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一切還要從去年的大年三十說起,電影

《囧媽》因宣佈在網絡免費首播,被院線聯合抵制。

而在江浙滬電影人的聯名抵制書中,唯獨江蘇省以市為單位簽名抗議。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就這樣,在進入20年代的第一個新年,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聲,江蘇省打響了它“散裝大省”的名號。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而在後來的防疫過程中,江蘇省各個市縣“單打獨鬥”的作風也一點沒變。

從啟動省內的一級預警時,各個市區單獨拉響警報;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到出發前往對口支援城市孝感時,出現許多以市、縣為單位的醫療團隊。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散裝江蘇”的稱號,逐漸從小部分人的自黑,變成了登上熱搜的地域梗。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而對於不能熟記江蘇地理的湖北孝感人民來說,想要分辨江蘇醫療隊,也是無從下手。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即使是記住了江蘇13市的名字,同一個城市也有著進一步的分區。

比如說,隸屬於蘇州市的崑山,就絕不會說自己是“蘇州崑山”。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來自青伊湖鎮的薔薇村,也不可能在條幅上打上自己所屬的區縣。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而只有依靠江蘇本地市民的指點,你才能撥雲見霧,分清個大概。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江蘇開頭的,一定是南京”

除了獨自帶上了“江蘇省”頭銜的南京市,在一系列的“散裝江蘇”梗中,各個地級市往往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一些“散裝梗”寫手,甚至根據各個城市的航運情況,做到了因地制宜。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江蘇省的“散裝”傳統,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到了如今,各個市以及區縣之間,也依舊保持著經久不衰的“獨立”作風。

因此在“散裝省”的語境中:

江蘇省,全稱“江寧蘇州社會主義共和市聯盟”,簡稱蘇聯。是一個由96個區縣,或815個鄉鎮組成的”聯邦制“家庭。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江蘇聯邦”地圖

而在江蘇省的“內鬥大戲”中,首當其衝的就是12市,對省會城市南京的“聯合排擠”

南京市因為地處江蘇西南角,靠近安徽,和其他江蘇大城市聯繫相對不緊密,所以被贈與了“徽京”的美稱。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這個梗的普及程度之深遠,甚至給一些外鄉人的常識造成了永久性的錯亂。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並且藉由評論區的解答,他可能永遠也無法抹去這一傷痕。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當然,南京永遠也不可能被開除“蘇聯”籍貫,畢竟“賣掉南京”是能讓蘇南、蘇北“放下恩怨”的唯一話題。

蘇南、蘇北自古就各成一派,互相敵視。蘇南嘲笑蘇北經濟差、脾氣差;蘇北覺得蘇南心眼多、不靠譜。

“互不通婚”不只是老一輩的陳規舊俗,更是年輕人難以掙脫的婚姻枷鎖。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甚至高鐵站點的分佈,都不支持這種跨越南北的愛情——從蘇南到蘇北,必須繞路到安徽境內。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而地圖上赫然形成的C字型,讓人懷疑南北之間隔著一堵柏林牆。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從蘇北到蘇南的高鐵路線簡圖

但就算是排除了南京和蘇北之爭,同屬蘇南的“蘇錫常”也常常看不上彼此。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江蘇的這種“散裝感”永遠能無限的向下延伸,即使是同屬一個市,不同的縣鄉也能爭鋒相對。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而之所以會形成“散裝省”的局面,除了江蘇歷史上多變的區域劃分,更多的還是因為相對均衡的經濟水平

在江蘇,不僅13個地級市都進入了全國“百強市”,許多縣、村的經濟實力放眼全國,也是鳳毛麟角。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但是江蘇的經濟水平強,並不代表醫療水平也強,省內最好的醫院在全國也只排21名,何況還要面對返工潮後省內巨大的人流湧入

而江蘇省對口援助的城市孝感,卻是全國第二大疫區。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但是從市到區、甚至是一些醫療資源匱乏的鄉鎮,都有江蘇醫療團隊義無反顧的掏空自己、奔向孝感。

此時,津津有味的品鑑著各種“散裝江蘇”梗的人們,不只是為了圖一樂,心裡更是裝著對江蘇人的敬佩和心疼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面對這樣的江蘇,孝感官博甚至學起了貫口,以適應江蘇的內鬥習慣。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然而就在本文截稿前!事情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有媒體發佈了官方版本的“外省支援湖北對口支援表”,其中江蘇省對口支援城市為黃石,而非之前流傳的孝感。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對於這一安排,人們猜測或許是因為黃石的疫情較輕,更適合交給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江蘇省支援。

消息一出,就有江蘇人在評論區感嘆,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為什麼江蘇人基本認不到老鄉?

不過很快他就被戳穿了。

畢竟,哪個真正的江蘇人會自稱“我們江蘇人”呢?

推文摘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