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買套房?房價3.5萬跌到2.2萬,無人敢接盤?

眾所周知,在國家宏觀政策干預下,房地產市場的溢價空間正在不斷減小。加上最近受疫情影響,絕大多數人都將看房、買房計劃都推遲了,目前整個樓市都呈現出了降溫的趨勢。

2萬買套房?房價3.5萬跌到2.2萬,無人敢接盤?

根據克爾瑞公佈的今年1月份百強房企銷售數據顯示,1月單月銷售額是5771.3億元,其中就連恆大、碧桂園這些房地產大哥大銷售額都出現了下滑。

房地產市場已經不再是一個“聚寶盆”了,買房致富這件事情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有很多龍頭房企都走上了轉型之路,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萬達集團了,萬達集團曾經還下過這樣的決心—一平方米房產也不開發。

展望2020年房地產市場,大家的觀點似乎是一致的,已經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房價會大漲了。樓市降溫趨勢在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目前,樓市還是處在降溫的趨勢中,房價跳水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北京豐臺有一位田女士為了能夠將房子儘快賣出去,一直在不斷的降價,但是就算如此,她的房子還是沒有賣出去。田女士表示,在調控之前房子可以賣500萬,但是如今掛牌價只有340萬,但是就算下降了160萬房子依然還是賣不出去。

2萬買套房?房價3.5萬跌到2.2萬,無人敢接盤?

田女士的案例並不是一個個例,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全國各地也經常發生,鶴崗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案例。據《中國經濟網》報道,鶴崗當地一位居民表示在這裡買一套房子只需要花費2萬元就可以買到一套47平方米的房子。

除了鶴崗之外,還有一個地區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它就是燕郊。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15年的時候,通州成為北京副中心城市的消息和2016年北京樓市急速升溫拉動了燕郊房價上漲。所以,2017年3月初的時候,有很多人都將燕郊當成了炒房“聖地”,紛紛拿錢到這個地方炒房,45歲的孫梅也是其中一員。

孫梅是東北一個小縣城的一位普通職員,每個月工資只有三四千塊錢,為了能夠“暴富”,她咬牙花費300多萬在燕郊買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每個月揹負一萬多的房貸。估計孫梅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匆匆以3.5萬/平方米購買的房子沒過多久就開始大跳水,2017年3月初花費300多萬購買的房子,到了2018年10月的時候就跌到了200萬,整整跌了100萬左右。

2萬買套房?房價3.5萬跌到2.2萬,無人敢接盤?

目前,不僅僅是鶴崗、燕郊,很多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都處在降溫的模式中。現在估計很多無房者都在慶幸自己沒有買房,沒有成為接盤俠。

現階段大家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度已經轉移到疫情上去了。大家認為,疫情之後,我國房價是上漲還是下降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