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最近日本捐贈救援物資時貼上的紙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讓人見識到了古漢語的意境之美。


都說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保留著最好的漢文化。一些在日語語境中的文字,總能捕捉住那些細碎微妙不可言的瞬間。就像成語“一期一會“,講的就是一生或許只有一次相會,哪怕再見也無法重現此時此刻。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最近剛好在研究跟日本相關的創意設計,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答應了甲方爸爸寫一份東方美學的書單出來。


首先要從哲學講起,美學現在仍舊屬於哲學的範疇。


不過,東西方宗教哲學不同。西方的宗教,講的是神明在外。東方,更多則是 “內求於心”。就像中國的文人畫,不求形似,追求氣韻和意境。你看八大山人的魚,寥寥幾筆,魚的全部的內在生命就表達的淋漓盡致。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研究西方哲學,黑格爾《美學》是必讀書目,就是略有點艱深。或者看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說它藝術史的聖經,不為過。

想研究多一點,還有鄧曉芒的《康德哲學講演錄》,最好的康德哲學入門書。


東方美學,則主要由中國和日本的美學構成,兩者大半同源,猶如一科兩屬。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無言之美》、《談美》是入門的必讀物。深入簡出、行文生動,文才斐然。比藝術理論更貼近生活,也比普通的處世哲學更有藝術感。在《談美》裡他寫道:“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李澤厚《美的歷程》學術一點,也特別經典,可以瞭解中國美學的梗概。另一本書《華夏美學》也特別好。文筆優美又不失理性。

《退步集》陳丹青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范寬,《雪景寒林圖》


《美學散步》 宗白華 詩一般的文字,有了一定功力後,一定要讀。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從中國上古古典藝術入手,講音樂,繪畫,講莊子的“靜”、“虛”,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是中國藝術精神的源頭。


日本美學,推薦今道友信的《東方的美學》,重在釐清東方美學思想的發展線索,涉及中國先秦諸子的美學思想,歷代畫論,以及日本歌論等。

大西克禮的《幽玄•物哀•寂》也是東方美學的經典著作。

《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 黑川雅之《詩之旅:中國與日本的詩意繪畫》 高居翰

還有一本《舊時之美》,作者白洲正子是影響了數代日本藝術家審美的大師,她走遍日本各地,跟許多風華絕代的文化巨匠們的對話、與各種美物的相遇,寫了這本隨筆錄。“一路上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美,也結交了眾多良師益友,其中既有來自‘雪國’越後的盲人歌女,也有大島上視泥土和藍染為生命的染織匠人,還有晚年的梅原龍三郎先生,他一直在夢中追尋著手中畫筆難以描繪的美妙色彩。現在回想起來,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便是在有生之年珍惜當下、活出精彩的道理。”《舊時之美》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還有她的另外一本《尋隱日本》,記錄下許多尋訪“隱莊”即隱秘之地時產生的個人觀點。她在書中寫到,能打動她的東西不一定是精湛的工藝或是大師手筆,往往是一種天然的初心。

關於建築和設計:

行業內的設計作品能給我的感動,已經越來越少,看來看去都是一些重複的東西。反而日本的設計,不管是平面的,還是建築的,很多都有哲學性。


《造房子》 王澍 《圖像中國建築史》梁思成《直到長出青苔》 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不僅僅是個建築家,他的《海景》系列的創作靈感來自馬遠筆下的流水。

"中國宋代的水墨畫讓我領悟到黑白色調所蘊含的無限可能。隨著十三世紀宋朝的覆滅,一批水墨山水的不朽之作輾轉流落到日本。我抓住每一個親睹這些傑作的機會,凝神細觀,馬遠、梁楷,玉澗,夏圭……這些偉大的藝術家讓我受益匪淺。儘管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很多地方都無法與這些大師比肩,我依然以“溫故知新”作為座右銘來激勵自己:從古老事物中獲得關於新事物的啟迪。”


《陰翳禮讚》谷崎潤一郎 中日古典傳統美學。


《設計中的設計》 這本書從頭到尾其實講得最多的不是設計,而是禪意:空白是一種語言;白色是一種顏色;創意來自人的回憶和感動;再創新是挖掘生活中忽略的細節……原研哉寫的是日本人關於退步的哲學。


《工藝文化》 柳宗悅

書法音樂我完全不懂,改天找個大師來列。只推薦一本坂本龍一的自傳《音樂使人自由》。

繪畫:


中國畫是一個具極致美感的意象世界。

推薦一本入門書,已故學者高居翰所著《圖說中國繪畫史》。

序中有一段:“中國有一部輝煌的繪畫史。早在5世紀就出現了線條明確優雅的《女史箴圖》;10世紀就有結構嚴謹完美的《溪山行旅》;12世紀就有試驗畫家狂禪;13世紀就有表現主義者在《鵲華秋色》、《富春山居》裡現身。這些事一件接著一件發生時,西方還處於宗教畫時期,等待著數百年後文藝復興的到來。”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唐)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宋摹本局部,遼寧博物館藏


《隔江山色 : 元代繪畫》《江岸送別 : 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山外山 : 晚明繪畫》《重屏 : 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巫鴻《並非衰落的百年》萬青力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 [唐] 張萱、周昉 《唐宮仕女圖》


日本文學:


日本文學脫胎於中國文學,經過多年的變化,成了一套獨立的體系。總是敏感、纖細的,籠罩著一種空寂氣息,散發著奇異之美。和歌的幽玄、物語的物哀、俳句的寂,都是日本特有的深刻的美學思想和人生哲學。

《源氏物語》,日本古典文學的瑰寶,日本的《紅樓夢》,奠定日本古典文學審美基調,很多作家都受到這本書的影響。《金閣寺》,三島由紀夫。三島的文字極美,讀他的書恍若置身於暗夜之中,入目一片靜謐景色,偶有風吹起草葉,露出一雙雙獸類的眼。

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細雪》,東方美學經典。

川端康成

都要看,特別是《雪國》、《古都》、《千隻鶴》、《伊豆的舞女》。《雪國》的開頭「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底下是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日本人人會背誦,特別美。

芥川龍之介 《蜘蛛絲》《羅生門》《竹林中》。

《徒然草》,日本文學史上最美的隨筆,適合做枕邊書。記載了唐朝傳過去的生活方式,如詩集、服裝、髮髻……

《枕草子》,清少納言,林文月版本。作者清少納言是日本平安時代有名的才女。作品講了很多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我是貓》。石黑一雄《遠山淡影》。


中國文學歷史:


《中國詩學》葉維廉

《野葫蘆引》,作者是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講的是抗日時期西南聯大眾師生的故事。文筆溫軟細膩,情節娓娓道來,除《紅樓》外的美學啟蒙。

《錦灰堆》王世襄
《未央歌》鹿橋
《浮生六記》 沈復
《小窗幽記》 陸紹珩


《城南舊事》 林海音
《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余英時回憶錄》余英時

《懸崖邊的名士》 從不同角度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書。《我執》 梁文道 梁文道先生的散文隨筆集,他對生活、城市、文化、宗教的感悟。

《我們為什麼愛宋朝》 三聯宋朝生活美學地圖,宋朝的人文風物。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漢學家普遍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養、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我們向自身文化尋找,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的高峰,還是藝術與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學源頭,都當推宋朝。特別是宋代士人的修養和美學趣味,通過儒家思想的一脈相承,一直為後世所追慕。

古文好的話多讀讀老莊和和《古文觀止》,古文之美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 清 鄭燮 《竹石圖卷》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大量流出》許舜英是華文廣告界一個閃亮的名字。這本《大量流出》和關於品味的《我不是一本型錄》都特別棒。


紀錄片和電影:

《他們在島嶼寫作》臺灣的漢語作家,林海音、余光中、鄭愁予等人的故事。講述了他們的文學啟蒙、寫作風格與文壇交遊,走過的中西思潮交會澎湃的歲月。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368990?from=search&seid=6018955700938613831


《坂本龍一:終曲》 即將邁入古稀之年的教授老了,但還是溫柔、謙遜、內斂、風度翩翩,一副紳士模樣。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他蒐集大自然的聲音,鳥鳴、風過、冰層破裂……他在北極錄水聲“我好想把這些聲音釣上來”。他用盡一生追尋音樂的意義,“從福島到北京,從紐約到北極,從勞倫斯到溥儀,彷彿他寫下每一個音符都被賦予著超越了時空的傷懷。”到最後, 他的音樂就像一幅老到的山水畫,意蘊綿長,餘音繞樑。聖誕快樂,教授 。這個世界有你在,實在是太美妙。

《異鄉人:上海的芥川龍之介》日本作家芥川龍之1921年在上海的遊記。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刺客聶隱娘》只有中國人才能由裡到外品得出美感的電影。


一份東方美學入門及必備書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