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今天我們要講解一位貪官的故事,他在貪官界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影視劇中的他被強行“洗白”,化身幽默的使者,但真正的他到底是什麼樣呢?請大家繼續往下看。

一、富可敵國,未免一難

和珅初為官,精明能幹,精通詩詞歌賦,辦事幹淨利落,善於理財以及揣摩人的內心活動,特別是乾隆皇帝的心思,是當時最優秀心理學專家。

對於和珅的評價,除了歷史記載,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形象了,總體來看,世人對他的印象,更多的是“貪”。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其為官一生,所斂錢財高達八億兩到十一億兩白銀,未算其黃金、古玩、珍寶。

算之,可超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富可敵國。

據說,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出遊,晚年間好大喜功,自詡明君。

和珅便常察言觀色,投其所好。

據說,乾隆曾多次下江南巡遊,花銷巨大,和珅每次都幫皇帝解決的出遊的花銷。

因此,他深得乾隆的喜愛,成為乾隆帝的惟一心腹和代理人,一直受到乾隆皇帝的庇佑,在乾隆的保護下,經久,權利日長,私慾隨之膨脹。

嘉慶登基後,雖為皇帝但無實權,且和珅時而向太上皇讒言,並安插沿線在嘉慶帝的身邊。


嘉慶念和珅受太上皇庇佑,於是冷眼旁觀,處處唯唯諾諾,一切尊太上皇旨意,為麻痺和珅,還批評反對和珅的人。


嘉慶二年,和珅成為軍機處領班人物,權力又進一步增大。


而太上皇的身體每況愈下,國之大權實際上就是在和珅手裡。


在乾隆死了十五天後,早已對和珅深惡痛絕嘉慶帝伺機而動,賞了他一塊白綾自裁,自此妻兒悲慘,家族沒落。


二、因其重情,妻妾情義相隨


和珅是一個重感情的人.


其髮妻馮氏,是他的恩師的孫女。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和珅幼年失去雙親,三歲時,其母難產而死,七歲時,其父因病而終。


未發達之時,得馮氏爺爺教育、資助之恩,令他感激涕零。


發達後,即使妻妾成群,仍對她情深義重。


馮氏病重之時,和珅投入了大量錢財,為舉行祈福活動。


在馮氏病中,他幾乎天天陪在床邊,細心照顧。


馮氏死後,他命令馮氏住所維持原樣,不讓任何人進居,保持對她的憑弔懷念。


由此可見,雖然他是一個貪官,但情深義重,也是由於他的重感情,在他死後,他的妻妾相繼隨他而去。


比如,和珅最寵愛的吳卿憐和豆蔻。


吳卿憐是名動江南的蘇州才女,曾經兩次改嫁。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原本她是甘肅布政使、後任浙江巡撫的王亶望的愛妾。


在乾隆四十六年,甘肅發生了冒領賑災錢糧大案,王亶望虛報數百萬以上旱災,因此和時任陝甘總督的勒爾謹等20多人一起被處死,家庭財產一併被抄沒。


此時,和珅看上了吳卿憐,不料她被侍郎蔣錫買去了。


蔣錫聽說之後,為巴結和珅,於是忍痛割愛,把她奉獻給了和珅。


吳卿憐到了和珅府中後,因為聰明伶俐,和珅便將家中的內務都交由她打理。


當和珅因擅權納賄、貪贓枉法,網羅親信,禍國害民被嘉慶下令自裁,被抄家時,吳卿憐嚇得六神無主,悲痛欲絕,連夜寫下一組自訴之詩。


在和珅自殺兩天後上吊而死,隨和珅而去,年僅30歲。


另一位小妾,豆蔻原本是江南的一名風塵女子,是揚州富豪汪如龍在和珅陪同乾隆下江南遊玩時獻給和珅的。


豆蔻也是一位才女,長得漂亮且富有才華,甚得和珅喜歡,作為回報,在和珅的力薦下,汪如龍成為了兩淮鹽政使。


在得知和珅死後,她也悲痛欲絕,當即做了兩首七律詩,藉此懷念和和珅的點點滴滴,繼而從樓上跳下,墜樓而亡,為和珅殉情。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除了這兩位,其他的妻妾,同樣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往日奢華安逸光景不復存在。


三。福也其父,禍也其父


據歷史記載,和珅財旺卻家丁不旺,只有兩子一女,且次子出生不久後夭折,只剩一兒一女。


和珅對孩子寵愛有加,但也希望自己得到的財權地位世世代代保持。


他總想把自己的孩子與皇室聯姻,以便儘早地把“愛新覺羅”氏的清朝通過血緣關係的改造逐漸變為“愛新覺羅”氏與“鈕祜祿”氏兩家共同的清朝。


其長子豐紳殷德,在五歲時被乾隆皇帝賜予此名。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豐紳殷德一生以他的父親和珅之死分為兩個階段。


和珅在世期間,他享盡榮華富貴。


由於長相眉清目秀,乾隆皇帝打算把自己最喜歡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嫁給他,因此,和珅更加疼愛他。


從此,他也變成了和珅與乾隆皇帝的聯繫的一個重要紐帶。


和固倫和孝公主結婚後,曾擔任官御前大臣、護軍統領兼內務府總管大臣以及總理行營事務等。

他曾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新皇帝上臺後被賜死,成為一代傳奇


與固倫和孝公主育有一兒兩女,兒子出生後不久便夭折了,只剩兩個女兒。


和珅死後,嘉慶帝免去了他一切的職務,本應該與其父親和珅做伴,由於固倫和孝公主的幾番哭訴,嘉慶帝想到這是自己的妹夫,還要保證他的衣食無憂,僅僅削職為民。


削職為民的他開始體味到世態炎涼了。


嘉慶八年,固倫和孝公主府的長史奎福向內務大臣溫布指控他,說他有“演習武藝,謀為不軌,並欲害公主,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三項罪狀”。


於是,經過嘉慶帝審查,前兩項罪狀純屬誣告,對於第三個罪狀,豐紳殷德供認不諱。


因此,嘉慶帝諭示道:“……實系奎福因革去長史心懷怨恨,捏詞誣控,今愛書已定,豐紳殷德並無謀為不軌之事。其罪狀在和將侍妾帶至墳園,於國服一年內生女,實屬喪心無恥,令其閉門思過,如此懲辦已是敬幸,其他俱屬輕罪不議。”


三年後,嘉慶帝下令為其升官,派遣到烏里雅蘇臺(今內蒙古),妻子不能跟隨,他隻身前往,在那的第四年,生活抑鬱不得志,色氣太重,身體受傷,年僅36歲的他就死了。


據正史記載,和珅女兒嫁給了康熙皇帝的玄孫永均貝勒,在和珅死後,也是抑鬱不得志。


妻兒皆因和珅而亡,直系血親也未曾存活一個,生前雖繁華相伴,但結局過於悲慘,這也告訴世人,貪慾要止,否則終究害的還是自己和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