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智能機器人總動員的“危”與“機”

消金智能機器人總動員的“危”與“機”| 招聯金融專題(二)

來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企業復工第一週,花式上班已啟動。遠程辦公、在線協作、錯峰上班、分時到崗、輪流就餐……


在這個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消費金融服務24小時不斷線,一場科技“抗疫”戰正在進行時。


近日,多家消費金融機構陸續亮出自家抗“疫”神器,除了投入應用的“雲科技”,智能機器人也成為“戰疫”小能手。


瞭望消金瞭解到,招聯消費金融在強大的IT能力支撐下,目前已啟用了約5000個智能機器人

進行服務,覆蓋對客戶提醒等多個場景,承擔起95%的客戶服務與貸後資產管理工作。


智能機器人介入客戶服務、風險分析、貸後催收等階段,確實有利於提高業務效率。然而,這其中存在的合規性挑戰也不容忽視。


01

智能機器人打響抗“疫”戰


眾所周知,數字科技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突破口。諸如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數字化創新,正在重塑我國金融業態。


有研究報告曾指出,中國的金融機構正在進行全面智能化轉型,消費金融行業的步伐更快。由於基礎徵信數據的缺失,中國的消費金融機構更能“別出心裁”地應用人工智能。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階段,多家消費金融機構迅速啟用智能機器人抗“疫”,也印證了我國消費金融領域在應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


此次疫情中,招聯金融在強大的IT能力支撐下,提供了多渠道、多路徑的在線自助服務。並以智能化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快速而又安全的金融服務和保障。


同時,啟用了約5000個招聯智能機器人進行服務,覆蓋對客戶提醒等多個場景,承擔了招聯95%的客戶服務與貸後資產管理工作。


據招聯金融介紹,其業內首創的“AI智慧大腦”,融合了思維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技術等為一體,為與不同業務系統的快速對接提供了便利條件,並與貸後資產管理、客服等業務策略耦合。


此外,得益於近兩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開拓創新,其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具有低成本、多場景、高產出、高效能、易追蹤等特點,能以高達99%的準確率識別200餘種用戶意圖。


在瞭望消金看來,智能機器人產業在我國本就存在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憑藉此次抗“疫”戰,智能機器人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應用可能會迎來高潮。


02

AI總動員中的“危”與“機”


消費金融業務的核心是風控,如何做到在貸前、貸中、貸後三個不同環節中,精準地瞭解貸款用戶的還款意願與還款能力是消費金融企業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


瞭望消金瞭解到,目前大部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已通過研發大數據分析、面部微表情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自建風控系統,實現了貸前、貸中、貸後的全流程風險管理。


資料顯示,招聯金融是國內首家以“互聯網金融”定位的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自成立之處就採取純線上互聯網模式,既沒有直銷人員,也沒有客戶經理,完全依託互聯網獲客、經營。


對於招聯金融來說,純互聯網運營需要權衡好效率、成本、用戶體驗之間的博弈,這其中最大的考驗便是IT系統能力與金融科技研發實力。


在風控能力上,招聯金融自主搭建了基於互聯網大數據深度挖掘的“風雲”風控系統,全面覆蓋貸前、貸後、徵信、反欺詐、模型、催收等方面,確保公司的風險、資本和收益的均衡。


瞭望消金獲悉,“風雲”風控系統包括“雲策”、“雲信”、 “雲智”、“雲識”、“雲盾”、“雲網”、“雲挽”七大模塊,是一套多維度、分層次、更靈活的風控管理體系。


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根據不同風險的客戶、不同場景的消費進行智能分級、自動校驗、模型評分,在短短几秒鐘內建立客戶風險畫像。


不僅能對欺詐、偽冒、套現等行為予以有效攔截,還能制定差異化的風險策略。


雖然在新興技術不斷迭代的今天,智能機器人已經具備 “看得見、聽得懂、會思考”的能力。但應用在金融領域,合規問題依舊不容忽視。


就監管的角度而言,智能機器人並非監管對象,合規問題要從公司層面出發。如公司應用 AI 技術的催收業務方案是否符合監管要求,從而判別在技術、工具是否被濫用。


央視315曾曝光過“智能騷擾電話” 機器人,一天可撥打 5000 個高頻呼叫電話,主要用於貸款理財營銷、違規催收等場景。


瞭望消金髮現,招聯金融的智能機器人可能也存在“濫用”風險,主要發生在智能催收過程中。在聚投訴上,關於招聯金融智能機器人“轟炸”用戶的投訴不在少數。


消金智能機器人總動員的“危”與“機”| 招聯金融專題(二)

消金智能機器人總動員的“危”與“機”| 招聯金融專題(二)

(圖片來自:21聚投訴)


去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王貴國提出了《關於加強債務催收行業自律的建議》。他認為破解催收行業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推動行業立法。


瞭望消金也相信,隨著監管、立法不斷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新興科技的應用會更加合法合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