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三國之十二:英雄少年

三國時期少年英雄不少,最搶眼的則是孫策,弱冠開創江東基業。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

中平元年(184年),孫策之父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打黃巾軍,孫策與家人留在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居住。年僅十歲的孫策就顯得異於常人,在壽春結交名士,甚至引起另一位少年即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的欽慕,兩人一見如故。


煙雨三國之十二:英雄少年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前去討伐董卓。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舒縣,孫策應允。在舒縣,孫策結交了很多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都來投奔他。

初平三年(192年),孫堅奉袁術之命攻打荊州,被荊州牧劉表部將黃祖所殺。此時孫策年僅十七歲,將父親孫堅葬在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後,孫策一家舉家遷到江都(今屬江蘇省揚州市)。

初平四年(193年)孫策到壽春找揚州牧袁術,準備討回父親孫堅舊部討伐黃祖為父保守,被袁術回絕。袁術讓孫策去舅父丹楊太守吳景與堂兄丹楊都尉孫賁。當年吳景跟隨孫堅被袁術授予丹楊太守。孫堅遇害後,孫賁接替了他的豫州刺史職務。孫策就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範、孫河一起投靠吳景。

孫策雖然沒有跟隨父親孫堅征戰積累軍事經驗,但他似乎生來就是劉秀、朱元璋那樣無師自通的帥才。孫策招募了幾百人,初次領兵就擊敗了山賊山賊,“牛刀小試”積累了初步軍事經驗。

興平元年(194年),孫策帶著數百人去投奔袁術,袁術這才從孫堅舊部中選出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太傅馬日磾持節安撫關東,看到孫策是孫堅遺孤,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張勳等都傾心敬重孫策,袁術也羨慕孫堅有孫策這樣的好兒子。

袁術許諾孫策攻下了九江郡,就任命孫策為九江太守。結果孫策攻下了九江郡,袁術卻任命親信丹陽人陳紀為九江太守。後來袁術又說孫策攻下了廬江郡,就委任孫策為廬江太守。結果孫策攻下了廬江郡,袁術卻讓他的老部下劉勳擔任廬江太守。本來袁術麾下就嚴重缺乏猛將,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對袁術又忠誠又是萬里挑一的猛將,如果袁術對孫堅、孫策傾心接納,放手孫堅、孫策征討四方,自己有著“四世三公”的社會地位,給他們提供後勤補給與政治支持,誰能說袁術不可以佔據揚州攻佔徐州甚至奪取豫州開創帝業?袁術多次虧欠孫策,自己手下有沒有能戰之將,這不是自取滅亡?

漢獻帝委任的揚州刺史劉繇因為袁術自封為揚州牧佔據著揚州治所壽春,只好在曲阿設立了治所。劉繇趕走了丹楊太守吳景,吳景只好退往歷陽(今安徽和縣)。劉繇還與袁術委任的揚州刺史惠衢多次交戰不分勝負。孫策在孫堅老部下吳郡都尉朱治鼓勵下,向袁術請戰渡江討伐劉繇,說是幫袁術成就大業。

袁術一則對孫策有虧欠,二則認為孫策面對劉繇佔據曲阿,王朗佔據會稽,難以有所作為,也就同意了孫策的請求。袁術表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給了他千餘軍隊和幾十匹戰馬,開始了孫策的傳奇一生。

孫策此時早就名滿江淮,聽說孫策帶兵渡江去進攻劉繇,一路上不斷有人投奔孫策。等孫策從壽春來到吳景駐紮的歷陽,兵眾已發展到五六千人。孫策的好朋友周瑜也率軍趕到歷陽與孫策會合,孫策大喜說,有你大事可成。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從歷陽渡江迅速打敗劉繇,劉繇放棄丹徒西逃。孫策命令朱治攻取吳郡,吳郡太守許貢逃走依附山賊嚴白虎,朱治代理吳郡太守。袁術聽說孫策收復丹陽,表奏孫策為殄寇將軍,還派其堂弟袁胤擔任任丹陽太守,第三次從孫策手上“摘桃子”。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進攻會稽,會稽太守王朗敗潰後投降,孫策以禮相待。彭城人張昭、廣陵人張紘、秦松、陳端,成為孫策的主要謀士。孫策甚至把日常政務都交給張昭,把他看成自己的管仲。這時孫策名義上還隸屬於揚州牧袁術,但此時的孫策早就不是袁術所能約束。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孫策給袁術寫信勸阻無果,孫策趁機脫離了袁術。這時曹操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命他與徐州牧呂布、行吳郡太守安東將軍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陳瑀卻想趁著孫策主力北上時偷襲孫策後方,孫策識破後迅速派呂範、徐逸統兵直撲陳瑀老巢海西(今江蘇東海),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陳瑀往北逃奔袁紹。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派徐琨趕走袁術所派的丹陽太守袁胤,迎接剛從袁術處回來的吳景擔任丹陽太守,並贏得名將太史慈歸順,孫策拜太史慈為折衝中郎將。孫策拜周瑜建威中郎將,這年周瑜二十四歲,人稱“周郎”。年底孫策向朝廷進貢禮品是建安元年兩倍,曹操以天子的名義拜孫策討逆將軍、吳侯。


煙雨三國之十二:英雄少年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隨軍征討。十二月,孫策率周瑜等人攻破皖城,虜獲袁術手下劉勳家人及他們部下的男女親族。橋公兩個女兒國色天香,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兩人也就從朋友關係變成連襟關係。

孫策隨後率軍進攻黃祖駐守的沙羨(今湖北嘉魚縣北),劉表派侄兒劉虎和南陽人韓晞帶領長矛隊五千人趕來支援黃祖。結果黃祖隻身逃走,劉虎、韓晞並兩萬餘部都被殺,孫策繳獲戰船六千餘艘。

建安五年(200年)初,孫策大敗黃祖後東進豫章,派功曹虞翻勸降豫章太守華歆,孫策對華歆奉為上賓。因劉繇病故於豫章,孫策順便將劉繇的靈柩帶回歸葬,並且帶回其遺孤劉基等諸子,得到王朗等人稱讚。曹操當時忙於官渡之戰無力南顧,只好把侄女嫁給孫策弟弟,有為兒子曹彰迎娶孫賁女兒,以示籠絡。

這年四月孫策狩獵時被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伏擊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孫策臨終時把印綬交予孫權,並託孤張昭等人。

孫策千餘人起家,從興平二年(195年)從歷陽渡江到建安五年(200年)初奪取豫章郡,短短五年時間孫策從白手起家到坐擁江東六郡,奠定後來吳國的基礎。可惜孫策不懂得“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如果把太史慈留在身邊哪有遇刺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