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想那些吃野生動物的人一定會把眼前的那鍋肉給砸了。

那些在武漢華南海鮮賣野生動物的老闆們,估計只會乖乖的賣海鮮,把籠子裡小動物放歸自然。

還有之前在網上發過自己吃蝙蝠視頻的那個妹子可能根本不會赴那個局,絕不會走進那家飯店的門。

可惜,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裡,時間只能往前,不能退後。

於是,這一次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不得不為那小部分人的行為付出的代價。


一、本次病毒的中間宿主


前兩天看到華南農業大學公佈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在分析了1000多分宏基因樣品之後,發現穿山甲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的中間宿主。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在這篇報道中說,穿山甲中分離的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但國際權威科學家表示,需要更多證據證明。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我們起初都把矛頭指向蝙蝠,確實病毒的起源是在蝙蝠身上。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在昨天的央視新聞裡,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還告訴大家:“當今人類78%的傳染病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是來源於野生動物。”

他勸大家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


二、什麼是病毒的宿主?


只是這個病毒是如何從蝙蝠身上傳到人身上的呢?那這個中間宿主又是誰呢?

回顧2003年的那次非典疫情,我們都知道那一次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這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記憶猶新,因為某些人吃了果子狸,所以疫情就爆發了。

而果子狸愛吃的食物之一,就是蝙蝠。

1976年的埃博拉病毒,那一次的中間宿主至今是個迷。

在非洲,人們依然保留捕獵的習慣,但要命的是,有的人還會把病死的動物遺體撿回去食用。

並且要命的是在非洲有一種狀如牛的蝙蝠,而這種蝙蝠就常常成為人類捕獵的對象,他們也是當地的食物之一。

誰也不知道那些病死的動物他們病死的原因是什麼,

1999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尼帕病毒流行,中間宿主是豬。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在馬來西亞的養豬場密度很高,而為了經濟效益,往往豬場邊上農場主還會種很多芒果。

在當地有一種水果蝙蝠,被當地人稱之為飛狐,它們很喜歡吃這種芒果,而飛狐的身上就攜帶了尼帕病毒,它們會吃剩的芒果常常會掉到豬圈裡,豬吃了之後一旦出欄,就成了人類的食物,於是尼帕病毒就這樣傳播開來。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而這一次的中間宿主很可能就是穿山甲。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那什麼叫做宿主呢?就是在我們自然界中的某一種動物,它身上攜帶了這種病毒。

那什麼叫中間宿主呢,就是這個病毒是不會從宿主直接傳染給人類,需要有個過渡,那中間宿主,就是這個過渡,或者也可以理解,中間宿主的作用,就是在病源和人類之間起到了橋樑作用。

而且這一次我們的冠狀肺炎的病毒爆發在冬天,我們都知道蝙蝠這種小動物在冬天是要東面的,它們都躲在山洞裡,雖然我們看到很多視頻和照片,直接把蝙蝠端到餐桌上,但並不代表人類傳染這類病毒是吃蝙蝠造成的結果。

相反,更有可能是人類吃了穿山甲之後感染的病毒。

我看到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居然還有人堅定的相信穿山甲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塊“唐僧肉”。

這些年來穿山甲的數量急劇下降,這次大概就是自然界給人類的一個警告,任何生命都不可以侵犯其他生命來成全自己,否則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三、蝙蝠這個小傢伙

那我們再來說說蝙蝠吧,我每次看到蝙蝠的照片都會心裡感到噁心,它的醜讓我連多看它一眼都很艱難,說實話,我也很難理解有的人是怎麼把它放進嘴裡的。

對於我們認識的這些中間宿主它自己是可以和病毒和平共處的,包括最初的宿主——蝙蝠,它就是一個奇葩。

這種小小的哺乳動物經過千百年的進化,奇蹟般的擁有DNA損傷修復能力,它們還有調解體溫的能力,可以讓體溫低於10度,也可以讓體溫高於40度。它們不容易生病,並且還很長壽。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於是這個小傢伙成了無數病毒的載體,號稱它為“病毒罐子”也是名副其實。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並且蝙蝠也是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分佈最廣的哺乳動物,它們不像多數的哺乳動物受地形的限制,不會僅限於生活於某個區域。而且還有個可怕的數據,哺乳類的1/5居然都是蝙蝠。

當然了,原本這病毒就僅僅只是在它身上,並不影響其他生物,就像我們人的身上也有很多病毒,但人類一樣可以和它們和平共處。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所以病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毒的載體變了,它們從一個有免疫力的載體跑到了一個沒有免疫力的載體上,就比如這次,因為我們人類無節制的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對野生動物大開殺戒,於是病毒轉移到人類身上,和人類的免疫力開始了一場殊死博弈。

換一個角度講,病毒做為微生物的一種,它的存在對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進入人類社會,讓我們恐慌、害怕、躲避,就是提醒我們要有敬畏之心。

四、對大自然的敬畏

接下來,我和要大家說一組數據的對比,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的一組數據:

早在34億年前,微生物統治地球的時代,細菌和病毒就遍佈每個角落,那時候它們才是地球的主人。

最早的類人猿生活在離我們6500萬年前,而在大約6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和大猩猩才開始分道揚鑣,而真正文明人的出現,是在大約1萬年前,我們開始學會種植農作物和文字的出現後。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我們來對比34億年和1萬這兩個數字,1萬是不是有點微乎及微呢?

要知道,自地球誕生起,絕大多數時間是沒有人類的哦!

以前我看過一本書,書上建議每個人都要去認真的瞭解宇宙的起源,只有我們每個人知道宇宙之大後,才能發現自己的渺小。

就好比我們人類對於現在依然在不斷膨脹的宇宙,是不是也像這些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病毒一樣,微乎及微呢?

穿山甲疑似新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請勿碰野味

當我們每一個人去了解地球是怎麼誕生的,以及地球上還有多少我們人類所沒有探索過的未知領域,我們才會懂得對整個自然界以及所有的生靈產生敬畏。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這個地球是屬於所有生命的,人類只是地球上的眾多物種之一。

一旦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並且摧殘,就一定會遭到大自然無情的報復。

而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一直在經歷,只是還有太多的人沒有引以為鑑!

最後總結一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潘多拉的魔盒,我們最好誰也別去打開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