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婆婆在一起時,怎麼稱呼她們才能避免尷尬?聰明媳婦這樣做

今天倩姑娘不分享養生知識,談一談生活中作為媳婦的一些小尷尬。

結婚後我們作為媳婦,通常也會稱呼婆婆為媽媽,尤其是有時候因為一些事情,婆婆和媽媽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作為媳婦,常常會忽略一個細節,喊一聲媽媽,兩個老人會同時答應,這就很容易造成一個尷尬的局面。

媽媽和婆婆在一起時,怎麼稱呼她們才能避免尷尬?聰明媳婦這樣做

那麼我們作為媳婦,該怎麼避免這種尷尬出現呢?

1、提前跟媽媽商量好

私下裡,我們可以跟媽媽提前商量好,如果萬一跟婆婆坐在一起,我喊媽媽為“娘”或者是“老媽”,將婆婆稱呼為“媽媽”。這樣,既不會因為一個稱呼讓兩位老人尷尬,也不會因為一個稱呼導致婆婆誤會。

2、如果有了孩子,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稱呼

有了孩子後,這個問題就好辦了。你的婆婆就是孩子的奶奶,我們可以稱呼婆婆為“奶奶”,稱呼媽媽為“姥姥(或者是外婆)”。這樣既親切,又不會讓兩位老人尷尬。

媽媽和婆婆在一起時,怎麼稱呼她們才能避免尷尬?聰明媳婦這樣做

其實,對於當媳婦的來說,雖然我們內心裡面非常明白,婆婆和媽媽不同。婆婆是老公的媽媽,不是自己的媽媽,對自己沒有撫養之情。

自己的媽媽不僅對自己有養育之恩,還有血溶於水的親情。儘管在日常生活中叫婆婆也是叫媽媽,但是實際上和自己媽媽是不可能一樣的。

這樣的不一樣,我們要儘量避免太過於凸顯。作為媳婦就更要注意在媽媽和婆婆接觸中的小細節,避免生活中出現婆婆媽媽分不清的尷尬。

媽媽和婆婆在一起時,怎麼稱呼她們才能避免尷尬?聰明媳婦這樣做

我們日常常說的孝順,並不僅僅是老人病倒後,在床前伺候,更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要作到將心比心,你既然叫婆婆一聲媽,就應該讓婆婆覺得,你真的把他當成了媽。

總之,百善孝為先。作為媳婦,你是怎麼稱呼自己的婆婆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