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一


“今天你搶到菜了嗎?”,和“今天你買到口罩了嗎?”,已經成為疫情期間最常見的問候語。


2020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出門買菜也成了一項大工程,而生活總要繼續下去,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生鮮電商平臺上來。


在蘋果App Store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APP大多都是生鮮電商,盒馬鮮生、叮咚買菜、多點、每日優鮮、大潤發優鮮等都在榜上。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為了搶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人們幾乎無所不用其極,有人手機裡突然多了好幾個鬧鈴,還有老年人連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也不要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有網友為了在生鮮電商平臺上搶到菜,一口氣定了3個鬧鈴,每個鬧鈴都備註上對應的搶菜平臺,搞得天天都像“雙十一”,結果還是搶不到菜。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激增的訂單量讓水果和蔬菜成為稀缺品,缺貨成為常態,有網友一共買了11件商品,其中7件缺貨,真應了那句經典的搶購宣傳語“手快有,手慢無”。


也有電商平臺主動出招,京東7FRESH臨時上線了“小七拼”服務功能,當用戶打開京東7FRESH小程序、APP後,系統會根據用戶所在位置匹配門店的拼購群。


京東7FRESH針對各個小區已經組建了十餘個大群,群人數平均可達到140人,但仍有眾多用戶通過掃碼方式進群,並詢問自己所在小區的拼單群情況。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除京東7FRESH推出“七小拼”服務功能外,天貓超市也開通“每日補貨”的提前一天預約入口。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這個春節,大量訂單的湧入,讓生鮮電商的傳統銷售淡季,眨眼間變成了銷售旺季。


春節期間,美團買菜北京地區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每日優鮮從除夕到大年初八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


除此之外,市場上的生鮮電商,包括盒馬鮮生、蘇寧生鮮、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順豐優選等,也都在春節期間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增長。


每日優鮮合夥人兼CFO王珺表示,疫情期間,除交易額大增,客單價也有明顯的提升,每單總額從此前的85-90元左右,上升到120元左右。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此外,用戶採購範圍也發生明顯變化,除了水果蔬菜肉蛋⽔產等生鮮品類外,開始轉向糧油食品,甚至日用百貨。


值得注意的是,春節期間,生鮮電商的用戶性別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男性用戶明顯多起來了,而其購買範圍幾乎囊括了從生鮮到日用品的全部範圍。


大量湧入的用戶讓生鮮電商壓力山大,對於習慣使用電商平臺買菜的網友而言,除了要定點搶菜,最明顯的感受是速度變慢了。


有老用戶反映,以前每日優鮮1小時送貨上門很方便,有時候40分鐘就送到了。但春節期間配送時間先是調整為2小時,後來演變為頭天買的菜第二天才能送到。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有北京網友反饋,在京東到家下了一個訂單,結果經歷了57個小時才送到,並且有兩份肉類無貨。想要去網上找客服諮詢,結果前面排了76個人,等待時間過長,最後選擇放棄。


為緩解用戶買菜的巨大壓力,連中國郵政都推出了“郵政菜單”服務,為用戶提供送菜上門服務。但在天量訂單面前,效果也是杯水車薪。



為解決快遞員緊缺的問題,盒馬鮮生甚至發動了很多門店的文職人員參與進來,包括財務、HR、店長都幫忙去揀貨,並且開私家車進行配送。


盒馬鮮生還和雲海餚、蜀大俠、望湘園等多家著名餐飲企業達成人員用工合作,這些企業的500多名餐飲員工到盒馬鮮生臨時“上班”,此舉得到外界認可。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此後,永輝超市、沃爾瑪、生鮮傳奇、京東7FRESH、每日優鮮等企業也相繼發出要約,歡迎社會暫時歇業人員參與到自家的快遞員隊伍中。


目前,已經有包括海底撈、小南國、西貝莜麵村、廣州酒家在內的百餘家餐飲企業加入,一來解決了快遞員緊缺問題,二來解決了餐飲企業的人員待崗問題,實乃共贏之舉。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每日優鮮還發出公開信號召員工返崗,從大年初三開始,每日優鮮就已經有數千名配送員工作在一線,並且為了緩解壓力,每日優鮮將配送員的到崗時間從9點提前到8點。


叮咚買菜為了應對在上海的巨大訂單量,甚至徵召了還在上海的離職員工回崗,還鼓勵員工介紹自己留在上海過年的親朋好友加入叮咚買菜的快遞員隊伍。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在疫情非常時期,快遞員的健康問題也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美團最早提出“無接觸配送”的做法,用戶可以在訂單中進行選擇,下單後配送小哥會和用戶協商包裹放置的位置。


這種人性化的做法獲得外界讚許,此後很多生鮮電商開始借鑑,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均推出了無接觸配送的服務。


不僅如此,配送員佩戴口罩,每日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記錄,以及在前置倉配置體溫計,定期對倉庫以及配送箱進行清潔消毒等已經成了常規操作。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2019年全面熄火的生鮮電商,似乎又“活”過來了。


實際上,生鮮電商誕生於2012年,至今已存續8年之久,業內新概念與新玩法層出不窮,前置倉、社區拼團、店倉一體化、無人售貨等輪番上陣,但質疑聲也一直存在。


2019年,受資本寒冬、市場導入超前、大量供給、盈利模型難找等影響,許多社區生鮮企業倒下,更多的企業則開始收縮。


2019年11月,呆蘿蔔資金鍊斷裂,上千家門店關閉;2019年12月,易果生鮮拖欠1400萬多債務,被法院列為執行人;估值超過8000萬的吉及鮮融資失敗,大規模裁員、關倉。


生鮮電商風雲再起:用戶定鬧鈴青菜,電商平臺“缺貨”更“缺人”


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盈利的只佔1%,持平的佔4%,虧損的佔95%,而其中更是有7%是鉅額虧損。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0年上半年,很可能還會倒下一大批生鮮電商平臺,整個市場似乎進入了調整洗牌期。


但是,2020年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鮮電商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其社會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也更加契合人們未來的生活需求。


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淘寶網等眾多電商平臺趁機崛起一樣,生鮮電商破舊立新的機會也擺到了眼前。


但是,就像“雙十一”的巨大流量倒逼淘寶進行技術創新一樣,現在每天都在經歷“雙十一”的生鮮電商,也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疫情期間突然爆發的訂單量,讓生鮮電商有些招架不住,但這也是“幸福的煩惱”。如何把疫情期間湧入的大批用戶留存下來,才是生鮮電商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盤Sir《疫情下的生鮮電商:平臺訂單增長350%,配送員緊缺成瓶頸》、


北京商報《戰疫·綢繆穩增長|開拼購、做預售 線上社區生鮮修煉配送“提速”》、


成就新零售《共同抗疫,阿里成立就業共享平臺,京東生鮮發起餐飲零售發展聯盟》、


商業觀察家《社區生鮮“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