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竟和相對論效應相似,是巧合嗎?

歆琳科普


這個完全可能,就看天上是哪一顆星!要是那顆星自轉時間是地球自轉時間的365倍左右,它上面的一日就是地球上的一年了!不過這個跟相對論完全沒有關係,但是跟相對運動有關,就是看相對運動的參照系怎麼旋轉,我們地球人所使用的時間就是以地球相對太陽系的運動為參照系的,要是居住到其他星球上,則一定會選擇其他對應參照系作為一日的運動參照系。

所以,人們可以看出,時間就是跟運動相關的物理量,是為了研究運動而設立的一個參照標準。


前進波濤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快回去吧,你師傅快等不及了!我們兒時看《西遊記》的時候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在我們當時還是小學文化水平的時候,覺得這句話好有道理,簡直無力反駁,畢竟人家是仙界,控制著萬物的生長、發展與死亡,豈能和我等凡人一樣食五穀雜糧、被慾望左右,為時間的流逝、容顏的衰老而煩惱。

等到我們稍微長大一些,獲得了些許的科學知識,直到第一次接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時候,發現了裡面描述的時間膨脹效應,頓時就被這種違反人類直覺的科學效應所吸引。而且我們也能發現“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的古老說法也正好契合或與相對論效應相似,曾經我一度也想過我國古人真是了不得,居然道出瞭如此深奧的科學知識。那當時古人這種看似超乎時代的思想是怎麼來的?有科學依據?還是隨口一說的巧合?

古老思想和現代科學

要知道《西遊記》成書時期為明朝中期,具體時間不詳,但吳承恩本人大約是1500年—1583年的人,這可是16世紀,人們當時連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都還搞不清楚,而且這個時期西方的現代科學也剛啟蒙。

哥白尼質疑維持了幾千年的地心說,並在1543年發表了著名的《天體運行論》提出日心說以後,隨後的第谷·布拉赫通過自己異於常人的視力獲得大量的觀天資料,開普勒在前人的基礎上,運用自己非凡的數學能力在16世紀末才發現了著名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至此人類才初步確立了日心說。

當然伽利略在這個時期也為日心說的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他通過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圍繞木星運行的四顆伽利略衛星。這個時候還沒有牛頓什麼事,雖然此時的人們相信太陽系的眾多行星都在圍繞同一質點(太陽)運行,但並不知其中的原理,也就是為什麼會行星要圍繞太陽運行?

於是傳說中,一顆蘋果就砸在了牛頓的頭上,使他在1687發表了自己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成就《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也是人類近代科學的開端,也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巔峰之作。萬有引力和三大定律的出現為人類撥開雲霧見天日,它幾乎完美的解釋了人們在地球上,乃至在太陽系中所看到的一切物理運動。不管是你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還是路上跑的汽車、天上飛的飛機、繞地球運行的衛星,甚至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地球,都逃不過牛頓定律的掌控。

牛頓的成功讓當時的人們覺得物理學已經趨於完備,往後在怎麼發展,也只是在牛頓的基礎上做些比較小的修改或進步,但是牛頓自身知道自己理論存在侷限,那就是他到死都無法回答的一些問題:為什麼質量物體之間會有引力,而這個引力是如何作用的?這個力是順勢到達,還是有傳播速度?這些問題完全超出了牛頓的認知能力,他只能說: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傑作。

隨著人類觀測手段的進步,牛頓經典理論也表現出了些許的不足,它無法解釋水星異常進動的問題,正是這個問題成為了壓死牛頓理論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正是上文提到的《相對論》,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在狹義相對論中,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改變其時間的流逝速度,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越慢。

而廣義相對論在牛頓理論的基礎上為我們解釋引力的真實本質,引力其實是質量物體導致的時空彎曲,而彎曲的時空又左右著質量/能量物體的運動。

而廣義相對論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等效原理,也就是說不管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如何,不管它是靜止還是加速,其物理定律不變。在一個封閉的電梯內,我們無法通過任何實驗手段來區分這個電梯是處在靜止的引力場中,還是在做加速運動。話句話說就是,加速度和引力等效,無法區分。因此愛因斯坦就將俠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引入到了引力場中。

那麼古人為何會說出與近代科學如此相似的話?

其實古人能產生這樣的思想,完全是對自然的一種嚮往和敬畏,當時人們的認知十分具有侷限性,平時看到的日常現象根本就無法解釋到底是為什麼。

例如,天上的星宿,太陽,颳風,下雨,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十分自然的現象,但在古人哪裡就覺得一定是存在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一切。於是就為各種未知現象找原因,也就找到了各位神仙!其實你可以回想下,每一種自然現象背後都有一個掌控它的神仙。雖然現在看來很愚昧,但是這也為人們心中找到了一種寄託、嚮往和敬畏。

人們幻想著神仙生活在九天之外,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輪美奐,神仙們沒有七情六慾,不受人間疾苦,不食五穀雜糧,不爭名奪利,他們可以長生不老,掌控著凡間的生老病死。

那麼這個長生不老,就說明人家可能跟凡人的壽命不同,和我們的時間不一樣,再加上人們的幻想就有了“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這種說法,也不足為怪,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巧合,並無科學道理。在現代科學理論中,要想達到這樣的情況,神仙必須生活在引力特別強的星球上,或者整天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飛行。


量子科學論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樣的故事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在《西遊記》裡面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故事情節。這種思想與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確實非常相似,但事實上兩者沒有任何關係,一個是純粹的想象,更是大自然的敬畏,而另一個是嚴謹的科學。

《西遊記》這部作品出現在16世紀,那時候的人類還不知道地球是圓形的,怎麼可能領會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呢?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本質上表現除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古代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總是會經歷很多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最常見的就是電閃雷鳴,而神話故事是解釋這種自然現象很直接的方式,當時的人們認為天上居住著很多神仙,他們無所不能,控制著地球上的一切。

這種神話故事不僅僅出現在古代中國,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神話故事,說明人類對不明的大自然現象通常都會以神話的形式表現出來。

而與相對論相似,確實是一種巧合。

相對論,是非常嚴謹的科學。相對論問世的百年時間裡,經過了無數次驗證,都表明了相對論的正確性。

而古代人類所描述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純粹是想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古人並不清楚,本來想象的東西也不需要證據,只是古人對大自然力量的一種敬畏之心!


宇宙探索


天上一日,天上一般代表人們想要的快樂幸福的地方,成仙成聖得地方,迫切希望到達的地方,所以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

地下一年,相對於天上,地下人間最終就一個“苦”字了之,所以難受的時刻總是長的。

無論一日還是一年,其實就是人的一念而已,兒童、年輕人、老年人對於一年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何況天上人間!

時間是人們執著的產物,人們累也好、苦也好等等就是因為時間的桎梏造成的。天上與地下是一種比較法,無論怎樣它都是一種形式的束縛。打破常規觀念,風景不一樣。


甲A888


巧合個毛線,根據相對論的理論,你在太空也就是低引力的情況下,時間過的快,離地面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大,時間反而過得慢。

這和古人說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正好是相反的

古人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他們感覺天上的日子很快樂,人在快樂的時候常常感覺時間過的很快,而身處痛苦之中會感覺時間很慢,所以才會有了這樣一個說法,和相對論壓根沒毛個關係。

多讀一點書,多一點思考能力,少一點迷信,會更好一點。


元心理育兒


不是巧合的,最大的造物主是天和地,而後再有萬物。道德經值得我們去細細研究,裡面的道經中有就是闡明瞭,時間和空間,人類與天地的關係。



愛讀書的陽


天上一日的日,指的是地球上觀測日影長度週期,一個極長日影到下一個極長日影古人稱為一日。

日影一個週期變化在地球上要經歷過一個春夏秋冬,古人稱地上一年。

簡單講天上一日是太陽一個迴歸週期,稱為日。現代詞彙將一日一天兩個詞不加區分,所以不明白,以為我們古人有什麼相對論概念。

一個文字迷而已。


易學溯源


應該不是。古人說過的,有些都被已檢證或正在檢證(當然不是全部),這是個謎。如果說是巧合,那這個巧合也太巧合了。


陳斌138757639


天上一日,指地球繞太陽一週。地上一年,剛好地球繞太陽一週就是365天。365天,就代表一年。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所站的立場不同而已。這也就是相對論的說辭。比如你可以說,你在路上跑,路也可以說,它與地球連在一起運動。只是各自運動的速度不同而已罷了。這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的簡要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