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後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零食有哪些嗎?

淡淡de清香


那時沒有什麼高端小食品,但是就是餅乾,桃酥,糖果,冰糖葫蘆,冰棍,都是我們心愛的“高檔奢侈小食品”,冬天,凍蘋果都是我們的最愛!想想滿滿的回憶,雖然沒有現在琳琅滿目的小食品,但是,那時,我們卻非常快樂!!沒有任何煩惱!


孤島狼哥2049


我六零後,與七零所處的時代差不多,要問我們哪時小時候吃的零食有哪些?我想;各地因生話習慣與飲食習的差異肯定有所不同,還有哪時城鄉差別很大,城市長大的與農長大的也肯定有差別,我就講講哪時我們這兒的農村小時候吃過哪些零食;我們哪時小時候如與現在相比,可以說沒什麼零食可吃,哪有現在這麼豐富啊!但好在也用不著擔心吃到拉圾食品、三無食品什麼的。那時的零食雖然少,可全都是原生態哦!現在很難吃到哪樣的食品了!我記得小時候吃的零食大致分兩類;第一類是要用錢才能到供銷社才能買到的,並且一個人民公社只有一家供銷社,並且品種就兩三種,分別是水果糖、餅子、餅乾,但一般的時候是吃不上的,除非逢年過節。第二類就是家裡產的及山上野生的原生態產品了,因此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種類的零食,現在回憶起來也是滿豐富的哦!家裡自產的主要有;包谷花、米花、苦蕎粑、燕麥粑、甜蕎耙、燒土豆、煮土豆、包穀甜酒,黃耙;另外就是自已家房前屋後產的水果、乾果也當作零食了,如:核挑、板粟、挑子、李子、梨子、花紅、蘋果等。除些之外不同的季節山上都有很多的野果實也被當作了哪時候我們的零食,可多啦!記得春天的時候小茅草發芽我們就去抽茅針吃,記得還很香。到了夏天秋天,天山上能吃的可就多了!有野生的草本白草莓、紅草莓、有木本的騰本的白草莓、紅草莓、黑草莓;(我們這邊把草莓叫“泡爾”),另外還有野生箏子、救兵糧、老母去、八月瓜、楊桃(野生彌核桃)等等,真是數不勝數。不知道差不多與我同年的你們小的候的零食是什麼?我想肯定值得回憶吧!


雲上智者


這個問題回答回答滿有意思,滿滿的童年記憶。每個時代的零食都能勾起一代人的記憶。

我記得小時候我媽有個餅乾桶,裡面會放糖或者其他零食。我小時後總是搬一個椅子,站在椅子上偷偷拿零食。

1.大白兔奶糖

我小時後特別喜歡吃糖,總是偷吃。牙都吃壞了還吃,我媽把糖桶放高避免我吃糖,我還是可以搬椅子偷拿。因為這樣,我小時候一直是在牙疼中度過。本來我是個小胖妹,後來一吃飯就牙疼,終於變苗條了。哈哈,想減肥的妹子要不要試試??

2.寶塔糖

這是一種打蟲藥,物資不足的年代我們小朋友都把它當糖吃。一群小朋友拿著土豪顏色的打蟲藥,自以為很牛的樣子,其實都是一堆傻瓜蛋。

3.果丹皮

又紅又亮的小卷,酸甜有嚼頭。其實就山揸。現在還有賣的呢。

4.麥乳精

麥乳精營養豐富、顆粒疏鬆,用水衝調能夠散發出撲鼻的香味,當時好像價格不便宜的樣子。我經常用勺子偷偷幹吃,也偷偷幹吃奶粉。哈哈。看出來我小時候就是個資深吃貨。

5.北冰洋

1982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桌子上擺放的是北冰洋汽水,北冰洋汽水是北京市本地生產的桔汁味汽水,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51年。童年的夏天,小賣部的門口常常擺著它。

6.牛皮豆

小時候握著幾毛錢去小賣部大采購時那就是天下鉅富的感覺,還記得小時候對小夥伴說“跟我去趟小賣部不?”,“不去!”,“買好吃的分你一半”,“走!”,用小零食來勾引小夥伴簡直是屢試不爽。我們一群小破孩一人騎輛大大的不知道被我們摔過幾百次的破自行車,神氣活現的衝去消費,真是牛氣沖天的樣子。

牛皮豆廣受歡迎,好吃便宜。非常適合我們。

7.水果糖

橘子糖、雙喜糖、大蝦糖、哈密瓜糖.....

現在想想小時候雖然苦點,但我們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回憶起來就是滿滿的幸福感。

8.高粱飴糖果軟糖

據說高粱飴1948年就有了,歷史悠久。反正不管哪個年頭開始的吧,它的確滿足了童年我的嘴巴。

9.無花果、酸梅粉、濟公丹

小賣部“三巨頭”:無花果、酸梅粉、濟公丹

雖然其貌不揚包裝簡單,卻有著酸甜爽口的治癒味道與同樣治癒的價格,這也是它們吸引小朋友們掏腰包的兩大殺器。

10.爆米花

這種爆米花絕對可以列為人類零食史上經典大發明之一。黑黑的爐子,編制袋,操作的人也相當的牛氣,搖爐子,看壓力錶,最牛的就是最後出國時 腳一蹬一踹,隨著那個巨大的響聲。黑黑粗糙的鍋中蹦出香甜潔白的米花。在等待米花出爐的過程中,小朋友都好奇的左看右看,過程中充滿樂趣。

而隨著生活越來越精緻,我們也越來越難以在街邊守候一袋原始粗糲的爆米花了。但這樣的爆米花在我捫記憶的最深處,充滿甜蜜的快樂。

11.大大泡泡糖

12.烤紅薯

對於70後來說,烤紅薯莫過於是最熟悉的一種零食。現在我家那邊偶爾還有看到。這個應該是幾代人的零食。

記憶裡那必須是大鐵桶烤的,老遠就能聞到甜膩的香味。


燁子媽媽的私房菜


我小時候的零食可多了,我嘴饞,再加上學校門口老有推車賣的,父母給的零錢都花這上了。那時候零食品種多說都說不完,我挑主要的給你說幾個。

1.糖稀。就是類似下圖的這個粘乎乎的皮糖類的玩意,用麥芽糖作的有點微黃的顏色,香甜可口,上面放倆小棍,1分錢一個,我那時上三、四年級放學老買,一邊用小棍絞著玩,一路吃著走回家去了。我媽老說我,別老吃牙疼。可我抑制不住嘴饞買過好多次。

2.蜜桃精。這個也是甜的,小女孩買的多。包裝是一個5乘8釐米大小的塑料小袋,上面印著水蜜桃水靈靈的樣子看著特誘人。裡面是甜甜的小面兒,放了一個塑料小勺子,可以用勺舀著直接吃,也可以沖水喝,沖水酸甜酸甜的。

3.爆冰。這個現在可沒有賣的了,味道類似汽水,但是沒有汽兒,就是一袋桔子水,味兒和現在的橙汁差不多,但沒有橙汁甜,還是簡易的塑料袋包裝。街上總有老爺爺推著個賣冰棍的小箱子,裡面肯定有冰棍和爆冰。這個爆冰剛拿出來的時候,還凍的硬梆梆的,著急喝的用手使勁捂著,好讓它快點化,然後咬開一個小口用嘴使勁吸,吸的呼嚕呼嚕的,哈哈哈。那時候夏天出去玩,這個爆冰可是主打的飲料,和現在的可樂一個地位。

4.大大泡泡糖。這個是名氣最大的零食了,味道甜的,又有咬頭,放在嘴裡嚼呀嚼的。然後吹出泡泡來,比賽看誰吹的大。有淘氣的孩子還用手去戳別人的,結果互相戳起來了。

5.華豐方便麵。這個其實不算零食,但那個時候剛出來,很多人都當零食吃。隔著包裝把麵餅捏碎,再打開把調料撒上,一口一口的,香脆可口,吃的好開心。煮的時候都沒幹吃好吃。

你這個問題提的好,讓我想起了童年有那麼多好吃的零食,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多好,真想回到從前呀,既然不可能,還是過好當下吧。


開飯樂


這個問題一下把我帶到了童年,那個時候家裡窮,根本就沒有什麼能用的零花錢,1毛一根的冰棒,3毛的雪糕,校門口,一毛錢,用張紙墊著,一點海帶絲,有的是辣蘿蔔乾,有的是千張絲,有點辣的那種,一邊走一邊吃,再就是糖稀,兩隻手不停的攪動,一直攪動到糖稀的顏色發白就往口裡放,還有好多好多種吃的,那個時候共同的特點就是便宜,學生嘛哪有錢買呢,有吃的就很開心了


老K廚房


70後最喜歡的零食作為我個人來說,就喜歡的多了,核桃花生糖,烤土豆,紅薯,自己掏的鳥蛋,最愛的就是五分錢一個的冰棍兒,果丹皮,還有學校門口老人現場買的龍鬚酥,還有爆米花,唐僧肉辣條,最愛喝的汽水兒,還有走親戚拿的餅乾等等,兒時的回憶太多太多了!


快樂哥19801980


那個時代的我們基本上沒有什麼零食吃,每次炸爆米花的人過來後,我都和別人家的小孩子一樣,纏著父母從家裡挖一葫蘆瓢玉米去爆爆米花,那味道可香可好吃啦,晚上睡覺夢裡也會想著流口水。平時吃的最多的就是紅薯條,小時候家裡紅薯多,吃不完就把它蒸熟,切成條曬乾,有時候上學或者是放牛,兜裡總要放幾把紅薯幹,肚子餓了的時候,掏出來慢慢嚼,可以飽肚子。那時候媽媽喜歡把家裡的蠶豆炒熟或者用八角桂皮煮成五香味,冷卻後也讓我們當零食吃,有時候吃多了上課總是放屁,搞得同學們總是笑話我,好尷尬的[捂臉] 記憶最深的就是我們隊上一個知青從城裡回來,帶了一些牛扎糖給我們兄妹幾個,我捨不得吃,晚上捧著糖睡著了,第二天叫哥哥吃掉了,傷心了我一整天😣 還有就是小時候,總有人擔著涼粉從我家門前吆喝,媽媽就會買一砣,把涼粉打成片,拌上紅油、姜蒜米、鹽、陳醋、香蔥,讓我們兄妹幾個一起吃,滑滑的、涼涼的、辣辣的,帶著一點酸味,想起來好韻味!吃的最多的還有冰棍,在學校門口,有人騎著自行車,後面放著一個泡沫箱,用厚厚的棉襖蓋著,裡面裝著冰棍和汽水,冰棍幾分錢一個,汽水兩三毛一瓶,甜入心肺、沁人心甜,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最美味的東西!玉米豐收後,我們喜歡砍玉米杆子當作甘蔗吃,但是收過的玉米已經乾涸,沒有什麼水份,有時候我們就偷偷去砍別人還沒豐收的玉米杆,最後免不了挨父母一頓臭罵。總之,那個時候在農村,也沒有什麼零食,餓了就挖地裡的紅薯在山上烤、摘山坡上的野果子和地裡的嫩豌豆夾生吃,渴了就喝山上的泉水,偷別人家地裡的花生。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更無汙染,也從來沒有捱過餓,想起來甚是懷念!








敬一瓢與美食


我是77年出生的,當我開始記事起最想吃的零食就是:高粱飴。還有就是我媽媽每次上街賣完菜有可能會給我帶回來的油餅、麻團!哇,為了能吃到都會特意在家表現好一點!想想那個時代真是一去不復返嘍!感謝祖國的強大、共產黨的偉大讓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健康管理創客


我71,爺爺是糧食金記(經濟的土話),騎個28,橫粱有個車兜子,趕集回來在院子大門口開始叫我,竄出去摸車兜,花生米,燒餅,腸子(粉灌腸),蘋果或梨。上小學去集上必定一個燒餅夾肉(粉腸的時候多)!老爺子去卋多年,只有夢裡才見[流淚][流淚][流淚]


踏月001


第一種:哨子糖!哨子糖非常可愛,又很甜美,因為糖果之間有個洞,放進嘴巴里含著吹出聲音時可以發出口哨的聲音。

第二種:“唐僧肉”。此唐僧肉是麵粉做成麵筋的食物,那時候跟辣條一樣,賣的非常瘋狂,加上小時候經常看西遊記,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年幼無知的我便等放學時偷偷的去學校小賣店買來吃。

第三種:“南瓜糖”。南瓜糖其實真正的名字不知道叫什麼,那時候因為它長得像南瓜,所以身邊的小夥伴都給它取名為南瓜糖,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製作而成的,只記得每次手裡拿著它吃的時候總是雙手黏糊糊的。

第四種:“花兒餅乾”。也有人叫它彩虹餅乾,名字都以外形特徵而取,上面彩色的部分就是糖花製成,而下面部分就是餅乾了。那時候好像1毛錢可以買2-3個。

第五種:“流動冰棍”。冰棍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冰箱,一到夏天的時候,很多人會騎著自行車在村裡面的大街小巷叫賣著賣冰棍,而且這種冰棍味道也很簡單,就是用普通糖水速凍而成的,一般情況下賣1毛錢一根,要是稍微晚一點,商販子怕賣不完會融化,就會大降價,賣1毛錢兩根了。

第六種:“寶塔糖”。我對這種糖果印象最深刻,每次我身體不舒服感冒什麼的,我媽媽把我帶去小門診看病的時候,醫生一給我打完針就會給我吃這種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