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用戶65277645308


說的好有道理,也感覺很神奇,這個世界上競然真的有兩種完全相反評判是非的道理同時存在。這是2019年的第一個雷,真的把我雷暈了,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我想靜靜,喝口水再說。我拿出風月寶鑑照了照,裡面出現了一個假道學。他說淫字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按他這種邏輯,我們來推敲推敲,按他說的,不管我心裡多麼想幹壞事,只要不表現出來,那我就是完人一枚。那麼是這樣嗎?我們常說思想決定行為,當你身體裡的那種慾望積累到一定的時候,你確信你能控制住自己?須知一念不善即是惡行,聖人之教“知行合一”是要我們從根上去除惡念,君子慎獨,聖人的書讀哪去了?如果這樣的人作了老師,還能教出好學生嗎?再說孝字論心不論跡,同樣的邏輯,就是我的心是想孝順的,因為窮我就可以不行動,可是你不行動,我怎麼就知道你是真孝順還是假孝順?你們說這是不是天底下最混帳的邏輯?雙重標準爛好人,這種人就是孔子所說的“鄉愿”,德之賊也。


用戶63025630727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出自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

原文是""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有書君覺得如果只是心裡對異性有性、欲的渴求,但行動上並未超越法理與道德的界線,就不能算淫,必然社會上就沒有好人了。

對於孝順父母的事,根據需要從心裡順應父母就是孝順,不然歷史上就難有孝順的人了。

1、""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孔子說""食色、性也"",人人都有""好色""之心,這本來是人類最正常不過的本能和需求,但是如果過分追求、不加剋制,""性""便成了""淫""。

""淫""字不只是淫蕩,而是邪念或者說邪淫。除了""淫亂""、""淫蕩"",還代表著過分的貪慾,是導致萬惡之源。

""萬惡淫為首""中的""淫""是人們過分追求個人慾望的結果,是對色、錢財、權勢、名利過分貪婪的慾望。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裡都有不為人知的願望和臆想。只要沒付諸到行動上,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就沒人知道也沒人追究。

如果把人們內心對性的嚮往當做淫,那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完人了。應當說,雖然人人心中嚮往性,但只要遵守法規和社會道德,不亂來,而是通過正常的婚姻形式獲得性,就不能算是淫,也完全可以是好人。

想入非非,有色心無色膽,這類人不在少數,能以此論淫?

人的惡行是要從""心意""上杜絕,我們為人處世難免會有邪念產生,但是看一個人行為的善惡,要看他做了什麼,不能看他內心想什麼。

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嘴上說的和行動上肯定更不一樣。

所以淫要論事,不論心。

2、""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談論孝道,則應該看一個人是否有孝心,是否有盡孝的念頭,這才是最重要的,不必去計較一個人究竟做了多少孝順的事情。

因為假如以一個人做了多少孝敬的事情來評判此人是否孝順,那麼可以說全天下就沒有一個人真正是孝子了。

畢竟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一個人應該做多少孝順的事情才算孝子。可以一生每時每刻都做孝順的事情,你也可以隔一段時間做孝順的事情,孝子的關鍵在於盡心盡力。

活著就盡孝,能夠想著父母的處境艱難也是孝,但不能只是想,能做的就儘量做到。死了孝不是孝,是做給別人看的,對於過世了的人沒有什麼意義。

為保家衛國你得去當兵,你為了求學你到異地去,為了謀生你到他鄉,有的甚至到國外,儘管你內心很想孝順父母,但身在他鄉異國,真的很難照勵到父母。

因而只要心中有孝,由於客觀原因,無法盡到孝的責任,明理的父母一般是不會責備,也不能把你稱為不孝。不然這個世界上,不孝之人也太多了。

人們只要心存孝道,但由於客觀原因使得人沒能在孝順父母上做到位,不能說是不孝之人。

所以孝要論心,不論事。

3、避惡要拒行,盡孝要盡心

生而為人,都有七情六慾。曾國藩對自己的不良習慣提出""三戒"",其中之一就是戒色。

談論淫慾之事,只能就事論事,看人的表現。沒必要去議論某個人是否有淫慾之念;若真的要談論人之淫慾之念,那麼全天下沒有人是完全沒有淫慾之念的,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點色心。

不是一念不善即是惡行,重要的是從心裡去除惡念,阻斷惡意,不要做出惡的行為。

評判一個人行事風格,評判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應該用他做的事情來評判,而不能用自己的感覺來評判。

比如張扣扣殺人案,許多人認為他是孝子,報的是殺母之仇,有孝心值得同情,應該輕判。他內心想報仇是可以的,他可以通過奮發圖強,努力拼搏過上好日子來彌補自己失去了母親的痛苦。

但不能拼著自己的生命去剝奪別人的生命,“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發生了復仇殺人的行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讓自己照顧不了老父親是為不孝。

一個人對父母是否盡孝,不能只看他的行為,而要看他是否發自內心。人的物質條件不同,盡孝的方式也不一樣。

說為孝要論心不論跡,生而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對於父母的所有想法都贊同,但只要做到順從父母心意,並能為善去惡就是孝。

盡孝是看父母的需要,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去孝順父母。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意,儘量做得讓能夠讓自己的父母順心。

貧窮的父母,金錢為孝;孤獨的父母,陪伴為孝;病弱的父母,照顧為孝;憂慮的父母,安慰為孝;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大家都是盡孝,能根據父母的需求給以最需要的,是不留遺憾的盡孝。如果貧窮,能讓父母安心,讓父母知道再苦再累也想著他們,這就是孝。

身為老人也要懂得多體諒孩子:""心無惡念便善良,知恩有報是孝子。""

止淫、行孝,一個論事,一個論心。所以,做人做事,對得起自己良心,盡心盡力就好。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懂得剋制,能控制自己的慾望、不放縱自己的貪慾,就是值得人們尊重的人。

有書君認為對不同的事情進行不同的評價,我們給出的判斷標準不同,進行判斷的方法可以不同。

所以生活中大家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變通,不要固執己見、一概而論。最好能用恕己之心恕人,多多寬容別人,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中國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俗語,比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這四句語言樸實,卻直擊人性的幽微之處。

一、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所謂“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就是說,要判定一個人是不是淫邪之人,要看他是不是做過淫邪之事,而不是看他是不是起過淫邪之念。

食色性也,男人看到美女,都免不了多看兩眼,現在,女人看到帥哥同樣花痴,這是人的本能,如果說這樣的就是淫邪之人,那天底下大多數人都是淫邪之人了。

所以說,淫字不能論心,只能論事,一個人看到美女,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人若是不僅心動,還行動,對美女行非禮之舉,此淫徒無疑。

二、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反過來,一個人是不是孝順的人,就要看他心,而不是盯著他做的每一件事。

古人孝順二字常連在一起,看一個人孝不孝,就是看他能不能順從父母的心意,但是,再孝的人,也免不了有頂撞父母的時候,沒有人能事事都順從別人的心意。

所以,要看一個人孝不孝,要看他的心,看他的心底是不是真的愛父母,敬父母,而不是看他有沒有跟父母吵過架,看他是不是事事都順著父母。

這四句古話,是非常有智慧的,讀懂這四句話,告訴我們對人性要多一點寬容,沒有人的人是純淨無雜質的,也沒有人能事事做得圓滿,只有對人性多一點寬容,我們才能更通達的面對人生。


謝小樓


人人行為所欲為,人的心並非清水一潭,

人是高級動物,更有七情六慾所在,難免有所不正行為,都說孝為大,歷來人人忠孝兩全。

如:駕駛新車誰都願意,但車開時間長了也有磨損需要修理,再呵護開久了也有損壞的零件,何況一個人所看,所做,所為,所行,所言難免錯誤,所以不存在十全十美,看開,想開就可以而且3~7論人不可10分去衡量一個人。



雙魚遊墨62832882769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要正確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明白,淫、孝、心、事這四個字的基本字義

1、淫:(1)過多,過堪,如淫辭,淫雨,淫威等。

(2)涉及男女兩性(多指不正當的)交媾的行為,思想等。如姦淫,淫婦,淫僧,淫賊,淫亂,淫穢,淫猥,等。

淫是貶意的。

2、孝:孝字由耂(lαo)和子分上下兩部分構成,耂是父母,子是子女。子女幫父母扶住柺杖,且把父母尊為上,視父母為天,這就是孝的含義。

孝是葆意的

3、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思維,意思,想法。

4、事指行動,作為,事實。

好了,現在我們來理解前半句,淫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我理解為,不論你的貪慾過多,過堪,對男女的不正當的兩性關係,你心裡是如何想的,但只要沒有去做成事實,你就是個好人,這就是論事不論心,對於論心千古無完人的說法,我認為這個"完人″說的有點絕對化,完人什麼意思?完美無缺的人,世界上有嗎?肯定找不到。為什麼,根據辨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按優缺點的比例分為好人和壞人,現在的貪官對於金錢美女貪慾過堪,如果沒有事實具在,他們都是好官,是貪官是好官只有論事,根據淫的字義,把"貪官”這個名字改為"淫官″更為貼切。

對於下半句,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我的理解是,孝敬父母的心人皆有之,

現在,很多年青人,除了逢年過節給父母買禮物,給大筆錢,平時與父母基本沒有多少交流,父母辛苦一生,將兒女養大,我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想對父母盡孝道,但是總是不知道怎麼去做。

也許下面這段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貧窮的父母,金錢為孝。

孤獨的父母,陪伴為孝。

病弱的父母,照顧為孝。

憂慮的父母,安慰為孝。

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為兒女付出所有,請滿他們晚年的期待!





三笑一好


“淫字論事不論心”是說,評論一個人是不是“淫賊”“淫棍”“淫蕩”的標準,不在於他的心裡的想象,而在於他的行動。比如說,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美女。你心中想,要是能娶這樣一個媳婦,那可美了。這是你心中之淫,別人不知道。這就無傷大雅。別人不能說你淫,因為你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影響不到別人。別人無法評論。如果你看到美女之後,挨擠上前,伸出鹹豬手去,或是做出其它猥褻的動作。那麼,在別人的眼中,你就是個淫棍,淫賊。這就是所謂的“淫字論事不論心”。看到美女,心生綺念,是人之常情,君子之德,就是能以禮自持。而小人付諸行動。就是過分,就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裁。

淫是過分之意。就是做事超越了自己的本分。假如這美女是你的女朋友,你挨擠過去,牽著他的手,便不算過分。如果有更加親密的動作,超越大眾承受的道德底線,也會被目為“淫”。

所以,對“淫”的評價,主要看行為。見到陌生的美女,看一眼,是君子,看兩眼光是常人。兩眼盯著看,就是小人,伸出手去,就是“淫棍”。

孝同晚輩要孝敬長輩。它的評價標準,就不能論事,而論心。心裡有的,一定會有行為。但人的力量有所不同。大款給父母買套房子是孝,平常人家兒女給父母買點水果也是孝。只要心到,就算孝了。如果把孝敬老人這事以金錢做為量化的標準,那麼窮人家裡就不可能有孝子了。但事實是,許多家庭情況並不太好的,也有對父母很孝順的。這就是“孝字論心不論事。”


七月流火140400643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句話可以稱得上是至理名言。

首先無論男人女人,只要生理正常,看到相貌出眾、性感的異性都會動心。沒有人可以面對心儀的異性挑逗或投懷送抱可以內心波瀾不驚,但只要不做出實際行動就可以稱得上正派。

所以就生活作風而言,你內心怎麼想無所謂,只看你怎麼做。如果連想也算生活作風不好,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正常的了,這就是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雖然“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傳統,但有些人喜歡做表面功夫,而有些人是從內心感恩父母。

比如兄弟兩個,哥哥長期在外工作,一年只回一次家,給父母買許多東西。而弟弟和父母住在一起,平時偶爾也會磕磕碰碰的爭吵,你說他們誰孝順呢?說哥哥孝順,他為什麼一年只回一次家?說弟弟不孝順,可平時照顧父母的是他。所以關鍵還是看他們誰的心裡真正掂記著父母,這就是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好郝問情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惡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這句話,出自清朝人王永彬所著的《圍爐夜話》。翻譯過來,一個人心裡有仁孝之心,那麼天下不能夠去做的事情,他都不忍心去做,所以孝道,是所有行為中最應該優先做到的。如果一點生出了邪惡的念頭,那麼生平不敢去做,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他都會去做,所以說淫慾是一切惡行的開端。

《圍爐夜話》本質上,是一本儒家的通俗讀物,其所宣揚的思想,就是兩千年來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思想。儒家強調君子要“仁”,所謂的君子針對的是士大夫階級,那麼對於一般的小民,如何教化呢?

只能從他們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出發,那就是對父母的盡孝,孝道得以迅速在底層社會傳揚。孝道是善,是好事,那麼什麼是惡呢?慾望為惡,首推情慾。所以儒家又宣揚,人要剋制自我的慾望,擺脫這萬惡之首,方可稱為古今完人。

為什麼說“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淫慾這一理念,是如何站到了孝道的對立面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之大欲是為淫,這一基於生理的慾望,其實是人動物性的一種體現。其實在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中,並沒有加入對“情慾”的鞭笞,相反人們承認情慾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允許存在的。

但是到了有宋一帶,程頤、朱熹等人為儒家作注,衍生了對人的品格考核更為嚴苛的新儒家,提倡“滅人慾,存天理”。也就是說,人必須擺脫全部的動物性,保留純粹的理性,才能稱之為完人。但是即使是這一口號的提出者如朱熹,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其人也並未達到他所宣揚的絕對正確的道德境界。因此新儒家的主張在脫離了人性的本質之後,只是一種虛妄之說。

孔子他老人家說:“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夫子自然不好女色,尤其反感別人貪念女色,所以這句話,也是訓誡人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了這麼一則小故事。孔子周遊列國,路過衛國的時候,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因仰慕孔子而召見。孔子只好前往拜見南子,兩人隔了一張帷幕相見,孔子北面稽首參拜,南子鞠躬回禮,身上的玉佩叮嚀作響。孔子與南子相談甚歡,但是卻惹惱了弟子之中心直口快的子路。南子是春秋時期出了名的美女,子路因為不滿老師孔子與名聲不好的南子結交,因此心中不悅。孔子連忙賭咒發誓,如果自己對南子動了心思,那就簡直是天地厭恨。但是孔子在面對絕色美人南子時有沒有動心,只有他老人家心裡最清楚。

孔子在衛國安頓下來,一個多月時間了。有一次衛靈公和夫人南子邀請孔子出遊,兩人乘坐馬車走在最前面,招搖過市,卻把孔子安排在第二輛馬車上。這讓孔子非常不滿,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什麼意思呢?孔子這是在批評衛靈公不懂禮節,沒有按照禮來招待賓客,而知道取悅美人。孔夫子一生氣,就離開了衛國。

“好色”已經被孔老夫子定義成了不好的東西,所以作為信奉儒家學說的君子,就要克己復禮,剋制慾望,不能貪念女色。但是儒家的另一典籍《禮記·禮運》中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既然是個人就會有慾望。

好色不如好德的,還有清朝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國藩。曾國藩三十歲飛黃騰達的時候,妻子因為多病而色衰,已經不能滿足他對“色慾”的需求。曾國藩到同事家裡搞聚會,見到人家姬妾如雲,聲色犬馬,豔羨不已。他在酒宴上東張西望,以圖一飽眼福,非常的不雅觀。

他回到家中,在《日記》中寫道:“是日,目屢邪視“”、“恥心喪盡”、“諧謔為虐,絕無閒檢。”。“入夜心情不暢,又厭聞呻吟聲”,家中老病的妻子,讓他悻悻然。

曾國藩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看到人家豔若桃李的姬妾,動心了,羨慕了,悵然若失,和我們一個樣,見到別人漂亮的女朋友,可望而不可即,恨的牙癢癢。

舉了孔子和曾國藩兩個例子,就是說無論一個人意志力多麼強大,道德修養有多高,建立了多麼了不起的豐功偉績。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他們都無法剋制自己對女人的慾望。但是隻要沒有把心中齷齪的想法付諸實踐,我們要按照法律上的無罪推演來判定一個人的品行修養,不能因為他的下流想法,就斷定這個人是酒色之徒,下流之輩。


為什麼說“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百行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在古人的世界觀裡,“淫慾”和“孝道”成了絕對對立的兩種思想。古人“誡淫”,就是作為父母師長,對子弟的教育中,耳提面命要人遠離情慾;但是卻不遺餘力地宣揚“孝道”,一個人只要對父母盡孝,那麼就一定能夠對君王盡忠。更有甚者,將“孝道”作為考核個人品格的一個標準。這是儒家長期以來對文化所造成的影響。

“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元代人郭守正選擇了二十四位古人孝道的故事,編輯成書,王克孝則將這些故事畫成《二十四孝圖》,在世間流傳。《二十四孝圖》無疑和《圍爐夜話》一樣,也是一種思想宣揚的通俗讀物。

首先就講了一個大聖人舜的孝道故事,相傳舜母親早逝,父親再婚之後娶了一個繼母,生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一家人都想害死舜,穀倉壞了,派他去修穀倉,卻放火要將他燒死;讓他去挖井,卻在上面填土,想把他活埋了。但是舜大難不死,對家人沒有什麼怨言,繼續孝順父母,慈愛弟弟,最終感動上天,舜也因為自己的孝道而受到人們的尊敬,最後被選為堯的繼承人,成為天下的首領。


這個故事,自然是瞎編的成分更多。“二十四孝”裡面,還有很多離譜的事情,比如一個郭巨埋兒的,說的是漢代一個叫郭巨的人,因為家裡面實在是太貧窮了,揭不開鍋,吃不飽肚子。米缸裡就那麼幾粒米,餵飽了兒子,年老的母親就沒有吃的了。為了讓母親多吃一口飯,郭巨要把自己親生兒子活埋了。在他挖坑埋兒的過程中,竟然從土地裡面挖出了金子,他終於不用殺子而養母了。據說發現金子,也是上天被他的孝心所感動,因此饋贈於他。

二十四孝中的很多故事,都是非常低幼的邏輯。只要對父母盡孝,就一定能夠有皆大歡喜的結果。但是從現實出發,這一切不過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一種單純的宣揚罷了。以今天的觀念來看,對父母盡孝絕對正確,但是採取種種荒誕不經的方式,甚至要到了殺子的地步,就顯得不近情理。

雖然從古至今,人們都在宣揚孝道,但是父不慈子不孝的事情,卻多不勝數。甚至父子成仇,兄弟相殘的也不在少數。也就是說,盡人子之本分,贍養父母,做到自己的義務,責無旁貸。但是對子女不可過分苛刻,事事深究,讓他們做到無可挑剔,那是絕不可能的。無論古今,二十四孝之存在於故事中,現實世界中子女與父母之間,能夠做到盡心即可。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故人。

食色性也,這個世上的人民除了吃喝外,就是性了。但是,對於性世人都是有道德上面的約束的。

不能說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就不管不顧,把這個人給睡了,若是這樣的話,那天下豈不是就要大亂了。

所以,我們作為世上的人類,還是要講基本的行為準則的,尤其是男女之間的的事情上。

淫字論事不論心,就是說一個人若是做了姦淫的事情,和別人發生了不正常的男女關係,那麼他就是姦淫小人一個。

不論是男是女,只要發生了不正常的關係,就是姦淫小人,他們就會受到世人的批判的。這時候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他們已經做出了不可告人的苟且之事。

這就是所謂的淫字論事不論心。

論心千古無故人,就是說一個人只是單純的在心裡喜歡一個人,這個是正常的一個行為,就像我們走在大街上喜歡看美女喜歡美女,喜歡看帥哥喜歡帥哥一樣。我們可能會喜歡很多個美女和帥哥,但是,我們並沒沒有發生實質性的關係。

這個就是正常的一種心理,若是把這個心理當作是淫亂的話,那麼歷史上恐怕就都是奸邪小人了吧。

所以,在面對美女和帥哥的時候,想想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不管不顧,動手動腳。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

關於孝順老人這件事,我們是要平自己的良心去做的,不能憑說你做過什麼事情,沒做過什麼事情,就給你定論,說你是孝子或者是不孝子了。

比如說你在有人監督的時候,表現的對老人很孝順,在沒人的時候,卻背地后里孽待老人。這就是大不孝,是發自內心的不孝了。

所以說看一個人是不是孝順,並不是看這個人到底做過或者沒有做過什麼事情,而是發自自己內心當中的真實的想法。

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千古名言。


不才講史


這句話有說對的地方,也有錯誤至極的地方。

首先,必須要解釋: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這四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我想,大家對此聽過更耳熟能詳的版本,應該是下面這幾句:

  •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

  •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好人。


這句話對善與惡的標準,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觀點。

以善良的標準而論:

善良的人,或許因為能力不足,未必能夠盡善盡美,但我們必須肯定他們的善意。

像是對老人的孝順,普通家庭或許沒有那麼多錢,在物質上不能像豪門那樣滿足老人,但不能因此斷定前者不孝順。


再說說惡的標準:

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但惡意的想不能構成罪行。評價惡,要看你做了什麼。

如果都以情緒為標準,那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好人了。

除此以外,這幾句話還有錯誤至極的地方。

無論是百善孝為先,還是萬惡淫為首,都是錯誤的。也就是說,作者界定的善惡最高標準是孝、淫,這本身就存在問題。


例如,憑什麼說百善孝為先?

從古至今,拋棄子女的不負責任的父母就不計其數,難道子女不搭理這些沒有盡到撫養責任的原生父母,還是錯誤的?

還有,憑什麼又是萬惡淫為首?

殺人犯造的孽,難道不比淫更厲害?這句話明顯是禁慾主義者的教條,不足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