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馬上六個月,有必要買輔食機嗎,你覺得實用性怎麼樣?

Alice920513


很有必要的我覺得,我家也是剛開始加輔食!

為寶寶準備就餐裝備,至少包括:

1只寶寶專用碗;

1把軟頭勺;

1把兒童餐椅;

2~3件防水圍兜。

 

選購攻略——餐具

推薦使用:塑料or硅膠

 

【塑料餐具】

優點:質輕、美觀、不易摔壞。

缺點:容易附著油垢,難清洗。

選購和使用建議:

1.選擇食品級PP(聚丙烯)製成的餐具,這種材質在-20℃到120℃的溫度範圍內使用是安全的。

2.選擇標有“不含雙酚A(BPA)”字樣的塑料餐具。

3.最好選擇無味、透明或淺色的塑料餐具。

4.不要用塑料餐具盛放油膩的食物。

5.清洗塑料餐具時請用柔軟的海綿或者軟性棉布清洗,不能使用粗糙的菜瓜布、硬質鋼刷或者表面粗糙的清洗器具清潔,以避免對餐具造成劃痕或者損傷。

 

【硅膠餐具】

優點:耐高溫、隔熱性好、防滑、耐摔、便攜。

缺點:價格偏高、材質偏軟。

選購和使用建議:

1.推薦購買硅膠材質的軟頭勺。

2.硅膠餐具能承受的溫度範圍在-40℃到240℃之間。在這個溫度範圍內使用是安全的。

3.硅膠餐具和塑料餐具一樣,都不能使用粗糙的清潔工具。

4.硅膠表面有輕微靜電,容易粘附灰塵,長期不用時不要直接暴露於空氣中,要收納在包裝袋裡。

 

選購攻略——寶寶餐椅

推薦使用:木質餐椅or塑料餐椅

 

【木質餐椅】

優點:牢固

缺點:較重

【塑料餐椅】

優點:輕便

缺點:安全性略差

 

餐椅選擇注意事項:

1. 餐椅要有安全帶。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會動來動去,安全帶能很好的保護寶寶的安全。

2.挑選底部較寬的餐椅,這樣椅子不容易翻倒。

3.確保餐椅的邊緣沒有尖利部分或毛刺、塑料細屑等。

4.座位深淺要適合寶寶,寶寶坐在上面能有一定的挪動空間。

5.最好配有可拆卸托盤,方便拆洗的同時,托盤四周的高度邊緣還能防止食物從托盤中掉下去。

 

 

選購攻略——防水圍兜或吃飯衣

推薦使用:硅膠材質or紗布材質

 

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一定會把把食物弄得滿臉、滿身都是。

在吃飯前我都會給寶寶穿上專門的防水圍兜,衣服就不會弄髒了。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每餐後都要清洗晾曬,因此我們建議最好購買2-3件,便於替換。

 

 

為寶寶製作輔食的專用工具,至少包括:

1.菜板

菜板是每天都會多次使用的器具,一定要給寶寶使用專用菜板製作輔食。

另外,處理食材時要做到生熟分開,這樣可以減少同時處理生熟食物帶來的衛生隱患。

 

2.刀具

準備一套做寶寶輔食專用的刀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寶寶每頓輔食的量較小,使用小號的陶瓷刀就可以了。

為了減少病菌的交叉感染,給寶寶做輔食用的刀具,最好與日常成人做飯時用的刀具分開。

 

3.研磨碗

給寶寶製作泥糊狀輔食時,需要把食材磨碎。

寶寶的食量不大,準備一個研磨碗就可以了。研磨碗可以很方便地將煮熟的菜或胡蘿蔔、薯類壓碎,清洗也很容易。

 

4.厚底小鍋

給寶寶準備一口厚底的小鍋,用來煮菜、麵條、粥等各種輔食。

寶寶每頓輔食的需求量都較少,稍不注意就容易煮糊。所以最好選擇鍋底較厚的小奶鍋,這種鍋傳熱更均衡,不容易糊。

 

5.蒸鍋

寶寶的許多輔食(如土豆、南瓜、蛋羹、魚等)都需要用蒸鍋先蒸熟再做其他的處理。

 

6.輔食料理機

輔食料理機操作簡便,通常集蒸煮、攪拌於一體,比較方便。只要將食材切塊放進去後過一會兒就能做好,適合時間緊張的家長。

使用輔食機做出的食物比較細膩,適合處理肉類和塊狀菜。但如果用它來處理葉菜,就會破壞菜中的纖維素,造成營養的流失。因此,不建議你用輔食機加工葉菜。

 

7.料理棒

料理棒和料理機一樣,都能快速地攪打食物。

不同的是料理棒無法蒸煮食物。如果你要做肉泥或菜泥,則需要先把肉或菜做熟後再放進去攪拌。

料理棒的價格相比料理機來說便宜一些,比較容易清潔。當寶寶不吃輔食後,它還可以用來製作成人食物(比如肉餡、果汁、奶昔等)。

 

8.輔食保鮮盒

如果你一次做了很多輔食,可以按照寶寶每頓的飯量將輔食分成幾份,裝入保鮮盒內,再放入冰箱的冷凍層保存。冷凍保存輔食,會比冷藏保存的時間要長一些,而且不會導致營養過多的流失,但最好也不要超過5-7天。

在購買輔食保鮮盒時,要選擇密封性好,不含BPA的保鮮盒,這樣能更好地保證食物的安全。

 

9.稱量工具(可選)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製作輔食時會憑經驗和感覺稱量食材,這樣容易導致製作的食量過多、浪費食材。而使用廚房秤和量勺,不僅可以避免浪費,還可以準確瞭解寶寶的食量。











夏天daddy


我家寶寶已經一歲多了,在寶寶四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強烈的食慾,流口水,大人吃飯時抓碗,吧唧嘴。我當時就給他添加了輔食(含鐵,鋅,鈣)的米粉,第一次吃可高興了,抓著碗不放手,後面慢慢循序漸進蒸的南瓜泥,胡蘿蔔泥,再就是蔬菜汁,蔬菜泥,水果泥,雞蛋羹…那時候其實也挺糾結的到底買不買輔食機,看了好多家,挑過來挑過去到底還是沒有買,為什麼呢?

1.一歲以內的寶寶基本以母乳或奶粉為主,輔食吃的量少。

2,寶寶輔食基本都是細軟的量又少,輔食機一次做太多,時間長了不新鮮,還浪費食材。

3.寶寶添加輔食剛開始都是泥糊狀的,隨著咀嚼肌發育和出牙,他也要逐漸過渡到顆粒狀的,大塊的食物,輔食機就僅能用兩三個月,不划算。

4.輔食機的高速旋轉研磨會破壞食物中的部分營養成分,長期吃對寶寶發育有影響。

5.平時家裡面的廚房用具就可以做嬰幼兒輔食,蒸,煮,燉。

6.輔食機價錢不等,幾十到上百,綜合上述不介意夠買。











咸陽註冊營養技師


在孩子六個月添加輔食之後,輔食工具是每個家庭都必備的物件,“是否需要買輔食機”這個問題四年前我也考慮過,最後經過多方比較放棄購買。而我認為它是“雞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偽方便

很多媽媽買輔食機是為了方便快捷省力,但使用下來會發現並非如此。我表妹當時就買了一臺比較輕便的攪拌機,專門用來給孩子打輔食。但據她反饋,打食物的時間是縮短了,但頻繁的清洗讓她心煩。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輔食要一種一種添加,儘量不出現混合餵養。那麼如果要打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輔食,就需要攪拌一次清洗一次。雖然現在的機器都是全身水洗,但連接刀頭的很多縫隙還需要仔細刷才能保證沒有食物碎渣殘留,如果不刷乾淨很容易黴變產生細菌。我表妹的那臺用了不到一個月就束之高閣了。

難保食物新鮮

我最初考慮想要購買的是蒸煮攪一體的輔食機,總覺得只需要把食物放進去一擰旋鈕,整套工作都可以結束,連鍋都可以省了很方便。但我到母嬰店仔細研究了說明書之後才發現攪拌量是有最低要求的。

吃糊狀輔食的一般都是低齡嬰幼兒,每餐食用量極少,如果按照要求量去加工輔食,那麼每次加工的差不多夠孩子半星期的餐量,除非家長把剩餘的食物吃掉,否則孩子就要不斷的去吃解凍再重複加熱的食物,對健康無益。當然我身邊很多媽媽會選擇直接給孩子做好一個星期的輔食,並不在乎冷凍和再加工會破壞食物的營養,因此這個問題需要自行考量。

雖然現在多數輔食機的售價僅在100~300元左右,買一臺並不會對家庭生活造成負擔,但短暫的使用期過去後,您還要付出空間成本去存放它,是否划算並不單單是金錢的問題。

我家孩子從10個月左右開始吃細碎的固體食物,因此我認為真正需要父母去精加工的輔食期只有短短四個月左右。那麼在這短暫的加工期內,沒有輔食機我們該怎麼樣給孩子方便地製作輔食呢?我是這樣做的:

果泥

我家孩子吃水果是最省事兒的,並沒有專門製作成泥,而是根據不同的種類採用不同的餵食方法:

像香蕉、火龍果之類的軟水果從最初就是直接用牙床啃;

像葡萄、橘子之類有子有膜的水果就是用咬咬袋;

像蘋果、梨之類的硬水果我會用勺子刮給她吃。

菜泥

菜泥的製作相對麻煩,我用到了輔食碗。先把各類蔬菜在鍋裡蒸熟,然後用擀麵杖在輔食碗裡碾壓成泥。

肉類

我家孩子在添加輔食時,並不是所有的肉類都以“泥”的形式出現。

像雞肝、豬肝、魚肉、蝦肉等本來細膩柔軟的葷食,我一般會在輔食碗裡給碾壓成泥;

像雞肉、豬肉、牛肉之類粗纖維的肉類,我會直接把它們炒成肉鬆,給孩子添加在米糊或粥裡。

其實加工孩子的輔食可能沒有您想象中那麼複雜,沒有輔食機照樣操作。而且為了孩子日後的咀嚼能力和腸胃消化功能著想,不建議您給孩子加工過於精細的輔食。


老孟的娃世界


親愛的寶媽,入坑經驗分享給你

買輔食機不如買料理棒。市面上的輔食機,基本就是兩個大功能的集合 蒸煮+粉碎

但是輔食有下面三個大bug,用起來其實很麻煩

1、佔地方,廚房面積大的可以忽略不計,我的檯面小到微波爐都掛起來了,實在沒有輔食機的一席之地。

2、清洗很麻煩,做輔食三分鐘,清洗10分鐘,寶寶吃的,搞不好還要消毒。

3、如果孩子吃得少,輔食機很難攪拌。我們當年長長吃一半扔一半。

料理棒可以用起來

結束了被輔食機支配的日子,我終於買了個一套料理棒(你就買最簡單功能的那種)

然後拿出你的蒸鍋,或煮鍋,都ok,隨便就是一頓輔食。而且這個洗起來不要太方便。大部分時候我連他自己帶的攪拌杯都不用,直接用孩子的小碗進行粉碎。

現在寶寶大了,我還用這個給他做奶昔,真的超好用。

其他工具也可以準備起來了

1、軟勺子

用來給孩子玩的,即便不會吃,也要拿個勺,一來鍛鍊手的小肌肉,二來省得他搶你手裡的勺子。

2、保溫碗

娃吃飯慢,冬天飯菜容易涼,所以注水保溫碗需要準備一個

3、輔食盒

等孩子吃肉泥的時候,還是會發現,一頓吃不了那麼多,少了也很難打成泥。所以買點輔食分隔盒,吃不了的凍起來,2天吃完還是可以的。最後娃長大了,盒子還能用來裝泡菜,安排......


媽媽愛玩


我是一名早產兒媽媽,孩子現在糾正13個月。我覺得挺有必要的,而且很實用。

當給孩子開始加輔食後,一般先加高鐵米粉,以後就要加蔬菜泥,果泥這些,兒保醫生告訴我們不過敏三天換一種,當時我真的就是這樣把能吃的都加了一遍。

如果沒有輔食機,六個月的孩子牙齒還不具有咀嚼的功能。開始都要是糊糊,有了輔食機,很方便的,節省時間而且打的很細膩,孩子容易接受。

雖然我兒子比較瘦,檢查微量元素,骨密度都正常,而且身高沒問題,而且基本上不生病,我覺得和營養有很大關係。有的孩子都很大了,八九個月,媽媽只給吃小米粥,麵條這些,可能孩子比較胖乎,但是營養肯定跟不上的。

大點了,做個魚丸,肉腸,等等都離不開輔食機的,可能家裡有料理機,研磨機等,但是比較大,孩子每次吃的很少,不好操作,而且出門時帶著也不方便。

如果您想好好給孩子做輔食,推薦您買一個,很實用,很方便,我很有必要!



球球媽媽2018


寶寶馬上6個月了,有必要買輔食機嗎?

對於輔食機講真我真覺得沒有必要買,根本就不實用,不知道其他寶媽們是怎樣認為的,但於我而言確是如此。

記得大寶小時候特喜歡喝豆漿、果汁之類的,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在她|0個多月時我便買了一個九陽的榨汁機,說來它也真是辛苦,每天都要被我折騰來折騰去好幾次,而這一折騰就是好些年。

自從大寶上小學後我們就搬出來了,至於它則被擱在了農村老家,她爺爺他們還會經常性的用它來磨花生豆漿,放假回家我們也會用它來榨鮮果汁喝,至今雖已經9年多了,可這質量也是真的挺不錯的,用起仍是得心應手。

去年二寶出生了,在她5個多月時聽周圍好多寶媽們都在聊輔食機,說它是多麼多麼好,於是我便也開始琢磨著買一個。

在店裡看了許多,然後又在網上搜羅了不少,最終買了一款都普遍稱讚好用的小熊牌寶寶輔食機。自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也是興致勃勃的用輔食機給她製作各種輔食,可是在用過之後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這寶寶還小再加上剛開始添加輔食吃的本就不多,這辛辛苦苦忙活半天做一場,結果寶寶就吃那麼兩口就不吃了,再則說了好多食材都是蒸熟後搗一搗就能成泥糊狀直接給寶寶食用了,壓根兒就用不上輔食機,因此在用過兩次之後就直接將它收藏了,沒再用過,不僅她爸說我,連我自己也覺得著實太沒必要了,完全就是浪費錢。


對於給寶寶買輔食機這事兒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是真心不實用,若是非要買的話,那還不如就買一個榨汁機,這樣用途更廣泛,而且也更實在、更實用!


嘟媽貝貝


感謝你的提問,首先我也是一位寶媽。答案是肯定得,輔食機在做寶寶輔食上面非常實用,在寶寶初加輔食時可以選擇研磨碗,因為這時寶寶食量小,每次用量只需一點點,用量少的話就要用到研磨碗了,等寶寶大了,再買輔食料理機,我現在用的是那種手動攪拌棒,說實話,不太方便,用的時候需要用手扶著打食材,其實可以買全自動的輔食料理機,方便的多,可以打碎各種食材,而且打的時候不用管,可以用這個時間做點別的事情。

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我每天前一天都要想好第二天的食譜,還要營養均衡,還要做的美味可口,在寶寶三歲之前媽媽都要辛苦一下,但是看到寶寶健康茁壯成長,心裡是不是也會無比的欣慰呢!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能有所幫助,祝好!






薄荷街的兔寶寶


我覺得沒有必要買輔食機,一來給寶寶做飯可以用我們的廚具給他少做一點,二來輔食機真的作用不大,我在她接近六個月的時候在網上買了一個輔食機,不好用,而且不實用是蒸蔬菜的時候不好吃水汽太大,研磨食物的時候需要用手一直按著開關要不他就不動了。然後一直沒用在那放著呢還佔地方,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買輔食機。



英楠


個人感覺這些東西都不要買。

因為就是我感覺我會用,其實我就用了一兩次就吃灰。有些東西看宣傳是很好,感覺很好用,其實買來也就用一兩次。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感覺很好用,感覺很不錯,其實用一兩次就不用了。

像比如以前我買了一個熱奶器。在還沒有到手的時候,我就感覺很好用,感覺用的頻率會很高,因為我想晚上起來孩子直接喝奶,那多好啊,那多方便啊。後來到手用了幾次,還是發現現衝的還是好。東西是很好,但是還是感覺現衝的更好。

自己想清楚了再買。


美好時光海帶


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寶媽如果是要求比較精緻的人也可以買一個,我當時是沒買。

寶寶六個月可以加輔食,我們當時是從米糊開始加的,沖泡開就可以了,我們用的小碗。其他的輔食是後面慢慢加的,也沒有用輔食機,我的小孩兒沒有細養,我心大,一般都是孩子能吃什麼了給什麼,和大人吃的一樣,只是在那基礎上稍微多煮煮之類的。

看寶媽個人吧,每個人要求不一樣,買一個也不多,只是對我來說沒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