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被人在墓碑上吐口水的人

不要做被人在墓碑上吐口水的人


這世界,已經聽不見任何聲音,除了疫情的呼嘯和病弱者的悲鳴。

聽不見風,聽不見鳥鳴,聽不見樹搖動樹,也聽不見萬物破土;我們屏聲靜氣,只關注著一件事情:數字漲到多少了?拐點到來了沒有?

氣溶膠傳播,是不是已經到底?

知道底部在哪,才能夠絕地反擊。


冬天剛剛到來的時候,我們以為疫情不過是鞋子上的灰塵,撣一撣就可以掉了。於是瞞報,於是忙著開會,於是忙著發論文,於是盡情表演,直到全城封禁。

從可防可控,到人會傳人;開始說飛沫傳播,後來眼睛也可以感染;開始說接觸有危險,後來無接觸也被擊中;有些人明明已經好轉,突然間又急轉直下生命垂危,而有些人分明已經感染,卻又毫無症狀……

冠性病毒詭譎神秘、飄忽不定、來去無蹤;連最有經驗的醫生,都不知道它來自哪裡,會如何變異,將會去往哪裡。


認識每前進一步,百姓和醫護人員,都要做出巨大的犧牲。

這一次,人類對於強者的認識被全面刷新:打敗我們的不是有形的巨人怪獸,而是小到無影無形的病毒幽靈;未來最強大的武力不僅是擁有多少軍隊,還包括擁有多少看似弱小、飽受欺負、實則掌握生命科學的優秀醫生。

上海醫療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曾於1月30日分析了抗疫的三種結局:最好的結果,是在2-4周內所有病人治療結束,2-3個月內全國疫情得到控制;最壞的結果是控制失敗,病毒席捲全球;膠著的狀態是,病例數在可控範圍內增長,抗疫過程可能長達半年至一年之久。


已經兩個多月過去,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已經離去,“有光”的信號仍然沒有傳出。


我們還有多少的子彈可以打!?

武漢本土醫生已經堅持了兩月,很多都已感染,未感染的也已筋疲力盡。

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王牌精銳盡遣,各地已經第二批增兵湖北,北上廣深大後方,還留有多少兵力支應本城疫情?

醫護、醫藥、物質,已經變得越來越緊缺,而返城上班的大軍正在歸來,企事業已經陸續開工,後方能否守住,將成為整場戰役的關鍵。

全世界都在為湖北奔走,全中國都在為武漢揪心。


即便這樣,仍然有一些不知好歹之國人,始終在秀各種下線。

武漢百步亭,就算舉辦萬家宴情有可原,可在已經有數十棟發熱的情況下,仍然不顧交叉感染的危險,烏泱泱排長隊量體溫、領菜品;而社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仍然不要臉地稱“發熱與萬家宴無關”、“發熱門棟並不意味著新型肺炎”。

帝都一位退休女士,明知牌友中有湖北返京人員,連著五六天陪著棋牌室打麻將,終於成功感染上病毒;寶坻65歲的第23號病例,從1月20日連續十幾天每天去躥門,出現症狀當天還到女兒家用餐,誓把病毒傳給下一代、身邊人;防疫手段不斷升級的情況下,2月7日正月十四,天津大爺大媽仍然在“大道橋”商場外烏泱泱排隊買湯圓,為了滿足那點口腹之慾,哪管他疫情滔天……

不要做被人在墓碑上吐口水的人

天津大爺大媽排隊買湯圓


仔細觀察,無懼於觸碰紅線的,大多是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退休老同志。

其實不是“中老年人更易感染”,而是這群人更牛逼慣了:竄門是我的自由,排隊買湯圓是我的權利,打打麻將我開心咋了……

虎毒還不食子,自己作死不算,還要讓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處於危險當中。

在未明瞭病毒蹤跡的情況下,防控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一些大爺大媽最先是死活不肯戴口罩,然後是天不怕地不怕要往人堆裡扎,一天不見老姐妹老兄弟就活不了。

就是這樣一群人,讓嚴密的防控形同虛設,並很有可能前功盡棄。對於這類確診病例,有人建議讓他們全額自費,因為他們不是人民,他們是人民的公敵。


個人認為費用事小,感染自己的家人事小,自己作死事小,最可恨的是:他們讓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醫療資源,變得更加緊張。

讓本就已經疲於奔命的醫護人員,更加雪上加霜;讓已經大面積的醫護感染比率,變成難以遏止;讓本可能儘早結束的戰役,變得更加持久漫長。

前方慘烈,後方空虛,保護醫護人員,節約糧草彈藥,降低甚至讓醫護零感染,比某些賤人的命更加重要。

疫情難說見底,戰爭遠未結束,作為後方的老百姓,不給社會添亂,是做人的基本底線。

前方將士正拿命堵槍眼,做一個不被老百姓在墓碑上吐口水的人,並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