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嶺泉鎮:疫情無情人有情,“紅馬甲”們當先鋒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嶺泉鎮堅持黨建引領、聯防聯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色頭雁”的帶頭作用,積極鼓勵引導黨員志願者隊伍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全力當好“三大員”,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村民們親切的稱這群逆行在嶺泉街頭巷尾的黨員們為“紅馬甲”。


莒南縣嶺泉鎮:疫情無情人有情,“紅馬甲”們當先鋒

一馬當先,當好“保衛員”。疫情出現之初,鎮黨委向全體黨員吹響了抗擊疫情的緊急哨,一時間“紅馬甲”們紛紛響應,迅速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黨員志願服務隊由原來的27支增加到現在的38支,志願者數量增加了近一半。人多力量大,各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在“紅馬甲”們的傾力協助下,以最快的速度摸清了返鄉人員情況,全鎮隨即將湖北武漢方向來人全面居家隔離,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整個隔離期間,不少“紅馬甲”主動承擔起給隔離人群記錄體溫、消毒、送飯的工作,直到全鎮最後一人解除隔離。為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各村僅保留一處緊急出口,並在出口處設立檢查點,外村人員杜絕入村,村內群眾無緊急事不出門,這便是防控疫情的有一道防線。這時,很多“紅馬甲”當起了“哨兵”,幫著村裡“看好群眾,守好門”,甚至有的是24小時在崗。疫情當前,全鎮1900多名“紅馬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奮力守護著全鎮4.1萬人民群眾。


莒南縣嶺泉鎮:疫情無情人有情,“紅馬甲”們當先鋒

別出心裁,當好“宣講員”。疫情期間,要想群眾配合做好自身防護,重點在科學知識普及,而關鍵是提高思想認識。為了打通這群眾認識的“最後一公里”,“紅馬甲”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嗓門高的天天在村廣播喇叭裡反覆的吆喝,提醒群眾儘量不出門,不要串門,更不要聚會,非得出門的務必戴口罩,居家消毒要堅持等等;會寫毛筆字的,就多寫幾幅標語,順道掛個條幅,發個倡議書;只要會用微信的,凡是官方發佈的各類疫情防控知識、注意事項,都挨個微信群轉一遍;而能寫能唱能跳的,就在家搞起了創作,其中中石溝村黨員徐恆功自編自演的快板《防控疫情聽我言》已在學習強國平臺發佈,除此之外,他還根據《北國之春》曲譜改編了歌曲《疫情防控要牢記》,緊接著又創作了三句半《疫情防控不放鬆》,展現出“紅馬甲”中的別樣抗“疫”情。另外,淇岔河村女黨員王玉紅錄製的《堅決打贏阻擊戰》快板,深受群眾歡迎,各村微信群、朋友圈都進行了轉發,頗具巾幗不讓鬚眉的風範。


莒南縣嶺泉鎮:疫情無情人有情,“紅馬甲”們當先鋒

牢記宗旨,當好“服務員”。封村不封情,隔離不隔心,疫情再嚴重,也無法阻擋“紅馬甲”們對群眾的真情,他們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為人民群眾解決切身難題。他們中有的為村裡的獨居老人和貧困戶送上口罩及消毒水等防護用品;有的每天義務為老年房進行了徹底消毒;有的為向村裡捐獻了廢棄口罩回收箱並做好消毒、防護等措施,切斷傳染源;有的幫被隔離群眾買菜送飯、採購日常用品等工作,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這些在平時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在這個特殊時期竟顯得那樣彌足珍貴。但“紅馬甲”們沒這樣想,那他們怎麼想呢?“作為一名黨員,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分內之事,我是黨員,我就要帶頭!面對疫情,群眾們看見我們黨員衝在防疫的第一線,就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心裡就沒那麼恐慌了。”這是渰子社區的“紅馬甲”劉伯苓同志的回答。


莒南縣嶺泉鎮:疫情無情人有情,“紅馬甲”們當先鋒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衝在一線。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中,嶺泉鎮的“紅馬甲”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勇於擔當、敢於作為,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王紅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