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沙區這個“醫警之家”在川渝兩地抗擊疫情


  戰”疫”中的醫警家庭:兩地分居6年,大年三十,雙雙接到返崗指令,兩夫妻要為襁褓中的女兒樹立好榜樣。

  本報訊(記者 唐孝忠)一對夫妻,分別為警察、醫生,雖然職業不同,但在疫情面前,責任卻是相同,信仰更是一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一線,警察和醫生作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他們用堅守、用愛、用使命和責任,捨棄小家,捍衛“大家”。在重慶沙坪壩區公安隊伍裡,就有多個這樣的“醫警”家庭,來自沙坪壩區公安分局110快處一大隊的李強與異地工作的妻子,便是其中的一個“醫警”家庭。

  春節不能回家過年,老母親遠在故鄉牽掛不已

  “媽,對不起,今年春節不能回家陪你們過年,有任務!”

  簡短的話語,李強不知道向遠在老家的母親說了多少次。

  李強,是山東青州人,現在沙區公安分局110快處隊擔任巡邏民警,由於職業勤務關係,已經連續4年沒有回山東老家過年。今年春節,他原本打算帶著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回老家過年,讓父母見見自己的孫女。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大年三十這天,他接到了“取消休假,全員在崗”的命令,該局要求全體警員立即歸隊。他向老母親說明了原委,雖然有些失落,但母親似乎習以為常,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她完全理解並支持兒子的工作。

  電話那頭,老母親千叮嚀萬囑咐,“在外執勤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戴好口罩、勤洗手,聽見沒。老家這裡你不用擔心,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聽完母親的叮嚀,掛斷電話,李強立即投入緊張的防疫情工作中。

  兩夫妻兩地分居6年,產假未修完,抗擊疫情我也得上

  李強妻子是四川達州人,是當地某醫院的醫生,小兩口長期兩地分居已經6年。2019年8月,女兒呱呱墜地,日子幸福美滿。大年三十,正在休產假的妻子,也接到了其所在單位立即上崗的通知。疫情就是指令,看著襁褓中只有五個多月大的女兒,妻子雖然有些不捨,但疫情迅速擴散的嚴峻形勢和職業的使命感,容不得她半點猶豫,她馬上打電話給正在執勤的丈夫,說明情況後,便帶著娃兒返回達州市,將孩子交給年近七旬的岳父、岳母照看,自己火速趕到醫院報到。疫情面前,一位是人民衛士,一位是白衣天使,共同參與疫情狙擊戰。

  疫情狙擊戰緊張忙碌,任務艱鉅卻光榮偉大

  眼前正是春節假期,“回鄉潮”籠罩下的疫情蔓延速度較快,李強一天的任務排得滿滿當當。路面巡邏防控,收集信息資料,向群眾宣傳疫情期間注意事項,調解矛盾糾紛,疏導路面交通,他與同事們每天都重複著緊張又充實的工作。

  2月5日晚上八點多鐘,李強與同事接到一起群眾匿名舉報,稱在井口某小區一家乾洗店內,有人打牌。李強和同事趕到事發地後,發現有三人躲在屋裡扎堆聊天,雖未打牌,但都未戴口罩。李強向他們講明當前疫情嚴峻形勢,希望遵守相關規定,當下疫情不容樂觀,不準聚集娛樂,無特殊情況,不要出門,並將幾人勸回家裡。

  李強還參加了隊裡的疫情應急處置攻堅組,哪裡有涉疫警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李強告訴記者:“我們每天都要接到涉疫情的警好幾起,比如人員聚集打麻將,跳壩壩舞,未戴口罩上公交車等等。我們到場後,都是向當事人講明利害關係,宣傳抗擊疫情相關規定以及注意事項,保障他們的安全。這樣的任務,無比光榮!”

  鐵漢柔情,要為襁褓中的女兒做好榜樣

  忙了一整天,回到單位備勤室,已是凌晨。白天任務艱鉅,工作繁忙,只有這時候,李強作為一位丈夫,一位父親,才有時間,接通妻子手機視頻聊天,看一下熟睡中的女兒,體會下初為人父的幸福感,關心下妻子那邊的情況。雖然妻子並沒有直接接觸到新冠肺炎疑似或者確診患者,但因為醫院大量醫療資源和醫護人員被抽調,每天都要工作10小時以上,工作壓力之大前所未有,每到這時,夫妻二人便相互鼓勵相互打氣,約好誰也不準掉隊,為女兒做好榜樣,等女兒長大了,一定要跟她講述這段當年父母並肩戰鬥的光輝歷史。

  他們征戰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役中。雖然分隔兩地,但感到幸福的是可以並肩“作戰”,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醫者仁心 ,警魂熱血,疫情在前,他們只進不退,為平安站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