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追尿素兩天後能打除草藥嗎?需要注意什麼?

江大545


我非常高興地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糧農,對小麥的種植和田間管理也積累了一些比較實用的經驗,在我們甘肅東部天水,小麥的種植主要以冬小麥為主,下面以冬小麥為例談一下自已在麥田管理中噴打除草劑的一些淺薄經驗和注意事項。

(一)選好季節和時間

在北方噴打除草劑的最佳季節,是在立冬以前小麥出苗後長到3葉心期,雜草為4一5葉期,這時小麥幼苗生長遲緩,相應雜草顯露頭角明顯,此時打除草劑效果最佳,既能容易打死雜草,又能減少藥害的發生,這點希麥農切記。再者要精準時間,一般要在上午10點以後露水散去,或下午起露之前噴藥為好,這樣以免因露水稀釋藥的濃度而降底藥效,造成除草不徹底,所以在小麥追尿素澆水後兩天因地面溼氣大露水不易撒去,此時也不適合除草劑。這點本人已驗證過,深有體會切記!

(二)選好最佳的溫度和天氣

麥田噴打除草劑時的適合溫度和天氣也很重要,溫度要求一般要在10度以上為好,最低不能低於5度,因為溫度過低,雜草已停止生長,不利於藥的吸收,除草劑的活性也會降底,除草效果不太理想。再者,最好在晴天無風的天氣裡噴除草劑,這樣既能防止陰雨沖洗藥劑,又可以免風吹飄藥霧,使藥液噴灑不勻,造成漏噴,影響除草效果。

(三)防止藥害

在麥田管理中,防止農藥的藥害也非常關鍵,在初次噴打除草時即使漏噴,也不能重噴,重噴會使小麥葉莖發黃,甚至會出現死苗,停止生長的僵苗,這點要切記,所以噴打除草劑時一定要均勻噴打,不留死角,儘量減少漏噴的發生,再者,在春季小麥撥節到孕穗期,要停止噴打除草劑,這時小麥正值生長旺期,且吸收養分的能力強,如果此時噴灑除草劑,藥液會被小麥葉莖吸收,造成小麥幹葉,不抽穗,嚴重者會使整個麥田出現無穗粒的絕收後果,這點切記!

小結,在小麥田間管中,噴打除草劑應注意的事項主要有三點必記,(一)選好適合的季節和最佳的時間段(二)精準掌握當時的溫度和天氣變化情況,(三)要切實做好發生藥害的預防施施。

以上愚見希望對您有所幫肋,謝謝瀏覽!歡迎關注。


甘肅大叔在新疆


01.小麥在追施尿素兩天後是不能打除草劑的

【1】.尿素中的氮分子,會使小麥的頂心發嫩:無論是年裡還是年外,小麥在追尿素兩天後是不能夠打除草劑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小麥在沒有追肥尿素之前一直處於正常的生長狀態。追肥之後小麥在接收到尿素中的氮分子後就會重新生長了。追肥就是把肥料通過不同的途徑撒或是耕施在麥地裡,讓小麥通過根系吸收的方式,把尿素中的氮元素轉化成營養輸送到小麥的全身使其生長。小麥在其生的過程中最明顯的生理變化就是小麥頂端的心葉發嫩,對除草劑裡面的化學成分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小麥在剛追施尿素的二三天內是不適宜打除草劑的。

2】.追施尿素與噴打除草劑的適宜時間:尿素中的氮元素,是促使小麥籽粒中氨基酸和氮蛋白質合成的物質。而氨基酸和蛋白質又是組成麥粒的重要物質,換句話說就是:小麥的千粒重和小麥的品質,就取決於氨基酸和蛋白質在麥粒中的含量。這就是說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就是要看土壤中含的有多少氮元素。因此,氮元素在小麥的生長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小麥要想高產豐收除了水肥充足以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及時的清除小麥地裡的雜草。雜草不僅與小麥爭水爭肥,而且還和小麥爭光照。麥地的雜草過多就會增加麥地裡的密度,使小麥生長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就要給麥田噴打除草劑。對於剛追過尿素二三天的麥田,要停5~7天后再噴打除草劑比較適宜。因為尿素經過這幾天的分解和轉化,裡面的化學成分就會有所淡化。而小麥在這幾天生長中慢慢的恢復了正常的生長。增加了對除草劑的一些抵抗力,因此,這時候再打除草劑對小麥的傷害就會減少了很多。

02.小麥除草劑的種類及殺草原理

小麥除草劑分為兩種:一種是禾本科除草劑,另一種是闊葉草除草劑。

【1】.禾本科除草劑:禾本科除草劑是專殺禾苗類、帶有莖節生長的小葉雜草和一些藤蔓雜草。最為常見的就是:野燕麥、節節麥,麵條菜、撈豆藤和澀豆秧等小葉雜草。小麥也屬於禾本科的植物,也同樣在禾本科除草劑的除草範圍內。

因此,在購買小麥除草劑時,一定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除草劑。正規廠家生產的除草劑裡面加的有安全保護劑,它可以使除草劑具有選擇性的殺死雜草。當除草劑上的藥液噴打小麥上時,除草劑裡面的安全劑,在小麥莖葉的表層就會形成一種保護膜,把藥液阻擋在保護膜之外。同時,除草劑裡面的配方也是農業科學家專門根據小麥的生理基因研發出來的。當除草劑的藥液遇到小麥莖葉的葉綠素後,藥物裡面的化學成分就會自動的稀釋分解。從而達到保護麥苗的作用。

2】.闊葉草雜草:闊葉草雜草一般是指那些葉片較大的雜草,這種雜草雖然沒有莖節。但它們的生長高度也超過小麥,而且,它們生長的體積較大,對小麥的危害也很大。這類雜草最常見的就是那種像似油菜的苦臘菜、刺齒牙、麥狼顆等很多種。

【3】.除草劑的殺草原理:小麥噴打的除草劑,都是具有觸殺和胃殺功能的。觸殺:是指雜草和除草劑的藥液,接觸後就可以被除草劑殺死;胃殺:是雜草吸收到除草劑的藥液後,也會被除草劑殺死。無論是觸殺還是胃殺,當除草劑的藥液進入到雜草的體內後。除草劑裡面的化學成分就會破壞雜草體內的組織細胞,打亂其體內的傳導系統,使其吸收和排洩發生紊亂,最終枯萎死亡。當然,不同的藥劑殺草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是能夠殺死雜草的。

03.使用除草劑的注意事項:

【1】.除草劑是單用除草農藥:除草劑是一種弱酸性的除草專用農藥,它不適宜與一些殺蟲劑的農藥和殺菌劑的農藥混合使用。因為殺蟲劑和殺菌劑這類農藥有的是酸性,也有的是鹼性。因此,它們裡面的化學成分也不一樣。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會化學反應,不但起不到除草、殺蟲、殺菌的效果。而且,還會造成藥害。同時,除草劑也不能和葉面肥混和使用。

【2】.噴打除草劑的時間:噴打小麥除草劑的適宜時間在立春和雨水之前。小麥起身拔節時就不能再打除草劑了,這個時候是小麥第二個生長髮育的階段。除草劑裡面的化學成分,會抑制小麥的生長髮育,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小麥的拔節和孕穗。因此,小麥除草劑最遲也要在小麥返青時噴打。噴打除草劑要瞅準晴天,最佳的打藥時間為:上午9點~下午4點之前。

溫馨提示:在噴打除草劑時為了提高殺草的廣譜性。也就是說打一次藥可以把麥地裡的禾本科雜草和闊葉草雜草全部殺死。可使用闊葉草除草劑75%的苯磺隆可溼性粉劑+69克/升的禾本科除草劑精噁唑禾靈水乳劑+高效助劑陸虎,把這兩種農藥加高效助劑陸虎,按照使用說明混合在一起噴打。可以把禾本科和闊葉草混合的雜草一次性的殺死。在打藥時即不要重噴也不要漏噴,噴重了容易造成藥害,噴漏了起不到除草的效果。所以,打藥時一定要注意。


豫南鄉農


小麥追尿素兩天後,能打除草藥嗎?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人勤春早。春臨大地,當下正值冬小麥返青期(二月至三月)。雖然受疫情影響,農民還是要抓好時節、天氣。來對冬小麥返青時期的田間管理,更好地為午季小麥高產豐收打下基礎。一年之際在於春。麥農首先要到自家麥地查看麥苗長勢情況和麥間雜草情況,才能安排好追肥、除草劑使用。

說到小麥要追施尿素,我們首先要知道尿素是常用於農作物的氮肥,是一種含氮高速溶性肥料,對植物生長起到很大的作用。氮肥肥用法多種,可作底肥、追肥、葉面肥等。關於在小麥作物上以追肥為主。如要用追冬小麥返青肥,要根據自家麥田生長情況來定,如果每畝麥莖數大約在小於45萬株,有衰苗現象應施尿素約10一15公斤,壯點苗可追尿素8一10公斤。可選購小顆粒尿素,因他溶解和釋放比大顆粒尿素快,追肥時要根據天氣、墒情來決定,不提倡撒施,要條溝深施,能使尿素效果充分利用。如要用尿素葉面肥取1一1.5千克尿素加100千克水再加100克磷酸二氫鉀充分溶解後即可噴施,可加快小麥葉莖生長、根鬚發育、提苗壯棵增加千粒重起到增產增收作用。

小麥追尿素兩天後是可以打除草劑的,如果你是撒施又上過水的麥田,可晚兩天麥田不溼方可。關於打麥田除草劑要注意氣溫要在6度以上,無露水、無風的晴好天氣進行施藥。因目前疫情影響,建設大家不要著急。用小麥除草劑之前首先要到自家麥田看看,可有草都是什麼草,不能看人打了你也打,要觀察自家麥田雜草的生長情況,當田間大部分雜草開始復甦和能看見雜草芽葉時就可以施藥了。再一個看看自家麥田都是什麼草,不同地塊的雜草發生情況不一樣,對除草劑使用也不同,禾本科雜草多,主要購買防治尖葉草的除草劑,相反闊葉雜草多,主要購買防治闊葉雜草除草劑。雖然市面上也有禾闊雙除套裝除草劑,但也要看那種草多與少,經濟用藥。還有一點用藥時,在藥桶加入除草劑時,要先二次稀釋,先找個小空瓶倒入藥劑然後加水充分攪拌均勻後,倒入藥桶中隨後給藥桶加入水,要是清水以防噴頭阻塞,再攪拌均勻後可以噴施,在噴施過程中,要打均勻,不漏噴,不重噴。關於除草劑的品牌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可向當地植保農資商資詢,他們會清楚告訴你的。

好了,在疫情期間我們大家一定要配合好當地政府工作,勞作時要自我防護,出門帶口罩、勤洗手、不聚誰。謝謝關注!後期麥田怎麼管理再見!


董輝君


麥追尿素兩天後能打除草藥嗎?需要注意什麼?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首先,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一個常識是:小麥除草(藥劑除草)應擇時擇期。這需要外部環境(無風、無雨雪、天氣晴好);氣候環境(環境溫度不低於13度);等因素的支持。否則藥劑除草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在這兩大因素的前提下,小麥追尿素肥兩天後是不適宜打除草劑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一:易傷麥苗。

除草效果最理想的時段,應該在小麥出苗至第一次分櫱後,在其拔節返青前。若這一時段小麥需追施尿素,則說明其苗弱,或長勢較弱。而其長勢較弱施以尿素後,接著應適量施以水肥。或灌澆一遍以促尿素液化入泥,促其吸收。若不施水肥或灌澆,則尿素粒易粘在麥葉上或難以滋入土中。而達不到施肥促長的預期效果。另則導至麥子吸肥緩慢。若此時藥劑除草則更易傷苗。

二:不利於“斬草除根”。

小麥施入尿素肥兩天後,在小麥吸肥壯苗的同時,所除的雜草也在吸肥滋長。雖說兩天時間不長,但在能夠除草的適應環境裡,雜草生長的速度更快。“春風吹勁草”就是這個意思。在雜草長勢正烈和吸肥正之時,進行藥劑除草,其效果要大打折扣了。

三:除草前的做法及除草後的措施。

小麥應選擇適當的時段進行除草。在除草前的3至5天期間應做到不施肥或少施肥。除草前的3至5天時間也建議不施水不灌水。主要是因為促小麥生長的同時也促草長。更加能夠促其根。使得雜草根系更旺,給後續除草帶來困難。

在做到除草前3至5天不施(灌)水,不施肥。選擇適宜的時段進行除草。天氣的選擇要做到,除草後最低不小於32小時無降雨。也要做到除草後3至5天不施水不施肌甚至一週內不施水不施肥。這樣則更易麥苗的生長,更禿廢荒草的叢生。


總結,小麥的施肥與草劑的機理配治,也是有著一定的學理與機理(時理)有機配匹的。注重其的生長與制宜時理,會有更大的收穫。


村民小江


我給大家來說一下,小麥追尿素後是隨時都可以打除草劑藥的。首先注意,不要先打藥再追尿素,如果這樣,中間一定要隔7一10天為好,同時,除草劑的用量可以適當增加,而尿素的使用量根據田閭小麥的長勢決定。

原因,小麥除草劑在使用後,不論是尖葉還是闊葉草,都需要一個時間吸收藥液,同時,使用不同的除草劑,作用時間也是有區別的,快的3一5天即有效果,慢的能達到15天之後才會出現效果。

除此之外,小麥在返青後追肥,一般會選擇和澆水一起進行,我們這邊就有先打除草劑,再追肥,隨後澆水這9步驟,而如果追肥、澆水和打除草劑間隔時間太短,水也會稀釋除草劑的濃廢,造成除草效果不好,另外一方面,當澆水過後,除草劑溶於水中,容易被小麥所吸收,導致藥害出現。





鄉村革麗


尿素中所含的氮素是小麥生長髮育不可或缺的三大主要元素之一,如果土壤裡缺乏氮元素,會影響小麥的生長,苗株細弱矮小,葉片小而薄且失綠髮黃。

氮元素是構成作物蛋白質和核酸不可缺少的成分,直接參於葉綠素的合成,而葉綠素又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因此,小麥苗株缺氮時,葉片葉綠素會減少,光合作用產物會降低,葉片就退綠髮黃,因而給小麥追施尿素後,會促進小麥迅速生長,葉片增大變厚,葉色亮綠,抗逆能力培強。

同樣道理,尿素的肥效被雜草吸收後,也可起到相同的促進作用,雖然雜草葉面積增大,有利於雜草對除草劑的莖葉吸收,但同時又增強了雜草對除草劑的抗藥性,影響清除效果,況且尿素追施後,會受到土壤水分和溫度的影響,溫度高、水分適宜,尿素會在2~3天內轉化被小麥吸收利用,如果溫、溼度都低,需7天左右才能被小麥吸收利用。

所以,從理論知識來分析,小麥追施尿素2天后,不宜打除草劑,原因是既然尿素對小麥有促進生長、增強抗性作用,那麼它對雜草也就有促進生長和增強抗性作用,增強了雜草的抗藥性,這樣就和打除草劑的目的,徹底快速清除雜草產生了予盾,即:尿素促進生長,除草劑抑制生長並滅除。

因此“基層農人”的觀點是:先打除草劑,1周後再追施尿素,這時除草劑藥效因內吸傳導至雜草全株,頂瑞生長點停止生長,幼嫩葉片也不伸展,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喪失吸收能力,尿素追施後也無法吸收,不會增強抗藥性,滅除雜草效果好,同時追施的尿素,可促進小麥的生長,還可緩解除草劑對小麥植株帶來的藥害抑制。

因此在除草劑的使用上,以及除草劑和肥料之間的時間安排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小麥田用除草劑,冬小麥在冬前、返青至拔節前,一般越早除草效果越好,春小麥在2~4葉期雜草出齊後噴施。

②,小麥的不同時期,對除草劑的敏感性不同,噴藥時要嚴格掌握噴藥時期和用量。

③,適當的土壤水分、較高的溫度是發揮藥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噴藥時注意土壤溼度和溫度,氣溫10℃以上,土壤溼潤時,滅殺效果最好。

④,有機質含量低的沙質土不宜噴用,如撲草淨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使用時要看清包裝說明。

⑤,避免在土壤乾燥、10℃以下低溫用藥,以免影響藥效,噴藥後半天內無雨,避免大風天用藥,防止飄移到鄰近不同作物上產生藥害。

⑥,除草劑不宜與鹼性農藥混用,也不能與肥料混用,在和速效化肥施用的時間上,儘量錯開隔1周時間,儘量先打除草劑,1同後追施如尿素速效化肥,既有利於徹底滅除雜草,減少雜草消耗尿素中的氮素,還可促進小麥生長,緩解和促進因除草劑噴施不當等帶來的抑制藥害,既能使除草劑藥效發揮至最大,還避免了先施尿素後打除草劑,帶來的尿素肥效白白消耗,即先打除草劑,滅除雜草,減少養分消耗,後追施尿素,增加養分,提高尿素利用率,使除草劑滅草效果和尿素利用率都會達到最佳狀態。



以上屬個人從理論分析和小麥種植實踐經驗觀點總結,供參考!謝謝!


基層農人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於中東的新月沃土地區。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而稻米則排名第三。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蛋糕、麵條、油條、油餅、火燒、燒餅、煎餅、水餃、煎餃、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麵、年糕、意式麵食、古斯米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種植技術

(一)耕作與整地

耕作整地可使耕層鬆軟,土碎地平,於溼適宜,促進小麥苗全苗壯,保證地下部與地上部協調生長,所以是創造高產土壤條件的重要環節。具體方法,因水田、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1.稻麥複種的麥田整地由於稻田長期浸水,土壤板結,通透性較差,所以要通過水旱輪作,乾溼交暫,促進土壤熟化。整地特點是,前作收穫較早時,應抓住宜耕期儘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溫晴朗天氣,充分炕土曬垡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達到深軟細乎,上虛下實;前作為晚稻或雜交稻制種田,由於收播間距很短,應在水稻散籽時即開溝排水,力爭薄片曬垡,短期炕田;在不貽誤小麥適時播種的前提下,也可淺旋整地,為小麥創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長基地。

2.旱地小麥的整地要立足於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複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穫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菸草等,收穫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後深翻炕土,使殘茬腐爛並接納秋雨,雨後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穫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小麥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後期行間鬆土保墒,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小麥適時播種。

(二)少耕、免耕與半旱式栽培

1.少耕與免耕所謂少耕、免耕,是與傳統的整地而言,減少整地次數,降低整地強度,而對於田溼土粘,耕作困難,又易破壞土壤結構的麥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這是對小麥整地技術的一個發展和完善。據對稻茬麥免耕研,其增產機理可以歸納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結構與水分免耕未打亂土層,保持了水稻土原有孔隙,避免溼耕造成的粘閉現象。免耕與翻耕相比,耕層土壤容重分別為i.15~1.20及1.34~1.40,水、氣比較協調。

(2)利於提高播種質量在保證適時播種的前提下,由於田面平整,利於挖窩或開溝點播,貫徹種植規範,避免了粗耕爛種所造成的深籽、叢籽、露籽,達到苗齊,苗勻、苗壯。

(3)根系發達,抗倒力強土壤結構較好,有利於根系發展和吸水。據多點調查,免耕單株次生根數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漿期用32p示蹤測定,標記後第8天,脈衝數高出63.01%。

(4)壯苗早發,增產顯著免耕田有較好的土壤生態環境,幼苗出時快,分櫱早,生長優勢明顯。在各個生育時期,免耕的葉面積指數均高,群體光合能力強,單位面積增產5~20%。

定位研究(4年)以來,對後作水稻未發生不利影響,但長期免耕後與土壤肥力、病蟲害的關係如何,尚須繼續進行探索。此外,免耕田雜草較多,後期也易脫肥,所以應有適當的配套措施。

2.半早式栽培小麥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環節。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穫後,利用原壟埂稍加修正後播種小麥。下溼、爛泥田廂寬170~200釐米,一般為27~40釐米,溝寬33~40釐米,溝深27~33釐米。用溝中稀泥覆蓋稻茬和肥料後,晾曬1~2天后播種,並以幹渣糞或細土蓋種。小麥生育期間,溝內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廂面12~15釐米,後期18釐米),以使壟面不幹,既有利於小麥生長,又能保證水稻及時栽插,是冬水田利用改良的一條有效途徑。

半旱式小麥生產水平,一般可達旱作條件下70~80%以上,個別土壤類型還高於旱作水平,因而在西南三省已推廣種植較大面積。其增產原因,除一部分與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於改變了土壤的水熱狀祝。一方面壟溝把小麥根系深度擴大了10釐米左右,而且壟面通透狀況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氣協調;另一方面壟溝使土體表面積增大,白晝較平作溫度高1.2~2.0℃,最大可達4℃,夜間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積增加約200~400平方米/畝。在良好的水,熱、氣條件下,促進了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於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較強,前期應適當控氮,以免增多無效分櫱,但後期容易脫肥,所以應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補施氮、磷肥。此外,半早式栽培的起壟作埂,播種施肥等花工較多,需要提高機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術,進而提高此類中低產田的小麥生產水平。

如何種植優質小麥

一、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小麥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二、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目前推廣的優質小麥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四、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3次葉面肥,如0.2%-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小麥更易遭受病蟲害,如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鄉村故事陝西東哥


小麥追施尿素與打除草劑沒有任何關係,它們互不干擾,互不影響,更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痴騎朽翁


灌溉和農藥最好錯開三到七天,無論哪個在前,影響農藥效果。


泰山伯龍


十天之後才能澆水,不然容易發生藥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