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國網新疆公司一線故事匯

在新疆,有這樣一群樸實無華的一線戰士,書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們有非典時期奮戰在一線如今再戰新型冠狀病毒的,有一家三口同時奮戰在一線的,有帶著孕妻去保電的,一個個的故事讓人淚目。

李新華:一名抗“疫”老兵

有人主動請纓,逆風而行;有人奉獻愛心,積極捐贈;而有人堅守崗位,衝在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剛過不惑之年的李新華是國網昌吉供電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數據中心)的一名通信運檢工,也是一名擁有22年黨齡的老黨員,2003年非典疫情發生時,他在那時的昌吉市供電局擔任35kV變電站運維工作。17年過去了,此時他又站在了疫情一線,我們都親切的叫他“抗‘疫’老兵”。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過了這陣兒,我就娶你回家”

2003年初春,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李新華正在籌備著自己婚禮,可沒過多久,非典疫情爆發,病毒在全國多個地方肆虐橫行,李新華即將結婚的喜悅心情被疫情的防控緊張所替代。作為班裡為數不多的黨員,李新華主動請戰,與其他“戰友”一起擔負起昌吉市35kV變電站運維操作的重任。疫情期間,為保障疾病防控應急指揮中心、醫院等重點場所的穩定用電,他們往往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其餘時間就是要對各相關變電站進行巡視,對站內的保護屏、高壓設備是否出現異常等問題進行查驗。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李新華的婚禮一直被推遲,直至疫情結束。

“爸爸,我忙完就回來照顧你”

2020年2月3日下午,李新華的父親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可他卻又急匆匆走了出去,這天,公司需要他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處理一起緊急故障。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時期,“防疫“就是責任,“異常”就是命令,任何小的問題都有可能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黨員更需在此時衝鋒在前。到達昌吉供電公司調度樓通信機房後,李新華迅速使用儀器儀表,對關鍵通信路由進行檢查,並對故障業務進行了調整修復,“你好,我是通信班李新華,10kV站點通信故障已處理完畢,通道恢復正常”,在對在職調度和班組長彙報後,他才鬆了一口氣。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時的錚錚誓言依然滾燙,李新華用實際行動踐行者自己的誓言,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尼加提 孫衛軍)

戰非典,抗“新冠”,老黨員再度請戰!

2003年戰非典,如今再抗“新冠”。他叫買買提·託乎提,今年51歲,2016年從新疆阿克蘇拜城熱電廠轉崗來到國網沙雅縣供電公司,如今不僅是國網沙雅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班的班長,也是一名擁有21年黨齡的老黨員。雖然年齡不小,但勁頭卻不減當年。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買買提·託乎提主動請戰。考慮到一直以來身體不好,國網沙雅縣供電公司運維部主任私下詢問他能否參戰。買買提堅決地說:“我是老黨員,我要給年輕人做表率,讓我堅守一線,其餘的事情自己會克服。”這一幕像極了抗擊“非典”的2003年,那時的買買提·託乎提也是主動請戰,駐守在拜城熱電廠的運行一線。

“那時我們鍋爐車間雖然是輪班制,但為了保證非典期間熱電供應不出岔子,買買提·託乎提積極響應號召,換崗後就主動擔負起了打焦工作。因為燃燒過程中,煤炭質量不一造成爐膛結焦,每小時需要進行一次打焦,打焦工作不僅要面臨高溫,還有爐煙、灰焦外衝,甚至有爐膛爆燃的危險,幾天下買買提來燙傷不斷,但他一直堅守在前。”曾經在拜城電廠同一車間的孫宏業回憶道。

“喂!是買買提·班長嗎?我是阿西木·艾西買提,因為昨天女兒從內地回來,我家被隔離了,今天的保電任務可怎麼辦?”2月6日,剛從現場回來的買買提接到班裡同事的電話,不善言辭的他穿上剛脫下尚有餘溫的絕緣鞋,繼續投入當天沙雅縣第一人民醫院的保電工作中。

疫情當前,買買提·託乎提幹勁絲毫不減當年,1月24日堅守至今,每天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白天黑夜連軸轉,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沙雅縣重要場所電力供應。(常帥)

17年前,保電抗擊非典是他;

如今,他保電戰新型冠狀病毒

身穿橘黃色國家電網應急救援服,頭戴安全帽,這是李世峰早已習慣了的裝束。

李世峰,男,漢族,47歲,1991年在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參加工作,200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黨齡近18年,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安全總監兼安全監察部主任、應急救援基幹分隊隊長。他是喀什地區160萬電力客戶保電戰“疫”一線的共產黨員。

自疫情發生以來,李世峰在國網喀什供電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實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黨委和喀什地委、行署的各項決策部署,“舍小家、顧大家”,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保供電工作。

“作為一名電力員工,保障應急指揮中心、醫院、疾控中心,以及民生的可靠供電,是我們的職責。”他說。

2003年非典時期,李世峰參加工作第12年,入黨第2年,時任公司變電工區副主任,作為當時的保供電負責人,他始終堅守在一線。

17年後,2020年1月19日21時27分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發生6.4級地震,地震造成部分電力設施受損,作為應急救援基幹分隊隊長,李世峰連夜趕赴災區,檢查電力設施受損情況,經過6個小時的連夜搶修,及時恢復了災區的全部供電,為各方應急指揮、救援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國網喀什供電公司立即響應,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全面落實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實行24小時值班,全力保障政府機關、定點發熱醫院、醫療器械裝備生產企業等工作現場所涉電力線路、設備設施持續安全可靠供電。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作為應急成員之一的李世峰第一時間從災區伽師縣西克爾鎮返回喀什市,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抗疫保供電中,每日堅守在應急指揮中心,時刻關注著喀什12個縣市的保供電及應急搶修工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利用遠程視頻監控實時關注各保電場所,確保保電搶修現場的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李世峰說,“當前是防控的關鍵階段,我們要用安全穩定的電力,助力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用穩定的電力保障萬家燈火。”

隔離不隔愛

烏魯木齊供電調度員帶上8個月孕妻去保電

2月11日凌晨4點,烏魯木齊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大廳和配網調度等地依舊燈火通明,調度員張懷德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屏幕,上面清晰地呈現著城市電網的運行狀況,此時的他剛剛告別同在酒店隔離的8個月孕妻。因為要確保電網“大腦”的安全運行,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啟動了高級別防護措施:首次對電網調度人員實行全面封閉隔離管理。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張懷德是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一名電網調度員,由於許多公共交通停運,遠在山東的父母無法來烏魯木齊,這意味著張懷德在要完成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好下個月即將臨產的妻子。

張懷德所在的班組是保障烏魯木齊地區電力供應的核心崗位,該崗位的運行人員有著極強的不可替代性,是公司抗疫的排頭兵和重點保護對象。正月初十一大早,張懷德就收到公司封閉值班的命令,即將踏上一段不知歸期的封閉生涯。

“雖然我也想讓你在家陪著我,但我知道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就帶著肚子裡的寶寶陪你一起隔離呀。”讓張懷德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妻子胡藍心後,妻子的第一反應竟是這樣幫助他完成選擇。

因為這是胡藍心首次懷孕,孕期反應比較嚴重,身邊沒有人照顧的確麻煩,沒人陪著更難以調整好心情。封閉管理的時間裡,張懷德利用倒班休息時間陪著妻子在房間裡來回走動,用自己在網上“現學現賣”的手法幫妻子按摩身體,給未出生的寶寶講白衣天使們的“抗疫”故事。這段時間,“老婆,對不起,讓你受委屈了”這樣的話,張懷德重複講了很多遍。

“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班是烏魯木齊電網的調度指揮中樞,對電網安全運行和至關重要。調度班如果一人被感染可能就會全軍覆沒,沒有了調度員的電網就像脫韁的野馬,後果不堪設想。”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何峰在調度室做封閉動員時,傳達的不僅僅是意志,更多的是信心。

據瞭解,該公司主配網25名調度員分四班執行封閉應急值班任務,為保證調度員身體健康,調度班由原四班兩運轉模式,改為兩班互倒模式,當班時間由原8小時改為24小時。值班調度員下班後,均入住專門安排的酒店封閉休息待命,做到分組“全隔離、零接觸”。

這個春節對張懷德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他即將在3月份成為一名真正的父親。在這個臨時的“家”中,妻子告訴他,自己有個願望:下個月,國泰民安,雙喜臨門。(宋德義)

國網伊犁供電公司:

待疫霾驅散,我們便去成親

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這一天,對姚衛平來說,註定是個難忘的日子。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因為這一天,正是他的婚禮日,他和他的未婚妻陳君將要結束4年的戀愛長跑,步入婚禮的殿堂。這一天,無疑是他們最期待、最盼望同時也是最難忘的一天。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如果沒有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對甜蜜的90後戀人將於正月十六日舉行婚禮,這個春節應該忙著籌辦婚禮。但在疫情面前,他們不退縮,毅然推遲婚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中,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果斷取消準備半年的婚禮

姚衛平是國網伊犁供電公司基層單位的一名管理人員,今年剛滿30歲,也正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陳君也是該公司營銷專業的一名員工。

他和未婚妻陳君已經走過了整整4年3個月的時光,一路以來,兩人一起成長,一同進步,終於決定要攜手同行,白頭到老。

早在2019年8月,姚衛平就開始著手準備婚禮,所有的一切幾乎都已就位,也想在即將到來的時刻給親愛的她一份驚喜,給她一個浪漫、不一樣的婚禮。

今年元旦過後,原本計劃春節前回老家寧夏舉行婚禮,可當自己準備離開的時候,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蔓延到全國多地。1月23日,他所在的配電營銷管理部打來電話反映因為春節和疫情,保電人員紛紛變得開始擔憂,不知所措,怕後期不能正常完成保供電要求。

那日,姚衛平內心十分複雜,猶豫不決,到底是要回去結婚,還是繼續堅守崗位?

為了這件事他糾結了好久,下班回家的路程似乎也變得更加難熬了。那天晚上他終於鼓起勇氣給陳君說,“我們婚期推後吧!”

這句話說完,姚衛平意識到她的表情發生了變化,什麼話也不說,只是呆呆的坐在餐桌上。雙方僵持了一個多小時,姚衛平主動去給她解釋,春節保電任務重,加上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期的保電任務只會更加嚴峻,況且辦公室已經有好幾人休假回家了。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去主動承擔這一切。”姚衛平繼續說到,這個時候,需要主動站出來挑起電網運維的重擔,要保證電網零差錯!

漆黑的夜晚,除了鬧鐘的滴答聲和樹枝的搖擺聲,周圍一片寂靜。其實在陳君的內心早已有了答案,儘管很失望,沒想到他為了工作能夠將這麼重要的事推後,因為近6個月的婚禮準備過程真的很辛苦,也很期待。

“我陪你一起留下來!”作為他的未婚妻,一直以來,尤其是在這個需要他的時候,陳君更加理解他、支持他,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永遠都是他堅實的後盾。

所有苦澀皆是幸福的鋪墊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忙忙碌碌中,歲月的齒輪又轉了一圈。今冬這個春季註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原本祥和的春節,成為一場全民抗擊病毒的戰役。

“作為電力人,雖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奔赴前線,但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充足的電力保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姚衛平緊跟國網伊犁供電公司號召,迅速行動起來,奮戰在疫情防控保電一線。

同樣 ,陳君和姚衛平一樣,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堅守崗位,做好營銷服務工作,全力保障廣大用電客戶能在家中足不出戶地購電。

“叮鈴鈴、叮鈴鈴……”2月5日,姚衛平的電話響起,是配電搶修班的報修電話。接起電話後,“姚主任,新城區淺水灣二期13、14號樓停電了,判斷可能為電纜故障。”

掛掉電話後,姚衛平立即聯繫了搶修班負責人,一起到小區進行檢查,這時候因為疫情防控,實行交通管制,他根本出不了小區,和物業協商了好久,又輾轉聯繫疾控指揮中心告知了事由,這才從小區出來。

到達現場後,經現場檢查判斷應該是低壓電纜故障,造成缺相,導致兩棟樓內部分用戶停電。

“準備好物資……”姚衛平立即協調物業、開發商和施工單位進行故障查找,最終通過核對圖紙、詢問施工方在13號樓拐角電纜井內發現,電纜轉角處因前期施工質量造成電纜擊穿燒燬。

發現故障後,姚衛平迅速協調物資和搶修人員對故障進行了處理,並一直在現場緊盯著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終於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於當日23時恢復了供電。

那天他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點多了,陳君看著滿臉疲倦的他,心裡滿是心酸,默默地用消毒液、酒精給他的雙手、外套進行了衛生消毒。

次日清晨,姚衛平從睡夢中醒來,揉了揉眼睛,瞬間被廚房裡飄來的香味清醒,原來是陳君一大早為他準備了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麵。

“快起來吃飯了,昨晚搶修,一定累壞了,給你煮了碗麵。”聽到從廚房傳來的聲音後,姚衛平內心感到十分幸福,自己最愛吃雞蛋麵了……

疫霾驅散時,佳偶成親日

目前,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每日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從2月3日的890例下降到2月8日的509例,降幅達到42.48%,這個關鍵數據已連降5天了,這表明陰霾終究會散去,曙光就在眼前。

這個數據是個多麼好的消息啊,正如姚衛平和陳君的內心一樣,定會挺過最困難的日子,一起推開家門,摘下口罩,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

“疫情結束,我們要辦一場慶祝勝利的婚禮!”姚衛平憨厚地笑著說,“疫情就是命令,我們耽擱了婚期算不了啥,但身上的責任不能擔誤,在戰勝這場疫情後,我相信我們的婚禮會更有意義!”

陳君笑而不語,這段日子對她而言,更像是一種難忘的回憶。習慣了他每天下班後,全身消毒、定期晾曬,口罩清潔……陳君都會婆婆媽媽、仔仔細細做好一切,無意間她發覺這更像是家的感覺了。

“我答應你,疫霾驅散時,便是我們成親時!”(張振)

國網伊犁供電公司:全家攜手共戰“疫”

“2月9日,星期日,晴。從春節到現在,爸爸媽媽幾乎都沒有休息,今天是週末,他們還是一大早就去上班了,出門前他們又再三叮囑我不要出門,其實我什麼都明白……明白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明白媽媽在社區幫助居民防疫,爸爸在保障抗疫電力供應,我需要留在家裡學習功課不要出門,明白我們每個人需要齊心協力共抵疫情,明白我們都是祖國巨輪上的普通卻不平凡的螺絲釘,要去攜手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這是孔祥海16歲女兒的一篇日記。

抗击疫情,国网新疆公司一线故事汇

孔祥海今年49歲,國網伊犁供電公司開發區供電所配電營業工,是一名擁有27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的妻子是伊寧市解放路街道的一名社區幹事。夫妻二人平時工作都很忙碌,但都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疫情來臨後,孔祥海夫婦倆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堅守在不同的抗疫防疫戰線,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抗擊疫情拼盡全力。

聯繫到孔祥海時,他正和公司黨員服務隊成員準備趕往伊寧市香水灣小區停電。小區水管突然爆裂,由於管道鋪設問題,須停電後才能進行水管維修。為了儘快解決居民的用水問題,孔祥海主動請纓:“疫情當前,黨員應該做表率,我是黨員我先上!”於是,他帶領黨員服務隊迅速趕到現場,勘查確認情況、申請停電計劃……2個半小時後,終於完成小區送電送水,居民用水恢復正常。孔祥海松了口氣,沒顧得上吃飯便趕忙撥通了妻子的電話。

“老婆,工作的時候要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措施,好好工作,注意休息,要記得吃飯!”孔祥海怕耽誤妻子工作,又草草掛了電話。

想起女兒,他嘆了口氣,愧疚湧上心頭。孩子今年初三了,孔祥海本想著好好陪陪女兒衝刺中考,沒想到疫情突如其來,一下子打亂了原來計劃。好在女兒非常理解自己和妻子的工作,自己在家學習網課、做飯,完全不讓人擔心……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她還開玩笑:“我現在乖乖呆在家裡學習,不給你們添亂,我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嘞!”

面對疫情,孔祥海始終銘記黨員身份,衝鋒在前,敢於亮身份、擔責任,帶領全家共戰“疫”,為早日贏得抗疫攻堅戰,他們一家人在路上……(張美玲)

光明有我

記抗疫期間封閉在崗的新疆電網調度員

2月10日,一條條調度命令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封閉的調度大廳準確發出,保障新疆電網平穩有序運行,為抗擊疫情提供充足穩定的電力保障。

“爸媽,你們在湖北要保重身體,儘量不出門,做好自身防疫,我在這裡封閉工作很安全。”代濤濤原籍湖北,在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控中心擔任調度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每天都會和家人問情況、報平安。掛斷電話,他走向調度大廳,開始進行不接觸式電話接班。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作為新疆電網的“總指揮”,電力調控中心第一時間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確保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應急方案,組建了全封閉的調控運行值班隊伍,32名調控員集中隔離居住、分批值班,將調控仿真培訓室緊急改造成應急調控室,兩個值班室交替使用,通過電話方式交接班。截至2月10日,調控員已封閉值班12天。

“最掛念的就是疫情和電網”

疫情持續,電網調度員的工作狀態更加緊張。“越是困難時期越要確保電力有序供應,越要嚴格控制電力線路輸送功率,越要快速處置各類異常,堅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力調控中心負責人說。

“您好,請先測一下體溫,進入調控臺前請戴上口罩,注意衛生。”剛想進電力調控中心調度大廳看望值班人員的公司領導被攔了下來。電力調控中心作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核心部門,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異常嚴格,調度大廳每3小時進行一次消毒、通風,並提供醫用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接班進入大廳前先測體溫,給每位調控值班人員配備個人專用電話。

“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呀?”“寶貝,爸爸在上班,現在外面有疫情,全國人民都在和病毒戰鬥,爸爸也要出一份力,寶貝在家要勤洗手,講衛生,我們一起戰鬥好不好?”監控員吳茂乾家人在外地,本來約好了要過年回家陪愛人和孩子,結果突發疫情,他毅然退掉了回家的機票,主動要求留了下來。

吳茂乾是孩子眼中的好爸爸,但在疫情面前他更是新疆電網的堅強守護者,他說:“1月30日封閉值班以來,生活上都很安心,最掛念的就是疫情和電網。”

“我要與你們並肩作戰”

疫情防控期間,電力調控中心第一時間印發加強調度運行值班工作通知及調控運行專業應急預案,強化執行,避免一人感染造成全體調控員隔離。並勉勵全體員工“堅定信心,精心調度,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黨支部利用有限條件,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極大鼓舞了調控員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的鬥志。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來值班!”“我沒有問題!”“算我一個!”在封閉值班動員時,黨員帶頭報名。在工作中,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扛起守護電網的重責,堅定站在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第一線。

“我要與你們並肩作戰!”在黨員加班加點、忘我付出的感染下,5名值班員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示志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承擔更多的工作、扛起更大的責任。

電力調控中心黨支部給員工家屬寫了一封信,信裡這樣寫道:“感謝您的理解、支持與付出,讓調控人安心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地調度電網,守護萬家燈火。”(王耀武 於冰 蔡鵬程)

嘿,好久不見!

“你好,我是戚慧,一中心值班報崗,一切正常。”

“我是張文強。”

“啊?這麼巧,你也值班?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這是2月9日9時47分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總值班室內,一對黨員夫妻在值班彙報的電話中認出了雙方,戚慧和張文強分別是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城區第一供電中心的營銷業務專責及項目管理中心前期業務組專責。

自新冠肺炎阻擊戰打響以來,戚慧和張文強夫婦倆就聚少離多。疫情來勢洶洶,作為一線的營銷業務專責,戚慧毫不猶豫地主動向公司請戰,她說:“疫情期間,用戶們不方便前來營業廳辦理各項業務,尤其是電費用完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咋辦,作為共產黨員的我,急用戶之所急、想用戶之所想,始終是我的堅守。”

就這樣從大年三十至今,戚慧從未離開過崗位,為300多位用戶解決了他們的用電難題。當天10時23分,沙依巴克區和田街的王永芳女士打來了電話,“您好!我是和田街郵政局家屬院1-503的用戶,我家電卡里沒電了,家裡人現在又出不去小區,我該怎麼買電?”

原來2月8日晚,王永芳家的電卡里電用完了,再次插卡後雖有10元電費的電量可用,但家中的取暖設備是壁掛爐,一想到隨時面臨停電的尷尬境遇,她就撥通了所在轄區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城區第一供電中心的電話。

接到電話的戚慧,第一時間向王永芳核實是否辦理過無卡購電業務,得到沒有辦理的消息後,戚慧心裡已有兩種解決方案——一個是直接為客戶電話辦理開通無卡購電業務,開通後用戶就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方式網上購電;另一個是趕緊通知急修班的同事,前去用戶家中,為其現場充值電卡。

由於正值疫情防控階段,如今通過電話開通無卡購電業務的市民相對較多,原本2分鐘就能辦理完成的業務,現在網絡“排隊”辦理,反而相對較慢。一想到王永芳家中壁掛爐隨時停暖,戚慧就建議採取第二種辦法,並同時預留了王永芳家中電錶戶卡等信息,隨後幫其開通無卡購電業務,這樣日後再遇到電卡沒電時,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能充值。

辦理完王永芳的事情後,戚慧又急急忙忙領了3個翼支付民生交費寶,準備前往向陽、宏匯等小區,將翼支付民生交費寶轉交給小區物業工作人員。

據介紹,當前處於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考慮到部分小區用戶不便外出購電,為更好滿足用戶在此期間的購電需求,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積極對接中國電信烏魯木齊分公司,協調翼支付民生交費寶、電信電視購電寫卡等設備,上門發放至各個小區物業、社區和客戶,確保特殊時期用戶用電不間斷。截止目前,戚慧已為近70個小區發放了翼支付民生交費寶等充值設備。

與此同時,其丈夫張文強正在總值班室中,為公司綜合服務中心填寫、整理集中隔離人員的檔案信息。“我雖然是項目管理中心前期組的工作人員,而非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但身為黨員,就要隨時做好哪裡需要去哪裡的準備。”張文強說。

當天,原本不應是張文強值班,但其同事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無法到達公司,張文強自告奮勇請求代替,自大年三十、初一緊急值班以來,張文強也幾乎是天天在崗,隨時待命。

作為共產黨員,作為青年骨幹,結婚時間不長的戚慧和丈夫在特殊時期,深感身上的責任感。當工作需要時,他們第一時間貢獻自己的時間,堅守在各自崗位的最前線,用兩個人的“錯過”換來更多人的“相守”。(葛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