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第一批企倒閉,你怎麼看?

北極一隻熊2020


以史為鑑,可悌未來。

正向題目所說的那樣,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要正確理解第一批企業的倒閉,不妨回顧一下2003年那驚心動魄的一年發生了什麼。

2003非典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回顧

非典疫情始發於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傳播開來,2季度疫情進入高峰期,5月前後為最高峰,3季度後疫情基本結束。

SARS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最為明顯,且持續時間最長。對二季度的經濟走勢形成了明顯衝擊,在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9.1%,較一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我們可以看到,即使GDP回落了2個百分點,增速和現在比起來,也高出很多。在經濟調整的當口,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此次的衝擊,將更為迅猛。

從2003年後幾個季度的經濟表現來看,在疫情緩解之後,第一、第二產業迅速反彈,但服務業增速的恢復依然較為緩慢。從全年經濟增長來看,SARS疫情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的上升態勢,當年GDP同比增長10%,較上年回升0.9個百分點。2003年的SARS疫情對經濟及經濟結構的影響偏於短期,並未影響到後續年份的經濟增長及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趨勢。

本輪疫情後經濟走勢研判

明白了上一輪的經濟運行情況,結合本輪的經濟調整大的背景,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得出以下意見:

  1. 轉型持續進行,疫情只不過是催化劑,加速了產業調整的節奏。
  2. 科創版石頭科技發行價超過200元,說明新經濟依然是投資者追捧的熱點,市場不差錢,差的是投資的好標的。
  3. 勞動力和資本會自發地進行流動,形成新的資源再平衡。
  4. 政府出臺的對沖政策,只能延緩需要轉型經濟的調整時間,但不可能扭轉這個基本的格局。

旁解生活與投資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生存規律,也是各大行業的生存規律,關於這個問題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實很多小微企業出現倒閉,並非是今年才開始的,真正就是從2018年開始,很多小微企業都是沒有業務,沒有錢賺,導致很多企業都是硬扛著,抗了一兩年之後自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倒閉的現象,而2020年初小微企業出現集中倒閉現象。

電動車行業

截止當前電動車行業,在2020年就已經新增加了20多家倒閉的企業,倒閉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由於成本增加,利潤降低,競爭加大,導致企業債務加重,無法繼續經營而被迫倒閉。

如上圖,這是電動車行業新增的倒閉企業,其中包括國威電動車,木蘭電動車,雄鷹電動車,金林電動車,愛柯電動車,五聖電動車等等小微企業。

2020年才剛剛過去2個月時間,可像而知電動車行業就已經出現20家倒閉的,這裡又將會出現多少失業人員呢?如果再度加上其他各行各業出現倒閉的話,2020年很多行業將會出現重新洗禮。

現在各大行業競價性都是非常大的,完全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制。

比如一家企業,也許今年非常賺錢,但是明年就這家公司就出現虧損,甚至倒閉了。原因是因為其他企業一家超越了這家企業,市場的份額都被另外一家企業給佔據了,很自然原地踏步的企業就會被淘汰。

還有一種企業的生存法制就是,大吃小,小吃了,也就是博資金,博實力,只要有資金,只要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生存到最後,生存到最後的企業才是最大的贏家。

任何行業,任何市場都是這樣的,類似一個人,同樣的一個人,有手腳,有頭腦,有些人能賺錢過上財富自由的日子,而有些人就連生存都是成問題。同樣的人,結局就是不一樣,有些人適應了市場,找到了賺錢的方法。但是這個人在成功賺錢的道理條件之下,必須要把很多人踩下去,只有他能站在山頂,其他的人都是被他淘汰了。

企業也是如此的,只要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把競爭對手踩下去,只有這樣你才能繼續經營,市場的錢才是給你賺的,如果被其他企業淘汰了,肯定會慢慢的走向倒閉。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2020年面對第一批企倒閉的看法,一定要明白“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生存規律,不管是做人還是運營企業,都必須遵從這個規律,只有你強大了,你把競爭對手淘汰了,你就是最大的贏家。


老金財經


我自己也是一名創業者,自己公司開設至今6年多,也曾經歷風風雨雨,這兩年一直在深度研究企業經營規律,將一些心得分享出來。

我想說的是,做企業,本來就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困難,只是這次困難相對大一點而已。所以,我不太認為,新冠疫情是這些企業倒閉的決定因素,頂多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其他可能會在這期間倒閉的中小企業也是一樣,疫情只是加快了倒閉的節奏而已。

很多百年企業經歷過自然災害、人為打擊、金融危機,但仍然屹立不倒,這就能說明原因。

那關鍵是什麼呢? 一間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主要體現在:

1、公司是機會型還是價值型?很多公司焦點在追風口、找熱點、造模式,對用戶需求的瞭解、對產品的打磨、對模式的驗證等等則漠視,這樣的公司基礎能牢靠嗎?

2、核心競爭力是否有且保持?很多人在做公司時手法過於簡單粗暴,有業務就接,接了就想辦法應付交付,然後收到錢了事。完全沒考慮過要如何在這個社會長久立足。比如製造工廠,甚至沒有品質、交期、成本的概念,以前賺錢完全靠中國大環境的紅利,紅利一吃完,本事也用完了。而且,核心競爭力要保持,還得靠創新文化,這又難倒多少英雄漢!

3、戰略選擇風格是否穩健?百年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決策穩健但不迂腐。很多時候,決策者被過多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後,會飄起來,導致決策失誤。馬雲說過,阿里巴巴活到現在不是因為自己作對了什麼,而是因為競爭對手做錯了什麼。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邏輯是這樣的。

如果覺得有道理,請點贊支持,也歡迎在評論區深度交流。


成在天下


胡兄觀點:居安思危,現金流就是生命線,學學史玉柱。

一、我們現金流也快斷了

網上曾經有這樣說法:企業只有2個月的現金流了。可能有些人撇撇嘴,不大相信,但是胡兄相信。


因為胡兄的公司目前賬上的資金,確確實實只能夠堅持兩個月。租金和人員工資是固定的。去年年底,物業就已經通知,2020年租金漲價了,從十萬/年,漲到12萬/年。同時,由於諮詢行業是個高智力行業,人員工資才是最大的開資,每個月的薪資都是如流水般花掉了。


二、我們的應對之策

當然,我們屬於典型的輕資產行業。雖然,人力薪資是一筆大開銷,但總歸是和項目掛鉤的,只要有項目,那麼,錢總歸會回來的。


這場席捲全國的疫情,尤其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如製造業影響深遠,開工是個大難題;當然,諮詢行業也受影響,但自認為,對我們影響不大;


一方面,即便不方便麵對面交流,但只要前期訪談和交流都完成了,項目組成員都可以在各自家裡完成方案撰寫,有事網上聯繫就可以;另一方面,隨著新的項目款回收,及新投資者引進,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居安思危

當然,一方面是行業特殊性,另一方面,幸好在年前有佈局——投資者進來。這場疫情告訴我們,天有不測風雲,一定得有後手,尤其資金緊張的企業。



前些年,某些上市公司,就是大肆擴張,卻沒有關注國家財政貨幣政策,結果現在過得很悽慘——因為以前從銀行左手借,右手還的套路早已玩不轉,沒有充裕的現金流,公司隨時處於倒下的邊緣。

歡迎“關注”胡兄財觀,獲取商業、投資、創業乾貨!


胡兄財觀


此次疫情對於服務性行業、旅遊行業、商場零售業、餐飲業以及酒店等行業的打擊可謂是致命性的,春節期間本來是上述行業的黃金時間,但是受此次疫情的影響,不僅僅一分沒賺,反而倒賠進去了房租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等,以電影行業為例,2019年春節七天的票房達到近60億元,但是2020年春節檔的票房尚不足200萬元。不少裸奔的企業,已經紛紛開始裁員,甚至破產倒閉了。

如何看待?

如果說,疫情持續了三個月甚至半年之久,然後企業開始出現破產倒閉,我一點都不驚訝,但是一家企業僅僅不到1個月(從1月23日封城算起,目前才半個月左右),就已經開始裁員或者倒閉了,那麼這類企業其實不管是不是疫情因為,基本都走不了太遠?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企業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甚至可以說,這個企業創始人或者經營者從來就沒有過危機意識。經營企業,本身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居安思危是每個成功創業者所應該考慮的一大事件,但是從目前來看K歌之王、兄弟連教育這些創始人,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說形勢良好,企業發展順風順水,這些企業可能會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企業就是萬劫不復。

總結

任何的企業,都有未慮勝先慮敗,這樣的話,才可以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足,如果企業永遠只是盲目擴張,不考慮風險因素,不留足兜底手段,那麼終有一天會轟然倒下。


鯉行者


特殊的時刻,企業復工延後,算上春節的假期,很多企業一個月沒有開工,一個月沒有開工,對大型企業可能沒什麼,大型企業資金流充沛,熬過一年問題也不大,但是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一個月時間還是很長的,中小型企業本來就處於供應鏈鏈條上末端,受到上游企業的賬期壓力,應收收賬款壓力大,上游企業欠了幾個月的賬款。

特殊時刻確實是考驗企業的現金流,也是優勝劣汰的時候,如果一個企業的資金流都扛不過一個月,就算現在的疫情,這樣的企業可能離倒閉也不遠了。

所以現在第1批倒閉的企業本身企業大多數是有問題的,一個月沒有生產經營企業就倒閉了,這說明企業經營的策略有問題,企業的實力有問題,這樣的企業在市場上肯定會被淘汰的,早晚的事情。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也才只有20天不到,一個企業20天就倒閉了,那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企業本身是不是經營是有問題的,是不是意味著即使沒有本次疫情,企業可能也活不過幾個月,所以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當前的疫情情況來,要也要從企業本身找問題,為什麼有很多企業還是能夠在現在的情況下能夠依然健康的運營。


互金圈


1997年,北京的經濟學家魏傑曾經下過一個預言: 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非常痛苦,我估計再過10年,現在的民營企業200箇中間有一個保留下來就不簡單,垮臺的垮臺,成長的成長。(出自《南方週末》1997年2月21日)現在看來他的預言可能是對的。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即使沒有這次疫情的突發事件,失敗仍然是大多數企業的宿命!就像吳小波老師在大敗局中說道:中國企業家的失敗存在著一種共同的職業人格缺陷,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以及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正是因為這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帶有特色的職業人格缺陷,使一代代草創型企業家常常陷入一個驚人相似的命運輪迴之中。因此企業的失敗不單單是制度的失敗,也有一些外部的原因,還有一些深層次的人文因素。



保定大智


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沒有辦法!

你要知道,每一次的危機都會使得一批企業倒閉,但是同時,每一次的危機都會促使一波新生企業和機會的誕生。

就好比在2003年SARS的時候,許多企業出現了錢荒和倒閉潮。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類似於京東,阿里巴巴這樣企業的崛起。

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是有兩方面因素所構成的,一面是許多對於此次疫情影響遭受到重大打擊的企業倒閉,那麼另一方面就一定會有受到疫情啟發,誕生出來的新型行業崛起。

只能說,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對抗風險可能會比如何盈利更重要。

就好比馬雲曾經說過,一家企業會賺錢,不一定能持久;

但是那些“活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持久的企業,一定能賺錢;

當下,也是如此!

如果一味的擴張,一味的負債,一味的沒有現金流的儲備,一味的不懂得改變運營的思路,那麼此次的風險就是許多企業的“末日”。

但,如果你懂得線上+線下的模式,你懂得保持強大的現金流,你懂得降低自己的負債!

那麼可能此次疫情過去,你將“絕處逢生”,你可能在你的領域裡淘汰許多對手,獲得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利潤。

這就是市場,也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2020年一季度,對於很多行業來說,影響甚大。比如電影業,2019年的春節檔,票房收入高達59.05億元。而2020年,春節、情人節影片撤檔,幾乎沒有任何的票房收入!

而正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服務類企業,沒有營收,不得不宣佈關店、裁員,甚至還有破產倒閉的!

2月10日,網上不就有消息稱,K歌之王因遭遇財務危機,宣佈與全體員工(200多人)解除勞動合同麼!這或許並不是個例,很多小微企業,1~2個月沒有任何收入,足以造成財務困境,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轉的!

企業破產不能歸咎於突發事件,而且企業本身就面臨嚴重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此次疫情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確實影響非常之大。但疫情畢竟只是一個突發事件而已,對於企業營收的影響很有限,也就1~2個月。

試想一下,如果1個月沒有營收,就得裁員、破產倒閉的話,那麼這家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何其之弱。這些只能順水行舟、無法逆水前行企業,連最基本的風險意識都沒有,倒閉本來就是遲早的事情!

另外,俗話說的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果抵禦市場中可能的風險,如何確保現金流的安全、順暢,其實很多情況下,比企業盈利更為重要啊!

總之一句話,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企業興衰也是一樣!只懂得盲目擴張,不考慮風險,沒有建立完善的機制,這一類企業,想要走的長遠、可並不容易啊!


財經者思


危機之所以是危機,就是危險過後一定會有新的機會,往往在這個時候,才會是考驗一個企業真正的管理能力的時候,無法適應現實,不好意思,只能被淘汰。

為什麼疫情發生10多天,就已經倒閉了一批企業?

首先,這些企業一定是高負債。高負債,在經濟和生活正常化的時候,可以讓一個企業迅速做大。但是,突然的黑天鵝事件,會讓他們極其脆弱,巨人倒下,身體也許還留有餘溫。不是企業模式不好,而是企業沒有一種風控機制,沒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去年有小夥伴問我,為啥蘋果公司,這麼賺錢,還留這麼多的現金儲備?

面對現狀,大家是不是明白了,現金流對於一個公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如果企業經營好的時候存一個信託基金,也許企業多些現金儲備,那麼疫情來的這些日子,就不至於立馬倒下,最後留下來的,一定是風控把握的很到位的企業。

其次,鉅額的成本支出,卻沒能回來利潤。服務、旅遊、餐飲、零售,這些都是第三產業,也就是最接近消費者的產業,最需要面見客戶才可以成交的產業。

現在大家都在家裡,就抑制了消費,沒有了消費,以上產業就沒了利潤,但是國家規定依然要支付員工工資,還有房租、物業、貸款、倉儲等等成本。

看到一個聊天記錄,說是租客要求房主減免租金,因為疫情沒有收入,房主說,我每個月也還著房貸,我的房貸也沒有銀行減免,我的信用卡每個月也要還。

所以,沒有收入,成本還照樣支出,有沒有足夠的現金度過難關,只有倒閉。

那麼,失業的人員會何去何從?

危機淘汰了脆弱的企業,肯定也有一批優質的企業能存活下來,疫情結束後,他們會重新去選擇優質的企業去工作。

我相信,在疫情期間,很多朋友一定也在家裡學習各種知識,為未來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而努力。比方,我就在學習打造抖音的技能技巧。

而且,我相信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去選擇創業。他們可能會去投入到直播帶貨,可能會投入到打造一個優良自媒體,等等。

就像02-03年的非典,誕生了淘寶,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那麼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一定會讓我們的實體企業,仔細的思考,怎麼和互聯網結合。

對於國家來說,如果能對中小企業適度的減免一些稅費,就再好不過了。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真是始料未及。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頂樑柱,適當的減免政策,會讓他們吸收更多的待業人員,讓經濟更加的充滿活力。希望這一天能趕緊到來,一樣疫情早些結束。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