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有可能拿奧斯卡嗎?


不僅是藝術達到要求,更重要的是合乎評委們的口味。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決定中國電影拿奧斯卡獎很難,至少是現在。


康殿俊


網友說《寄生蟲》獲奧斯卡三項大獎,給中國電影一個響亮的耳光。

都說西方電影節從來看不起亞洲電影,但這次《寄生蟲》成為了本次奧斯卡上最亮眼的電影,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含金量最高的大獎。

中國什麼時候能得一次奧斯卡?

我覺得像中國足球一樣困難。因為每次送審奧斯卡的電影都很任性: 今年是《哪吒》, 之前還送過《滾蛋吧,腫瘤君》,《戰狼2》等"正能量"電影。在我看來,送審這些本來就是破罐子破摔,沒想被選上的意思。

寄生蟲臺詞

我們為什麼拍不出引發公眾深思的電影?

寄生蟲》這樣的電影在中國肯定無法過審,這是事實,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大眾的集體不自信。

之前《活著》, 《秋菊打官司》等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在國際上得獎,換來的是公眾的抨擊,說外國就喜歡看反映中國醜陋,封建落後的電影,不喜歡反映中國積極向上的電影。但是,

都來歌頌繁榮富強,有些現實的殘酷是不是被掩蓋,人們還如何自省?

《寄生蟲》這樣的電影在中國除了無法過審,也會被大家抨擊沒有展示"正能量"。

其實如果我們足夠強大和自信,就不怕暴露自身的缺點。哪個社會都會有不足,就像每個人一樣。正視缺點,努力克服不就行了嗎?#奧斯卡#


娛是說


這個問題很大,要想分析中國電影有可能拿奧斯卡獎嗎,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們的電影和我們的電影人的奧斯卡之路。

電影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正因為觀眾的絕對依賴~所以電影很受寵~電影明星很受寵~但中國的電影形式也在不段的變化來適應觀眾的口味~中國電影最近的變革主要是受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在奧斯卡上連獲10項提名的影響吧~所以中國的名導把眼光從踏踏實實拍片轉移到了進軍奧斯卡~首先是動機的轉變~從開始希望拍出廣大群眾喜歡影片的想法~到了誓要拿下奧斯卡~讓自己名利雙收~!二者對比不難~說白了就是 “公”與“私”~!就我認為一個導演不把拍片的出發點放在廣大群眾喜好的“大公”上~!而只是總惦記著進奧斯卡的“小私”上~!當然為你著想沒什麼不對~但是如果一個導演放棄了觀眾那麼他就一無所有了~~~!

中國現今的大片應從張藝謀導的第一部大型古裝戲《英雄》開始~此部戲吵的很兇~起先觀眾對次片的期望特高~因為有張藝謀~有梁朝偉~有張曼玉等重磅明星~這足以讓觀眾瘋狂的了~!所以此片公映時票房也是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大多觀眾看完都報著幾分失望~主要是對故事情節的不滿~我不敢說是張導的糊塗還是觀眾的不理解~但是我敢肯定這是張藝謀對中國觀眾審美的一次大挑戰~!就我個人的看法這部片算是一部經典~尤其是絕美的場景和音樂~~~無疑張藝謀的第一部邁的不錯~因為他開了中國電影的又一個新“新紀元”。可《英雄》除被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為最佳外語片後~其他的就再沒什麼動靜了~。之後張藝謀又邁出了轉型的第二部《十面埋伏》張導的特長是吵作~所以 《十面埋伏》又調起了觀眾的好奇心~無疑觀眾又在期待著....。可結果不想而知~觀眾又一次失望了~確實本人也不太喜歡這部戲~當然場景還是不錯的~此部戲和奧斯卡也沒扯上什麼關係~!《十面埋伏》和《英雄》比較似乎是退步了~為此張導的輿論處境不佳~。也許張導想打個翻身仗吧~所以他傾力推出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可張導的這場翻身仗似乎打的不怎麼漂亮~觀眾不喜歡此片的主題~社會不提倡這樣的主題~他失敗了~除服裝設計被提名外~其他一無所獲~!張導傾力推出的三部大戲離奧斯卡越來越遠~離觀眾越來越遠~不過張導為中國電影的貢獻還是的肯定的~還有他在電影里舍的投錢~就憑這點觀眾就應該尊重他~因為我們都熱愛電影~!張藝謀在接受西方記者採訪是說到:“我真的不敢再去挑戰中國觀眾的審美了...”。這是因為張導的超前?還是中國觀眾的愚昧?可超前的張導怎麼就是跟奧斯卡無緣吶?我沒資格評論~留給大家和歷史評論吧~~~~~。

張導的奧斯卡之路走的很艱難~可中國的又一名導陳凱歌也想趟這個洪水所以他推出了《無極》~~此片陳凱歌也是下了大功夫的~有雄厚的資金~跨國的明星~甚至連老婆都搬出來了~可最後還是灰遛遛的縮起來了~其實這部戲宏大的場景挺吸引人的~可是弊端也是多多呀~比如:垃圾的主題~垃圾的演員演技~!就個人認為此片選演員是最失敗的~陳導本想弄幾個外國明星來為自己進軍奧斯卡鋪平道路`可適得其反~!在加上環境汙染~和轟動一時的《饅頭血案》~完了~《無極》徹底的完了~陳導的奧斯卡之路沒走通~還弄了個頭破血流~!!

就在前倆位名導都“受傷”後~一直以拍賀歲片出名的馮小剛也走起了他們的老路~推了中國版的《哈姆萊特》---《夜宴》此部戲我不想多說~因為他們都存在著同一個問題~~!

從上訴的幾位名導和幾部大片~不難看出他們的改革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想的目的~就我自己的觀點是:~中國現今大片的現狀是東方影片在模仿西方影片中產生的怪胎~!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觀念我希望我們的名導能立足本地~立足與根~這點李安做的不錯~!

電影也是講故事的一種形式~所以電影的命脈在於故事講的是否深動~感人~是否能為觀眾所接受~可惜現在的中國大片的普遍現象是忽視主題故事~一味的追求場面的宏大~華麗及其他輔助條件---舍主求輔~~!這就是中國現今名導為什麼會在奧斯卡之路上屢遭挫折的主要原因和中國大片現今的基本現象~~。

最後預祝我們的名導們能早日進軍奧斯卡~






蒙奇懷舊


嚴格意義上來講,首部獲獎影片是李安的《臥虎藏龍》,一轉眼過去18年了。那麼奧斯卡獎對國產電影真的那麼重要嗎,關於這個我想說兩點:

1、如果獲獎,也是對華語電影的一種肯定,說明文化輸出是成功的。我們當然也期待有更多華語電影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大電影頒獎禮上摘金奪銀,比如戛納、柏林等等。

2、如果沒能獲獎,也不要氣餒。畢竟各國的文化差異較大,再好的華語電影,也不一定能打動國外的評委。我們能做的就是拍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商業片也好,文藝片也罷,都需要每個電影從事人員加倍的努力!

我希望華語片有一天能自信的說,我們就是最好的,無需美國人的認可!至於能不能獲獎,就一切隨緣吧,十年二十年都無所謂。





愛影視看經典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在奧斯卡上從沒得過獎。

雖然有《臥虎藏龍》,但導演李安是臺灣人,張口閉口中華民國,且長年住在美國,持有綠卡,投資方是美國,演員來自好多地方,其中楊紫瓊是馬來西亞人。而他們也不過是給老美打工的,所以應該說是部美國片才對。。。。。。。。就象以前的《末代皇帝》一樣,不過是借用了中國的題材和僱用了中國的演員罷了。。。

華人歷屆奧斯卡戰績 \n黃宗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吳漢1984年憑《殺戮戰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蘇聰1987年憑《末代皇帝》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原著獎

張藝謀1990年憑《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張藝謀1991年憑《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陳凱歌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顧長衛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李安1994年憑《喜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1995年憑《飲食男女》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2001年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譚盾2001年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鮑造?001年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葉錦添2001年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張藝謀2003年憑《英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趙小丁2005年憑《十面埋伏》獲最佳攝影獎提名

雖然總有人歸根於文化差異,但我想說的,目前國產電影無論是水平還是態度,跟好萊塢提鞋的資格都不夠。


東京有點熱


個人認為,有希望,但是比較少,有琅琊榜,偽裝者這樣的導演有希望,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