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五元:幸福生活靠奮鬥來創造

黃五元:幸福生活靠奮鬥來創造

黃五元:幸福生活靠奮鬥來創造

時間:正月初一

地點:運城市新絳縣三泉鎮水西村

人物:黃五元家

人總是會活出一個方法,等待幸福。而幸福就是有一個溫暖的家,家裡住著最親愛的人,有一盞黃色的燈一直亮著。

曾經家徒四壁的黃五元,娶不上媳婦、蓋不了房;如今,在村委會的帶領下,身殘志堅的黃五元,建牛場,搞養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危房翻蓋成溫馨的四合院,兒子娶了媳婦、姑娘嫁了人,還有了兩個漂亮的小孫女,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1月25日(正月初一),山西晚報記者走進這個平凡的農家小院,揭開他們一家人的幸福“密碼”。

農家院、紅對聯 洋溢著過年的喜慶

“嘎嘣”一聲,黃五元的大孫女吃出了餃子裡的硬幣,開心地喊道“爺爺!爺爺!我吃到錢了!我吃到錢了!”10歲的黃舒垚第一個吃到硬幣,全家人都為她感到開心。

“再多吃幾個,看看能不能再吃一個,你可是咱家最有福氣的人哦!”黃五元滿臉的笑容,一家六口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吃著餃子,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屋子……這是正月初一一大早,山西晚報記者在新絳縣三泉鎮水西村黃五元家看到的一幕。

走進這個具有晉南特色的小院,映入眼簾的是貼著紅紅對聯的白色瓷磚牆,鋁合金的門窗、潔淨的玻璃,處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走進客廳,乳白色的地磚一塵不染,電視櫃旁綠色的吊蘭長勢喜人,茶几上擺放著香蕉、砂糖橘,還有一大盤麻花。“這是年前自己家炸的,可好吃了,你嚐嚐。”黃五元熱情地說。

“從我記事起,就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由於小兒麻痺症的後遺症,導致我的右腿和右手殘疾。因此我從小就不愛與人溝通。”說起自己的幼年,黃五元陷入沉思。那時候,醫療條件有限,家裡兄弟姐妹多,父母面對孩子的情況,很無助。幸好後遺症還不是太嚴重,慢慢地,黃五元就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像這樣美滿團圓的日子,幾年前,對我們一家來說卻是一種奢望。”黃五元說。

晉南農村土地豐沃,靠種地謀生是不錯的選擇。“憑種地,咱這身體,哪個姑娘願意嫁給我?”黃五元苦笑著說,“沒辦法,只好娶了腦子有點問題的孩他娘。”婚後兒子、女兒相繼出生,給本來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生計,黃五元拖著殘疾的腿,奔波著……做過小買賣,不是賠本賺吆喝,就是被人騙了本錢;給別人打過工,身體的殘疾,沒有一個工作可以長久。慶幸的是,兩個孩子聰明伶俐,給這個家帶來少有的歡樂。

歲月不辜負任何一個有心人。說起脫貧致富的事,黃五元很感謝他們村委會的幹部們。“幾年前,村委會以長遠發展、精準扶貧為目標,經過前期走訪、考察,建議我家建一個小型的養牛場。”那一刻,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迎來了人生的大轉機。

租地、貸款 村委會幫著建起養牛場

吃完過年的餃子,黃五元還要去養牛場看看,正好,前來檢查村裡防控疫情的水西村書記趙高發來到他家,並邀請山西晚報記者一起去村外的養牛場轉轉。

“黃五元家的情況,我們很瞭解,前幾年孩子上學需要錢,家裡每天的花銷也很大……光給點救濟款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幫助他家脫貧,必須選擇適合他家情況的營生。”趙高發一路上聊得更多的是貧困戶如何脫貧的事,考慮到每家的具體情況,村委會組織村幹部多次去外地考察、學習,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對本村貧困戶給出具體的幫扶辦法。

走進養牛場,山西晚報記者看到,十幾頭黃色的肉牛正悠閒地吃著飼料,三頭調皮的小牛犢在圈裡嬉戲著,還有一頭母牛正在給小牛犢餵奶……黃五元簡單清理了一下牛圈裡的衛生,順便備了些飼料和飲用水。

“建這個養牛場,光是村委會給我家租的2畝地,一年節省近5000元。平時一畝地租金約500元到750元每月,而只收我們150元每月。”黃五元站在自己家的牛場,指著牛舍說,受時間長、資金週轉等問題,建造這牛舍也頗費周折。“村委會多方溝通,幫我家辦下了2萬元的小額貸款,資金難題迎刃而解。考慮到養殖場的運輸方便,村委會又用石子硬化了600米長的這條田間小徑,方便養殖時糧草、糞便的運輸。”

“按照相關規定,養殖場離村莊必須500米以上,路硬化好了,交通上的問題解決了。但《環境保護法》還得遵守,村委會又幫助我們修建了化糞池。”黃五元心裡感謝村委會的幫助。

這下,黃五元終於有了施展拳腳的地方。勤快樂觀的他,很快就把養殖場搞得“有聲有色”,家裡的經濟也慢慢好轉了起來。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裡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我們村委也早就開始實施精準扶貧。而像黃五元這樣的特殊貧困戶,我們會更多地關注,也給予他們更多支持。”趙高發說。

幸福美好生活要靠奮鬥來創造

熱氣騰騰的銅火鍋,白花花的晉南大饅頭,涼拌蓮菜、牛肉、豬頭肉上桌了,讓人垂涎欲滴。“先吃著,鍋裡還有糯米飯和清蒸鯉魚呢,這些以前席上才能吃到的美食,今天家裡都做了。”剛從養牛場回家,黃五元的兒媳婦已經做好了豐盛的午餐。

“說起脫貧這件事,離不開幫扶負責人邱斌叔叔。”飯桌上,黃五元的兒子黃永斌告訴山西晚報記者,“2016年,作為水西村的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邱斌對接了兩戶貧困戶,我家就是其中一戶。他常鼓勵我們,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剛開始,養殖場養了十幾頭三元雜交牛,由於養殖技術的短缺,牛長得又瘦又矮。得知這一情況後,邱斌叔叔積極與縣人設局的同志溝通,讓父親免費參加縣裡舉辦的養殖培訓班,每天還有50元的補助。”

黃五元天天堅持培訓,自己聽不懂的問題,課後還主動問輔導老師。面對積極上進的黃五元,邱斌對他家的事情更用心了,一有培訓的機會,總想方設法讓黃五元去參加。“如今,我父親已是一位比較專業的養牛專業戶了,出欄的牛慢慢得到商家的認可。”黃永斌驕傲地說。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艱苦奮鬥來創造。’父親用他的辛苦和勤奮,很好地印證了習總書記的話。”黃永斌說,“四年多來,邱斌叔叔一有空就到家裡瞭解情況,殘疾證辦下來了沒?補助領到沒有?我女兒黃舒垚上學的補助拿到沒有?天冷了,牛的飼料夠不夠吃?買飼料的錢夠嗎?……我們發自內心地感激他。”

“2018年,黃五元一家已經脫貧,按照《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知識手冊》裡講的‘四不摘’原則,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我的幫扶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山西晚報記者隨後電話採訪了幫扶人邱斌。

如今,邱斌調動到鄉鎮工作,但對貧困戶的幫扶任務沒變。像邱斌這樣,把貧困戶的小事當做大事的幫扶人,全省還有很多。他們助力幫扶對象住上了夢寐以求的新房,增加了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

已經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

站在這個溫馨的小院裡,黃五元給家裡算了一筆經濟賬。

“你看,這張‘新絳縣脫貧攻堅幫扶政策牌’,所有的優惠政策寫得清清楚楚。”山西晚報記者在黃五元家院子的一堵牆上,看到了這張“新絳縣脫貧攻堅幫扶政策牌”,上面詳細記載著黃五元一家享受政策及幫扶收益情況:如,意外傷害險每人30元,返貧險每人16元,義務教育兩免(即:免學雜費和教科書費),畜牧養殖科技培訓免費,基本醫療保險每人250元,春節慰問送米麵油等八項內容。

“這裡面的八項優惠政策,我家都享受到了。這項義務教育兩免,10歲的孫女就在享受這個政策。按照相關政策,義務教育免除雜費、教科書、作業本;享受營養改善計劃,孩子每天有4元的營養改善費。可以放心地說,上學這件事上,家裡基本不用操心。”黃五元一項一項解釋著,為防止再度返貧,有些政策將一直享受到2020年底才結束。

“國家提出的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即,吃飯不愁、穿衣不愁,住房、醫療、上學三保障,可以說黃五元家全實現了。”趙高發說,前幾年,黃五元危房改造,按照國家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出臺的這項惠農政策,國家發給他家1.1萬元的危房改造補助,減輕了家裡的負擔。在醫療救助方面,國家減免或減少農村貧困戶的新農合繳費,讓貧困戶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減少因病致貧的發生。同時,實施了“1136”醫療保障政策,即,貧困戶去鄉鎮醫院看病每年只花100元,去縣裡醫院看病最高只花1000元,去市裡醫院看病最高只花3000元,去省裡醫院看病最高花6000元。

採訪結束時,黃五元對記者說:“2019年,我家共出售5頭牛,按市場價每頭牛1.2萬-1.3萬元計算,收入在6萬-7萬元左右,除去養殖的成本,大概有3萬元的收入。”黃五元說,有時遇到好年景,養殖場出生牛犢多,出欄的肉牛也會多一些,收入自然也就多了。加上兒子和兒媳在縣裡的綠化公司打工,倆人一月收入4000多元,一年下來也有個近5萬元。一邊說著這一筆筆靠勞動創造的財富,黃五元一邊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