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野生動物有關,疫後野生動物交易會杜絕嗎?

福州阿牛哥


通過這次疫情,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觸動和震撼,正是人類的貪慾,為了利益無休止的捕殺,販賣野生動物,才導致了危害如此之大的災難!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傷害,疫情過後,捕殺販賣野生動物的人應該會少很多,有點良知的可能會認知到危害性而放棄這種想法,可能還會有一部分人,為了利益而繼續鋌而走險,但會比以往少很多,因為疫情過後國家也會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和違法犯罪活動,會加大力度打擊這類人員,也會出臺得力的手段和措施來嚴控這類行為!我們人類也應該接受教訓,兩次疫情發生都是被野生動物傳染,俗語說的好: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我們還不能認識到嚴重性,繼續破壞大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發展規律,誰能保證如果真的有三次疫情發生的時候,會不會就是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醒醒吧人類!






社會很單純複雜的是人


疫情過後,這類事兒肯定會少的,一方面民間百姓會提高警惕,不接觸野生動物了,另一方面國家肯定加大打擊力度,起碼市場內不敢明目張膽了,有可能隱蔽深山,或者銷聲匿跡,我希望後者。


張篤化


我覺得杜絕不了,因為野生動物交易還牽扯到中藥材市場問題,只能修訂法律法規,去約束它,而且法律條款要特別細化。


果凍騎單車


野生動物在野外都應該控制數量了,杜絕食用野生動物,讓人類活得踏實一點吧!


共美好


我想不會杜絕的,總有一些人會把吃野貨的虛榮心當做一種炫富的方式,越稀少越珍貴,就越有人會不顧一切的去買賣。


大柒哥


這次疫情再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要遵從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每個物種都自己的生存規則,人類還能去破壞!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去規制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免再次遭受苦難!



羞羞小丑er


我的感覺是:

野生動物千百種,有些奇葩的人類不常見的野生動物如果子狸,各種鼠族動物,還有蛇、獾等類被人搬到餐桌上,極大地增加了頑固流行病毒感染人類的危險係數,是應該堅決取締的。但隨著農村大量的山地田園荒蕪少人,如野豬、野兔、狍子,山雞末兔也多了起來,被人盯上捕殺並進入市場消費己與日增多,客觀地說,完全禁售禁買禁食肯怕唯以做到。野咪市場本就魚龍混雜,混水摸魚,打擦邊球等灰色地帶已經被經營者玩得爛熟,加上按規懲罰成本過低,市管職能方面人情私慾作祟不痛不癢,如此大小環境,奢談杜絕幾無可能。

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可行的是在嚴格管控的市場建立責任制,定點定攤設立法律許可的交易攤位,有定點負責人。如失責違規,罰得傾家蕩產,責管者、經營者從此記入誠信黑名單,永世不讓翻身。雖矯枉過正也不得輕饒。二,一刀切,凡與野字沾邊不準售賣不得經營,眉毛鬍子一把抓,沾之入罪。從此杜絕國人飲食方面的重口味和不良習慣。


Xiuxing369


堅決取締野生動物交易!

違者重罰,判重刑!

誰還敢交易?

吃野生動物犯法!判重刑!

誰還敢再吃!

只有堅決執行,才會杜絕![祈禱][祈禱][祈禱][笑哭][笑哭][笑哭]


東方亮雲


說實話,以個別國人的尿性來看,只要有錢掙,他們依然會鋌而走險去幹這種事,只有修法讓這種情況入刑,保持高壓態勢,全社會形成一種好的風氣,杜絕吃野味,儘量切斷整個交易鏈條,提高違法成本,才有可能控制住這種行為。


易水寒0816


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而我們對此知道得太少!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別再惹野生動物了!

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公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發佈會上表示:

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儘量少養,更不能去吃!

通常情況下,人們很難接觸到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病原體也難以傳染給人類,但是,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導致了很多疾病的傳播和爆發。

艾滋病、埃博拉病、鼠疫、SARS非典肺炎、禽流感、萊姆病、猴痘、尼巴病毒、亨德拉病毒、西尼羅河熱等疾病的傳播與野生動物有密切關係。

遺憾的是,相對於人類病毒,人類對於動物病毒目前研究甚少。

新冠病毒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金奇教授1月27日在對新型肺炎疫情進行解答時表示,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提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蝙蝠。但關鍵問題是,蝙蝠病毒正常條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類,可能通過“中間宿主”感染。那麼,“中間宿主”到底是誰?有科研論文和社會上的流行說法將“犯罪嫌疑人”指向蛇、豺等動物。

2月9日,陳煥春教授表示,華南農業大學報道了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存在多箇中間宿主。穿山甲毒株與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這個相似性還在觀察,它可能是某個基因片斷,或整個全基因組序列。

早在20年前,健康時報創刊頭版就曾刊登過《專家忠告:吃野生動物易患怪病》一文,時隔20年後,一語成讖。

對於大自然,

我們需要多一些敬畏之心。

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

也給人類自己留一條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