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你記仇怎麼辦?

用戶2755102146948


孩子記仇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對他所做的一切不滿時,你所採取的方式不能讓孩子接受並且記恨在心裡。

首先我表達一下個人經歷,小時候由於頑皮經常被媽媽用掃帚追著滿大街跑,還邊罵,這種場景現在我的記得,

但是同一樣類型的事情,

爸爸處理事情方式很特別,因為我的頑皮而導致的一切事故,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中總是叫上我,不打也不罵,知識說我們一起去看看結果吧,讓我目睹全部過程,賠償別人的損失,給別人低頭道歉,說好話討好別人等等。讓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時我心中就會替爸爸感覺失去了尊嚴,悔恨自己的頑皮。回家後爸爸會說,你這個月的零花錢沒有了,因為你的頑皮弄壞了別人的東西,賠償給人家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通常嘴上不說但心裡默認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長大,想當年媽媽知識一時的氣憤,我不恨媽媽,但是我一直記著爸爸,他從來不打罵我,知識扣我的零花錢。

世界上沒有頑皮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教育孩子的母親。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農村莊稼漢


我的處理方式,可能就是,如果發現孩子因為某一件事記仇了,我會放兩天,有的時候放兩天,再去和他談這個問題,也許就不會那麼難,就像我們一樣,因為一件事生氣了,當時特別的氣,可是如果沒有人哄你,也沒人勸你,過了兩天,你再去想這個事,會發現,好像也沒什麼可氣的,有的時候時間真的是個好東西!


行到水窮處1


我有倆個兒子,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是和孩子們一起在成長,有時滿足他們就非常高興,只要教育起來,他們就會和我生氣,我覺得原則很重要,錯的一定要堅特立場,讓孩子們對事物有好的認知,同時要和孩子們多溝通,讓他們和你交心,在溝通的過程中,拉近距,增近感情。


花一草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如下:

1、作為家長的你應該先自我冷靜,是你怎樣地處理方式造成孩子“記仇”,在以後的教育中就應該避免這樣一種教育模式。

2、不要立即去和孩子交流,在雙方情緒不穩定時,我們都需要給彼此空間去自我緩和。當雙方足夠冷靜的時候,再去交流會更好一點。

3、孩子與家長是對等的,不要總以家長的身份去說教孩子。我們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以朋友的角度去審視問題,再給予適當建議。

4、以身作則。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你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決定了你的孩子的成長軌跡!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姓


在這裡我還是要建議各位父母朋友不要著急,孩子開始記仇了,這是個正常現象,要是孩子一點都不記仇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下回預防著吃了虧也不長記性那不是更糟糕嗎?記仇也是一種社交能力,讓他知道哪些人對我做過不好的事情,以後跟這些人打交道要小心,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從以前那個天真無邪的小寶寶變成開始記仇的小心眼!沒關係,那是他記憶分析和社交能力提升的表現,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他不記仇,而是要讓他學會原諒!

但是我們要注意避免三個坑,第一要孩子原諒對方不等於就不要對方承擔後果,如果是對方搶了你孩子的玩具,你首先要讓對方把玩具還回來,如果是對方打了你孩子,你要跟對方父母商量怎麼制約他,你總是要讓對方先說對不起之後才引導孩子說沒關係,在家裡也是一樣的,父母做錯了事也要道歉承擔後果,哪怕是一歲的小妹妹打翻了哥哥的積木,他不能承擔後果,那大人也要注意是我沒有把兩個孩子的地盤劃分好呢,還是沒有把小妹妹約束好讓他跑進了哥哥的地盤,總之就是找出自己的責任向孩子認真說明鄭重道歉,這才可能得到孩子的原諒,如果在對方還沒有承擔後果的情況下,你就要孩子原諒對方,那孩子肯定會覺得不公平,就算你最終強迫孩子原諒了他,也只是暫時把自己的憤怒隱藏起來了,將來很可能會更猛烈的爆發出來!

第二,原諒不等於忘記假如孩子說我不要跟小明玩,他上次搶我玩具,你不能說:“唉,你怎麼這麼記仇呢,他上次不都給你道歉你也原諒他了嗎?”要知道記住別人以前的行為,並且以此來預測它下次的行為,這是人類的正常策略,這說明你孩子對於壞事有正確的反應,而原諒是心理範疇的是我們!孩子原諒別人不是為了要讓別人感覺良好,也不是為了要維持表面的和諧,而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如果你不原諒別人的話,心裡就會堆積太多的負面情緒,過去的那些不愉快的經歷,那些討厭的人一會兒就會從你心裡要出來咬你一口,這不僅影響你的心理健康,還會傷害身體,更不用說能夠原諒別人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朋友做事不太受情緒的影響,將來也會更可能成功!

所以我們應該在心理上儘量原諒別人,但是在行為上我們還是要堅持原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剛才說不要強迫孩子,在對方還沒有承受自然後果時就原諒他別的孩子做了錯事,我記住了下回不跟他玩了,這不也是自然後果的一部分嘛,所以我們也同樣不應該強迫孩子忘記衝突,那違反人的本性,而且就是錯誤的社交策略。第三,你也不要催促孩子原諒歸根到底原諒是個心理過程而不是一個行為事件,也就是說它需要時間!

心理受到傷害很容易,但痊癒卻很慢,所以如果孩子當時說我原諒你了,但是過了幾天還是悶悶不樂又跟你說我還是討厭小明,你不要怪他不都明明原諒他了嗎,怎麼說話不算數呢。你要這麼說唯一的效果就是以後孩子慢慢的就不跟你說心裡話了,因為心理過程是無所謂說話算數的,孩子他自己也控制不了啊,你只能耐心地繼續開導他,繼續幫他發展原諒的能力!怎麼發展也是分三部分,第一是教給孩子怎麼說原諒不是簡單的一句沒關係或者我原諒你就完了的,它包括我的感受我的原諒和我的希望。比如說小明你剛才搶我的玩具讓我很生氣我原諒你了,但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搶我的玩具了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結構呢,因為孩子在衝突中肯定有情緒,你一定要讓他把這個情緒表達出來! 雖然我們要引導她原諒,但不把憤怒委屈難過這些負面情緒先清掃乾淨,就匆匆忙忙地要他原諒,只會適得其反,再原諒了之後還要強調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犯了,這會讓孩子有一種力量感,就是我這次選擇了原諒你,條件是你也要變好,不然下次就不一定嘍。他能感到自己對對方施加了影響,那麼這次衝突他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受害者,而是一個平等的互動!



笨可愛碧


孩子和你記仇,怎麼辦?絕大多數的孩子現在都很頑皮,

現在的孩子也很叛逆,這個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要看孩子的父母怎麼去引導他?比如說孩子在家幫著洗個碗,掃個地,做個家務什麼的不管他洗碗洗乾淨還是沒有洗乾淨,掃地是沒掃乾淨,還是沒掃乾淨我們都要以那種鼓勵的方式去給孩子說今天沒做好,明天再來,只要你努力了就行了,孩子每做一件事,不管她是做得好與壞,對與錯,要用那種既不讓孩子傷心,又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那種方式去與孩子交流,平氣和的與孩子交談,讓她認識到哪種事情做的是對的了,哪種是做的是錯的,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父母首先我們要冷靜,有的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事情,他們畢竟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會犯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進怡媽媽


當寶寶記仇的時候媽媽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做個心裡疏導,引導寶寶有個正確的觀念,可以用一些新鮮的事物轉移注意力幫助寶寶忘記這件事情。平時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態度一定不能過於強硬,不要總是訓斥寶寶,也不要總是一味的滿足寶寶的各種要求,這樣對寶寶的心裡發育都是不好的,要讓寶寶明確是非觀念,跟寶寶多溝通多交流


平凡的小周


孩子記仇一定要和孩子認真的談話,正面引導他,把心裡話說出來,跟他分析事情,教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自己有錯,主動和孩子承認錯誤,並且希望得到他的原諒。


MAOMAO生活日常


這個問題很嚴重,對孩子的教育可以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未來。

孩子和你記仇,你可以哄一下他(她)小孩子很好哄。然後可以對孩子說一些故事來教育孩子,因為你直接說他(她)可能會反感。


沒傘人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如果他是記仇的性格就不要對他過分嚴格,用愛跟溫暖融化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