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間舉行葬禮之前,孝子摔盆有什麼講究?

屯中瑣事


孟子

孔子的追隨者孟子(公元前371年——289年)把“孝”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在他的意識裡,“孝”是一個人人品的核心體現,如果一個人連“孝”的概念都沒有,那麼,他就是一個無用之人,將來註定幹不成大事。

孟子把體現孝道的行為分成三個,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不孝有三”。第一,不能贍養父母和關愛家人,不聽父母話的人,稱不上孝子。第二,不能尊敬父母和履行本職的人,稱不上孝子。第三,不能安身立命,沒有後嗣,不能為父母送終的人,稱不上孝子。

可見,孟子對“孝”的闡述更為具體,也更接地氣,是實實在在教導人們怎樣盡孝。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推崇。

葬禮

像農村老人過世,後人穿白戴孝,為老人送終,就是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方式。在送終時,還要舉行一些傳統儀式,比如,摔碎瓦罐,同樣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傳承。

關於“孝子摔瓦罐”的文化傳承,跟南北朝西魏時期形成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關。

南北朝時期,戰火不斷,許多人家的生活朝不保夕,那些貧苦人家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西魏北方某地有一戶四口之家,家庭成員是父母,妹妹,以及小夥子。在兩年內,四口之家發生重大變故,因為飢餓和疾病,母親、妹妹和父親相繼去世。

摔瓦罐

到父親去世時,四口之家已經一貧如洗,小夥子連埋葬父親的一口薄棺材也買不起,甚至連擺放在父親靈堂前上香的香碗也拿不出。無奈之下,小夥子狠下心拿出家裡僅有的一隻陶罐,陶罐裡是半罐種子,是來年播種的唯一希望。他決定把陶罐當做香碗使用,把種子拿去換一片席子,作為下葬父親的工具。

在倒出種子時,小夥子不小心把陶罐掉在地上,瞬間摔碎,種子撒了一地。小夥子看到此情此景,傷心的嚎啕大哭起來。他的哭聲吸引鄰居前來,當鄰居得知此事後,為小夥子的孝心大為感動,父老鄉親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你一文,我兩文,他三文地湊錢,為小夥子父親辦理好喪事。

送葬

從此,這則故事被廣泛流傳起來,是孝子盡孝的一個典型事例。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無論日子過得富貴還是貧賤,為父母盡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而喪事又是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不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要把這件事一絲不苟地做完,才算給生命歷程畫上圓滿句號。否則,在世的和去世的人,都會落下詬病,被人們說三道四。

摔瓦罐

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孝子,為了傳承盡孝的優良傳統,就一直用“摔瓦罐”的方式,延續著這種文化觀念。所以,我們會在一些土葬儀式中,看到起靈前,穿著孝服的孝子會把一隻瓦罐高高舉過頭頂,讓其掉在地上打碎。

如今,“摔瓦罐”被融入了一些新意,象徵著一個生命徹徹底底地破碎和消亡了,把瓦罐摔出去算是跟這個生命做最後的告別。同時,也表示人已經死亡,有去無回,活著的人要節哀,將喪親之痛摔出去,振作起來好好過完餘生。


品牌戰略故事


一直以來農村對於喪葬習俗的保留和傳承都是比較全面的,雖然說有些時候人們會覺得過分的遵從舊制尤其是這種喪葬文化的風俗總被人們認為是封建迷信和糟粕,其實小編不覺得是這樣,最起碼農村喪葬文化的興盛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村人對人的上老病死還是比較尊重的,繁雜的喪葬習俗也說明了他們對於死者的一種敬畏,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對於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而且我們都知道在這樣的習俗影響下,子女都會為已經逝去的老人舉辦一次風光的葬禮,在農村這樣的場景很常見,其實這從古至今的習俗中還流露出的一種思想觀念就是“孝”,這種文化在農村還是很有益的,最起碼在一定程度上讓農村的人們對盡孝這件事有了概念,而葬禮也許就是盡孝的一個典型象徵罷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農村喪葬中一個比較普遍的習俗——摔盆。

摔盆在農村也叫摔吉祥盆,在我們國家河南,山東,東北這些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除了這些地方還有少部分地區也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摔盆用的盆就算是死者在死後那幾天用來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有些地方把這個盆叫做金錢盆,也有些地方叫聚寶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盆就是專門用來燒紙錢,燒元寶之類的,直徑也就4寸左右,深一寸多,底部有一個圓孔,在北方只要是有喪事這個盆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出殯那天這個盆劇變的很重要,需要孝子摔吉祥盆。

出殯的時候這個盆可不是有誰都能摔的,因為農村還是受傳統的儒家文化影響比較嚴重,所以幹什麼事都會講究一下長幼尊卑,摔盆的人必須是長子或者是按照長幼次序,嫡庶次序來排,總之肯定是死者的子嗣來摔的,這是最低要求,而且農村一般是不會有人願意為與自己不相干的人摔盆的,只為自己的父母摔盆,如果有那些沒有子嗣的人去世的話摔盆就只能找別人了,但是也必須是和死者關係比較近的人才行,一般都有可能是繼承死者財產的人因為其他人是不會願意摔的。

摔盆的時候還會根據死者的性別區別開摔盆的方式,一般來說要是為父親摔盆就要孝子用左手摔,母親的話就要右手摔,盆還要一次摔碎,萬一摔不碎也要由後面抬棺的人把盆踩碎這個時候死者就被抬起來出殯了。那麼對於這個盆也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這個是死者的鍋,摔碎了反而代表歲歲平安,還有一部分人說這個是為了避免死者在奈何橋上喝迷魂湯所以要把它摔碎了等等,總之都是寄託了人們對於死者的一種情感,希望他們在地下也不要受苦難。


用戶6223349678


畢竟“十里不同風,百里改規矩”,僅就所聞所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問,孝子摔盆有何講究?這也說明對摔盆之風俗有所瞭解。只是對程序或者禮節上有些疑惑,想看看各地的習俗。不知其他地方如何,寫出來只供交流。

最重點的是摔盆必須由在家居長的哥哥來做。這個哥哥不一定是掌門長兄。按理來說,摔盆必須是長兄。但在有些情況下,當父母去世的時候,長兄有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這個摔盆的責任一般由二哥擔當。至於說到底為什麼?只能說這是幾千年了傳下來的規矩,一言半語一時半時也不可能說得清楚。反正,就按現在的理去做。不這樣做,男女老少親戚鄰居會說個家長裡短的。


古語說,父不在有長兄。由摔盆這個習俗也可以看出,誰來摔盆才符合禮節?


一株吊蘭


我國喪葬習俗形式多樣,但在北方絕大部分地區的喪葬程序中都有摔盆子的這一環節,出殯前喪葬隊伍會選擇一個合適的路口停下,由孝子將一瓦盆摔的粉碎,然後隊伍繼續行進直至逝者入土為安。這一習俗非常普遍、來源也很久遠,不過原因卻鮮為人知,縱使年過古稀的老者也茫然不知。

什麼是火盆呢?根據地區不同,可能是罐子盆子,也有可能是瓦片。就是喪禮期間燒掉的香火盆,在棺木起靈時由親屬在門口摔破,有的地方需要把紙灰收集起來,和棺材一同入土。不同的地方不同人摔,有的是長子長孫,有的是舅舅外甥,有的是兒媳婦或女婿,略有差異。

迷信的人認為,亡故人陰間食供祭的供品的味氣,拜香的煙氣,拜香燃於瓦盆內,還有紙錢也燃於瓦盆內,氣味香的煙散與無形,去到亡者自邊被亡者享用了,盛菸灰錢灰的瓦盆摔碎也呈散於無狀態,所以越碎越好。

因為按習俗,這盆是死者 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瓦盆一摔,槓夫起槓,正式出殯。送葬隊伍隨行。 出殯的順序一般為: 草龍--銘旗--孝燈--吉燈--放生籠--銘旌--香亭--像亭--魂轎--紙橋- -樂隊--靈柩--遺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親友。 當然,各地風俗不同,出殯的隊列、形式也有差別。

這裡還有一個典故。關於“孝子摔瓦罐”的文化傳承,跟南北朝西魏時期形成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關。

南北朝時期,戰火不斷,許多人家的生活朝不保夕,那些貧苦人家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西魏北方某地有一戶四口之家,家庭成員是父母,妹妹,以及小夥子。在兩年內,四口之家發生重大變故,因為飢餓和疾病,母親、妹妹和父親相繼去世。

摔瓦罐

到父親去世時,四口之家已經一貧如洗,小夥子連埋葬父親的一口薄棺材也買不起,甚至連擺放在父親靈堂前上香的香碗也拿不出。無奈之下,小夥子狠下心拿出家裡僅有的一隻陶罐,陶罐裡是半罐種子,是來年播種的唯一希望。他決定把陶罐當做香碗使用,把種子拿去換一片席子,作為下葬父親的工具。

在倒出種子時,小夥子不小心把陶罐掉在地上,瞬間摔碎,種子撒了一地。小夥子看到此情此景,傷心的嚎啕大哭起來。他的哭聲吸引鄰居前來,當鄰居得知此事後,為小夥子的孝心大為感動,父老鄉親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你一文,我兩文,他三文地湊錢,為小夥子父親辦理好喪事。

從此,這則故事被廣泛流傳起來,是孝子盡孝的一個典型事例。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無論日子過得富貴還是貧賤,為父母盡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而喪事又是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不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要把這件事一絲不苟地做完,才算給生命歷程畫上圓滿句號。否則,在世的和去世的人,都會落下詬病,被人們說三道四。

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孝子,為了傳承盡孝的優良傳統,就一直用“摔瓦罐”的方式,延續著這種文化觀念。所以,我們會在一些土葬儀式中,看到起靈前,穿著孝服的孝子會把一隻瓦罐高高舉過頭頂,讓其掉在地上打碎。

如今,“摔瓦罐”被融入了一些新意,象徵著一個生命徹徹底底地破碎和消亡了,把瓦罐摔出去算是跟這個生命做最後的告別。同時,也表示人已經死亡,有去無回,活著的人要節哀,將喪親之痛摔出去,振作起來好好過完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