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學第一天,有些直播的網課平臺崩潰了,是不是準備不足呢?

聯訊科技


老師和學生根本沒有配合默契,老師學生都是新手,數學老師發了QQ作業,竟然不知應該設置提交按鈕。學生每天對著平板6–7小時,視力肯定下降。家長上班也沒法管控。真的是害了孩子,苦了家長,累了老師。還不如取消網校,學生自己預習新課,老師佈置作業,晚上有家長統一上傳。


網兜裡的魚


大家好,我是化學何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很多學校和輔導機構都進行了網絡教學,其中有些直播網課平臺崩潰,確實是沒有準備好。


最近這幾天,我們學校讓使用釘釘來進行網絡教學,經過前幾天的調試,基本還算正常。今天正式開課,我在講課過程中發現幾個問題,網絡延遲嚴重:講到一半的時候,會出現卡的情況;釘釘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軟件,後面有個強大的數據庫支撐,雖然今天人數暴增,沒有出現什麼崩潰的情況。


像一些小的平臺,尤其是通過網頁直播的課程,如果人數超過一點限度,就會崩潰。像這些平臺平常都是收費的,人數並不多,現在為了生源,免費開放直播,今天學生的人數呈幾何時增長,勢必會造成平臺的崩潰。網課平臺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學生來聽課,造成了網絡擁堵,網站瞬間崩潰,可想而知。

如果你是一名學生或者家長的話,建議你可以觀看所在學校或所在地區的直播課程,也可以觀看一些大平臺的網上直播課程,他們的課程一般不會崩潰,流暢度也還不錯。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關注我,謝謝!


化學何老師


老穆認為,與其說是準備不足,還不如說是沒考慮到實情——人多。

開課之前,老師們都是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軟件下載——功能測試——內容上傳——課堂講解——師生互動——結束……

看似完美的測試,其實是忽略了一個問題: 人多!

之前的測試,大都是一個學校或一個班級單獨測試,可到了2月10日,則是幾千、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學生共用一個平臺!

試問,倘若平臺不夠強悍,又怎能不崩潰呢?


老穆看到不少地區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牡丹晚報全媒體報道,牡丹區的“菏澤教育雲”系統今天卡頓了……(如下圖)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一次,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難免會出錯。

我們應當多點包容,多點耐心,不是嗎?

面對這種現狀,如果短時間內不能解決,老穆建議如下:

【1】老師課前先自我錄製一份視頻,等到課後發到群裡。

不要提前發,否則學生不聽課了。

【2】老師邊授課,也可以邊錄製。如果效果不錯,也可以發到群裡。

【3】老師還可以發一些資料包到群裡,供學生學習用,以彌補系統崩潰帶來的損失。

【4】各學校,各年級段可以採取錯峰開課的策略,這樣就會好一點。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今天開學第一天,有些直播的網課平臺崩潰了,是不是準備不足呢?

2月10日原本是中小學生新學期正式開學的日子,但受疫情影響,孩子們無法如期返校,所以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各校改成遠程教學,稱為“網課”。網上上課開學第一天,確實出現了不少的教學狀況,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就是“有些直播網課平臺”的卡頓嚴重、甚至直接崩潰,要說是“準備不足”,那肯定是非常中肯的。筆者作為一名實際參與操作的教師,認真反思和總結了一下,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網課開學第一天,出於從眾心理和新鮮感,上網課的學生特別多。有的學生是通過騰訊課堂上課的,每節課的時間比平常要短,一般是25分鐘,上午上了語文、數學和英語,感覺老師和大部分同學都比較認真,最大的問題是網絡太慢太卡,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處於卡頓的狀態,教學的效果很不好。有的家長反映:我家手機、電腦、IPAD、投影儀四樣電器伺候著兒子一個人上課,因為各課分散於不同的平臺,然後還有兩個人在線辦公,加起來有8樣電器同時運行,導致網絡很慢,這樣下去我家必須建個小型網絡中繼站了;這倒也就罷了,關鍵是上課用的平臺那個UME(都沒聽說過)簡直太渣了,打不開啊!



其次、某些網課平臺承載負荷有限,又沒有及時功能升級,點擊率太高導致崩潰。網絡課程的初衷是好的,孩子放飛時間太長,已經沒有學習的狀態,每天都是電視、遊戲,但是目前這樣的軟件和網絡能力,可能和預想達到的目的差距比較大。每場災難都會帶來生活質量的變革,也許明年5G就騰飛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不也是成就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和業界領袖嘛!停課不停學肯定是對的,互聯網時代有這樣的技術支撐,而且也已經是大家常見的學習方式,只是學的內容不該只是課表,總是在想辦法抓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可能嗎?也許更多的是應該面對,去改進。辦法總比困難多,商場上市場激烈競爭的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優質網課肯定會脫穎而出,差勁的網課平臺也一定會遭到淘汰和摒棄!



再者、學校老師運用操作不熟練或不規範,手忙腳亂之下,網課出現卡頓、甚至崩潰。釘釘直播課視覺感受上還不錯,但卡頓延遲、聲音畫面不同步,看起來非常覺得特別累。部分學校同時採用多個平臺授課,一位小學生家長吐槽說:上午的網課基本上都是廢的,每個老師佈置了海量作業,散落在各個平臺和一堆對話中,家長都被搞蒙圈了,強烈要求每個班主任收集好所有的作業統一交啊!老師們也同樣跟著吐槽:家裡四五臺電子產品即便同時對付都不行,釘釘、微信、學生直播平臺、私信各種提示音環繞立體;複印紙等耗材估計馬上要成為最緊俏的了,作業都要打印的,不打印怎麼寫?有的課還必須是彩色的才行,因為還有各種圖表展示。由此可見,網課準備,任重而道遠,各位同行尚需努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萬事開頭難,挺過網課第一天,大家都心平氣和安靜下來,認真反思一下,還怎樣讓網課上得更順暢、更有實際效果、更能作出恰當的選擇,也能夠更加理性和睿智,才是當今這個網絡信息時代賦予我們的真正現實意義!


自在人生wub


在昨天的直播教學網絡平臺出現視頻卡頓崩潰的現象比較常見,對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相關方面都已經在積極進行技術處理,相信這個問題,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當中會逐漸得到解決。



那麼導致網課平臺崩潰,視頻卡頓,網絡堵塞有哪些原因呢?

1、這是全國首次大規模的實施線上教學,大家對實施方案的評估還是認識不夠充分。

2、在2月10日同一天,大量的學生集中登錄平臺會對系統的可靠性帶來嚴峻挑戰,平臺系統的承載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3、在此之前,學校,老師和技術維護方都還沒有進行過科學的培訓,在倉促的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也是在所難免。

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首先,平臺的維護方要進一步對技術進行升級,維護和及時解決問題,這是技術基礎,必須要徹底解決。

其次,線上學習的時間應該進行調整,比如初中和高中進行錯峰學習,不要讓所有的人在同一時間段登錄平臺,這樣也可以減輕系統壓力。

另外,要儘快對學校和老師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調整聲音視頻等方面的問題,確保優質在線視頻的輸出,不要讓諸多的問題干擾學生的學習。

最後,我認為必須要提供備選方案,如果網絡直播教學行不通的話,那就通過微課視頻,學習資料包,各種群組的在線諮詢,我想也是可以打到在線教學的目的,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


總的來說,全新的事物認識和利用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隨著技術的提升和操作的改善,大家接下來的線上學習將會變得越來越流暢,建議家長們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抱怨,更不要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還是應該多鼓勵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心理疏導過程,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非常重要。


美蛙英語


網絡直播開學第一天,直播網課平臺卡頓、崩盤,我感覺這一點都不稀奇,畢竟全國上下如此大的學生基數相比,商用的直播平臺服務器還是有點小。

就目前而言,網絡課堂類似於現如今“雲會議”,是近期很受歡迎的一類軟件功能。無獨有偶,由於大規模企業採用遠程辦公模式,2月3日當天就有成千上萬家企業在同一時間內“視頻晨會”,各大辦公軟件面臨流量高峰,各類辦公工具卡頓的消息瞬間刷屏,甚至某些軟件遲遲沒有反應。


與遠程辦公相比較,網絡教學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方面使用網絡教學的技術更大,且必須是嚴格按照課程表教學,如果需要與學生互動,還需要雙面視頻音頻通道,如此嚴格的條件下,服務器面臨的壓力可想而已,出現卡頓、崩盤的現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停課不停學政策實施於疫情間,之前的準備時間略有不足,使用的硬件資源也僅是之前的市場需求,而目前的市場供應一時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


不過,相對而言,教學軟件等APP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不存在問題,問題的關鍵是在供應商的承載能力上,我感覺可以如下解決。

首先,如果財政富餘的話,可以由政府出錢購買特殊服務,讓互聯網企業提供特定的服務,避免力量高峰時卡頓、崩盤。

其次,合理佈局,雖然某些平臺知名度更高一些,但儘量做到合理佈局,避免各大一窩蜂,避免過於集中,均衡互聯網資源。

最後,如果有條件,可以降低傳輸數據流,除教師採用清晰度較高的數據流外,其他類學生,僅僅聽,減少互通交流。

總之,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網絡教學雖然好,但如果市場卡頓、崩盤,那效果可想而已。


鷹眼看教育


我這裡沒有找到2019年的數據,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在校生人數將近三億人!如此龐大的受教育群體,如果同時在線收聽收看視頻課程的話,可想而知,網絡受到的壓力是有多麼巨大!



因為現在5G網絡還沒有普及,網速的弊端在此時就毫無疑問完全暴露了出來。這也給教育主管部門提了一個醒,如何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能讓所有的受教育學生平等的享受教育資源呢?

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是可以分時段組織學生上課!這三億受教育的學生裡面包括了從小學生到大學生的全年齡段,他們的課程設置和課程要求不盡相同。對中小學生來說,白天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所以可以安排中小學生利用白天的時間上課;而大學生課程相對自由,升學壓力也不是很大,他們的課程可以安排在晚上和週末!錯峰上課,或許是解決的辦法之一!



二是對部分課程可以採用錄播的方式,對一些比較重要的課程,採用直播的方式上課,我認為可以理解。但例如一些音樂、美術的課程,可以採用錄播的方式,學生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討論群組中和老師進行交流,不一定非要佔用晚上的時間!


三是可以加大APP的研發力度。同時利用幾個平臺進行直播,或許可以緩解一些壓力!現在很多的直播都集中在某一兩個直播平臺上,導致該平臺的運營壓力非常大,同時,這對提他的APP也是不公平的,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同時和多個APP合作,既可以優化,也可以競爭!

總之現在出現的問題,我認為都是可以解決的。只是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說文寫作


今天開學第1天,有些直播的網絡平臺崩潰了,是不是準備不足呢?

準備工作,各直播平臺還是挺充分的。比如,江西省為保障本次線上教學正常觀看,贛教雲提供了2萬多臺服務器,15T帶寬,可以滿足上千萬人在線學習。

但各地運營商基站支撐有壓力。畢竟是第1次這種大型的網絡直播,大家都堵在一個點兒上收看,出現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正是以後改進的方向。

我今天點開贛教雲平臺,手機開始的確有點卡,後面我就看回看,但是有線電視的信號特別穩定,所以大家可以選擇不同觀看方式,錯開高峰進行觀看。

相信我們的網絡直播平臺,一定會越做越好。



陽光一微笑


有這方面原因。大家待在家裡,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是看電視-上網;玩手機-上網。一家人算三口,三個人上網;全國人民基本都在網上,網路太擠了,所以我們發現網路時有時斷。有的是全省學生上一節課,同一個網怎能不擠。所以很多是考慮不足。建議把今天的網課當成試驗。考慮好如何保證網路暢通條件下上課。


幫你初中數學


幾百萬學生突然湧入學習平臺,服務器不癱瘓才怪,何況這服務器又不是天貓、京東和釘釘那樣強大的商務服務平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教育網絡本來又不夠穩定,網速慢,卡頓現象頻現也就正常,國家還沒實現5G網絡。學習平臺慢慢調整就會好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