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吃過部隊食堂蒸的饅頭,特別好吃,外面賣的都沒那種味道,請問是怎麼做的呢?

白馬瘦胖子


那是你沒吃過89年張家口宣化師院某旅的饅頭,扔到牆上可以直接粘牆上的饅頭。


shanyuetj


我知道,我老公的爸爸年輕的時候就是部隊裡的炊事兵,他現在70歲了,做的饅頭依然用部隊時的做法,有嚼勁,有麥香,分層次,會開花,不用吃菜都能吃完一個饅頭。

並且他把做法教給了我。

下面就是做法:

1.麵肥,這個是關鍵,就是每次發麵的時候揪一塊兒下來,留好,這就是老麵肥。

2.麵肥用溫水泡開,用手捏碎。然後倒進白麵裡,用手揉成團,蓋蓋,醒發三小時。

3.麵糰醒發至兩倍大,倒在案板上,下面撒上一小勺面鹼,可以中和老麵肥的酸性,很好的體現麥香味兒。注意:面鹼的用量大概手指蓋兒那麼大的面積,不要放多了,以免蒸出的饅頭髮黃,發苦。

4.揉麵,第二關鍵,一定要用點兒力氣,揉的時間長一些,面鹼全部揉到麵糰裡,大約揉十分鐘,這樣層次分明,吃起來口感帶勁兒。

5.麵糰揉成長條形,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塊,全部揉成圓圓的饅頭胚型,繼續醒發20分鐘。

6.等饅頭繼續長大一些,飽滿圓潤了,就可以上鍋蒸了,大火🔥燒開蒸20分鐘,關火。5分鐘後掀開鍋蓋,撿到盤子裡,可以吃了。

我們平時用的酵母,不用面鹼中和酸味兒就可以醒發麵團,雖然使用方便,但是做出的饅頭太過蓬鬆,捏一下就扁了,吃起來也沒有什麼味道,並且下次吃的時候,加熱過就真的不好吃了。

然而像部隊的饅頭就不一樣了,每一個都是下足了功夫揉出來的,所以吃起來小麥的味道香甜,並且層次分明,口感鬆軟,吃一個就很飽了。

怎麼樣,小夥伴們,學會了嗎?趕緊來試試吧!




品pai匯


我是部隊炊事班的,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們單位的饅頭都是我蒸的,長話短說,先從食材開始,麵粉肯定是特供的軍糧,來源不用說了,好好好好好!再說發麵的工藝吧,準備好麵粉,準備一盆溫水,放入適量的發酵粉和泡打粉,然後就是揉了,完全是手按出來的,夏天的漢流在麵粉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可能這也是饅頭好吃的原因吧,麵粉要揉到手指按下去面能回彈回來為準,然後蓋上蓋子發酵一晚上,早上就把發酵好的麵粉倒下來,取一部分慢慢揉,直到感覺麵粉裡面泡泡沒有了,搓條刀切成型,放入蒸屜裡面,讓半成品的麵糰醒面十分鐘左右,然後上屜蒸五到十分鐘,我們一般七分鐘,然後熱氣騰騰的饅頭就出來了,現在很懷念部隊的生活。


你那裡咧


09年退伍,到現在已經十年了,時不時的都會回想起咱們汽車二連的饅頭。

回來以後,就在也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饅頭,這是真的,我經常會在親戚朋友哪裡說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我最懷念的就是早飯,尤其是饅頭,又大,又圓,又白。

有時候我跟我爸提起這個問題時,爸就會給我說原因,是因為北方面和南方面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我爸78年是在北京當兵,他也有這樣的體會。

我爸也不太懂,也可能就是自己4年在北方的經驗之談的,說北方面蛋白質高,比南方面勁道,主要就是和日照,溫度,溼度,生長週期不一樣;南方面就是澱粉含量比較高。根據麵粉裡的蛋白質的高低又可以分為高筋麵粉,低筋麵粉和普通麵粉。

還有就是可能做法還是有一定區別,其實饅頭包子對面粉的要求極高,揉捏的力度也不比較講究,我記得在部隊時候經常都會看到炊事班的天黑了都還在揉麵,揉好以後醒發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就能使用,蒸出來的饅頭就是不一樣。



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可能還是在麵粉上,畢竟北方是以麵食為主,做法都是大同小異的,大相徑庭的。


lucky小雙


首先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在部隊很多回憶,

我曾經是一名部隊軍人,由於連隊人數較多,炊事班人數不夠,所以每個戰鬥班的人員,每一天都要抽調人員去炊事班幫廚,當兵很苦,很苦,部隊生活上很艱苦,體力勞動強度大,肚裡油水少,由於在北方當兵,北方的麵食很好,記得在部隊我一頓飯能吃10幾個拳頭大小的饅頭,這在現在想起,簡直不敢想象。

由於在炊事班幫廚,我也經常參與發麵揉饅頭,我們連隊雖然人均伙食費不高,但是在食物烹飪上要求非常高,用四個字來形容:精益求精。

做饅頭,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問題就在和麵、加水、發酵,首先麵粉是北方的麵粉,我是南方人,南方的麵粉和北方的沒法比。這北方的麵粉已經能保證饅頭的品質。

記得每次去幫廚,最恐懼的事情就是發麵和麵,我們連隊人數最多時接近100人,和麵的鋁製大盆,要倒入兩袋麵粉,一袋麵粉重量是50斤,兩袋100斤,專門來做饅頭。因為我們和麵的方法是人工完成,而且採用的是,俯臥撐的方法揉麵,由雙拳來錘揉麵粉,導致鋁製大盆底部都被拳頭磨的凹凸不平,由於水的比列較少,俯臥撐揉完面,雙拳早已經紅腫,拳頭上沒有繭子的戰友,拳頭上皮都會磨破,血跡都沾染在麵糰上,可見這面是多麼硬,揉麵是多麼恐懼的事情。


在部隊的時候揉麵是先將鋁盆倒入少量水,加入酵母,依次倒入一百斤麵粉,不停用雙拳撐著盆內的麵糰,使勁錘揉,翻面繼續錘肉,一直揉到面光,盆光。進行發酵後,搓揉成饅頭。

蒸出來的饅頭富有彈性,咬上去韌勁十足,十分有嚼勁。想到這兒也讓我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情,由於饅頭十分勁道,每次連隊剩下的饅頭,在放置涼以後,饅頭猶如石頭般堅硬,戰友都說,這饅頭放冷後,還可以當手榴彈,一扔出去砸到人,絕對頭破血流。


美食Diary


我曾經是一個老兵,你提出的問題我深有同感,最多的時候我一餐能吃五個二兩的饅頭,退伍回來後每每想起部隊食堂蒸的饅頭,總是禁不住咽口水,至今還口齒留香。

為什麼部隊食堂蒸的饅頭特別好吃

  1. 20多歲當兵的年齡正是風華正茂血氣方剛,吃嘛嘛香的時期。

  2. 部隊各種訓練項目活動量又大,體力消耗多,體內急需補充碳水化合物和其它能量。所以味口特別好。
  3. 特別是基層連隊的食堂動輒一兩百人吃飯,都是大鍋大灶的大鍋飯,整個餐廳人氣爆棚,更能增加食慾。
  4. 用老面發麵、傳統的揉麵醒面製作工藝,部隊大鍋飯的猛火灶、蒸氣穿透力強都是隊食堂蒸的饅頭特別好吃的先天條件。
  5. 一種懷念部隊生活的情結,這一條相告你我大部分有過軍旅生涯的人都有。

連隊食堂是怎麼做饅頭的呢?

  1. 軍糧的品質一般會優於地方市場,首先每次做完饅頭或其它麵食後,都會預留一塊麵團,讓他繼續發酵,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老面,有的地方也叫“面頭”,在傳統的土藝中充當酵母的腳色。可存放很久,以備下回使用。

  2. 做饅頭的前一天晚上把老面用溫水化開,加入麵粉中用人工或機器和麵、揉麵、完了放入部隊的大面盆中醒面,醒面時盆上蓋一汞潮溼的紗布。醒面的時間因氣溫條件來定,一般冬季時間要長一點,三四個小時,還要加蓋一床紗被子。

  3. 一大早醒好的面己脹大了一倍多,面中滿大大小小的氣泡。炊事班的戰友們開始揉麵,因發酵醒好的面中帶有少許的酸味,面中加食用鹼來中和,揉麵時排出麵糰中的氣泡,整理好後切成一個個的劑子,或揉成條狀直接切出饅頭的形狀,裝入蒸格中。

  4. 鍋中加水,把水溫燒至45至55度左右關火,把蒸格放鍋上再醒15分鐘。開大火蒸至上氣,再蒸25分鐘搞定。

你說這種饅頭能不好吃嗎?你的問題讓我懷舊了。謝謝!

祝您健康!有其它不同意見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指教。謝謝!


我是卓卓媽


我也當過兵,部隊饅頭確實是好吃。剛進兵營,一個班圍在一起用餐,別的戰士很快吃完四五個饅頭,我才把第二個饅頭拿起來,吃飯總是落到最後。再用餐時,我就觀察到吃快的這些戰士有一個動作,他們吃暄騰騰饅頭時,掰下一大塊,用手指捏壓變小,一個饅頭三四口就能吃掉。那時是改革開放初期,饅頭對農村兵來說是很誘人的嘍。再說小時候,我家鄰居偷偷做饅頭生意的,他和麵要用木槓子壓,累的汗流浹背,兩手同時揉出二個饅頭,手法極其嫻熟,蒸饅頭時還在籠梯中間放上一小酒盅硫磺,蒸出來的高樁饅頭又白又光滑又香,用大藤籃裝著到集市上去賣,因為賣相好很快被人買走。能吃上饅頭做為農家孩子來說相當於現在的魚翅燕窩,我一次也沒吃上他做的饅頭。想必沒吃過,到現在我老認為他做的饅頭是最精緻最好吃的吧。後來知道這個人曾在縣招待所做過白案師傅。


生活平淡好


這個提問讓我回憶起住在部隊大院的童年時光,有天晚飯前媽媽讓我去食堂打饅頭,我撕了一張票拿上淘米籮就去食堂,打了十個小圓饅頭往回走,那小圓饅頭真香,我在路上忍不住開吃了,我喜歡先把饅頭皮撕下來吃掉,然後把饅頭捏的硬硬的啃,因為更有嚼勁,這樣一路走一路吃,到家把淘米籮往桌上一放,我媽就問:怎麼就五個?一張票不是十個嗎?我說:那五個我吃了唄。我家離食堂不遠,短短几分鐘我就幹了五個饅頭,那年我8歲,小姑娘一個。

我想問問,怎麼才能再吃到部隊的饅頭?真好吃啊!快四十年了還記得那個味道呢……


菜園蟲蟲


我當兵是在七十年代,那時做饅頭的麵粉是標面,是用老面發酵,發酵後帶酸,還要放鹼去中和,揉麵很講技術,我們小點有伙房,每星期一次改善伙食,或包餃子,或蒸包子,饅頭,或炸油條,或擀麵條,凡是做這些,都是由河北,或河南,吉林藉的戰友動手,


LJC逍遙客


部隊的蒸饅頭與市場上賣的饅頭有何不同?

前者,撕開饅頭那淡灰白的外皮,裡面層次分明,可見一層一層的。關鍵的是,口感紮實有嚼勁,不像普通饅頭般“虛空”,兩口就沒了。且帶著淡淡的麥香味,食後意猶未盡,絲絲香甜味回擊味蕾!


後者,也即是外面賣的饅頭,外觀大而圓潤,白淨亮滑,且蓬鬆感十足,口感萱軟適口。標準的商業化饅頭,亮點可圈可點,倒是解決了大部分人的早餐。相比之下,部隊的蒸饅頭,雖然樸素無華,但勝在有股特殊的香味,以及有著傳統饅頭的口感。

說到底,同樣是饅頭,為什麼題主說部隊的饅頭特別好吃,外面賣的沒有那種味道?我認為是由2方面造成的,至於部隊饅頭的做法,後面再來分享下。

1 饅頭選料與做法的差異

(1)、麵粉的不同。部隊裡蒸饅頭用的麵粉是特供的,優質的麵粉,自然做出的饅頭風味更加。但不是每個部隊都是特供麵粉的,有時也是跟我們一樣用普通的中筋麵粉,所以接下來的的才是重點。

(2)、做法的差異。當今市場上賣的絕大部分饅頭,採用傳統做法的少之又少。基本上是由泡打粉或者改良劑+酵母來發面的,這類添加劑是符合安全標準,倒是可以放心。

如果購買時,發現饅頭異常的雪白,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少部分不良商家用了“麵粉增白劑”,主要是為了饅頭顏色變白,來提高賣相,提高購買率。這種添加劑是國家禁止實用的,對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謹記。

而部隊的蒸饅頭,採用的是古法制作。也即是用“麵肥”揉碎泡水融化,加入麵粉和麵發酵,最後在兌鹼去除酸味。全程純手工完成的,加上炊事員日積月累的經驗,對和麵的手法、鹼的用量、醒面的時間、蒸制的時間,把控得相當嫻熟,做出來的饅頭必定好吃。


2 情境帶來的影響

①、在部隊的戰友們,每天體力消耗得多,加上年輕血熱,胃口也大,餓得也快。人在飢餓的狀態下,吃啥都對味!更別說是古法饅頭了。

②、部隊的就餐氣氛微妙,人多熱鬧,個個都精力旺盛,大口吃飯,大口喝湯!饅頭也是如此,因為看眾人吃得有津有味,所以在大環境影響之下,題主固然也覺得當時的饅頭特別好吃。

古法饅頭的做法

製作材料:以一斤麵粉的比例來做,需要用到220克水、鹼面3克、老麵肥一小塊。

製作流程:

1、麵粉加入麵肥水,再兌入220克的溫水和麵成團,封上保鮮膜醒面兩個小時。冬天則要適量的延長時間,一般在三個小時左右。

2、面鹼加入8毫升的清水,攪拌均勻成面鹼水備用。

3、面醒好之後,兌入面鹼水,繼續揉十分鐘。做出來的饅頭才有勁道,口感紮實,層層相扣,而且不會有酸味。所以這一步不可忽略,一定要多揉。

接下來,進行二次醒面,只需要15分鐘即可。

4、案板上先撒上乾麵粉,擱上二次發酵好的麵糰,揉成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再撒上少許的麵粉,把劑子揉成饅頭胚胎。


5、水燒開後,放入饅頭胚胎,蓋緊鍋蓋,切記不能有縫隙,否則漏氣將會影響饅頭的整體口感,最好是再鍋與蓋的邊緣圍上毛巾。

先大火蒸10分鐘,之後轉中小火再蒸十分鐘。時間到後,關火捂3分鐘,完成!

傳統饅頭雖好吃,但未必是健康的。

  • 傳統饅頭有種特殊的麥香味,口感也很好,但存在著衛生安全隱患問題。主要是因為老麵肥不好保存,就算是放冰箱也一樣,容易滋生細菌、雜菌,以及發黴等現象。
  • 先比之下,酵母發酵的饅頭對健康更有益,畢竟它是一種有益菌,而且發酵的速度也比老麵肥要快、要穩定。味道也不差的,有的人覺得不好吃,可能是吃傳統饅頭習慣了吧。
  • 不要一聽說泡打粉就害怕,它是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做饅頭時適量放點泡打粉,能達到事到功倍的效果,成品很蓬鬆的。
佘小廚(完)

作者簡介:經驗豐富的美食愛好者,創作了多篇100、1000萬、2000、4000千萬閱讀量的爆文,累積閱讀量7億以上,解決了諸多位提問者的疑問。感興趣的,點擊關注,定時更新有關美食的做法、技巧、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