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巴山老區


在隋朝之前的選官制度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拼爹”制度,學好文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從大禹的兒子啟開始,有著大家風範的禪讓制就和歷史說拜拜了。

奴隸時代的王位世襲制開始興起,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王位的繼承不在以一個人的品行學識做標準,血緣的親疏才是王道,至此天下不再為公。

隨著朝代的更迭,古代的選官制度經歷過了很多個春夏秋冬,從王位世襲制走到察舉制,再從察舉制走到了九品中正制,慢慢的,血緣關係在官場裡沒有之前那麼濃郁了。

他們選出優秀的地方官員來擔任要職,推行“賢有識舉”來讓人才發揮他最大的才華。

這樣的做法,似乎做到了唯才是用。可是,當剖開那些所謂的皆大歡喜,我們看到的依舊是寒門子弟無法靠近官場,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即使滿腹經綸,也依舊沒有用武之地,知道隋朝科舉制度的到來。

從隋朝開始,選拔官員不再以世家大族的威望做標準,而是以考試的方式來選出真正的人才,他開始變得公平公正。它開創了一個不一樣的選舉方式,打破了原有的階級固化,它讓人才大量流入中央,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可以說,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選官制度的里程碑。

古代的科舉制度和現在的考試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也分為很多的等級。

最先經過的考試就是童子試,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小升初,只有通過九年義務教育,才有機會去參加高考。通過童子試的人成為秀才,具體裝扮可以參考《倩女幽魂》裡得寧採臣。

再往上走就是鄉試了,如果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被錄取了,那麼就成為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又稱作解元。千萬不要小看了他,在古代的時候,如果中了舉人,就意味著你可以踏足官場了,自古以來政治最吃香,很多人擠破了頭顱甚至終極一生都只能在秀才上原地踏步。所以,我們很能理解范進在得知自己中舉之後高興的瘋了的心情了。

仕途心強的人可以在通過鄉試之後繼續考試,再往上一級就是會試了。鄉試之後的考試地點都設置在了京城裡,所以很多人在得知考試結果之後會趕往京城。

會試過了,就要面臨真正的考試了——殿試,也就是現在的全國高考。皇帝親自監考,現場絕不會出現打小抄,作弊等違反考風考紀的行為。

通過了殿試的人,就算是走完考試的全部流程了。殿試成績排名前三個的,分別成為狀元,榜眼,探花。如果狀元長得足夠英俊,運氣好的就可以得到公主的青睞,留在宮中做駙馬,皇上是自己的老丈人,這是何等的風光,怪不得在古代有人終其一生都只能在秀才止步,卻依舊前仆後繼的考試。

狀元,榜眼,探花就像是現如今考研成績排在前三名的同學,學歷都是院士,只不過去的單位,學校不同罷了。


舊時樓臺月


隋煬帝少有的一件成事,便是發展了科舉制,寒門便有了盼頭。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改變命運。


科舉制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若是誰家兒郎中了個狀元、榜眼或者是探花,真可謂方圓幾里都要跑來賀喜的大事。范進中舉竟喜極而瘋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及艱難程度。

這古人為之瘋狂的狀元,在當今又是什麼文憑?

很多人認為狀元是一種官職,其實不然。糾正一下人們的錯誤觀念,中了狀元只能說你有了一個當大官的資格。至於你的官位到底如何,還得看皇帝賞識。

不過,一般能當上狀元的,皇帝必定賞識,做大官的幾率也很大。在此,我們著重分析文狀元。
▲古代考試

狀元,即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官(一般情況)。我們這裡補充一下,狀元是沒有官職的,官職和品級都是皇帝后封的,皇帝給你幾品,那就是幾品。

不要覺得狀元的官職小,在翰林院可是傳統社會中層次最高的人士群體,在這裡很容易升官發財。

但是一般狀元很難升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是不會因為高興就把公主嫁給狀元的,這是後人的無稽之談。

榜眼,即進士一甲第二名。 榜眼一般可能成為翰林院編修,是正七品官職,官位較狀元自然要次一點。

有時榜眼也會成為外放縣令,這個官職自然不然在翰林院裡安逸。做縣令不僅更累,而且升遷之路比較坎坷。別看在翰林院也是個芝麻大官職,可是升遷之路通暢,可謂平步青雲。▲古代考試放榜


而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進士的稱謂。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原本只是一種戲稱,和名次無關。

據史料記載,唐代進士及第後有隆重的慶典,其一便是在興花園舉行探花宴,事先需要選取同榜進士中最為出色的兩位擔任探花史。

唐《秦中歲時記》中這樣寫道:

“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由此可以看出最早的“探花”一詞只是指慶典活動中的兩位年輕的進士。

直到清朝,從趙翼寫的一文中可以看出從明朝開始,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榜眼專指第二名、探花專指第三名。而早在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作為三鼎甲,合成於南宋。


狀元、榜眼、探花均是由殿試選舉而出的。在古代,狀元出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編修。

我們知道,翰林院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作用主要在於培養人才。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一直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

在現今,翰林院的地位則相當於是中央黨校加上中科院和社科院。

它的性質有點像為中共中央服務的秘書一樣,如果被重用,到可以說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狀元、榜眼、探花在現今的地位就差不多相當於是院士級別的人物。

同樣的,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狀元、榜眼、探花只是排名,對應的分別是在科舉考試中取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名,如果被投入翰林院,他們則是官員。因此,與其說對應什麼學歷,不如說對應什麼官職。


科舉考試是選官,而當今的教育目的則是為了選拔人才投入到國家各個行業。因此,它的性質更加偏向於公務員考試這樣的國考。

而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的地位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對應的第一、二、三名。這也就是說並不能將狀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學歷,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非要來一個學歷對比,也不是不能對比,只能說按照相同的知識體量來看待。不管怎麼說,今天的本科生是遠不能及的。

如今的大學生,相當於在每個領域都有所涉獵,然後通過各種選拔,最後才能進入到大學。在這一點上面,和古代的秀才有得一拼。

但是如果把大學生真正拿到古代,可能就連秀才都考不過。不過秀才之於古代,文憑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但是知識量最起碼是研究生。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除了在各方面領域都有所建樹之外,還在某一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如果按照這樣相比,我們的博士生、博士後可能對應於他們的這一層次。


史之策


類似問題回答了不少,再次重申一遍:科舉考試不是學歷教育,而是官員選拔制度,和學歷文憑沒法比。如果硬要和當今比較,只能勉強和公務員考試中的國考比一下。

科舉制度是我國官員選拔制度,起源於隋,完善於唐,成熟於兩宋,盛極於明清。

科舉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以明清時期為例,需要經過三個層次的考試。

一是鄉試,又稱發解試,由省一級組織,鄉試合格者稱舉人,又稱舉子,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即發解試的第一名。當初唐伯虎就中過鄉試第一名,因此得名唐解元。

通過鄉試中了舉人,表示你獲得了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明清以前,發解試僅是資格考試,舉人一般不能做官,但在明清時,舉人也可以做官,所以范進中舉後才會陷入癲狂。

二是會試,由禮部組織,明清以前稱省試,每年一次;明清時稱會試,三年一次。會試合格者稱進士,因此各地舉子進京參加會試,也稱為考進士,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只要考中進士,別管第幾名,都可以直接做官。


三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本質是會試的一部分。皇帝親自測試會試合格的進士,根據成績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因此所謂狀元、榜眼、探花,本質上還是進士。

所謂三甲,指的是進士中的三個等級,至少有數十上百人,並非指成績最好的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人們常用“名列三甲”指代考試前三名,是一個用詞錯誤。

無論哪一級考試,科舉考試都是朝廷選拔官員的考試,而不是類似高考的學歷教育,我們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幾乎和科舉考試一個模子刻出來,只不過科舉考試是全國組織,公務員考試卻是分級組織,科舉考試更像公務員考試中的國考。

古代沒有現代完善的學歷教育,大多數知識教育是通過私塾、書院等完成的。從北宋開始,朝廷從中央到地方設立太學(國子監)、州學、縣學等一系列官辦學校,但這些學校並非為社會培養知識型人才,也不是如今的學歷教育,仍然是為朝廷培養官員的。

綜上所述,古代科舉考試的進士、舉人、秀才,跟現在的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歷教育沒有任何可比性。如果硬要比較,古今的知識結構、知識層次完全無法同日而語。比文學經典,古代完爆現代;比科學知識,現代完勝古代。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是什麼文憑?

看到這個問題,整個人都不舒服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從來都不是學歷教育,也根本不涉及文憑問題。科舉考試是一種官員選拔制度,如果非要比,只能和今日的公務員考試比一比。

今日的公務員考試,面向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進行招聘,一旦考上,直接擔任相應職位,可是距離“做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現在的很多遴選考試、選調生考試,貌似比一般的公務員國考要更厲害,也不過就是儲備幹部而已。

如果考上狀元、探花、榜眼,將來大部分都能成長為省部級官員,巡撫總督跑不了,宰相首輔也不是沒可能。每年800萬以上的大學生中,狀元榜眼探花妥妥的幾百人,將來能有幾個當上省部級?

在古代,要想“學而優則仕”,需要走很長的一條路。

第一步,好好學習,參加府試和院試,成為秀才。

這一步,已經攔住了大部分人,首先你要參加府試和院試,必須有老秀才或者老舉人的舉薦,當然大部分都是老師給舉薦的。參加各種私塾輔導班是必須,給老秀才端茶倒水送錢也是必須。沒有一定的財力,絕對不敢走科舉這條路的。

府試,顧名思義,就是在所屬的州府進行考試。當時的府,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地級市。舊社會大部分的農民一輩子沒有出過村,少部分進過縣城就是見過大世面了。而你作為小小的童生就有機會到州府上考試,已經是全村人全族人的驕傲了。

院試,和府試差不多,院試常常在省會舉行,主監考就是學政(副省長兼教育廳長)。

如果你考上了,你就成了秀才了,獲得了一定的特權。在家種地有免稅的權利,出門在外不用買車票買船票辦理介紹信。

如果你穿越到明清,一定要辦一個秀才文憑,否則可能被當做盲流抓起來打死的。

第二步,繼續努力學習,參加鄉試,成為舉人。


鄉試和院試一樣,也在省會舉行,這是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鄉試的主考官一般來說是翰林院出來的大才子,如果得到這些大才子的青睞,將來不管是考試還是做官,都大有益處。

鄉試成為舉人,幾乎成為所有讀書人最難攻克的高峰。明清兩朝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就是說,舉人難考,但進士好考。成為舉人,就得到了做官資格,比如我們熟悉的左宗棠和于成龍,就是舉人出身。

考取舉人的鄉試,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遴選或者選調生考試,屬於優中選優。通過考試,就以為著獲得了國家官方的舉薦,所以這裡面作弊現象十分嚴重。我們熟悉的魯迅先生的爺爺,就是因為在舉人考試中作弊,導致了家道中落。要不然也是紹興當地響噹噹的望族。

因為作弊嚴重,所以,參加舉人考試的秀才們,通常都會花很多錢去買通考官。這個操作,把絕大多數寒門子弟排除在外。當然,如果你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子,可能直接被主考官或者學政招納為女婿了。

第三步,更加努力學習,參加會試,成為貢士。

貢士這個階段,很多人不熟悉,這是因為貢士大都在首都舉行,考上貢士的人,直接要接受皇帝的面試,從而成為國家高級儲備幹部。

貢士,顧名思義,就是貢院走出的士子,也是貢獻給國家的優秀人才。即便不會被錄取為進士,將來的前途也不會太差。

第四步,百倍努力學習,參加殿試,成為進士。

貢士的考試,是高級儲備幹部的筆試,進士的考試,則是高級儲備幹部的面試。既然要面試,長得醜的話,可能直接就被刷下去了,連參加殿試的機會也沒有。

進士的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有趣的是,歷史上又很多有名的狀元和探花,但幾乎沒有有名的榜眼,也許是很多人寧可當探花也不當榜眼吧!

成為進士,就有可能進入翰林院當官,如果進入翰林院,將來最不濟也能當個省部級官員,甚至直接當上宰相。放在明朝,大部分的內閣班子成員都來自於翰林院,翰林院的學士們,雖然窮的沒錢花,可是一想到將來有機會出將入相,心理都是熱乎乎的。

清末最有名的三個半翰林,分別是徐世昌、楊士鑲、張謇和張佩綸,這些人因為袁世凱的點評而出名,也因為與袁世凱的關係,為人們津津樂道。

成為進士後,如果沒有門路當翰林,那也可以出去當官。九品縣長或縣丞起步,當縣令的也有。到了地方上,基本上是財政、軍事、法律一把抓,那是真正的一把手土皇帝。當然不要分到《讓子彈飛》裡面的鵝城縣,沒到任直接就沒命了。

順帶說說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龍,于成龍是明朝崇禎年的舉人,年齡大了,考什麼也考不上。恰好清廷準備錄用一些明朝的舉人,他就報名了,直接分到了廣西羅城縣。羅城縣這地方,土匪橫行、縣衙就是個破房子。于成龍照樣艱苦創業,做了清初最有名的扶貧幹部,一直做到兩江總督的高位上。

不管怎麼算,還是這個時代最好!


歷史知事


古代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科舉制也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制度,把天下掌握知識的讀書人都“為我所用”,而這些知識分子也將考取功名當做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途徑,作為一生的追求。



古時將第一名稱作“元”,如狀元,解元,會元。其等級也是很分明的,層層遞進。如未中秀才之前的讀書人,無論年齡大小,均稱作“童生”,幾十歲的老童生比比皆是,等到考取秀才,才能作為州府縣學的“生員”,參加省級考試——鄉試。這種考試比較正式,明清時,每三年一次,一般都在省城應考,上榜的稱“舉人”,頭名叫“解元”,我們熟知的唐伯虎就中過鄉試頭名。



鄉試過關後,還要趕赴京城,參加全國範圍的選拔考試,高中的稱“進士”,頭名稱“會元”,成為更高級別的人才。過去趕路全靠走,往往是路上就要花費一月數月,家境不好,身體不好的,極易潦倒於路途之中,風險很大啊。



會試過關了還不算完,要參加皇帝欽點的“殿試”,通過者都能稱作“天子門生”,很炫的感覺有沒有。殿試前三甲才能稱為狀元、榜眼、探花,運氣好的狀元還會被皇帝選為女婿——駙馬,一步登天。

明清時期,還會從進士中選優點為翰林,進入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古時重文,人才選拔只看文章才學,沒有科技工程類的選拔,因此比照如今算是“國家社會科學院”,前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進翰林院問題不大,算是“院士”吧。


史海尋蹤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發展了1300年,共計誕生11萬名進士,也就是說平均每年84人,而科舉制度中,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按在古代的科舉制度,前三甲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幾乎是侍郎、巡撫、御史等官職。

狀元類似於如今高考的榜首,並不是省份榜首,而是全國榜首,但是因為如今每個省份的高考制度不同,其主要是考題不同,說現在很難區分,甚至就連每個大學對每個省份的錄取人數也不同,分數也存在差異,也就沒有全國第一的說法。

古代則不同,要取得全國第一,也就是狀元,首先要經過童試,童試又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再是鄉試,接著才是會試,只有會試之後才到殿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再由皇帝選定,或者是皇帝直接出題,明清時期才分三甲,一甲三名,由皇帝分別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如果以學歷文憑定位的話,狀元、榜眼、探花應該是同等文憑,只是分數高低不同而已,有人統計出相對應的對照表,如圖所示:

這樣看的話,古代的狀元對應的就是院士,榜眼就是博士後,探花就是博士,但是這種對比著實沒有意義,古代每個時期每個階段就出現一甲三人,也就是說狀元、榜眼、探花在同一時期就各一人,然而今天的博士、院士一大把,如何對等?

況且古代能夠擠進前三甲的人,就算再沒有能力、運氣再差,一輩子都進不了京城為官,但是至少也能夠在地方上混個五品知府什麼的,幾乎相當於現如今的市委書記,而現在的博士甚至是院士都未必有這樣的地位。

而狀元更不必多說,出閣入相也不稀奇,榜眼也未必比狀元差,有的狀元在為官仕途方面還不如榜眼,但是探花有個規定,也就是必須長得俊俏,至少不能太醜,我們經常會看到京劇中所謂的探花郎。

所以不能同等並論,畢竟不一樣的晉升制度,只能自己感覺,現在還出現許多中考狀元、高考狀元,亦或是本地狀元,那和古代的狀元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是就涉及的知識面應該是沒有現在讀書人廣泛的,所以實在難以比較。


貓眼觀史


嚴格的來講,狀元,榜眼,探花不是一個文憑,而只是科舉考試當中的殿試的前三名,而且每一年只有三個人,所以這不能稱為是一種文憑,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如果硬要將古代的科舉與現在的文憑先進行對照的話,我們倒是可以簡單的進行與現在的一個對比,但不能完全等同。科舉一般我們稱之為四級考試。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第一,童試。

童試是科舉的預備考試,凡是沒有取得縣學洲學府學生資格考生,不論年齡大的都稱為童生,為取得入學考試讀書人必須首先參加童試,那麼被通過童試的人,我們一般稱為秀才,茂才,相公等。其水平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因為它已經具備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第二,鄉試

鄉試是在各省舉行,參加鄉試的學生必須是通過了童試的考生,同時鄉試的主考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每年各個省能通過鄉試的人數,一般是40個人左右,應該說也是非常的難的。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通過了鄉試的人,稱為舉人,就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一般如果通過了相應的測試,就可以擔任知縣,或者成為地方官的學官。其水平就相當於大學本科畢業了,因為通過這樣一個考試,基本上就可以成為是人才,因為可以直接當官了。

第三,會試

會試是由禮部(相當於教育部)主持的全國性的考試,各省舉人在鄉試的第2年,都到京師參加考試。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按照清朝明朝的大概的數字,會試通過一般在300~400人左右,最少的時候在清乾隆一年會試的通過人數全國只有96人。會試的第一名成為會元。通過會試的人,稱之為貢生。如果非要與現在的文憑相對比的話,會試就應該是,最少是碩士研究生。

第四,殿試

殿試是以皇帝的名義召集的,會試合格的人進行的考試,清朝時期一般都是在會試當年的三月開考,地點一般設在北京天安門保和殿進行。通過會試的人,我們稱為進士。殿試錄取又分為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如果與現在的學位相比的話,殿試就已經是最高等級的考試。因此,進士就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了,已經是達到最高級。

所以說,我們將童試可以看作是高中考試;鄉試作為本科的考試;會試是研究生考試,殿試就是博士考試。如果這樣分的話呢,還基本上能夠對應上,而對於狀元、榜眼、探花,這是殿試前三名的榮譽稱號,他與文憑不能直接掛鉤。

另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鄉試中得解元,在會試中又得會元,然後在殿試當中仍然中狀元,那麼這個人我們就稱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就是這個來歷。一般來講這是非常難的,明清500多年間,明代只有兩個人曾經連中三元,清朝也只有兩個人連中三元。


義哥說教育


<strong>狀元、榜眼和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環節的前三名。考中進士本就是科舉考生的最高追求,而進士又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三人,二、三甲若干人,狀元、榜眼和探花就屬於進士一甲,賜“進士及第”,這是何等的榮耀。

古語說“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就能很好的說明科舉考試的本質,即朝廷通過科舉考試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官吏。現在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和科舉考試很像,但科舉考試並不能和文憑掛鉤,即科舉考試的意義不在於教育,而在於選拔官吏,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文憑則注重的是教育本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倒是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和科舉考試更為相似。

一般認為科舉考試起源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時期,不過對於隋朝有沒有正式開設進士科還存在爭議。隋朝之前,世祿世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都曾是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是都脫離不了世家大族的把持,出身是主要的,能力有沒有反而並不重要,因此官員的水平是參差不齊。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投牒自進的個別情況,這是科舉制度的萌芽,但在隋朝時期,雖然九品中正制被取消,但察舉制依舊是主流,科舉選士在個別情況下開始實行。而到了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真正成為一種通過考試選撥官吏的定製。由此打開了百姓和庶族進入官場的唯一通道。

622年的科舉考試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舉考試。當時的第一名也就是狀元名為孫伏伽。孫伏伽在隋朝就是一名小官吏,參加了大唐的第一場科舉考試,狀元及第,後任大理寺少卿,最終官職大理寺卿和陝州刺史。

當時的考試科目種類繁多,但大體上比較受歡迎的就是進士科和明經科,其中又以進士科最為重要。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名為狀元或者狀頭,意思是投牒自進考中的第一名。

在唐朝時期,還沒有出現榜眼和探花,不過卻有探花郎(探花使)的存在,考中進士後,同榜 的進士要湊錢來舉行慶祝活動,先從進士中選出兩名年齡最小的俊美少年,然後兩人遍訪名園,探採名花,再到瓊林苑賦詩,用鮮花將狀元請出來,一起慶祝這一人生的快事。這就是所謂的探花郎,可以看出,這個稱謂與名次並沒有關係。

但到了宋代以後,探花開始用於科舉考試的進士名次,其中榜眼為第二名,探花為第三名。

實際上,狀元、榜眼和探花雖然在科舉考試中是極致的榮耀,到卻不代表在後來的官場上如魚得水,歷史上狀元大約有七百多名,榜眼和探花相對來說少一些,這些人在位居高位的不多,能在史書上留名的也很少,反倒是一般的進士出身,在宰相中佔一定的比例。

對於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說,進士只是官場的敲門磚,進入官場之後還是要看個人的修行,這放在現在同樣適用,在學校裡考了第一名,不代表進入職場之後就很出色,職場又是另一個考場,如何交出滿意的答卷,端看個人的修行。

唐朝初期,進士科考試是選拔官吏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有不少宰相都是進士出身,世家大族則主要是靠門蔭入仕。但到了中晚唐時期,皇室衰微,科舉考試被世家大族主宰,能不能做狀元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家世以及和當朝權貴的關係,所以狀元的光環也不是那麼的迷人。

而且著名的牛李黨爭在一定程度上也與科舉考試有關係,以門蔭入仕的李黨與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牛黨之爭,持續了數十年。

但不可否認的是,科舉考試確實為大唐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至於隨著時代的進步,科舉考試進一步發展和改變,逐漸就形成了八股取士的制度,讀書人真就成了讀書人。


尚宮女史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通過者分別為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其中,進士的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通俗一點,狀元榜眼探花就相當於一場全國性考試的前三名,地位可想而知,那可以所做當今的什麼文憑呢?

秀才在這幾個學位中是最低級的,欲知狀元如何我們先看看秀才。根據統計,清朝後期,每年大約接收2萬餘名秀才,全國共有秀才40萬人—50萬人,秀才人數約佔總人口的15000分之一。目前,我國每年錄取的博士數量大約為7.5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0000分之一。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可以和如今的博士相比,而且讀書人會享有更多的特權。秀才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可以見官不跪,會免除徭役賦稅,而且還享受國家的各項補貼。秀才出來做官當一個鄉長鎮長,或者地方性的稅務局局長也是不成問題。

說起舉人,我們可能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范進,舉人究竟有何種功效居然樂瘋了一箇中年人。根據明朝記載的數據顯示,一年大概錄取舉人400人次,全國大約有11萬名舉人。舉人數量相比秀才已經減少很多,秀才能享受到的福利舉人也可以全部享受。舉人比如今的博士後還要“珍稀”,基本出仕就可以在縣一級認知,成為知縣。當然,如果是一個有能力或者有關係的舉人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進士更是全國的希望,我國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歷史上僅僅出現過11萬民左右的進士,平均每一年的進士還不足100人,比如今的世界高校畢業的大學生還要尊貴。進士就相當於牛逼的博士後畢業參加工作,初步接任的工作就基本是省一級別的高管,或者重點985大學的重要院長甚至校長。

進士裡面又劃分了層層的等級,大約分為了三等。一等會賜進士及第,還會賜予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的封號。一甲都可以直接進入到翰林院擔任編纂的工作(比當今的中科院級別還要高,地位還要重要)。成為一甲進士毫不誇張的說登上了人生巔峰,不僅可以騎著高頭大馬遊遍京城還能迎娶白富美,如果官場能力過硬的話還能坐上侍郎、巡撫、御史等旁人努力奮鬥一輩子都坐不上的高官。進士也分文武,武進士數大約只是文進士的一半,所以武狀元的地位也相對更為高貴一些,武狀元會被直接授予參將(正三品,相當於正軍級),十分榮耀。

有知識者在中國向來是受到尊敬的,從春秋戰國周遊列國的文人墨客到隋唐的科舉人才,不論何時何地上天都不會埋沒人才,是金子不論在哪兒都會發光。而狀元、榜眼、探花可能是古代最為純粹和稀少的金子了。


小鎮月明


根本是兩回事情。

狀元榜眼探花,是全國高級公務員考試的前三名。如果一定要和學歷掛鉤,則他們都是第一等的進士,也就是一甲,算是博士,二甲進士算是碩士,三甲進士算是本科,舉人算是高等大專生,秀才算預科畢業。

不過,從知識量與寬度來說,科舉人員的水平都是文科,面窄但具備深度。科舉需要背誦四書五經,熟記詩詞韻表,牢記本朝典章,才能學習八股文。因此,明清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4歲,需要自5歲啟蒙後苦讀30年,經歷數十場艱難考試,才能獲得出仕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