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遊資在A股市場的作用?

貧民窟的大富翁


遊資就是市場的那一條鯰魚,經常攪動股市一池漣漪。

我個人並不參與概念炒作,但是不可否認遊資在市場地位的舉足輕重,遊資對於活躍市場氣氛營造賺錢效應,穩定投資者人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遊資特點就是嗅覺領命,政策敏感性很高,動作快準狠,出手就是漲停,就是抓住牛股,抓住龍頭。

從19年開始的低價重組股,到科技股上漲,無不顯示遊資的力量與兇悍,恆立實業和東方通信就是遊資擊鼓傳花的傑作。如果沒有遊資的率先發動,年初的行情還會滯後一段時間。

此後科技股的熱點擴散也是遊資不斷四處出擊的結果,帶動創業板等明顯上漲,此後才是機構的快速跟進,演繹了硬核科技股大幅上漲,

科技股告一段落,就是大麻概念,接著就是抗病毒概念和遠程辦公等,現在依然活躍的轉基因也是遊資的傑作。

但遊資最大缺點就是炒起來沒完沒了,經常性出現超漲,讓很多投資者最後接盤,股價調整巨大,蒙受巨大損失。

遊資就是資本市場的味精,給市場帶來很多的鮮味,讓很多投資者即使虧錢也是愛不釋手,就在於一旦押中牛股,短期就可能翻倍,這就是股市魅力四射的地方,


杜坤維


遊資往往被稱為股市拉昇漲停的代表,但有時候也是散戶的噩夢,連續大漲或者的漲停的個股都是遊資行為,一旦沒有遊資接力或者大幅度出貨後,散戶就被套在高位了,短期解套幾乎不可能,那麼遊資明顯惡意拉昇股價為什麼管理層不阻止呢,遊資對於A股到底有什麼作用,下面我就來具體遊資在市場上作用。

熱點題材的凸顯

遊資的炒股思路主要一般以超短線為主挖掘市場的熱點題材,市場的資訊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市場中不管是下跌還是上漲中,總不缺乏熱點題材,比如最近市場上的創投概念,工業大麻等,讓國家政策和市場題材被提前挖掘後讓相關板塊個股價值重估。也讓國家政策和產業政策在股市中重點體現,也讓國家政策和股市掛鉤,如果沒有遊資去挖掘的話,我覺得這類政策和資訊很難體現。

增加流動性

機構莊家買入一隻股票後一般一段時間不會進行買賣,而遊資以超短線為主,每天或者短期內反覆挖掘市場題材和熱點,反覆進行買賣,交易特別活躍,所以我們在每天交易活躍個股中龍虎榜數據中我們發現買賣席位前五都是以遊資為主,機構席位出現概率較低。所以每天大幅度的異動主要是遊資的行為,遊資在每天的操作過程中增加了市場流動性,讓A股交易更為活躍。為什麼市場的流動性好活躍度高對市場有益呢,下面簡單給大家解釋下。

流動性大證明有資金或者資本在裡面參與,對於參與者後期獲利能夠快速出局,如果市場流動性差交易不活躍,即使股價上漲了那也是賬面上的數字,無法順利出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三板的交易市場,由於流動性差已經變成一潭死水。如果流動性差上市公司的後期增發和定增都無法完成,那麼融資相對困難,流動性機構投資者願意參與後期能夠隨時隨地的出局。所以流動性對一個交易市場的重要性,而遊資增加流動性功不可沒。

上面兩點我覺得是遊資在A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如果有其他的觀點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交流。


道破天際


遊資,是股市生態圈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由於特殊的身份屬性,在股市裡也起到特殊的作用,就連監管層有時候也不得不對這類群體特殊對待。

比如2018年,管理層放鬆交易監管,之前連續漲停的股票在第5個板就會停牌核查,放開之後恆立實業一口氣漲了13個漲停,也成為當時最妖的股票。

遊資能活躍市場,市場活躍了,才會有資金進場,不然,韭菜都沒了,去割誰呢?


劉思遠Cc


往好聽了說,遊資可以帶動A股市場上漲,促進A股市場的發展,往難聽了說,遊資就是來搞事的,因為遊資要的是快速的賺錢,這就導致A股市場妖股頻出,擾亂了A股市場的穩定。

遊資是怎麼來的?實際上就是無數個散戶把錢集中在一起,這些錢可以被稱之為熱錢,我們要把機構跟遊資分開,多數的機構屬於投資者,也包括部分私募屬於投機,跟這部分投機類似的就是私募。

比方說某一名散戶有100萬,靠他自己來買賣股票很難賺到錢,這個時候有一名“技術高超”的交易者被圈子所熟知,於是可能他主動找到眾多的散戶,也可能是散戶慕名找到他,大家達成一致性共識之後,把這些錢集中在一起進行股市的買賣。

千萬別把非法集資炒股跟遊資搞混淆了,遊資還是有底線的,但也不排除政治覺悟不高的遊資,比方說當初的寧波敢死隊大佬徐翔,在熊市還要不斷吸投資者血的人,雖然其對投機的把控很高超,但是這無異於發國難財,已經屬於沒有底線了。

全球最大的遊資是誰?是索羅斯,從第一次香港的金融危機,到去年,一直充斥著索羅斯的身影,據網傳的話說,他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打敗中國經濟,但是我想說,20年前你敗了,20年後你已然不可能勝出。

所以,遊資通常不被投資者認可,因為遊資這個名詞在資本市場本身就是個貶義詞,他們到處收割,我們說股市可以賺的錢有三種,其一是跟隨市盈率增長而賺的錢,二是根據牛市所賺的錢,三是散戶的錢。

前兩種可以是投資者,也可以是投機者,因為牛市什麼都賺錢,不存在誰收割誰,但是賺散戶的錢就是所謂的割韭菜,要想賺快錢,就一定得讓散戶虧錢出局,這就是遊資所做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快速積累財富。

在股市本身就是有一個人虧錢,才能有人賺錢的市場,遊資搞得過機構嗎?大多是搞不過的,所以只能在散戶身上做文章,那麼你說遊資在A股市場的作用怎麼樣呢?


易論招財圈


遊資是什麼?從字面上理解遊資就是以追求短期最大利益的投機性資金。遊資其實是一個大範疇,往大的說有私募、國際熱錢、港澳臺資金以及一些大型企業或者國有企業的流動資金。從小的說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散戶也屬於遊資。遊資兇悍,敏捷,爆發力強,以熱點題材為主,操作手法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短平快”。由於是一股作戰機制非常靈活的閃電部隊,所以在交易當中體現出其良好的優越性,在制度上游資比機構們要輕巧簡便,在戰鬥力方面比散戶們要強大專業,因此在市場裡局部牛市賺錢效應都是遊資們在主導。而在整個遊資體系裡具有號召力的當屬漲停板敢死隊。主要成員江浙和廣東遊資為主。

遊資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從1990年到1993年期間,由於中國A股剛剛起步,整個資本市場的意識形態還比較淳樸,不會玩概念,不會講故事,不會包裝渲染,都是單純靠散戶原始資金推動來發展行情。從1994年開始,有著一定資金實力的股民開始追求利潤最大化,在這個大背景下莊股應運而生!由於當時互聯網沒普及,通信不發達信息不對稱,因此90%的散戶都是技術形態炒股為主,看圖說話造就了莊股的一代輝煌,資深老一點的股民應該還記得德隆和中科,當時已經被奉為經典!


熊貓囚徒


首先,遊資既然存在,便有其合理性,我一直堅持存在即合理。

遊資對市場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A股歷史上的妖股幾乎都是遊資打造出來的,雖然在連板的行情中,能夠介入並且不被洗出來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在資金龍頭的影響下,市場往往會對龍頭進行充分挖掘,帶動相應的板塊以及概念整體上攻,當板塊效應明顯時,就算是觀望的散戶也會有許多人按捺不住誘惑跟風進入,從而市場的人氣瞬間便被點燃,很多時候市場還是需要遊資來活躍氛圍,畢竟A股中散戶是主力,與成熟的資本市場有一定差距。

但是觀察遊資席位便可以發現,遊資的三日勝率並不是太高,雖然其自身由於資金量優勢可以盤中拉昇出貨,但是對於跟風的人而言可操作性並不是太強,甚至很多人高位接盤被套。而遊資的操作手法一般為盤中暴力打板,接下來的交易日開始暴力出貨,從個股上來說,手法粗暴的遊資所到之處便是滿地雞毛,從整個市場上來說,打板固然能帶動人氣,但是短時間內大量出貨還是容易引發恐慌情緒,導致行情突然跳水,因此遊資這把鐮刀對散戶而言還是有點鋒利。

其實遊資的作用可以看做市場情緒的一個槓桿,我們需要適當的槓桿來活躍經濟,但是一定要風險可控。對於遊資也一樣,遊資對於市場確實有益,但是一定要加以監管才能發揮其積極的作用,而且欣慰的是監管層通過大數據和雲分析對交易賬戶進行監控,我們相信這個市場會越來越規範,但是其資金優勢依然存在,所以遊資玩家的套路永遠要比散戶多。


慕湮的時光


遊資在A股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遊資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特徵。 

遊資的作用就是放大市場的熱點,吸引資金的流入。

遊資在股市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各國資本市場都存在。往往商品價值低估的時候,在大多數投資者處於極度恐慌時遊資會堅決地介入這些品種。在別人懷疑的眼光中把價格拉高獲利,在別人察覺它的價值後先獲利了結。這是它們立足市場的根本。

遊資對市場活躍價格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十分理性的價值投資也是不可取的。那樣會使整個市場處於一潭死水,沒有波浪,市場的資金潮不會流動,這樣的局面是不可能吸引各路投資者的。市場資源的配置在這個市場中失去了應有的功能,資本市場就不會向前發展。

遊資炒作的時間非常短,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難度很大,不宜參與。


卜凡中地產評論人


“遊資 ”即社會閒散資金,國際上通行稱呼為“ 熱錢”;相對於基金、券商等“國家隊”來說,“遊資 ”和“散戶”均屬於貶義詞,缺乏官方的背景。

“遊資 ”特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證券市場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三合一”特徵。股市場低迷之際,“遊資 ”選擇某些板塊進行短期炒作,雖然其投機屬性非常明顯,但在客觀上活躍了證券市場。

少數對於證券業缺乏瞭解的金融監管部門官員,視“遊資 ”為洪水猛獸;曾經一度竭力拒之於A股市場之外,使得滬深股市流動性大為減低。市場融資及資源配置受到影響,連股票交易印花稅,都大幅度減少,國家損失了一筆財政收入。其實,“遊資 ”並非中國特色。記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國際金融大玩家索羅斯的“傑作”;因為資本是逐利的,此乃《資本論》的精髓。

“遊資 ”的另一種含義是指再生產過程中游離出來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短期借貸資本。全球性的遊資在國際間頻繁流動,是以追逐利率差額收益或匯率變動收益為目的的短期資本。因其在世界各國頻繁轉移,猶如貨幣熾熱燙手,金融界又稱之為熱幣。

不過,A股屬於半封閉市場,外資入市受到政策性的數量限制。雖然最近幾年開放了“港股通”,2018年5月1日起,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但是,這一點資金對於總市值56萬億左右,流通市值44萬億左右的滬深股市來說,顯得微不足道,所以沒有必要擔心國際“遊資 ”對A股市場的衝擊。

然而,“遊資 ”以及部分“外資”,卻在A股市場十分低迷之際,抄底了滬深兩市。而管理層提出“減少對證券交易環節的干預”,乃尊重市場行為之舉。

今年元月4日至今的A股“強勢反彈”,“遊資 ”乃市場的“敢死隊”,成為股市上漲的急先鋒!



陸燕青


A股市場快速發展,國內遊資在其中的角色也愈發重要。

由於其資金和目的的特殊性,以及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性,遊資在製造熱點和活力的同時,也會在監管層明令禁止的邊緣試探遊走。

國內遊資的定義和發展、遊資的市場行為和作用、遊資對市場的影響和監管層的態度與管理辦法等角度來論述國內遊資對A股市場的具體影響。

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使普通投資者能正確地看待遊資的作用,保持理性的投資態度。


【物語最近在更新系列視頻“記錄自己外匯10萬美金實盤翻倉100萬目標”,滿滿的乾貨,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共同學習,研判後市!】

水形物語ll


遊資,是對二級市場裡活躍大資金的統稱。其對市場的作用主要是起到發現相關題材,活躍市場氣氛,提高市場換手,提供相當規模的流動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