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到底是不是被凌遲?據說明朝的檔案裡沒有記載,只是明史裡這樣說,但明史是清人寫的,又不能全信?

a_nuo_1996


袁崇煥是不是被凌遲處死,明朝檔案裡設有記載,據說是明史裡說的,但明史是清朝人寫的,應該不是杜撰吧。也應該是清乾隆時期所寫,對記載前朝歷史史實應當公正。凌遲之刑在滿清後期最多,是清廷對太平天國將士使用的最殘酷的刑法,也是一種對敵人最憎恨的一種手段。據記載翼王石達開被清軍凌遲處死剮了二千多刀,其它重要將領全部都是處以凌遲之刑。。。明初藍玉以謀反罪處以剝皮之刑,算是悲慘。袁崇煥被崇貞以通敵賣國罪處以凌遲之刑,怕明朝並無先例,是崇貞別具心裁?總共剮了三千五百四十刀,極其悽慘,百姓爭相搶購生啖其肉。有模有樣有數記載,不是剮了又怎能生啖其肉呢?把明末的鋼鐵長城,中流砥柱當成漢奸、賣國賊,使英雄無淚。袁崇煥是歷史上最悲催最無辜的英雄人物!





劉坤忠120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在滿清歷史中,對明朝確實做了許多的抹黑工作,所以正史中對於明朝的諸多記錄,並不真實可信。

但是,綜合歷史史實,我覺得袁崇煥被凌遲,可能並非虛言,畢竟在民族危亡時刻,被誣陷為賣國賊,從而被凌遲處死,很合情合理。


那麼,為什麼袁崇煥會被凌遲處死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情況。

一、擅自作主殺了毛文龍。

話說毛文龍也不是個好鳥,儘管名義上受明朝節制,但是實際上卻是一方霸主,土皇帝。但是,這個人的存在確實一定程度上給滿清入關造成了牽制,由於害怕腹背受敵,滿清始終不敢下定決心入關作戰,對大明始終做不到放手一搏。

但是,袁崇煥看不上毛文龍,於是找藉口將毛文龍殺了。沒有了毛文龍,滿清就沒有了後顧之優,因此可以放心入關了。因此,袁崇煥殺毛文龍,確實間接幫助了滿清。

二、滿清災荒之年,袁崇煥以糧資敵

話說袁崇煥這個人,說聰明也確實聰明,也確實有能耐,但是他做的有些事情,卻是讓人很看不懂。

為了讓蒙古王族站在大明一邊或者保持中立,袁崇煥許諾資助蒙古錢糧。此時,恰逢滿清雪災嚴重,滿清不說入關了,一時間生存都成了大問題,這個時候蒙古也以雪災之名向袁崇煥要錢要糧,且樹目明顯超出了蒙古自身需求,然而,袁崇煥還是一一允諾。


可是,袁崇煥並沒有料到,蒙古索要的錢糧全部都是資助滿清的。所以,袁崇煥又再一次成了滿清的救世主。

三、袁崇煥上任前,說五年內平滿清

袁崇煥上任前曾許諾,五年內平滿清,好吧,大家看到了,五年內他不僅沒有平了滿清,還屢屢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幫助了滿清。作為前線主帥,袁崇煥確實有通敵嫌疑。

好吧,恰好,我們崇禎皇帝本身也並非一代雄主,空有一身報復,但是御下能力確實不怎麼突出,和大臣的矛盾也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加之滿清造謠,說袁崇煥是滿清在大明的奸細,於是便造就了袁崇煥的悲劇。

史書記載,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時,大明百姓爭食其肉,個人覺得這可能是真的而非滿清瞎編。


史海鉤沉


你說不信明史,那我就從《明實錄》來給你推斷,袁崇煥一生汙點也有很多,更多的是殺毛文龍,《明實錄》記載“庚戌, 袁崇煥至雙島, 毛文龍進謁慰勞甚。 至戊午 矯制殺文龍”可以看出文龍還是比較天真的,文龍就開始訴苦和建議了,然後就GG了,是什麼原因讓袁崇煥殺毛文龍呢?

本來朝廷想設置監察官員,毛文龍就不情願了,我在這好好的,打打游擊,突然你就給我塞個人,管著我,文龍就上書說不希望有這制度。

老袁就去找文龍,本來喝酒看軍營,雖然中間袁崇煥說出了朝廷的意思,但也挺好的,文龍也有點心動了,然後就袁崇煥接著說幾件毛文龍違法做的事,毛文龍與其爭辯,袁崇煥厲聲斥責毛文龍,下令將毛文龍的冠服去除並捆綁起來,毛文龍表示不服,袁崇煥於是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明實錄》是這樣寫袁崇煥的意思,崇煥自出都門至寧遠,專主款;於寧遠捷後,即令番僧往清軍中唁問,意欲議和。會罷歸,未就。迨再出,陛見日,許上五年復遼;既而懼上責效,欲復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

意思就是老袁想議和,文龍老阻礙他,然後文龍就死了,而袁崇煥寫給崇禎殺文龍的意思是,文龍突至登州想謀反,還有文龍不聽指揮。文龍的作用就是按兵不動,打打游擊。

鬼才相信什麼想要進攻三岔河,結果被風吹到黃縣。八月開洋,傻子都知道,遼東適合航海的時間,一年之內只有一月,八月已屬秋季,海風狂暴,片帆不敢入海,他毛文龍借這個機會出兵三岔?有病?

所以這是袁崇煥想弄死毛文龍,他想議和,毛文龍一死,遼東直接全面崩,滿清家裡沒人了,這不就嗨起來唄。

你說好好的遼東最後一條底線了沒了,崇禎什麼想法。袁崇煥本來說是五年平虜,沒說怎麼攻,怎麼守,然後你就想議和?就這個議和,死時也不會多好。

偏偏凌遲死後,百姓爭搶吃他的肉,就知道這哥們做的好不好。

所以我認為他是死於凌遲




聽雨落雕簷


首先說明,明史是中國最不可信的,滿清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篡改歷史那是不惜餘力,所以明史必須得分析著看,結合其他明朝書籍,但是,關於袁崇煥,反間計不可信,凌遲處死倒是也很有可能,因為誅殺毛文龍是他擅自作主,讓滿清沒有後顧之憂,對後來滿清入侵中原埋下伏筆,而且這段歷史清朝史官沒有完全否定,以隱喻的方法進行了表達,袁崇煥的傳記裡面一堆人,魚目混珠,說明清朝初期沒人把他當回事,人家孫承宗可是自己單獨立傳,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後來乾隆這貨為了證明崇禎犯二(崇禎有血性能力也缺失一般,註定不是救世之君)才編出反間計。


西域貴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統一一下史學觀。研究歷史,就是要研究以各類歷史文獻為基礎的材料,包括正史,野史,考古發現和各類史學論文等,而正史是最主要的研究材料。當其他材料記載與正史記載相吻合時,我們即可認定這段歷史記載的真實性。當然,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書記載是否就是史實,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太史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當其他材料記載與正史記載不吻合時,我們就要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也就是歷史研究領域和考古研究領域有學術衝突的根源所在。簡單地說,研究三國史,我們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肯定不可能是《三國演義》這類連野史都算不上的小說。

回到本題,要研究袁崇煥是不是被凌遲處死,首先去看明史中的記載。明史是清人所編不假,但也是正史,如果不從正史著手,就會感覺無從下手,還會被龐雜的支線材料剝離得離史實越來越遠。明史中記載,袁崇煥是被凌遲處死,我們再去找其他的輔助材料,如果沒有能夠充分證明袁崇煥不是被凌遲處死的歷史材料,那麼我們寧可相信,這就是史實。

最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對歷史人物的研判,或者說是幻想。袁崇煥是忠,是奸,是忠君愛國,還是傭兵自重,是沉冤未雪,還是罪有應得,就留在自己的心底吧!


鼠眼觀世界


先說你後面的問題,《明史》是清人寫的,就不能相信,那麼清人給嶽飛立為英雄,你們為什麼相信呢?史實能不能相信,不是根據誰寫的來判斷!


明朝的檔案沒記載,就去找記載“不是凌遲”的記載去否定《明史》說法,找不到,就相信著,不是根據喜好先否認了。


先定位屁股,再論述事實,這是最要不得的思想論。“實事求是”四字,是以事實為依據,實際如何,就得承認(所求是與否)。你認為清人必定詆譭明朝而已,縱然他們有說的對與不對,都應該客觀求解,不是因為他們是清人就一切信不過的。敵人也有正面說話的時候,誰說敵人的話就必定是假的?如果治學可以憑誰說話來定對錯,那豈不是太簡單了?


TonyDeng


明史被修改的面目全非,關鍵細節更是離譜,比如袁崇煥被殺是因為崇禎中了反間計,可是這個反間計是一百多年乾隆皇帝提出來的,也就是說假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因為他還在修明史的時候出主意,改改改,那明史裡的細節多少會是真的


麗莎1號


一代抗清名將袁崇煥之死,正史上雖無記載是被崇禎帝凌遲處死。死因雖不明,但一代名將含冤而死於崇禎帝之手是千真萬確。袁崇煥一生忠君報國、奮勇抗清、屢敗清軍、戰功赫赫,可惜結局悲慘,被崇禎帝以通敵叛國之罪下令處死,成了歷史上又一位悲情淒涼的民族英雄。


小龍女5505


應該是被凌遲處死的,至於什麼皇帝中皇太極的反間計這些就是胡扯的了。喜歡吹牛排除異己害了他自己,騙誰都可以騙皇帝的人下場一般都不好,而這個皇帝還是個老實人


藍色魔魚


雖說如何黑前朝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一個洗白,但老百姓爭而分吃他的肉不是沒有原因的的,明朝那些事兒裡有一個帶兵回京的事在過去是很危險的,不管你是幹啥[酷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