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線上的“父子兵”

半島記者 胡蕾 通訊員 劉德績

防疫战线上的“父子兵”

朱典科和兒子朱顯燾向社區防疫站捐贈慰問品。

防疫战线上的“父子兵”

朱典科對公交車廂進行消毒。

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對父子,他們分別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著力量。父親朱典科是一名公交安全員,“以路隊為家”忙碌在抗疫一線;兒子朱顯燾是在家過寒假的大二學生,不僅主動報名成為了社區的防疫志願者,還用自己攢下的生活費為社區防疫站買來了慰問品。

疫情發生以來,紅島巴士第二分公司安全員朱典科的工作量“陡增”,有時候一連好幾天都回不了家。從早上第一班公交車發出,到晚上最後一班車回到路隊,朱典科都要堅守崗位,對駕駛員進行班前安全叮囑,檢查職工口罩佩戴情況,對場站及公交車廂進行消毒,張貼防疫宣傳單頁……最晚一班公交車到達路隊時,一般都到了晚上11點左右,而一早4點多早班車就要發出,雖然家離路隊並不遠,但為了工作方便,朱典科經常在路隊的值班室湊合一宿。

“作為分公司安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全體同事的安全健康,同時也為廣大乘客提供一個安全的乘車環境。”朱典科說,雖然自己近期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一想到自己的駕駛員同事們還要奮鬥在服務廣大乘客的一線上,自己這點辛苦也就不算什麼了。

由於自己本職工作太忙,朱典科沒能參加自己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這讓他有些“耿耿於懷”,好在這個願望兒子朱顯燾幫他實現了。朱典科的兒子朱顯燾目前還是一名大二學生,就讀於瀋陽體育學院,在學校裡就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過寒假的他,在社區成立疫情防控站之初,就報名成為了一名社區防疫志願者。

看到防疫站工作人員辛苦,經常不能按時吃飯,朱顯燾便向父親提出了捐贈慰問品的想法。2月9日上午,朱典科和兒子朱顯燾一起,給紅島街道高家社區防疫站的工作人員送來了一堆慰問品。10箱泡麵、10箱八寶粥、4箱餅乾、100根紅腸……共計價值1500元左右的慰問品,大都是朱顯燾用自己平日裡攢下的生活費買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對防疫戰線上的“父子兵”,彰顯了疫情面前普通民眾的自覺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