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金沙江經過樹底時一半是永勝一半叫古城金沙江經過樹底時

一半是白醫一半叫警藍金沙江很長 長到可以換作名字叫川江金沙江很短

短到可以聽見武漢在嗚咽”——《戰疫警歌》選段


樹底疫情防控卡點,是連接麗江古城與寧蒗縣城的重要關卡,進出車輛和人員眾多,能否守住該點,關係著麗江半城的安危,為此,古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安排重兵把守,公安、交警、衛健、交通、鄉鎮辦事處等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全力以赴,為人民把好關、守好線。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樹底疫情防控卡點俯瞰)

飄揚旗幟

樹底春花日漸紅,一片西飛一片東。樹底的太陽出得遲落得早,光照時間短, 午間炎熱,入夜漸涼,因其特殊的氣候,催醒了一些植物,工作之餘,執勤人員們發現,葉子花還在盛開,雖然沒有漫山遍野花盛開,但告訴人們,春天已不遠了。卡點上,紅色的旗幟迎風飄揚, 為了更好的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樹底疫情防控卡點迅速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在黨組織領導下有序、有效開展工作,所有的黨員統一佩戴黨徽上崗位、亮明身份做先鋒,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古城交警作為重要作戰警力,嚴格按照區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主動融入,迅速行動,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古城交警每天派駐樹底卡點警力,堅定有力,並緊扣“堵、排、管、防、保、宣、信、應、處、督”十個方面做好各項工作。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旗幟飄揚)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疫情就是命令)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葉子花依然盛放)


聯勤聯防

山高箐深江更長,忽聞岸上哨聲急 。卡點檢查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檢查要再嚴、詢問要再細、登記要再實,同時還有耐心做好群眾服務工作。剛開始外省市大量務工人員返鄉、我市客運車班線停運等因素,一部分回家的老鄉們無車可坐或者坐“黑車”,到卡點時扛著大包小包拉著行李箱走向回家的路, 造成卡點登記人員集中、增加工作量和交叉感染風險。樹底到子布河卡點之間大約20公里,車程半小時,走路近4小時,為了打通這20公里的“安全通道”,大隊積極建言獻策、各部門配合協調、指揮部統一指揮,並派交警隊到子布河卡點進行溝通,及時採取出租車要將乘客直接送至子補河卡點、嚴厲打擊非法營運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避免了出行安全風險。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整體推進,出行的車輛和行人逐漸減少,從最初的日登記幾千人到現在百十人,然而,關鍵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一些人員又藉故出行,然而到點又無法通行只好返回,為了減少來回折騰,古城交警在新團環島附近設立了勸返點,提前干預,對不符合通行條件的提前告知,同時,派專門警力到子布河卡點溝通,統一執行標準,對於無法進入城區的車輛進行提前勸返,避免了來回折騰,進一步加強了聯勤聯防工作。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溝通協調 )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提前勸返)

夜宿江邊

樹底月悽清,江邊夜色紅。等太陽一下山,火盆裡的碳火已燃起,藍色帳篷裡的燈也隨即亮起,昨夜方便麵的味道還沒散去。帳篷邊上,小檯燈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夜是黑的,也是安靜的,只要看見移動的燈光或者聽見發動機聲,經驗豐富的執勤人員知道“生意又來了”,到了三更半夜,等待變得越來越漫長,又不敢入睡,生怕放過一輛車、漏掉一個人,這時候,各種“能人”顯現了,有閉著眼睛睡覺耳朵卻醒著的、有吃吐了方便麵還可以再來一包的、有徹夜不眠卻精神抖擻的,他們就這樣,堅守了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檢查)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登記)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整理)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夜下)

“今日共檢查車輛293輛 634人,其中外籍車輛 29輛 73人,勸返車輛11輛 27人,沒有發現發熱人員。”元宵節,戰疫第15天,古城分局交警一大隊支援樹底警力組長楊學光在每日工作報告裡這樣寫道。

這,只是這場戰“疫”的一個縮影.......

(供稿/古城分局)

治庸·戰“疫” | 直擊現場:戰“疫”金沙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