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沒幾個朋友,假如兒子就要結婚,沒多少人蔘加怎麼辦?

陌上花開3801


哎呀,太好了!在我看來這是個好事,因為這是你兒子結婚,不是你朋友結婚,請問沒有朋友會影響你兒子結婚嗎?應該不會吧?結婚在中國來說,屬於人生的頭等大事,也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不在於參加婚禮的人多不多,而是在於這對新人能不能夠真心相愛白頭到老?結婚以後能不能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過日子,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其實自領到結婚證那天起就已經是夫妻了,婚禮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在過去那個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年代,就拿我父母那輩人來說吧,別說舉行婚禮,連個婚紗照都沒有,就那麼簡簡單單的把婚結了,頂多老少爺們湊一塊喝個喜酒就不得了了,然後抓幾把喜糖往空中一拋,往地上一撒,讓孩子們過去搶,窗上再掛個大紅囍字,這就算把婚結了,就這麼簡單。卻能相守一輩子,雖有磕磕絆絆,但初心未變,那就是再苦再難,也要將愛情進行到底,永不變心。

現在結個婚,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忙活,開始張羅,把需要請的人,誰跟誰一桌,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給人的感覺更像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熱鬧而結婚,為了面子而結婚,當然還有其他目的,反正該請的不該請的都請去了,反正不賠錢,都得拿紅包禮金,份子錢那是必須的,以至於有的人在背後調侃說,哎呀,又下來罰款單了。反正本來中國人就喜歡熱鬧,親朋就位,高朋滿座,人越多越壯觀顯得越有面子。

而且現在過於程式化,家家戶戶都是那一套,都被同化了,看到一家你就知道另一家是什麼樣了。我在家躺床上就知道周圍有結婚的,因為現在結婚流行請鑼鼓隊,咚咚鏘,咚咚鏘的,正如宋丹丹在小品中所說的,那傢伙,那場面那是相當大呀!那陣勢,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把婚禮搞得熱鬧一點也無可厚非,人生不過一次,(當然也有結好幾次的,之所以解釋一下,那是因為此處是個漏洞,有的噴子專門找這樣的漏洞,然後說,誰說結婚都是一次?還有結好幾次的呢,所以像這種人,看文章不看內容,只喜歡挑字眼。)但是在興師動眾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攀比成風的今天,更應該提倡簡簡單單平平淡淡,要引導年輕人崇尚極簡主義,不然只會助長攀比之風奢靡之風,把一個單純簡單的婚禮搞得變了味道,搞得烏煙瘴氣,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俗氣,有些當地土豪甚至成了向親朋好友父老鄉親炫富的舞臺,藉此機會大炫一把,所以年輕人不要被某些不良的社會風氣牽著鼻子走,被帶進溝裡去,畢竟“婚禮”,婚在前,禮在後,典禮圖的是一時的熱鬧,而婚姻應該是永恆的幸福。當年謝賢的婚禮,是何等的豪華何等的氣派,現在“拉姑”又變成了誰的太太?王寶強的婚禮又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體面,最後也架不住馬蓉的背叛。



海島鵝卵石


先舉個真實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例子。

一個同事,平常喜歡喝大酒,也不大跟誰來往,一次給老母親辦壽宴,就擺了十桌酒席,來的人卻只有六桌,場面很尷尬。

堂兄,夫婦倆工作不錯,但倆人喜歡恬淡的生活,不出去應酬,所以朋友少,兒子結婚的時候,就沒有大操大辦,選擇旅行結婚,皆大歡喜。

兩個人,兩種結果,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操辦婚禮還是不操辦婚禮,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是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決定了日後選擇操辦與否。

我的堂兄,夫婦兩在當地的事業單位,工作都不錯,按常理,出去應酬,廣交朋友,沒啥問題,很多人也樂意與他們交往,但是兩口子性格安靜,不喜歡熱鬧,幾十年就跟幾個要好的朋友、兄弟姐妹、親戚來往聚會,兒子也跟他們一樣,喜歡學習,考上了一所211大學,女朋友是大學同學。

兒子結婚時候,堂兄跟兒子、親家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巧的是,親家、兒子也不喜歡操辦,小兩口高興出去旅遊結婚。

我的一個同學,打工,收入不多,但是每天都忙啊,忙著隨禮,忙著聚會,為啥啊,他自己解釋說“就為將來家裡紅白喜事人能多些”,這就是他忙的目的。

的確,家裡孩子結婚,人來了不少,人氣也旺,但自己家日子過的卻是緊巴,孩子也沒出息。

這是每個人的選擇,生活有時候,只能讓你有一種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二、雙方合辦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縮小規模。

現在舉辦的婚禮的潮流是雙方合辦,一是人多顯得熱鬧、增加人氣、婚禮也氣派,對講究排場的人來說,再好不過,人有面子,雙方親家近距離接觸,增加感情。

二是少麻煩,尤其雙方新人、雙方家長,不需要再折騰。雙方加在一起,總也有幾十桌了,算算,也不算少了。

但這隻適合雙方在本地,或者距離不遠。一個在東北,一個在深圳就不會這麼辦,只能分別操辦。

明知朋友不多,來的人少,還不能合辦,怎麼辦?

我的一個朋友,就做的很好。

他選擇我們當地一家最豪華的酒店,一個大包房,放幾張大桌子的那種,包房有個小舞臺,而且,點的菜都是很昂貴的,雖然人數不多,但顯得很隆重,兒子、兒媳婦、親家都滿意。

第三、轉變孩子觀念,不強求,不強辦,多給孩子更有價值的禮物。

大操大辦還是簡單辦,這還是一個觀念的問題,據說李嘉誠兒子結婚,只通知了非常少的一部分的人,低調結婚。像李嘉誠這樣的富豪、政要、名人為孩子舉辦簡單婚禮,數不勝數。

人家有能力大辦風光的婚禮,都沒操辦,如果自己沒有能力,還強行操辦,那隻能其取其辱了。

我的同事,離異,退休後,有一天通知我們去參加她女兒的婚宴,平常呢,這個同事也不大會為人處事,做事還不講究,告訴我們了,考慮到她自己這麼多年帶孩子,也不容易,就去參加了,我作為客人,都覺得坐不住了,總共就來了三桌人,不大的飯店,空空蕩蕩。女兒、女婿滿臉的失望,我看著都心疼。

這麼辦,還不如不辦。

就直接跟孩子解釋情況,估計孩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人情世故也應該懂了,應該能理解父母的難處。會支持父母的決定。

但也不能就這樣算了,為了孩子的理解,多給孩子些財物補償一下,就皆大歡喜了,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最為關鍵的是,多拿錢,哈哈哈。


不鏽鋼剝蝦器 實用剝蝦鉗開蝦器剝殼皮皮蝦小龍蝦廚房小工具

已售455件

精選聯盟

¥14.9

¥48

去看看


老張眼裡的人世間


我的情況與你十分相似,相交朋友不多,有下面幾個原因,一是我不是本地人,學校畢業分到目前的地方工作,相隔老家很遠,與原來的親戚朋友來往不多,只與一些直糸親戚有往來。二是原單位破產,同事四分五裂,聯繫慢慢疏遠,來往少了。而小孩又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兒媳與小孩也不在同一個城市,親家家裡又在農村。所以參加小孩婚禮的人也不多,只有做小孩工作,旅遊結婚,旅遊完後,請幾桌要好的親戚朋友聚一下,以示祝福。

我一表姐夫是一個縣局級幹部,兒子在省裡部門工作,當時他兒子結婚連婚禮都沒舉行,就是兩家在一起吃個飯,現在小倆口生活十分美滿。

其實,舉不舉行婚禮不是十分重要。


幽蘭獨賞


我家也這種情況,我們剛開始在機關,機關每家每戶辦喜事,都挨家挨戶請我們。

十多年後調離機關,新地方人不熟悉,就沒有幾人請我們吃喜酒,我兒子結婚也沒有多少賓客。

我們這邊是男方女方一起辦,一般兩邊親戚朋友加在一起都有二三十桌。

我家兒媳婦是北方人,所以只有男方的親戚,人更加少了。

兒媳婦不同意旅遊結婚,只能辦婚禮,也是人少。


lz醉明月


中國人都被所謂的面子害死早晚!即便婚禮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試問裡面有多少是有過命交情的?婚禮程序繁瑣勞累,禮節還多!我堂哥的孩子結婚的時候,我們那邊有風俗,女孩家要有一個長輩過來送親,男方家會有一桌人陪著,婚禮還沒結束,堂哥的親家過來不依不饒,說怠慢了他們那邊來送親的人,大喊大叫,高高興興的婚禮弄得都不開心!最好去旅遊,或者兩家一起吃頓飯,過日子給自己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崔姐的日常生活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比較簡單,人少也沒啥關係,至親到就行了。我老家北方農村的,也是今年結的婚,我爸的意思就是不想辦,因為父母年齡大了,我們也不在老家,別人來的是人情,你是要還的,以後家裡沒個人也麻煩。我是比較贊同的,老婆那邊呢岳父當點小幹部,為了考慮面子那邊可能大一些,我家這邊就是宗族和姑舅姨這些親戚熱鬧熱鬧,以前送出去的也不要了。

時代不同了,大喜事不要搞的那麼糾結,全家開心,小兩口滿意就行了[大笑][大笑][大笑]


小酒咚鏘


我們家就是長年在外頭打工10多年了,老家親戚朋友來往很少,只是過年回家聚一下,感情也淡了,在外地也沒幾個朋友,居無定所的人家也不願意和我們有多少往來,兒子15上初中,等兒子結婚時候怎麼辦呢?想想都愁人,各位大神們說說你們的觀點,謝謝


文泉16哦哦哦\n


幾個朋友也是朋友,只要是真心實意的好朋友加上幾個好親戚也是一桌開心筵,戀愛婚姻是兩個人的世界,拿出力所能及的錢讓兩個年輕人出去遊山玩水給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是件多麼開心快樂的事,將來我兒子娶媳婦我就會拋開所有不必要的顧慮和浪費鼓勵他們去旅行結婚的。


聽雨41336


告訴你一個秘密,多少一點關係的同事或朋友,夫妻倆人分別發微信、發短信、打電話、下請帖,大多數人礙於面子是會赴約的。中國人的心理,人家夫妻倆那麼熱情,我不去真的不好意思,又不是差那麼點錢。當然,肯定不會全部赴約,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就不錯了。


老海樂樂


沒有多少朋友已是事實,再找原因已是無濟與事,怎麼辦才是當務之急。

朋友多有朋友多的辦法,朋友少有朋友少的辦法,這是常識。朋友多小辦顯得小氣,讓人瞧不起,朋友少大辦顯得無知,同樣讓人瞧不起,而且還要遭受費用浪費的損失。所以,只有心中有數,才能恰到好處。

辦婚宴是彰顯人氣的一種方法,但並不是唯一的方法。這裡的關鍵是怎樣看待和認識此類問題。移風易俗,喜事新辦,人少將婚要辦得簡單些,精緻些,歡快些,同樣不失為莊重、熱鬧、有情調(趣)。因此,首先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和標準問尤為重要。

同時,也要做好晚輩的工作,不要自已困住自已。教育他(她)們不要刻意求大求全,堅持移風易俗從我做起,全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家人其樂融融過日子比什麼都好。務真求實,同心合力,婚宴小些同樣令人終生難忘。

相反,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也去追求大而全,既不明智,也不現實,而且還給人一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不好印象,那又何必(苦)呢?!

複雜問題簡單化,自家的事自已做主,瞻前顧後、左顧右盼的結果往往失去自我,給人留下笑料,給已留下懊悔。婚宴無定規,可大可小,可繁可簡,大(繁)無止境,小(簡)無盡頭,隨(順)心就好。煩惱的朋友,自信起來吧,美好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