取分數的情況,當然這僅僅是在部分優勢學科上的表現,並非二本院校所有的學科實力都能超越一本大學。

綜合來講,一本和二本之間存在著判定上的區域差異,並不會因為全方位多層次的產生絕對性優勢,只能在一定程度下或者區域內形成相對優勢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