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早上一睜眼,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先看一下全國疫情的最新發布情況,然後再看一看網友對此的各家見解和發言。發現這兩天網上乃至朋友圈裡所發的信息,少了不是一些而是好多,針對這次疫情,所產生的社會現象的一些調侃內容。

發覺少了這些還能讓人苦中作樂一下的內容背後,伴隨而來的整個社會氛圍好像多了些悲壯、慘烈的感覺,有沒有覺得一陣陣的低氣壓撲面襲來。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空無一人的空曠海灘

專家前段時間預言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而是悄無聲息地在我們翹首期盼中無聲的劃了過去。預測有誤嗎?我覺得這不是質疑我們專家的理由,我們不能要求專家在專注自己專業領域的同時再去善長社會學科。先後出現在全國各多起因聚會、聚餐等各種原因聚眾造成的疫情進一步擴散、擴大;還有一起又一起的不戴口罩、不配合執勤民警檢測、甚至辱罵、打罵、威脅執法人員的惡性事件的發生等等。這麼多因個人造成的不確定因素的發生,不止在挑戰專家們的預測,也在挑戰著我們整個社會的神經。以至84高齡還奔波在第一線為民請命的鐘南山院士流著淚一遍又一遍的說著“待在家,少出門,出門就要戴口罩”。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沒有帶口罩造成他人感染

如果說以前我們還會樂觀、調侃,現在就又應了鍾南山院士的那句話“收起你盲目的自信和僥倖心理,也收起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在這場戰役中沒有局外人”!事實證明,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裡,我們人人都是也必須是一名戰士,這場戰爭在考驗著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考驗著我們每個人。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被執法民警帶走的拒不戴口罩的囂張女

如果我們中的個別人再肆意妄為,依然我行我素,也必將會受到我們人民的唾棄、譴責,國家的懲罰。

從國家宣佈進入疫情防控期到現在已半月有餘,疫情警報非但沒有解除或減輕,反而是有著越來越嚴歷的管控趨勢。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顯得空空蕩蕩的超市

那我們老百姓唯一要做的,也是能做到的,依然是配合政府,呆在家裡,非不得已,還是儘量不要出門。隨著足不出戶時間的增長,一家人裡,人與人之間的零距離接觸,從剛開始的欣慰、享受到後來的彼此大眼瞪小眼,真的擔心那點人與人之間因為距離所產生的美會隨著這樣的時間推移會慢慢消失掉,繼而換來的是相看兩生厭,不知道再這樣發展下去,我們會不會因環境產生出來的焦慮、焦躁而有、爭執、爭吵呢?大家有這樣的現象或擔心嗎?我覺得我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昔日車水馬龍 現今空空蕩蕩大馬路

為了避免這些已經出現或即將到來的問題,我們要怎麼解決呢?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想做的,既然一家人是避無可避地要長久地呆在一個空間裡,或許比你想像的時間要再長一些,儘量做到有思想準備。我們每個人也還是要儘量保持有一些自己的私人獨立空間,現在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已經開始上班了,不同的是是在家網上工作。現在的社會形勢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要積極、努力、高效的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及方式、方法,才不失為上上之策。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待在家裡的閒暇時光

該過的節日也即將過完,我們要積極,正能量滿滿的繼續我們之前的生活,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是方式上的一點點改變。我們可以趁著這閒暇的時間,看一些平時想看卻沒有時間看的書;沉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平時因為忙碌,來不及思考的人生,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一直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充滿了堅定的信心,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的膝蓋不妨再彎曲一些,但是要把起勢用足、蓄勢待發,在彈跳而起的瞬間,盡全力出擊,就不會有過不去的坎兒。

引頸期盼的疫情“拐點”沒有如期而至,但另一個拐點已到,需警惕

展望未來 我們相約陽春三月的大自然

最後還是禁不住把鍾南山院士所說的話再次強調一次:別出門,警告大家,這次的病毒一旦染上,就算治癒了,後遺症也會拖累後半生!這場瘟疫比17年前的非典更嚴重,用的藥副作用更大。如果出了特效藥,也只能保命,僅此而已!出門前想想你的家人,別連累家人,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這是一場戰役,不是兒戲。

現在的足不出戶,是為了保證讓我們能早日走出家門。想想美好的陽春三月在即,那時的春光明媚,陽光燦爛,花上阡陌,鳥語花香;大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飲食飄香……

讓我們配合帶領我們一起戰鬥的政府部門領導人、專家團隊,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為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