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五元:幸福生活靠奋斗来创造

黄五元:幸福生活靠奋斗来创造

黄五元:幸福生活靠奋斗来创造

时间:正月初一

地点:运城市新绛县三泉镇水西村

人物:黄五元家

人总是会活出一个方法,等待幸福。而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住着最亲爱的人,有一盏黄色的灯一直亮着。

曾经家徒四壁的黄五元,娶不上媳妇、盖不了房;如今,在村委会的带领下,身残志坚的黄五元,建牛场,搞养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翻盖成温馨的四合院,儿子娶了媳妇、姑娘嫁了人,还有了两个漂亮的小孙女,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1月25日(正月初一),山西晚报记者走进这个平凡的农家小院,揭开他们一家人的幸福“密码”。

农家院、红对联 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嘎嘣”一声,黄五元的大孙女吃出了饺子里的硬币,开心地喊道“爷爷!爷爷!我吃到钱了!我吃到钱了!”10岁的黄舒垚第一个吃到硬币,全家人都为她感到开心。

“再多吃几个,看看能不能再吃一个,你可是咱家最有福气的人哦!”黄五元满脸的笑容,一家六口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吃着饺子,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是正月初一一大早,山西晚报记者在新绛县三泉镇水西村黄五元家看到的一幕。

走进这个具有晋南特色的小院,映入眼帘的是贴着红红对联的白色瓷砖墙,铝合金的门窗、洁净的玻璃,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走进客厅,乳白色的地砖一尘不染,电视柜旁绿色的吊兰长势喜人,茶几上摆放着香蕉、砂糖橘,还有一大盘麻花。“这是年前自己家炸的,可好吃了,你尝尝。”黄五元热情地说。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由于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导致我的右腿和右手残疾。因此我从小就不爱与人沟通。”说起自己的幼年,黄五元陷入沉思。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情况,很无助。幸好后遗症还不是太严重,慢慢地,黄五元就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像这样美满团圆的日子,几年前,对我们一家来说却是一种奢望。”黄五元说。

晋南农村土地丰沃,靠种地谋生是不错的选择。“凭种地,咱这身体,哪个姑娘愿意嫁给我?”黄五元苦笑着说,“没办法,只好娶了脑子有点问题的孩他娘。”婚后儿子、女儿相继出生,给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生计,黄五元拖着残疾的腿,奔波着……做过小买卖,不是赔本赚吆喝,就是被人骗了本钱;给别人打过工,身体的残疾,没有一个工作可以长久。庆幸的是,两个孩子聪明伶俐,给这个家带来少有的欢乐。

岁月不辜负任何一个有心人。说起脱贫致富的事,黄五元很感谢他们村委会的干部们。“几年前,村委会以长远发展、精准扶贫为目标,经过前期走访、考察,建议我家建一个小型的养牛场。”那一刻,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机。

租地、贷款 村委会帮着建起养牛场

吃完过年的饺子,黄五元还要去养牛场看看,正好,前来检查村里防控疫情的水西村书记赵高发来到他家,并邀请山西晚报记者一起去村外的养牛场转转。

“黄五元家的情况,我们很了解,前几年孩子上学需要钱,家里每天的花销也很大……光给点救济款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帮助他家脱贫,必须选择适合他家情况的营生。”赵高发一路上聊得更多的是贫困户如何脱贫的事,考虑到每家的具体情况,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多次去外地考察、学习,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对本村贫困户给出具体的帮扶办法。

走进养牛场,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十几头黄色的肉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三头调皮的小牛犊在圈里嬉戏着,还有一头母牛正在给小牛犊喂奶……黄五元简单清理了一下牛圈里的卫生,顺便备了些饲料和饮用水。

“建这个养牛场,光是村委会给我家租的2亩地,一年节省近5000元。平时一亩地租金约500元到750元每月,而只收我们150元每月。”黄五元站在自己家的牛场,指着牛舍说,受时间长、资金周转等问题,建造这牛舍也颇费周折。“村委会多方沟通,帮我家办下了2万元的小额贷款,资金难题迎刃而解。考虑到养殖场的运输方便,村委会又用石子硬化了600米长的这条田间小径,方便养殖时粮草、粪便的运输。”

“按照相关规定,养殖场离村庄必须500米以上,路硬化好了,交通上的问题解决了。但《环境保护法》还得遵守,村委会又帮助我们修建了化粪池。”黄五元心里感谢村委会的帮助。

这下,黄五元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勤快乐观的他,很快就把养殖场搞得“有声有色”,家里的经济也慢慢好转了起来。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我们村委也早就开始实施精准扶贫。而像黄五元这样的特殊贫困户,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也给予他们更多支持。”赵高发说。

幸福美好生活要靠奋斗来创造

热气腾腾的铜火锅,白花花的晋南大馒头,凉拌莲菜、牛肉、猪头肉上桌了,让人垂涎欲滴。“先吃着,锅里还有糯米饭和清蒸鲤鱼呢,这些以前席上才能吃到的美食,今天家里都做了。”刚从养牛场回家,黄五元的儿媳妇已经做好了丰盛的午餐。

“说起脱贫这件事,离不开帮扶负责人邱斌叔叔。”饭桌上,黄五元的儿子黄永斌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16年,作为水西村的贫困户帮扶责任人,邱斌对接了两户贫困户,我家就是其中一户。他常鼓励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刚开始,养殖场养了十几头三元杂交牛,由于养殖技术的短缺,牛长得又瘦又矮。得知这一情况后,邱斌叔叔积极与县人设局的同志沟通,让父亲免费参加县里举办的养殖培训班,每天还有50元的补助。”

黄五元天天坚持培训,自己听不懂的问题,课后还主动问辅导老师。面对积极上进的黄五元,邱斌对他家的事情更用心了,一有培训的机会,总想方设法让黄五元去参加。“如今,我父亲已是一位比较专业的养牛专业户了,出栏的牛慢慢得到商家的认可。”黄永斌骄傲地说。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父亲用他的辛苦和勤奋,很好地印证了习总书记的话。”黄永斌说,“四年多来,邱斌叔叔一有空就到家里了解情况,残疾证办下来了没?补助领到没有?我女儿黄舒垚上学的补助拿到没有?天冷了,牛的饲料够不够吃?买饲料的钱够吗?……我们发自内心地感激他。”

“2018年,黄五元一家已经脱贫,按照《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手册》里讲的‘四不摘’原则,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我的帮扶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山西晚报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帮扶人邱斌。

如今,邱斌调动到乡镇工作,但对贫困户的帮扶任务没变。像邱斌这样,把贫困户的小事当做大事的帮扶人,全省还有很多。他们助力帮扶对象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增加了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已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站在这个温馨的小院里,黄五元给家里算了一笔经济账。

“你看,这张‘新绛县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牌’,所有的优惠政策写得清清楚楚。”山西晚报记者在黄五元家院子的一堵墙上,看到了这张“新绛县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牌”,上面详细记载着黄五元一家享受政策及帮扶收益情况:如,意外伤害险每人30元,返贫险每人16元,义务教育两免(即:免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畜牧养殖科技培训免费,基本医疗保险每人250元,春节慰问送米面油等八项内容。

“这里面的八项优惠政策,我家都享受到了。这项义务教育两免,10岁的孙女就在享受这个政策。按照相关政策,义务教育免除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孩子每天有4元的营养改善费。可以放心地说,上学这件事上,家里基本不用操心。”黄五元一项一项解释着,为防止再度返贫,有些政策将一直享受到2020年底才结束。

“国家提出的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即,吃饭不愁、穿衣不愁,住房、医疗、上学三保障,可以说黄五元家全实现了。”赵高发说,前几年,黄五元危房改造,按照国家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出台的这项惠农政策,国家发给他家1.1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在医疗救助方面,国家减免或减少农村贫困户的新农合缴费,让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减少因病致贫的发生。同时,实施了“1136”医疗保障政策,即,贫困户去乡镇医院看病每年只花100元,去县里医院看病最高只花1000元,去市里医院看病最高只花3000元,去省里医院看病最高花6000元。

采访结束时,黄五元对记者说:“2019年,我家共出售5头牛,按市场价每头牛1.2万-1.3万元计算,收入在6万-7万元左右,除去养殖的成本,大概有3万元的收入。”黄五元说,有时遇到好年景,养殖场出生牛犊多,出栏的肉牛也会多一些,收入自然也就多了。加上儿子和儿媳在县里的绿化公司打工,俩人一月收入4000多元,一年下来也有个近5万元。一边说着这一笔笔靠劳动创造的财富,黄五元一边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