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是媽媽帶還是奶奶帶?有什麼區別?

亞子生活日記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孩子到底是媽媽帶還是奶奶帶?有什麼區別?

我的觀點是,建議媽媽帶,強烈建議!

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奶奶沒有責任和義務幫忙帶小孩。如果奶奶願意幫帶,那是情分。新手爸媽要擺正心態,不能因為奶奶不幫帶孩子而心存抱怨。

第二,媽媽帶的孩子德智體美勞更加全面發展。隔代親,老一輩帶小孩幾乎都比較溺愛孩子,一切事項基本都包辦,這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三,媽媽帶的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更加全面。老人因為沒有文化知識或者因為思想問題,在很多事情上不能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而媽媽可以多看一些育兒書記,做到科學育兒。

第四,媽媽帶的孩子情商智商發展更加全面。一般媽媽帶的孩子都比較聰明的,因為父母會和孩子做一些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

第五,媽媽帶孩子,更有利於家庭和睦。奶奶一般年紀比較大,對於帶孩子可能會沒有太多耐心,加上如果婆媳之間不能很好的處理關係,很容易產生矛盾和抱怨。所以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總而言之,給媽媽帶孩子會給孩子的一生產生更加積極重大的影響,有條件的媽媽真的建議自己帶小孩,辛苦幾年換來孩子一生的幸福!


93養了個娃


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歷程。孩子最好還是自己養。另外最好也是想明白了再養。爺姥輩帶基本上沒法和爸媽帶比。

我感受來說。父母帶給孩子的體驗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我可以帶著女兒跑到深山裡面走上幾個小時。坐著地鐵或者公交車從頭到尾的遊覽。隨時揹著包就帶著女兒去想去的地方陪她玩玩。這些體驗只能是爸媽給的。

而當孩子出生每天沒日沒夜的來回倒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部分。感受生命的成長可能是人最重要的一次精神成長髮育。

再次更新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說說我自己對於兩種教育的差別吧。

首先一點,我一直看到的狀態是,由於時代和文化的侷限性,這兩代人的意識實在差別太大。特別是現在90後養孩子的。完全不是一個思路系統的。老太太們在一起總覺得年輕的不靠譜,總是沉浸在:我當年也不就是這樣吧孩子帶大的思路上。各位現在稍微學過一點管理和互聯網的朋友們,我們換一個情景來說這個話,你們怎麼感覺:我當年也不就是這樣就白手起家了嘛。我當初也沒啥MBA,CBA之類的不一樣搞得風生水起麼?

我們常會說,成功的經歷不能作為成功的理論。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在那個年代出來的人,沒有互聯網,沒有正真意義上的系統化教育,然後現在也到了思維模式漸漸閉環的狀態。我在和老人們坐在一起聽他們的育兒思路的時候,就算遇到過的最放得開的老人,也很難追上一個普通年輕人的思路開放性。對於兒童成長的生理和心理知識的學習,這對他們來說本身就是勉為其難。更不要說再在裡面靈活運用。

說幾個常見的實踐例子的對比:

第一個:穿衣厚度

我女兒穿衣基本上是小區裡面出了名的少。其實裡面的道理也很簡單,老人怕冷,就算給孩子穿和她一樣厚的衣服,孩子已經過熱了。而再加上,不能讓孩子著涼生病這個責任潛意識壓在老人身上(對父母來說,自己孩子生病,沒事,本身就是我自己事情。對於老人不是,道理可以換位思考,比如,別人家孩子給你看管,如果病了你肯定會感到壓力。對於長輩就是這樣一個關係)。孩子會被裹得厚厚的。

而我作為小年輕,本身穿得就少。我一般保證女兒和我差不多厚度和材質的衣服,如果她活動激烈的話,及時還要脫掉。這樣一比,自然少很多了。像最近上海10度到20度之間的天氣,一般一件T恤加一件珊瑚絨外套,一條單褲就夠了。要是太陽好沒有風的話就直接短袖了。

第二個:心理暗示

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學畢業的。但我也有試圖用一些我的理解去做一些嘗試,當然,如果有這方面專業的人士能夠指正的話,請直言。

我常會在和女兒聊天或者出門活動的時候給她安排一些事情,我會和她說,我記不住這麼多事情,生怕會忘記,你記性不錯的,給我做個記憶備份啊。女兒會很樂意幫我記清單,算找零。我還會常和她說:親愛的,我覺得你數學真心不錯。比我一樣大的時候強多了。現在時間久了。她已經有一種習慣了。當有人和我說什麼事情,然後她也在場的時候,我都沒和她提,她回頭就會和我說:誒,你答應那個叔叔要帶的東西別忘了。下午說好幾點在哪裡要接媽媽的,昨天答應好要給我買某牌子啥杯型的冰激淋的……

這麼做的最大原因是我發現我老婆記憶力好就是基於一種自己給自己的強暗示,她經常遇到事情就會說:這個我記著,我記憶力很強的。然後,的確,她絕大多數時候就是記著的。但是,不是沒有忘記的時候。但是,這種時候她基本不會當回事。她就是在潛意識的給自己強化這個:我記憶力天生就是好。記住了就強化一下,忘記了了不當回事,不給自己負面暗示。久而久之就越來越強化了。

我現在嘗試做的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給女兒留下:我天生就是記憶力好,計算能力好,感受力強,溫柔,善良,愛看書……她到成年以後就會變成和她媽媽一樣的自我暗示。而不是認為是我灌輸給她的。

這樣的事情,我說絕大多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沒辦法做到大家不反對吧。這裡面度的把握絕對不是簡單的說說:我們家小寶真棒!就能達到效果的。

PS:最近女兒已經開始醒悟過來開始,點穿我了。女兒說:爸爸,我發現你到關鍵的時候一點都不迷糊的嘛。放這麼久假,我不提醒你,你一樣記得我要上課的時候嘛。X_X!這模式又要升級了。

第三個:體力

陪著女兒逛公園,騎車,玩飛盤,踢球,滑冰,角色扮演。說實話,我都覺得累得夠嗆,老年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己玩。自己意思幾下差不多了。這畢竟年齡到了。無可厚非。但對於孩子來說是很不過癮的。在她們真的能夠按照規則來玩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需要大人陪著她們瘋的。我也真的和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說一句,就我和老太太們坐一塊聽她們互相之間聊天的時候,那種勞累和無奈其實時時刻刻溢於言表。你真的以為老人還很樂意帶孩子,天倫之樂嘛。人家現在可羨慕我爸媽和我丈母孃家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的狀態了。說不定再過幾年,就真的哪裡想去都去不了了。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都是喜歡放鬆和享受的。他們這些年,很多原因都跑不出國門,現在出去旅遊又便宜。腿和心腦還扛得住。他們再不看看就真的什麼都看不到了。

第四個:規則的建立

要知道即使給老一輩一套完整的規則。他們都未必能夠遵守的了。更不要說育兒中各種偶發突發的狀況。什麼時候滿足孩子的要求,什麼時候拒絕孩子的要求這其中的度。老人是很難把握的。他們的見識見聞,年輕人的見識見聞實在差距太大。就算給出很多的建議。老人也往往只是機械的遵守。至於執行的時候根據孩子發展程度考慮孩子的心理活動這種活那是別指望了。

第五個:安全觀念

我覺得身邊老人的安全觀念其實非常的弱。經常可以看見推嬰兒車不繫保險帶。帶著孩子穿紅燈橫穿馬路。或者讓孩子站在電瓶車上在機動車道里面走z字。也有說追不上孩子。讓孩子走到自己看不到地方。這其實我覺得是很為這些孩子捏一把汗的。說實話,我女兒長到這麼大,我都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但說實話,我覺得如果交給我爸媽,他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真的是一點都不謹慎。我們以前住的地方,一家小吃店老闆的慘劇就是一個典型。爺爺帶著兩個十來歲的孩子騎電瓶車闖紅燈,被土方車全部壓死。這種故事聽得心疼。但是在馬路上還是時時刻刻能夠看到這樣的劇本隨時都可以上映的時候。我也是挺無語的。


秦風愛生活


我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姥姥帶的多一些,搭把手!兒子完全是自己帶。女兒三歲了才有當媽的感覺,我認為無論誰帶,都不能當耍手掌櫃的,什麼都可帶孩子的人!比如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儘量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睡,雖然很辛苦!總是感覺自己帶寶寶,可以促進感情,孩子安全感也多一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轉眼就長大了,不要錯過,有時也是從新經歷自己的童年!



麗love娜and布


最好是媽媽帶,孩子三歲之前你要有恩於他,三歲之後你要立威於他,這樣孩子長大了才知性,懂事,自立。我家老大從小姥娘姥爺帶的,現在基本跟我們沒任何感情,眼神語氣裡全是不尊重,叛逆行為越來越嚴重,誰都不在乎,愁的都沒辦法了


SKYTOOT12


頂我上去!

媽媽帶的孩子更規矩一點,奶奶帶大的孩子相對“野”一點兒

大部分來說,媽媽帶的孩子更規矩一點,講規則,懂禮貌,有條理,見到老師會主動問好,和同學相處也比較融洽,從不主動給老師和同學添亂。

而那些奶奶帶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比較野一點,上課坐不住,愛搗亂,會無視課堂紀律,課外也容易不服管教。因為大部分老人帶孩子都是散養,對孩子沒有那麼約束,而且都會比較慣著孩子,很多事情都會順著孩子的意願。所以導致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就算進入了群體生活,他們也難完全適應和遵守,而且大部分問題學生可能都是留守兒童。

和同學相處的方式上

媽媽帶大的孩子可能更善於和同學打交道,很容易適應集體生活,也更容易交到好朋友。但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和同學相處上要麼可能會表現出霸道,自私的一面,喜歡拉幫結派,喜歡欺負同學,要麼就是另一個極端,孩子太過孤僻,不願和同學交往,在班級中顯得格格不入。不管是哪一種,對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都是很不利的。

學習態度上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差距可能就沒那麼明顯。但是上小學後開始進行系統的學習,那些媽媽帶的孩子,學習習慣明顯會比較好,因為媽媽更注重和學校和老師的合作,放學後能起到監督作用,督促孩子把作業按時完成,做好預習,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表現的也好,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學習成績也不會太差。

但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孩子回家後,老人能提醒孩子,要把作業完成就不錯了。很難能起到監督教育作用,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對學習就比較懶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也很難上去。

頂我上去!


中國教育博主


最好由媽媽帶孩子,不要(隔代)奶奶帶孩子。為什麼?就我個人的分析,我來告訴你為什麼,你來聽聽我說的是不是每一點都能說到你心裡去?

👉媽媽帶孩子,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因為媽媽和奶奶都疼愛孩子的,但媽媽“疼愛”孩子是很理智明智不寵不慣。而奶奶對孩子的“疼愛”多數為溺愛,這樣的孩子長大啦會顯露孩子的自私自利,非常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長輩帶孩子晚輩不能過多的批評責怪和加以指責,心裡有苦說不出。

長輩給我們帶孩子是我們做晚輩的福氣,可以安心做工作不用分心,但當看到長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做晚輩的卻不能用“批評”的語氣去指責長輩的不是,得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才能讓長輩們清楚(知道不對)。有的老人也許認識錯誤後就一時的改正,也許認為我們這樣說是挑他們的毛病,有可能還生我們的氣,這樣的老人真是說不得呀,所以說有苦難言。

👉隔代至親隔代深愛孩子“受傷害”。

父母教育孩子時做老人的就護著不能打,咱們要不聽勸,老人乾脆給你哭鬧或是開始替孩子還擊,這都是發生現實中的隔代教育問題上有過的,咱們晚輩是真沒著呀。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在奶奶身邊就感覺有靠山,就不聽話了不乖巧啦,作業也不認真做啦粗心大意的,學習上也不那麼認真啦,想幹嘛幹嘛,有奶奶呵護著,也不怕媽媽爸爸啦,想法多膽子也大啦,性格上變得“強勢”,和同學或是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凸顯自我為中心,對爸爸媽媽的話也是一耳進一耳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想想多可怕,根本無法管教,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由(爸爸)媽媽帶孩子,不可隔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教育,一切為了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分歧大,造成家庭矛盾多,影響家庭和睦。

很現實的案例,我們忙了一天下班回到家裡,看到孩子和老人在一起說笑的家庭場面還是很溫馨,但當我們檢查孩子作業時,發現都沒有完成,做晚輩的我們就會生氣,嚴厲批評孩子,孩子就會生氣或是流眼淚,這時的老人就會心疼的看不慣我們的做法替孩子說上我們幾句,當我們也是看不慣老人的做法時,矛盾開始啦。。。

👉老人帶出的孩子不合群

有的家庭爸爸媽媽很忙,孩子都是老人幫著帶,那麼教育也是老人付出的多一些。做爸爸媽媽難得帶孩子去朋友(同事)家裡坐坐的,大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孩子們聚在一起看書畫圖畫什麼的,也是非常愉快的一天。問題來啦:大人們有說有笑的,回過身看到了自家孩子的“孤獨”身影,我們走過去一問,孩子說不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那為什麼呀?孩子回答說,她想自己玩玩具,但小朋友說這些玩具不是一個人的,要大家一起玩才行,可我不願意,我在家裡所有的玩具都是我說了算。這個回答告訴我們什麼?孩子不懂和小朋友怎樣去交流。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說法。我說這些就是提醒做爸爸媽媽的我們,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要隔代教育,不能說老人“壞”,就是因為老人太“寵”孩子,弊>利呀!所以媽媽帶孩子最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戲精出場


孩子到底是媽媽帶還是奶奶帶,這個問題我想是很多剛剛做父母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蛋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會選擇媽媽帶。理由如下:

第一,從法律角度講,父母在孩子未成年之時有養育,親自教養的責任和義務,而作為奶奶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因為她的責任和義務已經早就盡完了,反而是子女有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從情感角度來講,奶奶已經年齡大了,辛苦大半生養育子女,現在還要養育子女的子女,這不太殘忍了麼,世間美好,人世繁華,還未享受,就要重複前半生所受的苦,作為子女怎麼能忍心呢。

第三,從孩子教育方式角度講,不同年代的人,對待子女的教育方式,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現在是網絡時代,數字時代,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思想更加開放,眼界和格局也不一樣。很多老人依然固守傳統思想,孩子生病,會用土法,偏方,而現在一點小感冒都要上醫院。過去孩子用尿布,循環利用,而現在清一色尿不溼,便宜的還不用。兩代人,兩種思想,很難統一。

除了以上三點,再者老人一般會很溺愛孩子,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往往把孩子寵的嬌生慣養,任性妄為,當然這不絕對,但是一個孩子最終會成長成什麼樣子,和教養他的人,以及家庭風氣有很大關係。


JasonFilm


我是獨上高樓,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由於媽媽和奶奶屬於兩代人,在生活習慣、文代知識,思想理念,所處環境上都有一些差異,所以帶大的孩子會受到影響,長大後各方面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在語言溝通方面,媽媽帶大的孩子相比之下比較自信,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奶奶帶大的孩子,會比較害羞,在公共場合可能不敢表現自己,也不大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理能力方面,一般情況下爺爺奶奶比較心疼孩子,啥事都不讓小孩動手,很多事情都是他們包辦完成,孩子只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好了,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自理能力相對都差些。而媽媽帶大的孩子則不同,從小就會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讓他們幫助做一些家務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臉,疊衣服等等。所以媽媽帶的孩子長大後,自理能力會強一些。還有就是規矩問題,媽媽帶大的孩子比較注意孩子的教養問題,從小讓他們遵守紀律,獎懲分明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發現孩子有壞習慣,會及時糾正。奶奶帶大的孩子會比較任性一些,老人比較溺愛孩子,犯錯的時候會出現包庇的現象,時間一長孩子也容易養成壞習慣,到了上學的時候可能會比較不聽管教……

所以生活中媽媽帶大的孩子和奶奶大的的孩子,各方面區別還是蠻大的。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會培養孩子的思考,模仿,學習,創造,溝通等各方面能力。而奶奶等老一輩由於知識水平有限,精力,條件限制等方面原因,注重的是孩子吃飽,穿暖,不鬧就行了,相對不如媽媽帶大的孩子。所以孩子還是媽媽帶比較好,當然如果有奶奶在旁邊幫助一起帶,那就更好,畢竟帶孩子還是非常辛苦的,這樣會輕鬆一些,而且老人生活經驗更足些。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獨上髙樓


老人帶孩子也有很多好處,我家奶奶就是個很細心的人。

1.對比起年輕的新手爸媽們,老人們更有照顧孩子的經驗,瞭解孩子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出的內心想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也熟悉該怎樣去解決,所以交給老人們帶孩子更有利於新手爸媽們的學習。

2.爸爸媽媽們平日裡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但退休老人們通常都沒什麼事,孩子跟老人在一塊老人們會隨時帶孩子出去玩,哪怕就是在家老人們也可以陪著孩子,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沒安全感。

3.正是因為老人們的思想‘陳舊’,才更容易讓孩子懂得禮儀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孩子們都缺少尊重禮儀美德,家長不重視這一點,但老人們卻會覺得禮儀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中國傳統的文化,老人們也會帶孩子去了解,讓孩子受到現實世界裡文化精神的薰陶。

4.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父母陪伴的,但是現在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更優越的生活。經常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也是會得到大大提高的,而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過於嬌氣,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勇敢一些,自信一些,所以在這方面父母就會培養孩子,讓他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孩子一旦做成功就會很開心,對他良好的性格養成非常有利。

希望我以上的回答能幫到你。





蘑菇小同學


在家庭帶養順序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代養人,父母有絕對的養育責任。所以,媽媽代養還是奶奶代養決定了未來孩子的親子關係是否親密,媽媽早期代養得好,會讓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相反的,如果讓奶奶代養,相當於媽媽位置缺失,容易造成孩子被遺棄的感覺, 容易出現安全感缺失,長大了也安全感不足,還叛逆!另外,老人受思維限制的影響,習慣和教育方式容易出現偏差,誤導孩子!

當然,如果老人只是白天短時間幫忙代養,媽媽知道自己的主要責任每天有高效率高質量陪伴的補充和引導時間,加上奶奶是智慧奶奶就另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