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的生長髮育特點有哪些?

黃曉紅果果


生活中,菜心一直是廣大群眾最愛吃的青菜。菜心的生長髮育特點有那些呢?

1、品種選擇

現在菜心的品種有很多,比如說紅菜心、白菜心、四九菜心、青菜心、柳葉菜心等,素以我們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種植條件以及市場需求、市場行情來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種植,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想湖南地區它就比較適合種植紅菜心,它的銷量、價格以及當地的氣候和環境都比較適合種植。

2、適時播種

現在菜心的品種繁多,所以不同的季節就由不同品種的菜心可以種植,其次就是現在反季節種植蔬菜的技術也越來越完善,那麼對於種植的時間也就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一般情況都是在每年的三月份以及每年的八九月份進行種植,這兩個時間段種植的菜心屬於正常的種植時間,是菜心生長最佳的時間,同時這段時間種植的菜心質量更好。

3、播種方法

菜心最常用的種植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直播、條播和育苗移栽。直播主要就是將種子均勻的灑在整好的地上,等到出苗之後進行間苗和補苗即可,一般是按照沒住二十到三十釐米的距離進行間苗,每株只需留下兩顆苗即可。條播首先需要先按照每行間隔三十釐米的距離開出一條條寬十釐米深三到五釐米的小溝,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入溝中進行掩種,最後出苗之後按照沒住二十五釐米左右的距離進行間苗補苗。而魚苗移栽則需要先將菜心苗培育出來,然後按照每行三十到三十五釐米、每株二十到二十五釐米的距離寄信你個栽種即可。

4、田間管理

菜心的田間管理主要就是施肥、澆水以及除草,施肥我門需要根據菜心的生長習性來進行,第一次施肥一般是在定植之後,第二次施肥是在菜心開始形成的時候,其次就是每次採收菜心之後進行施肥即可,每次施肥的時候可以結合除草進行,這樣可以減少養分的損耗,同時促進養分的吸收。菜心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我們要保持田間的水分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來賓小寶


首先非常榮幸的能看到您提出的問題,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創作者,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給您做出以下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被您採納,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您批評指導!\r\r菜心的生長髮育,自種子播種至種子形成止,可分為5個時期。 \r\r(1)發芽期種子萌動至子葉展開,為種子發芽期,這一過程,在氣溫為25°C左右時,4~5天即可完成;在10T:左右時,則需10 天左右。菜心同白菜一樣,屬種子春化感應型的作物,即在種子萌動 後即可感受低溫影響,通過春化,提早現蕾抽薹,在冬、春期間播後 遇冷天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早抽薹。\r(2) 幼苗期自第一片真葉開始抽出至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 需14~18天。此期主要生長幼苗葉及分化出7~20片葉。在正常情 況下,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已開始花芽分化,但菜薹發育極為 緩慢。早熟品種花芽分化期早,多數在2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快;中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與早熟品種相同,花芽分化發育進程稍 慢;晚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遲,多數在3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慢。\r(3) 葉片生長期自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至第七至第二十片 真葉形成,生長點完全轉化為花芽,植株現蕾,需15~21天。一般 早、中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少,需時間較短;遲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多, 需時間較長。早熟品種如四九菜心,在較高的溫度(25~30°C)和充 足的肥水條件下,生長快,具8片葉左右就開始抽薹開花;遲熟品種 如遲心2號在正常的低溫栽培條件下,植株具10片葉以上才能現蕾 抽薹。\r(4) 菜薹形成期自植株現蕾到主薹採收,這一過程,在氣溫 為10~15°C時需20~30天;在20~25°C時,只需10~15天。但如 果溫度過高,菜薹質量不佳。這個時期是產品器官形成期,菜薹開始 形成時,節間逐漸拉長,薹葉變細變尖,葉柄變短至無柄葉。\r菜薹形 成初期,仍以葉片生長為主,後來薹的發育加速,薹的生長超過葉片 生長,而成為植株的主要部分。在適宜條件下,主薹採收後還可以抽 出側薹。菜薹的產量和品質與其形成期間的溫度高低關係最密切, 10~15°C條件下,菜薹生長髮育良好,品質佳,產量高。\r(5) 開花結莢期自植株初花至種子成熟為開花結莢期,初花 後花莖開始迅速生長,並從腋芽由下而上相繼抽生側花莖,同時自下 而上開花結實直至種子成熟,一般開花期30多天,自初花至種子成 熟,需60~70天。此期因品種、氣候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早熟 品種花期較短,晚熟品種花期較長。\r\r我的回答就到這裡,希望能被你採納,更希望對你以後的日子有幫助!祝您在日後的生活中,能夠開心快樂每一天,工作順利,家庭和睦!




會理石榴王小二


 菜心的生長髮育,自種子播種至種子形成止,可分為5個時期。 (1)發芽期種子萌動至子葉展開,為種子發芽期,這一過程,在氣溫為25°C左右時,4~5天即可完成;在10T:左右時,則需10 天左右。

  菜心同白菜一樣,屬種子春化感應型的作物,即在種子萌動 後即可感受低溫影響,通過春化,提早現蕾抽薹,在冬、春期間播後 遇冷天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早抽薹。  (2) 幼苗期自第一片真葉開始抽出至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 需14~18天。

  此期主要生長幼苗葉及分化出7~20片葉。在正常情 況下,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已開始花芽分化,但菜薹發育極為 緩慢。早熟品種花芽分化期早,多數在2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快;中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與早熟品種相同,花芽分化發育進程稍 慢;晚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遲,多數在3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慢。

    (3) 葉片生長期自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至第七至第二十片 真葉形成,生長點完全轉化為花芽,植株現蕾,需15~21天。一般 早、中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少,需時間較短;遲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多, 需時間較長。

  早熟品種如四九菜心,在較高的溫度(25~30°C)和充 足的肥水條件下,生長快,具8片葉左右就開始抽薹開花;遲熟品種 如遲心2號在正常的低溫栽培條件下,植株具10片葉以上才能現蕾 抽薹。  (4) 菜薹形成期自植株現蕾到主薹採收,這一過程,在氣溫 為10~15°C時需20~30天;在20~25°C時,只需10~15天。

  但如 果溫度過高,菜薹質量不佳。這個時期是產品器官形成期,菜薹開始 形成時,節間逐漸拉長,薹葉變細變尖,葉柄變短至無柄葉。菜薹形 成初期,仍以葉片生長為主,後來薹的發育加速,薹的生長超過葉片 生長,而成為植株的主要部分。

    在適宜條件下,主薹採收後還可以抽 出側薹。菜薹的產量和品質與其形成期間的溫度高低關係最密切, 10~15°C條件下,菜薹生長髮育良好,品質佳,產量高。(5) 開花結莢期自植株初花至種子成熟為開花結莢期,初花 後花莖開始迅速生長,並從腋芽由下而上相繼抽生側花莖,同時自下 而上開花結實直至種子成熟,一般開花期30多天,自初花至種子成 熟,需60~70天。

    此期因品種、氣候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早熟 品種花期較短,晚熟品種花期較長。氣溫高,花期短,種子成熟快; 氣溫低,花期長,種子成熟慢。開花順序是先主花序,後側花序,下部花先開放,然後依次向上開放。


劉一欏的生活vlog


又到了吃菜心的季節了,關於菜心的生長髮育,以下是我的回答:

一:菜心生長期短,較耐熱,能週年摘培。其主根不發達,鬚根多,主要根群發佈在表土層3−10釐米,根的再生力較強。莖在抽薹前短縮,綠色。抽生的花薹圓形,黃綠色或綠色。

二:菜心喜溫暖,不耐熱,耐溼性強,但如果生長期積水會爛根,不耐寒根,遇霜後易受凍害枯死。菜心生長髮育適溫為15-25°C,不同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溫度為25-30°C,菜心形成期適溫為15-20°C。在晝溫為20°C,夜溫為15°C時,菜心發育良好,20-30天可形成質量好,產量高的菜心。

三:菜心是一年生短日照植物,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光照長短對菜心的現蕾和開花無明顯影響。菜心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土壤疏鬆、肥水充足有利於提高菜心的花薹質量。


哆啦的小日子


菜心從播種到種子成熟,整個生長髮育週期因播種期不同而異。秋播菜心為典型兩年生植物,生長髮育過程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時期。秋季在冷涼氣候條件下進行營養生長,形成葉球冬季休眠,在溫和及較長日照下抽薹、開花、結籽,完成生殖生殖生長。春播當年也可開花結籽表現為一年生植物。

1.營養生長期

此階段從播種到形成葉球,需要50一110天,因品種的熟性不同而異,早熟品種多在65天以下,有的甚至只需45一50天;中熟品種70一85天;晚熟品種85天以上。這一時期雖然以營養生長為主,但北方秋播大白菜在蓮座末期至結球初期已進行花芽分化,孕育生殖器官的雛體,只因當時光照時間不斷縮短,溫度逐漸降低而不能抽薹開花。

⑴發芽期 從播種到出苗後第一片真葉顯露為發芽期,需4一6天,依溫度條件而定。此期是種子中的胚生長成幼芽的過程,種子吸水膨脹後16小時,胚根由珠孔伸出;24小時後種皮裂開,子葉和胚軸外露;36小時後兩個子葉開始露出土面;48小時後胚軸伸出土面。播種後第三天,子葉完全展開,同時兩個基生葉顯露,這是發芽期結束的臨界特徵。此期根系逐漸發育,發芽期結束時,主根已達11一15釐米,並有1、2級側根出現。

⑵幼苗期 從第一片真葉出現到幼苗長出一個葉環為幼苗期,需16一22天,早熟品種需14一16天,晚熟品種需18一22天。播種後7一8天,基生葉生長到與子葉大小相同時,和子葉互相垂直排列成十字形,這一現象稱為 “拉十字”,接著胚芽的生長錐上陸續發生葉原基,這些葉原基逐漸生長髮育長成第一個葉環的葉子。

進人幼苗期後,根系向縱深發展很快,播種後第八天 (拉十字時),主根伸長達17一25釐米,併發生側根,長3一4釐米,這一時期根系分佈較淺,範圍較小,分佈寬度約2O釐米。拉十字後第八天有3個較小的幼苗葉時主根長達35釐米,主根中部在土面以下7一13釐米處發生側根很多,並在側根上發生少數短的分根。在幼苗結束時根部逐步發生 "破肚"現象,這表明根系開始進行次生生長,在初生生長時的根表皮不能適應加粗生長的要求,而將表皮撐破所致。但大白菜的破肚現象從開始到消失所持續的時間較蘿蔔長,且不甚明顯。

⑶蓮座期 從第一個葉環結束到第三個葉環的葉子完全長成, 植株開始出現包心時為蓮座期,需20一30天。這一時期長成中生葉第2一3葉環的葉子,早熟品種15一18片,晚熟品種24一26片。在蓮座後期所有的外葉郡全部展開,全株綠色面積接近最大,形成了一個旺盛、發達的蓮座葉叢,為葉球的形成準備充足的同化器官。蓮座期發生新的葉原基並長成幼小的頂生葉(球葉)。在蓮座葉全部長大時,植株中心幼小的球葉按褶抱、疊抱或擰抱的方式抱合而出現捲心現象,這是蓮座期結束的臨界特徵。

⑷結球期 從蓮座期結束至葉球充分膨大,直至收穫為結球期,需25一60天,早熟品種為25一30天,晚熟品種為40一60天。從田間群體來看,約有80%的植株開始包心時,栽培上就要開始進行結球期的管理,以促進項生葉的生長,繼而形成葉球。該期還可分為結球前期、中期和後期。結球前期是指葉球外層的葉子先迅速生長並向內彎曲,而構成葉球的輪廓,葉球的外貌已經形成,這一長相俗稱"抽桶"或"長框",這是前期結束的臨界特徵。整個結球期是大白菜養分累積時期,也是產品形成期。結球前期根系繼續擴大,中期和後期停止發展。"抽筒"前在淺土層發生大量側根和分根,出現所謂"翻根"現象。

⑸休眠期 大白菜結球后期遇到低溫時,生長髮育過程受到抑制,由生長狀態被迫進入休眠狀態。應當指出,菜心的休眠不是生理休眠,而是強迫性休眠,當遇到適宜的條件可不經過休眠,直接進人生殖生長階段。在休眠期大白菜生理活動力很弱 不進行光合作用,只有微弱的呼吸作用,外葉的部分養分仍繼續向球葉運輸,並依靠葉球貯存的養分和水分生活。在休眠期內繼續形成花芽和幼小花蕾,為轉入生殖生長作準備。


樣樣好


菜心的生長髮育,自種子播種至種子形成止,可分為5個時期。 (1)發芽期種子萌動至子葉展開,為種子發芽期,這一過程,在氣溫為25°C左右時,4~5天即可完成;在10T:左右時,則需10 天左右。

菜心同白菜一樣,屬種子春化感應型的作物,即在種子萌動 後即可感受低溫影響,通過春化,提早現蕾抽薹,在冬、春期間播後 遇冷天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早抽薹。 (2) 幼苗期自第一片真葉開始抽出至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 需14~18天。

此期主要生長幼苗葉及分化出7~20片葉。在正常情 況下,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已開始花芽分化,但菜薹發育極為 緩慢。早熟品種花芽分化期早,多數在2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快;中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與早熟品種相同,花芽分化發育進程稍 慢;晚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遲,多數在3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慢。

(3) 葉片生長期自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至第七至第二十片 真葉形成,生長點完全轉化為花芽,植株現蕾,需15~21天。一般 早、中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少,需時間較短;遲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多, 需時間較長。

早熟品種如四九菜心,在較高的溫度(25~30°C)和充 足的肥水條件下,生長快,具8片葉左右就開始抽薹開花;遲熟品種 如遲心2號在正常的低溫栽培條件下,植株具10片葉以上才能現蕾 抽薹。 (4) 菜薹形成期自植株現蕾到主薹採收,這一過程,在氣溫 為10~15°C時需20~30天;在20~25°C時,只需10~15天。

但如 果溫度過高,菜薹質量不佳。這個時期是產品器官形成期,菜薹開始 形成時,節間逐漸拉長,薹葉變細變尖,葉柄變短至無柄葉。菜薹形 成初期,仍以葉片生長為主,後來薹的發育加速,薹的生長超過葉片 生長,而成為植株的主要部分。

在適宜條件下,主薹採收後還可以抽 出側薹。菜薹的產量和品質與其形成期間的溫度高低關係最密切, 10~15°C條件下,菜薹生長髮育良好,品質佳,產量高。(5) 開花結莢期自植株初花至種子成熟為開花結莢期,初花 後花莖開始迅速生長,並從腋芽由下而上相繼抽生側花莖,同時自下 而上開花結實直至種子成熟,一般開花期30多天,自初花至種子成 熟,需60~70天。

此期因品種、氣候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早熟 品種花期較短,晚熟品種花期較長。氣溫高,花期短,種子成熟快; 氣溫低,花期長,種子成熟慢。開花順序是先主花序,後側花序,下部花先開放,然後依次向上開放。


小兵野釣


菜心,又稱菜薹、菜花,是廣東著名的特產蔬菜。菜心的生長髮育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1)種子發芽期。從種子萌動到真葉顯露為種子發芽期,在適宜的溫度和土壤水分條件下,約需4-5天。(2)葉片生長期,從真葉顯露到植株現蕾為葉片生長期,一般形成8-10片葉(包括未開展的葉片),約需20-30天。(3)菜薹形成期。從植株現蕾到主苔採收為菜薹形成期。氣溫20-25℃,10-15天即可長成菜薹,但菜薹細小,品質較差。氣溫10-15℃,菜薹發育較慢,20-30天可形成質量較好的菜薹。(4)開花結實期。從植株初花至種子成熟採收為開花結實期。一般約需50-60天。

菜心屬於半耐寒性蔬菜,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溫度要求有所不同,種子發芽期適溫為20-30℃,葉片生長期要求溫度稍低,菜薹形成期要求比較冷涼的氣候,生長適溫為15-20℃。晝溫20℃,夜溫15℃,菜薹發育良好,產量高,品質佳。菜心開花授粉的最適溫度為15-24℃。菜心屬長日照植物,但大多數品種對光週期要求不嚴格,花芽分化和抽苔主要受溫度的影響。菜心整個生長過程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條件,以利進行光合作用,積累較多物質,提高菜薹的產量和品質。菜心根系分佈較淺,吸收能力較弱,生長期短,生長量大,對肥水要求高。生長全期要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供應。菜心對營養元素吸收量,以氮最多,鉀次之,磷最少。每生產1000公斤菜薹,約需吸收純氮2.2-3.6公斤,純磷0.6-1公斤,純鉀1.1-3.8公斤。




農村小夥小帥


菜心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發達鬚根較多根系淺,莖直立短縮,綠色;葉互生,有卵圓形、橢圓形,綠色或黃綠色 ,葉緣波狀 ,基葉具裂片或無 ,或葉翼延伸,葉脈明顯;葉柄較長,薹葉卵形或批針形,下部的葉柄短,上部的無葉柄;抽生的花薹橫切面為圓形 ,開花後成總狀花序 ,十字形花冠 ,淡黃色;果實為長角果。

一、菜心的花芽分化及其與菜薹形成的關係。

菜心以花苔為產品器官,花苔形成以花芽分化開始,所以很有必要了解菜心的花芽分化的條件及其與菜薹形成的關係。菜心花芽的形態發育可分為8期,即花原基未分化期、花原基將分化期、花原基分化始期,花原基增大、伸長期、普片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瓣形成期以及胚珠和花葯形成期。早、中、晚三個品種都在第2一3真葉時開始花菜分化,但分化發育進程則依早、中、晚品種順次延遲。

關於菜心花芽分化發育對溫、光反應研究得較早。人們知道,菜心在華南地區自然條件下全年可抽苔開花。有學者報道早菜心用0~3℃春化處理30天,在杭州低溫處理與無低溫處理都能現蕾,且低溫處理對菜心的現蕾期沒有明顯影響。不同品種對溫度反應不同。以早菜心和中菜心基本相同,對溫度反應最敏感,“遲心”其次,“三月青”比較嚴格。

光照長短對菜心的花芽分化發育影響不大,而與溫度條件有密切關係.菜心花芽分化發育的適應溫度範圍較寬,稍低溫度花芽就迅速分化發育,但不同品種對溫度反應略有差別。根據菜心品種對溫度的適應,在華南地區排開播種,做到週年生產與供應.各地引種時應結合具體氣候條件和品種發育特性,確定適當的栽種季節。

花芽分化與菜薹形成的關係上,研究證明,花芽分化期主要影響菜薹發育的遲早,而菜薹發育程度主要決定於花芽分化後的植株生長程度。

二、菜薹發育與生化物質的變化

菜薹開始發育至菜薹採收有苔莖和苔葉兩方面生長,前期以苔葉生長為主,以後則苔莖生長佔優勢;菜薹的高度和橫徑同時增長,以高度增長為主,菜薹重量隨菜薹發育不斷增加,前期增長緩慢,中期加速增長,至採收前增長最快。在一定條件下,植株採收主苔之後,基部葉腋可發生側苔.主苔和側苔組成菜薹的全部產量。側苔的發育及其產量,因品種,栽培季節與栽培條件而有很大差異。促進側苔發育,可以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

菜薹內部結構的研究指出,在菜薹形成過程,莖端與形成層不斷分生,使菜薹節間伸長和增粗。菜薹主要由薄壁組織特別發達的皮層和髓部組成.表皮上具很薄的角質層,菜薹採收時,菜薹的上段皮層與髓部薄壁細胞較小,排列緊密,品質優良;中段細胞排列不緊密,細胞間隙增多增大,品質降低;基段皮層和髓部細胞明顯疏鬆,細胞間隙多而大,維管束亦多而密,次生木質部比例大,導管大且木質化,品質較劣。

在菜薹的形態和結構變化的同時,內部物質一也發生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在菜薹形成過程總糖和還原糖的含量,基葉逐漸降低,菜薹則逐漸提高;菜薹中基段至上段以及苔葉到苔莖逐漸增多。全氮化合物,蛋白態氮和氨基酸與總糖的變化趨勢相同,但增減幅度不象總糖那麼顯著.維生素C的含量變化與碳、氮化物的變化基本相似,只是苔葉比苔莖的高。還看到纖維素含量變幅較少,且菜薹高於基葉,菜薹基段高於上段,苔莖高於苔葉,由於在各器官中上述物質的消長,不但提供了必需的結構物質和能量,促進菜薹發育,而且使菜薹組織柔嫩和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

三、菜心器官的生長相關—花芽分化、植株生長與菜薹發育的關係

菜心自播種至菜薹採收的生長髮育過程,共分為發芽、幼苗、葉片成長和菜薹形成四個時期。“早心”和“中心”的生育期基本相同,約40一45天,“遲心”的生育較長,約50一55天,“三月青”的生育期最長,約55一70天;“遲心”的生育期比“早心”和“中心”的長,主要是葉片成長期較長,而三月青的生育期最長,則是由於葉片成長期和菜薹形成期都較長。不同品種的生育期長短雖然不同,但生長髮育過程各器官的消長是相同的,即發芽以後是葉片生長為主的營養生長:花芽分化後,葉片生長和菜薹發育同時進行,前期仍以葉片生長為主,其後逐漸轉變以菜薹發育為主。因此,瞭解和調整葉片生長、花芽分化與菜薹發育三者關係,是菜心獲得豐產的重要問題。

四、溫光和營養條件與菜薹產量

關於光照和溫度對菜薹發育的影響,有學者報道:菜心(“60日”品種)在16小時長日照下,不同溫度對菜薹的生長速度沒有明顯影響,在8小時的短日照下,20士5’C溫度,不但菜薹的生長速度最快,“60日”菜心品種,只需40一50天便可採收,而且菜薹重量最大。比20士SOC的較高或較低溫度,菜薹的生長較慢。認為20士5“C是“60日”品種的適宜溫度。


亥酉Breeder


菜心的生長髮育過程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葉片生長期、菜薹形成期和開花結實期。在適宜的條件下,發芽期需5-7天。幼苗期需14-18天,葉片生長期需7-21天。萊薹形成期14-18天,開花結實期(初花至種子成熟)50-60天。不同類型的品種,生育期長短顯著不同。


莊源農業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以下便是個人觀點

菜心的生長髮育,自種子播種至種子形成止,可分為5個時期。 (1)發芽期種子萌動至子葉展開,為種子發芽期,這一過程,在氣溫為25°C左右時,4~5天即可完成;在10T:左右時,則需10 天左右。

  菜心同白菜一樣,屬種子春化感應型的作物,即在種子萌動 後即可感受低溫影響,通過春化,提早現蕾抽薹,在冬、春期間播後 遇冷天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早抽薹。  (2) 幼苗期自第一片真葉開始抽出至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 需14~18天。

  此期主要生長幼苗葉及分化出7~20片葉。在正常情 況下,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已開始花芽分化,但菜薹發育極為 緩慢。早熟品種花芽分化期早,多數在2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快;中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與早熟品種相同,花芽分化發育進程稍 慢;晚熟品種的花芽分化期遲,多數在3片真葉期,花芽分化發育進 程慢。

    (3) 葉片生長期自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至第七至第二十片 真葉形成,生長點完全轉化為花芽,植株現蕾,需15~21天。一般 早、中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少,需時間較短;遲熟品種的葉片數較多, 需時間較長。

  早熟品種如四九菜心,在較高的溫度(25~30°C)和充 足的肥水條件下,生長快,具8片葉左右就開始抽薹開花;遲熟品種 如遲心2號在正常的低溫栽培條件下,植株具10片葉以上才能現蕾 抽薹。  (4) 菜薹形成期自植株現蕾到主薹採收,這一過程,在氣溫 為10~15°C時需20~30天;在20~25°C時,只需10~15天。

  但如 果溫度過高,菜薹質量不佳。這個時期是產品器官形成期,菜薹開始 形成時,節間逐漸拉長,薹葉變細變尖,葉柄變短至無柄葉。菜薹形 成初期,仍以葉片生長為主,後來薹的發育加速,薹的生長超過葉片 生長,而成為植株的主要部分。

    在適宜條件下,主薹採收後還可以抽 出側薹。菜薹的產量和品質與其形成期間的溫度高低關係最密切, 10~15°C條件下,菜薹生長髮育良好,品質佳,產量高。(5) 開花結莢期自植株初花至種子成熟為開花結莢期,初花 後花莖開始迅速生長,並從腋芽由下而上相繼抽生側花莖,同時自下 而上開花結實直至種子成熟,一般開花期30多天,自初花至種子成 熟,需60~70天。

    此期因品種、氣候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早熟 品種花期較短,晚熟品種花期較長。氣溫高,花期短,種子成熟快; 氣溫低,花期長,種子成熟慢。開花順序是先主花序,後側花序,下部花先開放,然後依次向上開放。

謝謝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