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工,為什麼這麼敏感?

上海昨天正式開始復工了。不過在網絡之上,關於復工的確存在一些爭議,反映了在上海復工這件事兒上,不只是上海人,包括全國在內都非常敏感。那這種敏感是出於一些什麼樣的原因和考慮呢?試作以分析:

第一,上海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特大型國際化大城市,地位非常特殊,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上海復工一旦引起疫情擴散,那麼對這座城市,乃至對整個經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雖然上海的經濟總量只是接近全國的八分之一左右,但上海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國際化色彩濃厚,開工不利對全世界都能形成一定影響和衝擊,反過來對整個中國形成逆向衝擊。

第二、在復工這個問題上,上海作為全國最發達的經濟大都會,有樣板意義。試想,一個這麼大這麼複雜的城市都復工了,那中小城市呢?實際上,這種標杆意義怎麼說都不過分。為什麼很多城市都密切關注上海的一舉一動,實際上心裡都有這麼一個動機,上海一開工,那麼離自己開工的日子也不遠了,這絕對有決策標杆意義。

第三、上海本身對復工這件事兒應該說十分糾結甚至敏感,這也是能理解的。在疫情並未走出拐點的情況下,如此復工確實風險極大。上海在1月24號後的15天內,應該說在防疫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是比較精緻的,符合上海這座城市的特質,但是開工後1000萬人的湧入,確實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些管理死角,以前可以覆蓋現在就比較難了。老實說,這種情況其他城市是碰不到的,所以上海本身對此不能說沒有顧慮。

第四、不過,既然能做出復工決定,肯定是有依據和底氣的,肯定是經過權衡的,不會是僅僅拍拍腦袋決定的。事實上目前全國新增病例除湖北外已經實現6連降,這意味著雖然拐點沒有出現,但頂峰已見,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預判,所以復工肯定是有數據做決策基礎的。其實上海復工的潛臺詞已經非常明顯,雖然拐點未現,但趨勢已成定局。

最後,1000萬返城人流如何控制,絕對是難題。這裡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比如鍾南山團隊研究表明,病毒潛伏期最長24天,也就是四周,算上500萬人的流出,2月21日左右才是真正的拐點前後,上海2月10號復工,意味著提前了10天,這10天的潛伏期一過,出現疫情及大範圍傳播,怎麼辦?現在期望企業加強隔離措施,未必是上上策。居民在家隔離,只是稍微好控制一點,企業運行帶來的巨量的人的流動,相當難控制。

所以還是那句話,開工有風險,防疫加力度。最後是什麼樣子,只有天佑上海,天佑我大中華了!期待上海能夠挺住!中國能夠挺住吧!

上海復工,為什麼這麼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