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賭毒起家,從小乞丐到富可敵國

黃賭毒起家,從小乞丐到富可敵國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這個小杜,指的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的名頭,就算是年輕人,也應該有大半都聽說過。他曾是舊上海青幫三大亨之首,曾經控制了上海灘的黃賭毒。這些年呢,他又突然躥紅,網上的歷史鉤沉經常有他的故事,如何重情重義、一諾千金:

抗戰時,居然帶著小弟們打日本。人生要走到最後了,又和京劇名伶孟小冬完婚,還演繹了一段愛情傳奇。有一種“這個大哥不太冷”的感覺。

更有甚者,把他比作:上海灘教父。

杜月笙被稱為“三百年來青幫第一人”,甚至是黑道以來的第一人。

一、 從塵埃裡到富可敵國,蔣介石也得給他送匾

幾件事,就能勾勒出杜月笙什麼樣:

1. 他出身低微。

兩歲喪母,5歲喪父,8歲時,連他繼母也被人拐走了。他變成了小乞丐,14歲流落到上海街頭,有點錢就賭就嫖,甚至騙,還加入過類似傳銷組織。非常低微,可以說低到塵埃裡。

2. 他的崛起。

從前,杜月笙在黃金榮那兒做事。有天黃家丟了包煙土,杜月笙要了一支槍就追出去了。賊一看知道壞事了,趕緊上了一輛黃包車想逃。杜月笙沒搭理賊,徑直跟搭賊的車伕說:“我知道這裡沒有你的事,但請你幫個忙,把車子拉到同孚裡黃公館,我賞你兩隻洋”——看看,當時杜月笙才20歲出頭,就知道先拉攏車伕,建立統一戰線,避免自己被孤立,不好收場。

車伕當然想要獎賞,調頭跟著杜月笙往回走。賊開始求饒,杜月笙問:“你是隻想保命,其他都不要是吧?”

賊趕緊說:是是是。

杜月笙說:“那跟我回去,橫財是發不成了,命總歸有的。”看對方有點將信將疑,又說:“放心吧,你什麼時候聽說過黃公館裡做過人呢!”

就這樣,杜月笙成功把煙土和賊帶進黃公館。賊當然沒被做掉,被痛罵了一頓,放走了。

看,他初出茅廬,就幫老闆辦了件大事,從此成為黃家最器重的人。

青幫三大亨老大黃金榮。49年之後居然敢和人民政府叫板,結果……發配掃廁所。

3. 杜月笙靠黃賭毒發家,而且和軍隊一起販毒,軍隊甚至經常搞戒嚴,掩護他販毒。

4. 他是個實業大亨,幾乎什麼行業都插一腳,一度控制了六家交易所,還開銀行,他的航運公司能壟斷長江航運,至少看上去富可敵國。

5. 上層社會非常認可他。杜氏祠堂開張那天,大上海就跟過節似的,中華民國裡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大人物,即便不到場也得送塊匾。你看名單嚇死人:蔣介石、徐世昌、段祺瑞、張學良、吳佩孚、張宗昌、何應欽、顧維鈞、孔祥熙、于右任……對了,甚至還有班禪大師。嘉賓隊伍有5000多人,前頭是英國巡捕騎馬開道,觀禮群眾10萬人。

杜氏祠堂落成那天,上海大街上的儀仗隊,第一塊匾就是吳佩孚題的。

這個排場,自有黑道以來,從未見過。

6. 杜月笙義薄雲天。只要有人求助他,要錢給錢,要關係找關係,從高官顯貴到文化名流到販夫走卒,他這點可以和水泊梁山的宋江媲美。所以青幫弟子幾萬人,隨時願意給他賣命。

7. 他政治正確。淞滬會戰的時候,杜月笙讓青幫弟子幾萬人,跟日本人死磕。連國民黨正規軍撤退,都是青幫弟子掩護的。他還把航運公司的十幾艘大輪船都鑿沉了,沉在長江裡,阻止日本人進攻。後來跑到香港,堅決不和日本人合作,組建鋤奸隊。

所以,不管你持任何政治立場,都不能否定,他大節不錯。

8. 杜月笙重情重義。杜月笙晚年想舉家遷往法國,那時候“冬皇”孟小冬已經進了杜公館,沒名沒分地照顧他很久了。孟小冬平時寡言少語,但這時她淡淡問了一句:我跟著去,算丫鬟,還是女朋友呢?

杜月笙立即意識到必須給人家一個說法,就從病榻上掙扎著起來和孟小冬完婚,簡直就是瓊瑤的愛情故事。所以啊,這個大哥不太冷。

9. 他燒掉了別人的欠條。晚年,他當著子女的面,把別人給他的欠條一張張燒了。又跟子女講道理說:我不希望你們將來去跟人家要賬。他欠著你的,你不要他還念你個好,將來有困難,人家該幫還是幫。你要是要賬,也不一定要得回來,沒準還有殺身之禍。

10. 他嚴格教子,尤其重視教育。每隔段時間,杜月笙就要檢驗子女的成績,絕對不許他們染上惡習,鴉片和妓院尤其不能碰,敢去,看腿不給你打斷!

二、十個杜月笙,其實在打架

瞭解杜月笙,大概就是上面這麼十個角度。當然,杜月笙被大家知道,和雞湯也有關係。有一段話說:第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第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第三等人沒本事沒脾氣;第四等人沒本事有脾氣。是不是說得很有道理?對照看看,你是幾等人?

評價杜月笙的角度實在太多。上面十個事實,說的都是杜月笙,但十個杜月笙其實在打架。

就說鴉片這件事,你讓子女絕對不能碰,但你搞黃賭毒賣鴉片害了多少人?

你說他同情底層人民,但“四·一二”政變的時候,他帶著青幫弟子殺起工人來眼都不眨,把工會領導人汪壽華生生給活埋了,人家工人也是底層啊!而且汪壽華還是你青幫的人啊,按輩分杜月笙得管人家叫一聲爺叔,你殺汪壽華,是欺師滅祖啊。

對杜月笙最主流的評價呢,是他一生都在洗白,而且極其偏執甚至變態地洗白——他穿衣服,永遠一身長衫,無論三九還是三伏,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的,就是不想讓人看到他胳臂上有紋身。

他為了洗白不計成本,看上去富可敵國吧,但對人也有求必應,基本是個過手財神。到最後他要分遺產了,全家人都好奇老爺子到底有多少錢,發現就十萬美金——洗白洗到最後,幾乎就破產了。

可是,我覺得光用洗白這個維度評價杜月笙,總覺得哪裡不對:你把他說成黑社會是臉譜化,但說成洗白,也有點臉譜化了。

那麼,如何解釋杜月笙呢?

三、杜月笙和梁山公明哥哥還挺像的

我們找一個參照系,科學實驗經常用這種方法,這個參照系就是水泊梁山的宋江,可能有人覺得,兩個人風馬牛不相及啊,但仔細想想,還挺像的。

我們看宋江的經歷,他有原罪——怒殺閻婆惜,臉上被刺了金印,成為一個配軍,也是終生恥辱,這點和杜月笙很像;

義薄雲天,仗義疏財,大家只要見到宋江,咕咚,先跪地上磕三頭,驚呼一聲,“原來你就是公明哥哥”;

甚至他們在黑道理的行事方式也很像,杜月笙認黃金榮當大哥,雖然這個大哥很平庸很無腦,但他一直到死都不背叛。宋江對晁蓋也這樣啊,即使風頭蓋過大哥,但一直尊重大哥,直到大哥死去;

當然,兩個人最像的,就是看上去好像都在執著地洗白。

晁天王一死,宋江就把聚義廳改成忠義堂。“聚義”好理解,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塊分銀兩,跟青幫大佬黃金榮、張嘯林一樣。忠義就不同了,對皇帝才叫“忠”,“忠”排在“義”字前頭。

高俅被抓到山上,林沖恨不得把高俅剁成肉醬,但宋江生生把高俅放了,把林教頭氣得吐血而死;

被招安之後,又徵方臘,梁山好漢死的死殘的殘,都是因為宋江要忠。宋江為什麼這麼做?用他自己說的話,要讓朝廷把臉上的那道金印給去掉,不想看著弟兄們死了之後,別人指著墳地說,這是個賊。這就是洗白啊。

四、“蔣先生就是就把我們當尿壺啊”

但他們最後洗白了嗎?宋江肯定沒有,打完方臘就被朝廷毒死了——還是個反賊,還是黑社會;

杜月笙好像洗白了,但又好像不是。用他自己的話說——“蔣先生就是就把我們當尿壺啊,用的時候拿出來,不用的時候,就放在床底下,見不得光”。就是到現在,我也不認為他被洗白了。你看看,稍微深度一點的寫杜月笙的文章,是不是都在說,他是一個“致力於洗白的人”,還是青幫大佬,黑社會啊。

杜月笙有個著名的泥鰍鯉魚理論。

他跟一個有文化的朋友說過:我們倆不一樣,你原來是一條鯉魚,修行500年跳了龍門,變成龍了。而我呢原來是條泥鰍,先修煉了1000年變成了鯉魚,再修煉500年才跳了龍門。倘若我們倆一起失敗,那你還是一條鯉魚,而我可就變成泥鰍啦,你說我做事情怎麼能不謹慎呢?說得真好。

可你不覺得,無論宋江還是杜月笙,你再是老大,你再人上人,但你也還是還是草莽。甚至,很多人看他們,你還是泥鰍。為什麼?他們這麼拼,還是這樣的結果?

我試著給出一個答案:兩個人都是情商智商極高的人,都是按既有價值觀來塑造自己,約束自己,甚至害了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讀他們的故事,會有種痛心疾首的感覺。但這又是他們的宿命,當你臉上一旦刺了金印,做了無法磨滅的壞事之後,再怎麼向主流價值觀臣服,都是徒勞的。想洗白,只有一個辦法:

推翻現有價值觀,重新塑造一個價值觀。

20世紀有這個本事的真不多,孫中山先生是一個:你們那套,我不要,我有新的。老子就要打翻你們舊世界,用我那套價值觀建立新世界。

這種人傑,一百年才出倆,還得生逢亂世才蹭蹭見風就長,擱我們現在太平盛世的,倒無處安放了呢。放哪兒都不合適……自己找位置就更糟了……

另外我其實覺得有點可嘆:明明是一個影子,卻總想立在陽光之下,這是永遠不可能的,這也就是杜月笙人生永遠脫不開的糾結所在。

普通人如你我,就別做黑幫大佬的夢了,看看黑幫大佬的片子倒是可以,學點人情的剔透和世事的練達,夠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